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无人机最新资讯  > 正文

帮助NASA毅力号探测器登陆火星的机器人导航技术将探索深海

2021-05-16 19:49 · 稿源: cnbeta

地形相关导航帮助 "毅力号"在火星上自主着陆,以及 "机智号"火星无人机的飞行。现在是时候测试一个类似的系统,同时探索另一个前沿领域了。5月1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Okeanos Explorer号船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港出发,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这次行动由NOAA海洋探索部领导,主要展示自主水下航行器的技术。

这种新型潜水机器人被称为 "奥菲斯",它将展示一个系统,帮助它找到自己的方向并识别海底有趣的科学特征。

地形相关导航在帮助美国宇航局的火星2020“毅力号”火星车于2月18日在红色星球上精确着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使正在下降的机器人能够直观地描绘火星景观,识别危险,然后在没有人类协助的情况下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降落。以类似的方式,该机构的“机智号”火星直升机使用基于视觉的导航系统,在飞行过程中跟踪地面特征,以估计其在火星表面的运动。

由位于南加州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工程师开发,在火星上使用的基于视觉的导航的进化到了海上,现在将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进行试运行:在美国东海岸的大西洋。

该潜水器可以探索海洋的最深处,创建海底的三维地图。在这张照片中显示的是在之前的一次探险中,奥菲斯(Orpheus)比其他潜水器小得多,使其更容易运输和操作。

像声纳这样的大型高功率定位设备通常需要在海底附近的黑暗和经常阴暗的水域中航行。通过利用低功率的相机和灯光系统以及先进的软件,奥菲斯(Orpheus)比大多数深海潜水器要轻一个数量级。奥菲斯比一辆四轮人力车还小,重约550磅(250公斤),设计成灵活、易于操作、坚固耐用,同时探索大多数车辆无法到达的深度。

由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与JPL合作设计,奥菲斯几乎可以在海洋的任何地方不受束缚地工作,包括最极端的深度。最终,该项目团队希望看到这些水下机器人群作为一个团队工作,以建立哈代尔区广大未开发的海底区域的三维地图--这些区域的深度超过20000英尺(6000米)。但是,在机器人能够探索这些深度之前,它必须首先在较浅的水域进行试验。

奥菲斯"基于视觉的导航"能力被称为视觉-惯性测距,或xVIO,它通过使用先进的相机系统和模式匹配软件,以及能够精确测量其方向和运动的仪器来工作。当 "奥菲斯"号在海底行驶时,xVIO可以识别车辆下方的特征,如岩石、贝壳和珊瑚。就像在公路旅行中记住地标一样,xVIO将利用这些特征作为航点构建3D地图,以帮助它导航。但这个系统也不仅仅是防止潜水机器人迷路的手段。

奥菲斯技术演示将在NOAA的Okeanos Explorer号船上进行。5月14日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港出发后,为期两周的探险队将在美国东海岸附近水域进行探索。

xVIO创建的高分辨率地图被存储到内存中,这样当Orpheus回到该地区时,它将识别出地物的独特分布,并将其作为一个起点来扩大其探索。而在与机器人伙伴合作时,地图可以被共享、交叉引用和开发,以快速确定科学兴趣区域。

"在未来,一些最极端的海洋环境将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从深海海沟到热液喷口,我们将探索许多新的目的地,"同样在JPL的系统工程师Andy Klesh说。"通过保持小规模,我们已经为海洋科学家创造了一个新的、简化的工具--作为自主太空探索的模拟系统,它直接有利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在未来,一些最极端的海洋环境将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从深海海沟到热液喷口,有许多我们将探索的新目的地,"同样在JPL的系统工程师Andy Klesh说。"通过保持小规模,我们已经为海洋科学家创造了一个新的、简化的工具--作为自主太空探索的类似系统,它直接有利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Klesh指出了NASA与像WHOI和NOAA这样的组织之间合作的另一个优点,他们拥有广泛的海洋学专业知识。正在开发的用智能、小型和坚固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探索地球海洋的技术最终可以被用于探索其他世界的海洋。

地球的类似物经常被用作太阳系其他地方的环境替身。例如,木星的卫星木卫二表面就拥有一个海洋,可能存在对生命有利的条件。在地球上的超深渊带深度和压力大致相当于木卫二的地下海洋的底部,被认为可能有80公里[50英里]深。这次探险可能成为对我们自己的星球带来新发现的垫脚石,包括回答那个最基本的问题,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生命是地球所独有的,还是在这个苍白的蓝点之外还有其他可能产生生命的地方?但是,在我们能够探索木卫二或任何其他海洋世界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家园。

举报

  • 相关推荐
  • 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普渡机器人领航全球服务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普渡科技在江苏盐城建湖超级工厂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标志着其产品累计出货量达重要里程碑。该工厂占地4万平方米,年产能10万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公司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超80%,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贝拉"成为出海代表产品。普渡已构建配送、清洁、工业配送三大产品线,并率先完成专用、类人形、人形机器人全形态布局。2023年公司以23%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3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950亿美元。

