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关键词  > 映客短视频最新资讯  > 正文

映客“短视频”来了!Papi酱们如何玩转直播社交?

2016-09-14 11:12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映客“短视频”来了!9月13日,映客“短视频”功能正式上线。

运用这一新功能,主播可以拍好10秒以内的短视频,发到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其他人可以在“关注”页面即时看到主播的动态。所有映客用户每天最多可上传100条短视频,24小时之后就会消失。当然,如果观众觉得这条短视频内容有价值的话,可以将其下载下来,不过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

除此以外,主播的粉丝之间也可以互相加为好友,并且可以在映客“关注”页面看到彼此的视频动态。

不难看出,这是映客将直播沉淀为社交的一次尝试。

“直播社交”进入新阶段

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直播平台当中,多数都是视频主播的“一对多”社交。这种社交形式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直播普遍使用秀场模式,主播虽然可以与粉丝即时互动,但并不能面面俱到,且互动方式有限;二是直播的门槛相对比较高,适合一些颜值高、镜头感强或比较有才艺的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直播。

在当前这种模式下,直播只能是“小部分人的游戏”。而因为互动方式有限,也使得直播平台当前的社交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粉丝对平台缺乏黏着性。一旦主播撤出平台,或者观众审美疲劳,平台必将出现大量粉丝的流失。

无论对哪一个直播平台来说,社交都是直播的本质属性。因此,将现在的“少数人社交”转变为“多数人的社交”,或者是这些直播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映客CEO奉佑生曾公开表示:“我更希望,也有影响和意愿,希望映客成为第三代社交平台。”而如果想成为“社交平台”,让大多数人在平台上建立社交关系,就是一道必须要跨过的门槛。

映客坚持“不签约模式”“自由公正”的理念,可见其一直在避免平台被少数人主导。而现在映客推出“短视频”功能,也使得“多数人社交”成为可能。

其实,短视频并非映客一家独有。微信中就有短视频功能。而之前的美拍和秒拍,也在短视频方面做出过很多尝试。但微信的短视频只是为朋友圈增加了一些以其他形式展现的社交素材,美拍和秒拍的视频也基本上只是流向了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直播社交。而与陌陌的直播社交对比,映客定位于高端人群的形象似乎更容易被接受。

映客的短视频功能,类似于在映客中的一个朋友圈,即使不是主播,也可以发自己的视频,更可以加好友互相关注。用这种方式,可以将线上直播沉淀为线下社交,增强了粉丝对平台而非主播的黏着性。

这也预示着,“直播社交”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Papi酱们该怎么玩转这一轮“直播社交”?

“用不同的姿势,紧张了90分钟。”

Papi酱2016年7月11日的直播首秀不乏负面评论。其直播虽然成绩不俗,但并不如她的短视频那样亮点密集。观众普遍认为她在直播中不够辛辣、束手束脚,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集失望与尴尬于一身的直播。”

作为短视频内容的佼佼者们,Papi酱们未必能够对直播应对自如。直播比较考验人的临场应变能力,而观众希望看到的是主播们的日常生活状态,短视频制作者们则更擅长策划、表演、剪辑。尤其是一些没有太多媒体经验的自媒体,做策划,做内容都亮点频出,但是容易在直播中露怯,表现可能还不如直播平台的主播。而且,这些知名自媒体IP,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经营直播平台,和一些主播几乎“全天候”泡在直播平台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新的“直播社交”生态却有利于自媒体IP

映客短视频功能的上线引领的新的直播社交生态,则会给Papi酱们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直播当中,Papi酱们未必能拼过网络主播们。但短视频与之前的几分钟视频更加类似,借助这些短视频,Papi酱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容优势。而视频回放的功能更可以使他们通过非直播的方式获取关注和粉丝,突破了时间限制。

领衔直播阵营首先梯队的映客,下载量已达1.3亿次,日活用户达1500万,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流量平台,映客CEO奉佑生“第三大社交平台”的格局初显。从长远来看,直播+社交必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擅长视频内容的自媒体善于加以利用的话,可以收割一大批粉丝。

不管是微信、秒拍等的短视频尝试,还是映客的“直播+短视频+社交”,都预示着直播社交的新时代将至。知名自媒体IP 的加入,则可能令双方都达成惊喜的双赢。

举报

  • 相关推荐
  • 优哩哩(YULILY):合法合规的短视频跨境电商平台先行者

    文章剖析了新兴跨境电商平台优呦呦的合法合规性。优呦呦(海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22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拥有81条商标信息、1条软件著作权及多项经营许可,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等"三证",业务模式合规。平台提供全托管、混合型、自主型三种店铺模式,借鉴了SHEIN和Temu的成功经验。在营销推广方面严格遵守法规,通过央视等权威媒体投放广告,并在2025年ICBE跨境电商博览会上获得行业认可。文章强调消费者应全面考察平台实力与合规性,优呦呦凭借合法根基和创新理念,正在跨境电商领域稳步发展。

