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化 > 关键词  > 搜索优化最新资讯  > 正文

浅析百度剔除外链原因及如何做好百度外链建设工作

2011-06-28 08:47 · 稿源:www.gzrlw.net

随着谷歌的远去,百度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为了在互联网上分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大部分站长们把工作的中心面对百度,而百度外链的建设也是站长们大量建设的工作之一,相信有不少站长朋友在做外链的工作时候,会遇到百度剔除我们外链页面的情况,严重的时候剔除了一大半,这样对我们网站的发展是很不顺利的,轻点会引起排名波动,严重的就会导致网站降权乃至被K,这对站长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看着自己辛苦做的外链工作却不被百度认可,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那是一件多么痛苦和无奈的事情,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对百度百度剔除外链的原因,从而更好的做好外链的工作。

笔者认为,外链的工作比较难做,最主要的是找到相关性强的页面做外链不容易,而要稳定更不容易,以下几种外链就是容易被百度剔除的对象:

第一:外链所在的网页的权重低,重复性高的会被删除

如果外链所在的网站本身权重低,那么该网页是否能被百度长久的保存下来都是一个问题,更何况做的外链,这种情况最明显的体现莫过于一些站长朋友的文章被一些小站转载,开始查得到收录,但是不久之后就会发现被删除了,这就是因为这些小站的权重过低的缘故,但是,如果是权重很高的网站,那么,这些网页一般不会被删除,所做的外链也会得到长久的保存。

第二:行业相关性比较小的链接容易被删除。

如果自己的网站和外链所在的网页内容不相关,而且该网页质量比较低的话,那么很容易导致被删除。

第三:被K的博客和论坛账号所发的外链容易被删除

这个是大家都了解的,如果博客和论坛账号被K,那么百度下次更新的时候,会把这些博客和论坛账号所发的外链删除,只因为这些链接是死链接,已经查不到相关的内容了。

第四:在论坛里发的曝光率小的帖子容易被删除

即使在权重高的论坛发帖,如果帖子点击量低,跟帖少,那么就会淹没在帖子中,慢慢的就会被百度剔除,相应的外链也不复存在。

第五:群发获得的外链容易被删除

这点大家都知道,搜索引擎已经有了判别群发的机制,对于这部分外链,搜索引擎是深恶痛觉的,这种外链很容易被百度剔除。

针对以上的几点百度剔除外链原因,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做相应的措施,从而做好百度外链的建设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选择高权重的网站做外链

外链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如果一部分质量比较好的外链,那么远远比很多质量差的外链效果要更好,因此,在大量的网站中选择几十个好的网站进行外链建设,远远比几百个质量低的外链效果要好的多。

第二:尽管选择行业性相关的

尽管选择行业性相关的网站,尽管和自己行业相关的网站论坛比较难找,那么找相关的网站做外链也可以,比如质量高的论坛中相关的网页,那么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三:做博客和论坛要小心,不要被封号

这要求外链工作者要控制住度,不要太过分,比如博客不要每天都做外链,先养博客,然后偶尔做几个外链,这样有利于博客不被K,而论坛也需要养,不要太过的灌水,每天选几个好的帖子做几个外链,而一两篇主题帖,就可以了。慢慢的积累。

第四:在论坛做外链要选择好帖子,发帖要讲究质量

选择一些高质量的论坛,顶贴做链接要注意选择时机,选择那些好帖子,有机会上首页的帖子,并且要抢前五位的位置顶贴,其次,如果自己发帖,那么请注意发帖质量,这样才能获得点击量,笔者就曾经尝试过,而且效果不错。

第五:不要群发外链

这个需要控制住,群发外链虽然轻松,但是后果也很严重,外链工作者要注意把握,不要玩火。

以上就是我对百度外链建设工作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最后,文章版权归属:广州人流医院 :https://www.gzrlw.net/,欢迎大家转载,但是请大家转载的时候保留链接,写文章也不容易,谢谢大家的理解和合作!

举报

  • 相关推荐
  • 最重要的搜索阵地,百度想誓死守住

    AI搜索的东风刮过两年,百度终于下决心,对自家搜索引擎“动刀子”。 7月2日,百度宣布开启十年来最大一次搜索改版,正式将搜索框改版成支持千字输入的“智能框”,从“给链接”跨越到了“给答案”。另外靠着智能体,百度搜索也进入了“解决任务”的阶段,并集成了AI写作、AI图片/视频生成等一系列服务。 当然,这还不够。在阿里夸克、字节豆包等产品不断往自家�

