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广 > 关键词  > 短视频最新资讯  > 正文

2020年典型的3种视频营销方法

2020-06-17 08:40 · 稿源:站长之家

Lucy Todd是一家视觉传媒机构的首席流程官,在本文中,他将根据自己日常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给大家介绍 3 种常见的视频营销方法:

1、制作大量短视频

Z世代用户的休闲时间基本都在刷视频,80%的Z世代表示,他们习惯用刷视频的方式来打发空余时间。虽然Instagram等平台的常规发布时长限制为 60 秒,但通常情况下,发布者都会将故事分成 15 秒的片段。 15 秒的时间听起来很短,但非常适合人们在短暂的空余时间内观看。

这意味着,如果你的视频长度适中,适合在打车结束或等朋友的过程中观看,那么,你就有机会抓住这些用户。研究表明,一个制作精良的 2 分钟视频可能会被从头到尾观看。但根据定义,更短的视频更有可能填补用户一天中的一小部分空白,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被迫中途暂停。

如果你在视频的结尾加入了悬念,或者某种紧张情绪,让观众更有代入感,那么,他们更有可能会将视频看完。要知道,如果视频中没有任何能够抓住人心的点,即使是 15 秒钟的视频也会让人感觉太长。现今社会人心浮躁,没有几个人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寻找你视频中的华点。所以,你最好能在 5 秒种内向用户抛出你的“钩子”。

2、个性化视频

年轻人比较崇尚个性化。数据显示,72%的消费者只会接触个性化的营销内容。调查显示,那些经常购物的人中,80%人表示只会购那些能够带给他们个性化体验的品牌。

从表面上看,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可以是在电子邮件推送中设计添加用户的唯一名字,或在用户登录时添加“推荐给你”的项目。但是,品牌必须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才能经受住不断推进的个性化。

个性化视频是营销人员与受众互动的一种独特方式。例如,品牌可以使用有关消费者的信息,让他们了解如何与服务交互。Facebook就一直在使用这种技术,通过将用户在特定时间段发布的照片和动态制作成视频回顾,提升用户互动内容体验。

苹果也有类似的内容体验。据悉,苹果的照片应用程序会自动对手机存储的内容进行汇总并创建微电影——本质上是由用户自己的照片和视频组成的音乐幻灯片。回顾的内容可以是你一年当中某个月的照片和视频,或者是一次旅行的精彩照片挥着这些年你拍的最可爱的宠物照片。通过时间、位置和图像识别技术,该应用程序创造了你生活中某个重要时刻的独特珍藏。

通过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品牌商可以吸引现有客户为其转发宣传,并引来新客户。人们喜欢在社交网络上观看和分享这类定制的体验视频,这将有助于品牌的传播。

3、引入新的视觉元素

如果你的公司决定花时间进行品牌推广,你可能希望尽可能多地使用原有的品牌元素,毕竟统一的审美能够增强品牌知名度。

品牌发布,故事视频,新的网站....很多情况下,你想要改变方向。你可能会推出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定义你的品牌为一个整体。你可能会接触到新的观众,或者你可以让观众看到你品牌存在的意义:它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不是强行推销。任何情况下,依赖你的品牌现状都会影响你的成功。

当需要扩展时,视觉语言可以解决问题。视觉语言就像品牌指南,无论是字体、颜色还是插画风格、数据可视化风格等都是根据你执行的特定活动来选择的。一般情况下,它从品牌中汲取灵感,依靠相似的颜色或使用相同的基本字体。但如果这些不符合特定的活动风格,那么设计理念将偏离原有的品牌基调。

例如,如果你的品牌在视觉上比较保守和老派,但想要吸引Z世代用户的注意,就必须引入新的视觉元素。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仅可以定位你的活动目标,还可以为终端用户创造一种更加个性化的视觉体验。

总而言之,视频营销要保持个性化、内容简短、大量制作,并根据情况进行定制,而不是固步自封。

注:原文编译自medium,原文标题《3 Ways to Succeed at Video Marketing in 2020》

每天一篇超实用创业案例,扫码关注【站长视界】↓↓↓

举报

  • 相关推荐
  • 车祸致副驾驶女友高位截瘫后“玩消失” 律师:要赔20年

    近日,甘肃一25岁女子因坐男友的车时发生车祸致高位截瘫一事冲上热搜。 该女子表示男友照顾了她两个月后玩消失”失联,一开始承诺结婚,后不想承担无底洞的医疗费反悔。 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5日,该女子与明年就要结婚的男友及其家人自驾游玩,不料途中与一辆大货车迎面相撞,车上5人均受伤,但该女子伤势最重。 根据事故认定结果,因小汽车驶入对向车道,驾驶