  • 强强联手!华沿机器人与基恩士共同赋能工业检测升级

    6月5日,基恩士(KEYENCE)精密测量部门负责人到访华沿机器人,双方就全新"飞扫激光"测量技术展开深度交流。该技术采用电机扫描光切断方式,无需照明和编码器,0.2秒内即可完成尺寸、外观等检测,重复精度达0.3μm。双方在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联合展示了该智能检测方案,吸引众多电子制造行业客户关注。华沿机器人表示,其协作机器人可达到±0.02mm重复定位精度,与基恩士技术完美匹配,能实现1+1>2的效果。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

  • 和机器人做工友?华为博士天团详解盘古具身智能的工业落地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多位专家围绕机器人智能化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基础运动控制,但需突破3D空间理解、长序列物理推理等核心技术。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通过数字仿真、生成式AI等技术解决工业场景数据短缺问题,已应用于物流分拣等场景。专家预测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将率先落地,家庭陪护机器人仍需长期技术突破。会议特别强调需建立机器人伦理边界,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相协调。华为将持续探索AI与机器人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

  • 既是工具人也是情绪搭子,INDEMIND助力打造陪伴机器人新范式!

    陪伴机器人,不只是玩具!对“娱乐化”的过分追求,让陪伴机器人更像是一个玩具,以至于人们眼中它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智商税。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他们的客观感受,但对于行业而言,“娱乐化”的背后更多是技术缺位的无奈抉择。图片来自网络“玩具化”的“基因”陪伴机器人的发展轨迹,天然埋下了“玩具化”的基因。初代产品诞生于消费电子领域,早期以索�

  • 老博会现场引围观!收获高关注的海尔外骨骼机器人有何黑科技?

    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开幕,海尔AI运动外骨骼机器人W1成为焦点。这款行业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运用AI步态算法和双擎独立助力技术,帮助老年人实现日常行走、运动等场景需求。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2030年将达4亿,行动能力成为老年生活主要障碍。海尔外骨骼机器人突破传统产品局限,实现"人机合一"体验,具备独立双擎单侧助力功能,满足康复训练精准干预需求。产品覆盖日常锻炼、登山等多场景,续航达12-15公里,穿戴舒适便捷。海尔还推出智能清洁解决方案,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通过"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推动从"被动照护"向"主动健康"的养老模式升级。科技适老化产品正从概念走向刚需,成为支撑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 点猫科技:携手地瓜机器人,共筑具身智能教育新生态

    点猫科技与地瓜机器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覆盖K12的具身智能教育体系。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垃圾分类等实践任务,让学生获得沉浸式AI学习体验。双方整合资源开发了贯穿小学到高中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并开展教师AI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同时构建多层级科创赛事网络,设立具身智能专项赛道,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培养通道。这次合作既是技术革新,也是对AI教育本质的探索,将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AI人才,绘制具身智能教育新蓝图。

  • 外媒:亚马逊正在训练人形AI机器人,用来“送快递”!

    机器人不会疲劳、不需要福利、也无需加班费,对企业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低成本替代者……

  • 手速惊人!10分钟泡三道茶 南博会出现泡茶机器人

    今日,在云南昆明南博会上,一个泡茶机器人吸引众多参会者围观。 活动现场,只见机器人行云流水,毫无卡顿,精准还原传统泡茶步骤。 熟练完成装茶、洗茶、冲泡、出汤、分茶、清杯等一系列动作,10分钟便能连泡三道茶。 不少围观者表示:这是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同时,机器人泡好的茶也引得现场观众纷纷品尝,不少人表示很好喝。 据了解,该�

  • 智元机器人携手百事中国共创“百事蓝宝” 共燃渴望新章

    6月3日,百事可乐在上海举办"共燃渴望新章"发布会,推出品牌首个拟人化机器人"百事蓝宝"。该机器人由智元机器人与百事中国联合打造,融合前沿科技与品牌精神,旨在传递"渴望就可能"的理念。活动现场,"百事蓝宝"与品牌代言人大卫·贝克汉姆互动,展现科技人性化魅力。作为品牌科技化转型的重要尝试,"百事蓝宝"不仅具备精准的物理交互能力,更通过拟人化设计展现品牌亲和力,未来将在营销活动、线下体验等场景创造更多价值。此次合作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入新阶段,为消费领域智能技术应用提供了创新范例。

  • 贝锐蒲公英巡检机器人组网方案:解决移动入网与数据远程传输难题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应用广泛,通过物联网和AI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其搭载激光雷达、相机等设备,可24小时执行设备监测、故障预警等任务,显著提升运维效率并保障人员安全。但面临三大难题:1)复杂环境下无线网络覆盖不足;2)高清视频传输对带宽要求高;3)敏感数据需满足安全合规要求。贝锐蒲公英基于SD-WAN技术推出工业级路由器R300系列解决方案,支持4G/5G多网智能切换,内置全球智能链路和抗丢包算法,确保数据实时稳定传输。方案采用国密算法和零信任架构,满足三级等保要求,实现数据全链路加密。该方案为智能巡检提供了一站式远程连接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无人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