  • 麦琳承认短视频模仿并致歉:将积极承担责任

    近日,拥有一定粉丝基础的短视频创作者@麦麦麦琳 发布的一则制作夏日冰浆的视频,意外卷入抄袭争议,引发了网络上的广泛讨论。7月2日,麦琳针对此事件公开发文,就视频内容中存在的借鉴与模仿问题向公众致歉,并详细阐述了事件经过及后续处理措施。 据麦琳在道歉声明中透露,该视频发布后,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但同时也收到了不少关于内容原创性的质疑�

  • 苹果还有隐藏大招!可折叠iPad暂时搁置:卷轴式iPad曝光

    近期有消息称苹果可折叠iPad项目已被无限期搁置,但苹果似乎并未放弃对屏幕显示技术的探索与创新。 最新曝光的一项专利文件显示,苹果正在悄悄推进一种全新的未来方向卷轴式iPad。 据报道,苹果的这项专利描述了一种可以将屏幕卷起来收纳”的装置设计,该设备展开时可呈现大屏幕视觉效果,而携带时则可缩成一个精巧的外形。 这项专利早在数月前就已申请,但直到

  • 苹果最强平板!iPad Pro将首发M5芯片

    苹果记者Mark Gurman爆料称,iPad Pro将会成为首款搭载苹果M5芯片的智能设备,新品最快会在10月份登场,这将是苹果最强平板。 据悉,苹果上一次更新iPad Pro系列是在2024年5月,该系列首次搭载了M4芯片和OLED显示屏,从M4到M5间隔了大约17个月时间。 由于2024款iPad Pro首次引入了OLED屏幕,完成了从Mini LED到OLED的过渡,所以2025款不会有太大改动,其外观、OLED屏都将会延续2024款的设计

  • 逗哥配音“臻品达人”声库破圈,独家音色定义短视频配音新标杆

    在短视频内容创作持续升级的浪潮中,声音的力量愈发关键。逗哥配音软件平台,作为集智能解说、达人真声输出及声音克隆等前沿功能于一体的创作中枢,已赢得超千万创作者的青睐,累计生成音频使用量突破1000+亿次。其臻品达人声音库,正以其独特性与专业品质,为海量短视频注入直击人心的声音魅力。独家甄选:品质声音的黄金标准臻品达人板块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汇�

  • 苹果开启2025返校季教育优惠:买Mac、iPad送AirPods等

    今日,苹果中国正式拉开了一年一度返校季教育优惠活动的帷幕,该活动将持续至 9 月 30 日,为符合条件的师生及教职员工带来诸多福利。 此次活动参与群体广泛,高校在读生、刚被高校录取的新生、代表子女购买的高校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教职工均可参与其中。 在优惠内容方面,活动期间购买指定款Mac或iPad将有丰厚赠品。具体来看,购买iPad Air、iPad Pro的用户,可获赠A

  • 通了!小米汽车APP横扫140万根充电桩 23家品牌互联互通

    小米汽车宣布,为了持续提升小米汽车车主充电体验,小米与23家第三方品牌合作实现互联互通,总计接入140万根公用充电桩。 这140万根充电桩均可以通过小米汽车APP扫码充电,其中16万根充电桩支持即插即充功能,充电便利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截至目前,小米充电网络已覆盖2743个大陆区县,6856个高速服务区充电站。 小米汽车方面表示,小米YU7在三方充电桩兼容性实测�

  • 制造问题搞不定!苹果可折叠iPad折戟:需求也不足

    继iPhone之后,苹果可折叠产品系列的下一步无疑是iPad,但遗憾的是,最新消息称苹果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迫使其不得不为可折叠平板的开发进程踩刹车。 报道称,苹果公司也一直在探索在推出iPhone的同时推出可折叠iPad,不过该公司已决定暂时停止这款最大的可折叠设备的研发。 业内专家将这一决定归因于制造困难、生产成本的增加,尤其是与柔性显示技术相关的成本增加�

  • 小鹅通新增PaaS功能,解锁私域实时互动新玩法

    2025年2月19日,小鹅通推出轻量化实时互动PaaS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API/SDK接口帮助商家快速集成实时互动功能,解决公域流量难沉淀、自研系统成本高等痛点。商家可将互动场景嵌入自有App/小程序,构建观看、互动、下单闭环,同步打通用户行为数据至自有系统。方案三大优势:支持商品库直连与外链购买,实现交易数据实时回流;提供签到、抽奖等营销互动API提升私域活跃度;依托腾讯云多节点技术保障99.99%可用性与高并发支持。

  • 王化回应汽车交付时间更新:小米APP会动态更新预估期

    今日,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公开发文,就小米汽车APP上YU7的交付时间问题作出说明。王化指出,小米汽车APP中显示的交付时间仅为预估参考。 小米方面根据当前的锁单量以及产能实际情况进行测算,首次对所有订单的预计交付周期进行了更新。不过,交付时间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生产线逐步磨合、生产效率提升以及产能进一步挖掘和爬坡,实际的交付时间有可能出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