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榜(newrankcn)
作者:夏之南 张洁
都说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内容创业也不例外,稍有迟疑,就会错过占领先机的风口,一个细微的决定错误,可能损失百万……
大多数人爱听成功的创业故事:爆文、涨粉、融资……总觉得能从那些成功案例中汲取解决难题的方法,却很少有人乐意讲述自己灰头丧脸的失败教训。李嘉诚近日在汕头大学演讲时说,成功也许没有既定的方程式,失败的因子却显而易见。
今天,我们带着“你在内容创业路上经历过哪些失败教训”的问题出发,对话了不同领域的自媒体人。大多数人表示自己的创业之路比较顺利,不过也还是有人袒露跌过一些坑,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悲惨教训。
文中部分内容应采访对象要求匿名。
一场线下活动被坑,净亏损近百万
某星座情感自媒体
之前做线下展会,因为完全外包给了第三方公关公司,就没有严格按照时间表去监督,结果到了临开展的前一天被施工方告知要延期一天开展,我们票都卖了 20000 张了……
然后我们拉出来了全公司的人,跟工人一起去弄,当时告诉我们的是怎么做都不可能完成,而且这里面很多设计方和施工方都忽略的细节,设计方也并不清楚如何解决如何实现,最后是我们和施工方一起去解决的这个问题。
全公司 50 多人干了一整晚,第二天上午 10 点准时开门。然而至今,当时那个负责整个活动的公关公司依然在行业里继续开心地混着。我们亏了 100 万,活动的现金投入是 270 万,收回了171. 3 万,净亏损是98. 7 万。亏的钱主要用在买料、重新补的施工方做的工程调整和修正。
招人方向不对,反而自己失去了时间创作
某原创漫画自媒体
那我就说一个我最扎心的吧。
招员工的时候员工不是熟手(或者说专业程度不太达标),后期培养和磨合不那么顺利。重点是人很听话上进,但活不行,布置的任务都没法保证质量完成,甚至影响到了大方向。
我每天要花费很多精力去纠正或教一些东西,基本没有大块时间可以创作。我当时是第一次作为管理者,刚开始不忍心纠结了很久,觉得要再给些时间……辞掉以后如释重负,感觉又找回状态了。
经验教训就是平时要好好积累人脉,或者花钱找厉害的小伙伴进来。这也是成长的代价吧。
还有因为做形象的自媒体很多主要靠周边收入,但坑也很多。找到好的厂家不容易,就是质量和还原度不好搞,打样的时候觉得可以了,大货一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残次品、还原度不高,也是需要多合作几家。这个行业不那么成熟吧……做周边本来就是个麻烦事,除非花很大的精力,找大厂家,然后专人负责盯着可能会好。
自嗨的文章写多了,才发现自己是“非主流”
“车叫兽”创始人薛圳
哈哈哈哈,踩过的最大的坑,就是曾经觉得自己喜欢的内容,一定就是大家喜欢的内容,最后才发现,自己的品味和大众的品味原来相差那么多,自己才是非主流。这里的“一定”二字可以加红加大加粗。
刚创业初期,写过一些自认为很好但是效果很差的文章,当时粉丝还不多,所以内容是不是受大家的欢迎会特别直观。这种自High文写多了,才能意识到一个道理:自己的品味未必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品味。所以那之后我们开始花功夫做社群,跟我们的读者充分互动沟通交流,了解这些汽车消费人群他们真正关注的话题、问题、热点都是什么。
选题就要落笔,发现励志女主人公是男的
某体育自媒体
讲个有趣的小坑,跟内容有关。
有一天,编辑们在热烈的讨论选题,百家号上有一篇图文并茂的报道,说一个人,她是个女的,在业内被称为女王,因为热爱自己的事业,远嫁日本,总之就是十分励志那种,情节动人,细节丰富,结局圆满,都要开始写稿子了,我忽然发现故事的主人公真实身份是个男的。
以前瞻前顾后,没做萌宝活动太可惜
某地方号运营者
要说失败的决定,曾经瞻前顾后,错过快速涨粉时期。前几年微信不限制的时候,没做萌宝这样的活动太可惜了,没快速积累粉丝,迅速拉开和对手的距离。
教训就是,得多和同行交流,以前闭门造车,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点子就会让你受益匪浅。除了做好粉丝,还要高度重视内容,因为这是账号的核心。人脉也很关键,我知道有的地方号 10 万粉丝头条报价 500 元都没商家接单。你的账号光粉丝知道没用,还要商家知道才行,账号做的再好,如果没有商家认可,也无法变现。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