  • 百度网盘上线知识问答功能:你的数据会自己“说话”了

    ,百度网盘宣布上线知识问答”功能,变成活的知识库”。 据了解,百度网盘通过AI技术整合用户在网盘中的数据,如学习资料、生活照片、办公文件等多源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库。 它帮助用户快速查找”、问答”、创作”,实现知识的长期沉淀与高效复用。 从存储工具到知识中枢,百度网盘实现了从被动存储”到主动管理”的升级,构建你的第二大脑”。 它支持多模�

  • 百度搜索,跳出“框”外

    以AI为“黄金配方”,百度搜索已经悄然生长出了“肌肉”。用户侧最直观的感受是,曾经熟悉的搜索框变“大”了。 “大”从表面看是搜索框所能承载的内容和能调用的工具变多。例如,过去做旅行计划得靠“亲子出游”“漂流”“一天”等关键词堆砌,现在只要用自然语言提需求即可。

  • 百度2026届校招正式启动!AI相关职位占比超90%:双批次双机会

    今天,百度正式启动了2026届校园招聘,将发放4000offer,覆盖四大职位类别,共有256个细分职位,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大连、杭州七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2026届百度校园招聘中,AI相关职位占比超九成,共新增90个AI相关职位,覆盖多模态、跨模态、大模型架构等方向。

  • 双第一!百度智能云领跑2025上半年大模型中标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产业迎来关键拐点,多模态理解、深度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大模型加速渗透产业核心场景,推动AI从通用能力向深度行业应用转变。我国大模型项目呈现爆发式增长,中标项目累计1810个,金额突破64亿元。百度智能云表现突出,以48个中标项目和5.1亿元金额稳居"双第一",在金融、能源、政务等重点行业持续领先。行业趋势表明,大模型市场正从"通用竞争"迈向"行业深耕"阶段,技术实力与落地能力成为关键。百度智能云依托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与全栈智能基础设施,助力企业高效部署应用AI,目前已有65%央企选择与其合作。在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百度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显著提升业务效率。

  • AI日报:百度发布“绘想”平台与MuseSteamer;阿里音频驱动全身数字人模型OmniAvatar

    【AI日报】今日AI领域重要动态:1.开源语音大模型Step-Audio-AQAA发布,实现音频到语音的端到端自然转换;2.百度推出"绘想"平台与MuseSteamer,通过AI一键生成专业级视频;3.浙大与阿里联合发布OmniAvatar,音频驱动数字人技术取得突破;4.百度搜索迎十年来最大改版,新增智能框、百看和AI助手功能;5.xAI开发者控制台新增Grok4及Grok4Code引用,预示新一代AI模型即将发布;6.Gemin

  • 从数禾科技来看,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但伴随金融黑灰产问题日益突出。数禾科技等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出"还呗反诈有话说"等系列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用户识别风险。文章指出,金融黑灰产治理需要监管立法与用户教育双管齐下,数禾科技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用户金融素养,覆盖1.5亿用户并提供2000万次金融服务。企业运用AI技术优化智能风控、信贷等全流程服务,并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累计为150万小微主体提供超900亿元贷款撮合服务。作为行业标杆,数禾科技正践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方向,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领创政企工作台保护涉密场景数据安全,助力机关单位数字化建设

    文章主要介绍了党政军机关单位在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时面临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等挑战。领创科技为涉密单位定制军用平板解决方案,采用华为C7平板,通过专属桌面、应用白名单、网络隔离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该方案已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部队单位成功应用,实现专机专用、精准管控应用安装与卸载,筑牢信息安全防线。此外,领创的定制化方案还服务于

  • 绿源智能超续航以百城百天“百万公里性能大挑战”树立性能标杆

    2025年7月,绿源智能超续航发起"百万公里性能大挑战",通过全国多地同步实测,直面电动车行业续航虚标、耐用性差等痛点。活动采用极限测试方式,验证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性能,包括动力系统、电池耐久度等核心指标。绿源通过"三电系统"技术创新,搭载液冷电机2.0等专利技术,实现超长续航。此次挑战标志着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真实场景验证的新阶段

  • @开发者们:百度文心大模型4.5系列模型开源,国内首发平台GitCode现已开放下载!

    6月30日,百度文心大模型4.5系列正式开源并在国内领先的开源平台GitCode首发上线。该系列包含10款模型,涵盖47B和3B参数的混合专家(MoE)模型及0.3B的稠密参数模型,采用创新的多模态异架构结构实现跨模态知识融合。模型基于飞桨框架开发,训练效率达47% MFU,在文本和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到SOTA水平。所有模型按Apache2.0协议开源,配套产业级开发套件支持多种芯片部署。GitCode平台已汇聚620万用户,为AI开发者提供代码托管、协同开发等全流程支持。此次开源将推动中国AI生态创新,加速大模型技术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