中关村在线消息:近日有消息称,麒麟9000在12月和明年一季度还会出一批货,并且华为麒麟芯片或将于明年回归,关于此事件华为官方进行了辟谣称:此为不实消息。
今年9月发布的最新旗舰华为Mate 50系列采用新一代骁龙8+处理器,虽然骁龙处理器的性能已经是安卓天花板,但直到现在还是有不少花粉买华为手机依旧只买麒麟9000处理器。对麒麟有要求的朋友可以选择P50 Pro麒麟版,现在有现货,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举报)
据Mark Gurman透露,苹果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新品,包括一款新的平价iPhone、多款iPad以及升级版的Mac。 Gurman指出,苹果正努力改善过去两年需求不振的情况,加上iPad系列的产品更新步伐放缓,导致业绩表现疲软,因此2026年初的新品计划被视为延续今年秋季升级潮的重要举措。 具体到2026年的新品,新的入门款iPad及iPad Air系列预计将逐步推出,新一代产品最快将于2026�
小米与徕卡的战略合作始于2022年5月,双方宣布在移动影像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同年7月4日,首款联合研发的小米12S系列正式发布,凭借徕卡影像技术的加持,该系列机型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好评,成为高端影像手机的标杆之作。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有科技博主“智慧皮卡丘”
近日,小米汽车发布第166集答网友问,针对近期网络上流传的“自称小米汽车交付专员可提前交付车辆”的谣言进行紧急辟谣。小米汽车官方明确表示,若网友收到声称可提前交付车辆并涉及金钱交易的短信,切勿轻信,以免遭受经济损失。
近日,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因产品自燃及大规模召回事件备受舆论关注。日前有消息称,该公司自7月1日起已内部通知员工全面停工停产,工资仅发放至6月,引发市场对其经营状况的猜测。 对此,罗马仕官方微博于深夜发布声明,明确否认倒闭传闻并表示“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白皮书》指出,当前行业存在技术概念炒作、安全逻辑混乱等问题。部分厂商夸大宣传"记忆泊车"等功能,将L3级测试认证包装为量产技术,误导消费者。白皮书提出"五维安全"体系,强调安全冗余设计是自动驾驶核心。华为ADS已实现200万次成功避险,验证了安全与技术融合的价值。报告呼吁行业回归"技术以人为本"初心,用扎实技术进步替代营销竞赛,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网络疯传"日本7月5日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的谣言,引发广泛关注。该谣言导致不少外国游客取消赴日行程,影响日本旅游业。日本政府和专家纷纷辟谣,强调该传言缺乏科学依据。气象厅专家指出,目前科技水平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时间、地点和规模,此类传言纯属骗局。东京大学教授也表示,目前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这一预言。专家呼吁公众理性看待,勿信谣言。从目前情况看,日本一切正常,民众生活未受影响。
苹果记者Mark Gurman爆料称,iPad Pro将会成为首款搭载苹果M5芯片的智能设备,新品最快会在10月份登场,这将是苹果最强平板。 据悉,苹果上一次更新iPad Pro系列是在2024年5月,该系列首次搭载了M4芯片和OLED显示屏,从M4到M5间隔了大约17个月时间。 由于2024款iPad Pro首次引入了OLED屏幕,完成了从Mini LED到OLED的过渡,所以2025款不会有太大改动,其外观、OLED屏都将会延续2024款的设计
据供应链消息,折叠屏iPhone于6月份进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预计2025年底走完P1-P3整个开发流程。 然后再进入EVT(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阶段,该阶段是工程样品验证测试,主要测试项目包括基本的功能测试、参数测量和一些规范验证,主要目标是确保能满足苹果设计要求和规范。 在P1到P3阶段,供应链会进行小量试产,再交由iPhone主力组装厂鸿海、和硕进行组装�
曾登顶全球AI图片生成榜首的海艺AI(SeaArt)正式回归国内市场。该平台不仅带来全球领先的AI生成技术,更创新提出"娱乐化创作"新范式:免费、好玩、零门槛,让AI创作从专业领域走向全民狂欢。平台拥有80万+模型,覆盖写实、二次元、插画等全风格创作场景,其自研模型SeaArt Film擅长图文融合设计,Infinity模型全球调用量超8300万次。海艺还构建了300+AI应用模板的泛娱乐创作社区,用户平均出图时间<8秒。平台创新推出数字人系统,兼具工具型助手和陪伴型聊天功能,让AI不仅是工具,更成为灵感加速器。海艺致力于打造免费好玩的娱乐型创作社区,让AI创作变成人人都能享受的快乐。
一号双终端业务是指用户可以在自己手机号码(主号码)的账户和套餐下,添加手表作为eSIM附属设备(副卡),使手机和手表共用一个号码,共享号码、套餐通话和流量,可分别通话、上网。 如果没有随身携带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开通eSIM业务的智能手表进行通话,也不用担心错过重要通话。 这两年国内eSIM业务逐步收紧,很多新的设备已经无法重新开通,现在终于开始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