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软体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科学家推出仿生机器人鱼以清除海洋中的微塑料

2022-06-25 07:32 · 稿源: cnbeta

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微小的机器鱼它可以游动并通过在其柔软、灵活、自我修复的身体上吸附来清除海洋中的微塑料。

微塑料是数以亿计的微小塑料颗粒,它们从每天使用的较大的塑料物品中分裂出来,如水瓶、汽车轮胎和合成T恤。它们是21世纪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因为一旦它们通过大型塑料的分解散布到环境中,就很难被清除,会进入饮用水、农产品和食品,危害环境和动物及人类健康。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的研究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王玉燕说:"开发一个机器人来准确地收集和取样水生环境中有害的微塑料污染物具有重大意义。”她的团队的新发明在《纳米通讯》杂志一篇研究论文中进行了描述。据悉,这是此类软体机器人的第一个例子。

这种微小的自我推进的机器人鱼,它可以游来游去,抓住自由漂浮的微塑料,如果它在探险时被割伤或损坏,可以自我修复。这种机器人鱼只有13毫米长,由于其尾部有一个光激光系统,它以每秒近30毫米的速度游动和拍打,类似于浮游生物在流动水中漂移的速度。

研究人员用受到在海洋中生长的元素启发的材料创造了这个机器人:珍珠母,也被称为珍珠,它是蛤蜊壳的内部覆盖。研究小组通过根据珍珠的特定化学梯度,将各种分子的微观薄片分层,创造了一种与珍珠类似的材料。

根据该研究,这使他们成为一种有弹性的机器人鱼,可以灵活地扭转,甚至能够拉动5公斤的重量。最重要的是,这种仿生鱼可以吸附附近自由漂浮的微塑料碎片,因为微塑料中的有机染料、抗生素和重金属与鱼的材料有强烈的化学键和静电相互作用。这使得它们依附在其表面,所以鱼可以收集和清除水中的微塑料。

另外,新创造的材料似乎也有再生能力,因此即使它经历了一些损害或切割,这条机器鱼可以自我愈合到其能力的89%,并继续吸附。如果它在波涛汹涌的水域中猎取污染物,这种情况可能经常发生。

举报

  • 相关推荐
  • 神秘物体每44分钟向地球眨1次眼 科学家解释不了

    近期,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中国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天文学家在大约16000光年之外,偶然发现一个神秘物体。 该神秘物体与以往任何见过的天体都不同,它每44分钟就会向地球眨眼般地闪光一次,每次持续2分钟。 原本科学家以为,它只是又一个脉冲星的亲戚”。直到最近,美国NASA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捕捉到同一个地方居然也在发出同步的X射线这才让事情变得不寻常起来�

  • 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普渡机器人领航全球服务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普渡科技在江苏盐城建湖超级工厂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标志着其产品累计出货量达重要里程碑。该工厂占地4万平方米,年产能10万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公司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超80%,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贝拉"成为出海代表产品。普渡已构建配送、清洁、工业配送三大产品线,并率先完成专用、类人形、人形机器人全形态布局。2023年公司以23%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3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950亿美元。

  • 强强联手!华沿机器人与基恩士共同赋能工业检测升级

    6月5日,基恩士(KEYENCE)精密测量部门负责人到访华沿机器人,双方就全新"飞扫激光"测量技术展开深度交流。该技术采用电机扫描光切断方式,无需照明和编码器,0.2秒内即可完成尺寸、外观等检测,重复精度达0.3μm。双方在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联合展示了该智能检测方案,吸引众多电子制造行业客户关注。华沿机器人表示,其协作机器人可达到±0.02mm重复定位精度,与基恩士技术完美匹配,能实现1+1>2的效果。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

  • 男子日均点外卖2.5次患病需终身服药 外卖盒在65度以上会释放微塑料

    ​近日,外卖便捷背后暗藏的健康风险引发关注。不久前, 34 岁的程序员李先生突发胸痛前往医院就医,检查结果令人担忧,其血压超标且血管狭窄。经医生诊断,日均2. 5 次的外卖饮食习惯成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元凶”。 在经过 3 个月的饮食调整后,李先生体重有所下降,胆固醇指标也降低了,但血管斑块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终身服药来控制病情。 不健康的外卖饮食不仅�

  • 和机器人做工友?华为博士天团详解盘古具身智能的工业落地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多位专家围绕机器人智能化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基础运动控制,但需突破3D空间理解、长序列物理推理等核心技术。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通过数字仿真、生成式AI等技术解决工业场景数据短缺问题,已应用于物流分拣等场景。专家预测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将率先落地,家庭陪护机器人仍需长期技术突破。会议特别强调需建立机器人伦理边界,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相协调。华为将持续探索AI与机器人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

  • 既是工具人也是情绪搭子,INDEMIND助力打造陪伴机器人新范式!

    陪伴机器人,不只是玩具!对“娱乐化”的过分追求,让陪伴机器人更像是一个玩具,以至于人们眼中它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智商税。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他们的客观感受,但对于行业而言,“娱乐化”的背后更多是技术缺位的无奈抉择。图片来自网络“玩具化”的“基因”陪伴机器人的发展轨迹,天然埋下了“玩具化”的基因。初代产品诞生于消费电子领域,早期以索�

  • 老博会现场引围观!收获高关注的海尔外骨骼机器人有何黑科技?

    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开幕,海尔AI运动外骨骼机器人W1成为焦点。这款行业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运用AI步态算法和双擎独立助力技术,帮助老年人实现日常行走、运动等场景需求。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2030年将达4亿,行动能力成为老年生活主要障碍。海尔外骨骼机器人突破传统产品局限,实现"人机合一"体验,具备独立双擎单侧助力功能,满足康复训练精准干预需求。产品覆盖日常锻炼、登山等多场景,续航达12-15公里,穿戴舒适便捷。海尔还推出智能清洁解决方案,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通过"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推动从"被动照护"向"主动健康"的养老模式升级。科技适老化产品正从概念走向刚需,成为支撑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 点猫科技:携手地瓜机器人,共筑具身智能教育新生态

    点猫科技与地瓜机器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覆盖K12的具身智能教育体系。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垃圾分类等实践任务,让学生获得沉浸式AI学习体验。双方整合资源开发了贯穿小学到高中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并开展教师AI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同时构建多层级科创赛事网络,设立具身智能专项赛道,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培养通道。这次合作既是技术革新,也是对AI教育本质的探索,将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AI人才,绘制具身智能教育新蓝图。

  • 外媒:亚马逊正在训练人形AI机器人,用来“送快递”!

    机器人不会疲劳、不需要福利、也无需加班费,对企业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低成本替代者……

  • 手速惊人!10分钟泡三道茶 南博会出现泡茶机器人

    今日,在云南昆明南博会上,一个泡茶机器人吸引众多参会者围观。 活动现场,只见机器人行云流水,毫无卡顿,精准还原传统泡茶步骤。 熟练完成装茶、洗茶、冲泡、出汤、分茶、清杯等一系列动作,10分钟便能连泡三道茶。 不少围观者表示:这是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同时,机器人泡好的茶也引得现场观众纷纷品尝,不少人表示很好喝。 据了解,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