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微信最新资讯  > 正文

微信开放硬件框架 运行微信小程序的机器人面世

2020-01-21 13:56 · 稿源: 快科技

在 1 月 9 日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团队宣布对外开放小程序硬件框架,也就是说小程序可以脱离手机在不同的终端运行。

在微信团队宣布开放小程序硬件框架之后,跑步机、冰箱等硬件类设备都能成为用户使用微信小程序的终端,其中猎户星空旗下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豹大屏成为第一款运行微信小程序的机器人

通过微信小程序,豹大屏可以与商场内的业务系统打通,降低二次开发的成本。

以商场为例,此前,机器人设备与商场会员系统等打通,需要同商场的第三方系统开发商对接,由于每家商场的第三方开发商都不同,这是一项繁琐的工程,而通过与微信小程序的适配,可以实现和商场服务的结合,避免重复开发带来的标准和用户体验不统一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带来使用便利。

微信小程序硬件框架(Wechat Mini-Program Framework),又称WMPF,它是一套运行环境,能让硬件终端脱离微信客户端运行,硬件开发者只需要接入小程序硬件框架的SDK及APK,即可在硬件上流畅运行小程序。

据了解,运行小程序硬件框架的设备要求,最低配置为四核1.5GHz CPU,内存1GB RAM+4GB ROM,安卓5. 0 及以上。微信小程序硬件框架已开放接入。硬件开发者可在“微信终端合作平台”进行登记,申请开通“小程序硬件框架模块”,接入小程序硬件框架后绑定小程序Appid便能完成小程序硬件框架接入操作。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信公众平台与微信小店深度联动 公众号可带货微信小店

    近日,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举措,加强与微信小店的深度联动,为内容创作者与商家提供更多变现途径。 据微信方面消息,拥有公众号和微信小店“双全”的用户,可通过简单操作实现两者联动。用户只需前往微信小店后台,在“店铺管理-关联账号”中选择公众号并“去关联”,随后向公众号发起关联邀请,待公众号管理员确认后,即可在公众号主页展示微信小店,或在公�

  • 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普渡机器人领航全球服务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普渡科技在江苏盐城建湖超级工厂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标志着其产品累计出货量达重要里程碑。该工厂占地4万平方米,年产能10万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公司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超80%,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贝拉"成为出海代表产品。普渡已构建配送、清洁、工业配送三大产品线,并率先完成专用、类人形、人形机器人全形态布局。2023年公司以23%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3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950亿美元。

  • 微信小店,悄悄推出新功能

    微信电商,瞄准了拼多多。 2025年6月,不少用户发现微信小店悄悄上线“跟朋友一起买”功能(以下简称“一起买”功能),面向九牧王、东方甄选等品牌开放内测。 “一起买”功能类似于拼多多的拼团功能,但仅有金额要求,并没有人数要求。用户发起拼单后,只需邀请好友凑满指定金额即可成团,如果拼团超时未达到目标金额,系统则会自动退款。

  • 微信小店私域激励计划升级!

    微信小店正式宣布:7月1日起,微信小店“私域激励计划”全面升级! 简单来说,这个计划就是微信小店给商家的“私域流量补贴”。过去商家靠朋友圈、企业微信、公众号这些“自己人”的渠道拉客户,虽然转化好,但平台技术服务费一分不少。 现在只要客户是通过这些“私域场景”下单的,平台就给减技术服务费,还能额外送“电商成长卡”,帮商家把直播间推给更多人。

  • 强强联手!华沿机器人与基恩士共同赋能工业检测升级

    6月5日,基恩士(KEYENCE)精密测量部门负责人到访华沿机器人,双方就全新"飞扫激光"测量技术展开深度交流。该技术采用电机扫描光切断方式,无需照明和编码器,0.2秒内即可完成尺寸、外观等检测,重复精度达0.3μm。双方在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联合展示了该智能检测方案,吸引众多电子制造行业客户关注。华沿机器人表示,其协作机器人可达到±0.02mm重复定位精度,与基恩士技术完美匹配,能实现1+1>2的效果。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

  • 抖音上线AI饭搭子“探饭” 知情人士:目前仅支持小程序

    字节跳动旗下用户增长团队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探饭的AI美食助手,该产品搭载字节自研的豆包大模型,由全资子公司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运营。 探饭主要为用户提供美食相关的智能向导服务,在实际体验过程过程中,还发现通过探饭也能够购买团购套餐或点外卖,以及AI点菜。 探饭的功能较为丰富,不仅可以实现探店推荐、菜品推荐、美食攻略、点菜,还可以

  • 李想:理想汽车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 目标是成为机器人企业

    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录制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网络社交平台谈到,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AI硬件终端做出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产品。” 李想坦言,理想汽车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我们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我们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他表示,创业不是紧绷着硬熬,而是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

  • 和机器人做工友?华为博士天团详解盘古具身智能的工业落地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多位专家围绕机器人智能化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基础运动控制,但需突破3D空间理解、长序列物理推理等核心技术。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通过数字仿真、生成式AI等技术解决工业场景数据短缺问题,已应用于物流分拣等场景。专家预测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将率先落地,家庭陪护机器人仍需长期技术突破。会议特别强调需建立机器人伦理边界,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相协调。华为将持续探索AI与机器人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

  • 既是工具人也是情绪搭子,INDEMIND助力打造陪伴机器人新范式!

    陪伴机器人,不只是玩具!对“娱乐化”的过分追求,让陪伴机器人更像是一个玩具,以至于人们眼中它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智商税。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他们的客观感受,但对于行业而言,“娱乐化”的背后更多是技术缺位的无奈抉择。图片来自网络“玩具化”的“基因”陪伴机器人的发展轨迹,天然埋下了“玩具化”的基因。初代产品诞生于消费电子领域,早期以索�

  • 老博会现场引围观!收获高关注的海尔外骨骼机器人有何黑科技?

    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开幕,海尔AI运动外骨骼机器人W1成为焦点。这款行业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运用AI步态算法和双擎独立助力技术,帮助老年人实现日常行走、运动等场景需求。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2030年将达4亿,行动能力成为老年生活主要障碍。海尔外骨骼机器人突破传统产品局限,实现"人机合一"体验,具备独立双擎单侧助力功能,满足康复训练精准干预需求。产品覆盖日常锻炼、登山等多场景,续航达12-15公里,穿戴舒适便捷。海尔还推出智能清洁解决方案,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通过"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推动从"被动照护"向"主动健康"的养老模式升级。科技适老化产品正从概念走向刚需,成为支撑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