  • 陈佩斯:20年没演电影是因为黄渤霸屏 电影《戏台》即将公映

    7月9日,电影《戏台》的主创团队,包括陈佩斯、黄渤等一众明星,现身成都进行路演宣传。活动现场,陈佩斯幽默地表示,自己20年没演电影是因为黄渤“霸屏”,让他感觉好像被淘汰了。此言一出,立即引发现场一阵欢笑,而黄渤则迅速澄清,笑称陈佩斯说的是沈腾,再次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电影《戏台》由陈佩斯亲自编剧并执导,他携手黄渤、姜武、尹正领衔主演,�

  • 2025最好的AI工具是什么 2025全球最佳AI工具终极指南

    文章探讨了当前AI工具爆炸式发展的现状,指出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场景的"最佳AI工具",而是要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组合。作者推荐使用AIbase平台(https://app.aibase.cn/),这是一个AI工具导航和搜索引擎,收录了全球数千款主流和新兴AI工具,涵盖写作、绘画、视频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平台提供详细分类、真实用户评价和实时更新,能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适�

  • 青年艺术新势力|2024-2025保时捷中国双年评选三位艺术家夺冠

    2024-2025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揭晓最终获奖名单,胡佳艺、黎佳仪、徐戈三位青年艺术家从13组提名者中脱颖而出。他们通过多元媒介探索社会关系,赋予作品时间性、偶然性与情感深度。保时捷中国副总裁唐凤靓表示,该评选旨在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鼓励创新表达。ART021创始人应青蓝称赞获奖者敏锐自由的艺术表达。三位艺术家创作风格各异:胡佳

  • 雷军:小米汽车计划2027年出海

    在今晚的直播中,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后年(2027年)才会有出海的计划。 雷军表示,当前小米汽车在国内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优先服务好国内车主是现阶段核心任务。 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目标已经从30万台上调至35万台,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此前,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小米2024年业绩会上也谈到了小米汽车出海。他表示,汽车出海的复杂度要比�

  • Testin云测、人保信息、宁德时代等企业项目入选 “2025 新质生产力赋能最佳典型案例”

    6月26日,中国互联网周刊公布"全国企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最佳典型案例"评选结果。Testin云测与长城汽车合作的智能座舱AI测试系统入选,成为车机AI测试领域唯一代表案例。该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自动化测试,显著提升测试效率和质量。此次评选覆盖工业互联网、智能医疗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Testin云测CEO表示将持续深耕车机AI测试技术,助力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当前AI测试技术正实现三大突破:全流程自动化、测试周期大幅缩短、智能化根因分析。数据显示,先进AI测试方案已提升测试效率超1.5倍。Testin云测作为AI测试技术引领者,已实现自然语言生成测试脚本等创新,其智能座舱测试系统严格遵循行业标准,为汽车智能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HR必知2025校招AI面试应用趋势,备战秋招神器

    2025年秋招季,AI面试官已成为校园招聘"第一关"。数据显示,60%学生收到AI面试邀约,较2024年增长7.8个百分点,72.4%学生实际参与。77%企业已应用AI招聘工具,较去年激增24%。AI面试优势明显:61.2%学生看重随时参与,60.6%认可时间成本降低,31.2%认为评分更客观。企业端,AI初筛效率提升40%,技术岗应用率达54.5%。但挑战在于平衡效率与体验:89.5%学生愿再尝试AI面试,但需提升交互真实感。领先企业采用"AI初筛+HR终面"的协同模式,招聘周期缩短30%,满意度提升25%。未来校招胜负手在于:工具融合(AI提效+HR深化信任)、体验融合(云端测评+线下开放日)、数据融合(算法精准+管理者洞察)。AI正从招聘工具升级为雇主品牌建设的战略资产。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20亿:《碟中谍8》险居第一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7月1日21时17分,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破20亿元。 其中,《碟中谍8:最终清算》《酱园弄悬案》《新驯龙高手》分列暑期档票房榜前三位。 《碟中谍8:最终清算》档期票房3.46亿元,险胜过《酱园弄悬案》的3.40亿元。

  • AI新闻网站哪里看?2025年最全AI资讯获取指南

    文章介绍了AI信息过载时代,AIbase.cn作为专业AI资讯平台的优势:1)专业性强,提供技术解读和行业分析;2)时效性高,快速响应重大新闻;3)覆盖全面,包含技术突破、商业应用、投融资等全领域。平台通过精选日报、热点追踪等功能,帮助从业者高效获取有价值信息,适合技术人员、产品经理、投资人等不同群体,是了解AI行业动态的首选渠道。

  • 2025家电H1:海尔智家双第一,增速领跑

    2025年上半年消费市场以旧换新成为亮点,在政策推动下家电、汽车等行业快速增长。海尔智家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均居第一,线下份额达28.4%,是第二名2倍,增幅15%跑赢行业。细分领域中,海尔冰箱、洗衣机等产品全面领跑。其成功源于把握全球化、高端化、场景化趋势,如国内Leader洗衣机成网红爆款,美国Combo洗衣机售价达行业3倍仍热销。资本市场也给予认可,入选港股两大指数TOP10成分股,25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企业需抓住用户需求、顺应消费趋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