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2024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落地,日趋成熟的智能可穿戴市场迎来新的增长契机。“RAY-BAN|Meta”系列眼镜上线了AI功能,以AI社交平台的卖点力图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该方案既适用于物联网网络,也适用于物联网和OT设备,有助于保护各种智能技术,从帮助用户同时享受时尚、前卫且安全的生活方式。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9日至15日在全国范围开展,开幕式等重要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举办多场论坛及网络安全大会、网络安全博览会,集中发布一系列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成果。华为云空间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安全领域,不断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为用户打造一个安全、可信、高效的云端空间。
比如大多数允许“自带设备”(BYOD)政策的公司,都会在员工手机上安装应用程序或代理、并利用 Android / iOS 移动操作系统内置的管理功能,以增强移动设备的防护...参考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数据:2020 年,全球移动安全市场总值 33 亿美元,且有望到 2030 年达到 221 亿美元......
欧盟委员会今天表示,拟议的《欧盟网络复原力法案》将对在整个集团内销售的具有数字元素的产品提出强制性网络安全要求,这些要求适用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这意味着设备制造商将需要提供持续的安全支持和更新,以修补新出现的漏洞...欧盟委员会提议对不遵守基本网络安全要求的行为进行处罚,处罚金额最高为1500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的2.5%,其他违反法规义务的行为的最高处罚金额为1000万欧元或营业额的2%...尽管在智能设备安全方面不是第一个,但欧盟希望其新生的方法将成为一个国际参考点,委员会的新闻稿表明......
物联网设备是发起网络攻击的跳板,因为它们通常运行过时软件或不受安全事件监控...通过使用这些网络节点进行横向传播,恶意软件能够控制许多网络设备、窃取信息并使其他设备感染勒索软件...研究表明,即使软件厂商频繁发布设备更新,设备管理员和最终用户通常也不会及时维护其设备并确保及时更新...Check Point Nano-Agent 不仅提供了设备运行时保护,而且还能够在每台物联网设备上运行,确保其在网络环境、离线或物理隔离环境中安全无虞......
英国议会正在审查一项新法案[PDF],一旦生效将为包括电话、智能电视、物联网设备、电器在内的所有消费设备带来巨大的安全改进。该法案打算为制造商制定安全标准,并授权对所有安全漏洞进行调查、修复,并向客户和政府报告。英国数字基础设施部长 Julia Lopez 议员说:“我们的法案将为从电话和恒温器到洗碗机、婴儿监视器和门铃等日常技术设置一道防火墙,并对那些违反严格的新安全标准的人处以巨额罚款”。这项法律试图解决的关键
2021 年2 月一个普通的星期五早上,佛罗里达州奥兹马市的居民从沉睡中醒来,发现他们的供水系统遭到了黑客入侵。黑客试图增加水中氢氧化钠(碱液)的浓度,毒害全城居民……幸运的是,市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阻止了攻击。事后,当地政府迅速回应安抚舆情,声称这件事证明了他们目前的安全措施是有效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当今的黑客行为几乎均为利益驱动,随着物联网用例的不断增加,物联网在攻击者眼中愈发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
为落实《网络安全法》关于对网络关键设备实施安全检测的要求,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GB40050-2021《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目前该标准正式获批发布,于 2021 年 8 月 1 日实施,是继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标准之后的又一个网络安全领域的强制性标准。深信服专家全程参与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该标准为网络运营者采购网络关键设备提供依据,还指导《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
7 月 24 日,由GeekPwn联合华为举办的“极棒·华为智能设备安全挑战专场赛”圆满结束,此次比赛,华为通过与GeekPwn平台合作,设置高达 200 万的总奖池,邀请黑客们对华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手机以及各类智能硬件产品发起挑战。本次比赛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第三方平台进行全线智能产品的公开安全评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设备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普及,也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为便捷。然而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
日前,GeekPwn与华为终端漏洞奖励计划宣布将于 7 月 24 日在上海联合举办“极棒·华为智能设备安全挑战专场赛”,并以 200 万元的总奖金池启动招募,向所有安全研究员发出邀请,对华为全线智能设备进行安全漏洞检测,旨在提升华为产品安全性,保护亿万用户的信息安全。据悉,该赛事将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第三方平台进行全线智能产品的公开安全评估,其背后折射的是华为“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最高纲领”的企业担当感与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