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360安全特训营最新资讯  > 正文

安全人才缺口巨大 企业安全体系亟待破题

2014-12-22 13:51 · 稿源:l互联网

12月18日-19日,首届“360安全特训营”在京举办。来自政府、金融机构等企业的40多位信息安全负责人与360公司的顶级安全专家们共聚一堂,探讨企业级信息安全之道,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当前企业面临的攻击威胁及最新的防御措施。

 (小) 全国顶尖“黑客”仅几千人  

  图:与会者围住演讲结束的360副总裁谭晓生,继续交流探讨。

“我们公司招不到足够的安全人才,想做完备的体系有点有心无力,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某大型企业信息安全负责人在“360安全特训营”上问360副总裁谭晓生。“目前的现状是,安全人才的缺口确实很大,专业的安全公司对于安全人才的抢夺很激烈,所以大量普通企业安全未来的出路应该是安全服务外包。”谭晓生回答。

谭晓生透露:“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能独立组织网络攻防的顶尖‘黑客’,白道黑道全算上,只有几千人,这些人里有100多人在360公司,许多小的安全公司里,可能只有一到两位这样的人。安全人才呈现极度碎片化状态。”

随着传统企业不断的互联网化,企业的安全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基于目前的人才现状,以及顶尖安全人才培养的难度,比较现实的做法应该是将顶尖人才聚集成一个团队,由这个团队同时为若干家企业提供安全服务。

 (小)人是企业安全防护成败的关键

  图:员工在企业安全中极其重要,“人”才是企业安全防护成败的关键。

在“360安全特训营”整整两天的讲解与交流中,安全专家们多次提到人对企业安全防护的影响,总结起来说,“人”才是决定企业安全防护成败的关键。

前段时间,国内某网络设备巨头的服务器遭NSA入侵监听。这一事件的曝光再次敲响了企业安全防护的警钟。360网络攻防实验室负责人林伟表示,据对这个事件的分析,对方可能是利用APT手段“搞定”了公司老总的秘书,进而入侵到公司内网。

林伟进一步提醒企业的信息化负责人:“秘书、前台、快递、碎纸机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和物,都会成为泄露商业机密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社交网络大行其道的今天,“人”是决定企业安全防护成败的关键。新一代的企业安全防御体系不仅需要优秀产品和技术,更需要企业全员高度统一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360网站卫士产品经理董方也认为: “员工在企业安全中极其重要,无论问题最初看起来怎样,它始终是人的问题”。

 (小)企业需构建立体联动安全体系  

图:360 UnicornTeam负责人杨卿展示的无线威胁场景引起与会者围观。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单一的安全产品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网络防御需要。

当360 UnicornTeam负责人杨卿讲解国内无线安全现状的时候,汽车、防盗门、银行卡、地铁、停车管理等多个威胁场景,让与会者都直观感受到了这种无处不在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种无处不在的威胁,360高级安全咨询经理张晟表示,我们已经进入新的企业安全时代,不仅要配备专业安全运营维护团队,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立体联动的安全体系,这个基于大数据的体系,需要取得决策层的全力支持,更需要内部员工的集体参与。”

360企业安全售前总监李博以360公司独有的的立体联动安全防御体系为例,让与会者对立体联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套体系没有配置网络防火墙,也没有设置IPS,李博将这套防御体系概括为“一个整体防护中心、两个安全原则、三道安全防线和四个被威胁假设。”

谭晓生的比喻颇为形象:“立体联动安全防御体系,说穿了就是由过去的城墙防御变成塔防游戏”。在塔防游戏体系下,企业在云、网、端上部署了若干防御点,攻击者如果要发动威胁需要过一道一道的关,而各个关口可以联动防御,直至攻击威胁被消除。

  背景链接:

“360安全特训营”,是由360公司推出的全方位增值培训服务,面向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安全负责人。通过一线安全专家的亲身讲解,真实攻防案例的现场演示,最新安全产品和技术的体验,360公司安全防御体系的分享等四大环节,深入探讨企业级信息安全之道,帮助企业度身制定最适合自身的安全防护体系。

举报

  • 相关推荐
  • 9年零事故的秘密:柠檬云财务的“传输-存储-备份”三维安全体系

    柠檬云财务软件是国内领先的云端财务SaaS服务商,凭借稳定性能、完善安全体系和普惠服务模式,累计服务超500万企业用户。其核心优势包括:1)"零门槛"免费基础功能+智能引擎,支持多端协同作业,效率提升60%;2)银行级数据加密与多地容灾备份,通过ISO27001等国际认证;3)覆盖零售、餐饮等多行业,提供代账公司批量管理方案。该平台以"让财务更简单"为使命,持续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 金流明集团ISO9001质量体系培训 ,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卓越质量管理体系

    金流明集团于2025年5-6月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的方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培训旨在打破"质量只是品管部门的事"的认知壁垒,推动从经验管理转向流程管理,减少人为失误。集团以ISO9001认证为新起点,将技术应用与体系优化同步,使质量管理体系转化为生产力助推器,实现从"质量达标"到"质效跃升"的跨越。未来将持�

  • 阿里云全栈AI技术引擎驱动SaaS企业全球化升级 构建出海新范式

    全球SaaS市场正以16.4%的年复合增长率迈向万亿规模,中国企业引领的智能化升级正在改写行业全球化叙事。阿里云发布"全栈AI+全球化"技术体系,通过端到端技术栈重构打造可扩展、低门槛的全球化智能基座,释放技术红利。通义千问大模型通过参数效率优化突破AI规模化应用的经济性瓶颈,支持119种语言适配不同市场。e签宝推出行业首个智能合同Agent,实现合同全生命

  • 618战报:快洗模式被吐槽,海尔洗衣机成功破题全网TOP1

    618期间,海尔洗衣机凭借AI直驱洁净科技突破行业快洗痛点,包揽京东、天猫平台双料销冠。针对传统快洗模式因频繁停顿导致的洗净力不足问题,海尔云溪4.0系列通过AI直驱技术实现15分钟持续运转,显著提升水流冲刷力,同时可高效清除81种常见污渍。该系列不仅斩获京东洗衣机新品金榜TOP1,更在小红书等年轻消费群体平台收获高热度,成为智慧洗涤升级首选。海尔将行业普遍存在的"快洗痛点"转化为技术优势,印证了家电市场唯有聚焦用户需求、坚持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 行业顶尖薪酬!小米2026顶尖人才校园招聘全球启动

    小米官方宣布正式开启2026顶尖人才校园招聘,面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旨在寻找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应届生。 此次招聘主要面向2023-2026年毕业的应届生,以及2026年出站的博士后。

  • 破局引领,重构信任:润致4S美塑·水动力诊疗体系全国首发

    华熙生物旗下润致品牌在武汉发布"润致4S美塑·水动力诊疗体系",标志着中国医美行业进入以"皮肤全层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新阶段。该体系基于鲍曼皮肤分型系统,构建"评估-归因-治疗-管理"全链路解决方案,通过标准化诊疗流程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体系包含"微笑评估体系"和"全层全因归因模型",将主观美容诉求转化为客观诊疗路�

  • 把握全球经济新局,月印万川持续赋能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背景下,跨国资源配置与产业协同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月印万川国际公益基金会凭借其国际资源网络和专业服务能力,助力中国企业从战略对接到项目落地的全周期赋能,已服务200多家大型企业,覆盖新能源、制造业等领域,推动海外投资项目规模超50亿美元。基金会以"公益+投资"模式促进国际合作,在塞尔维亚、波黑等国家成功落地光伏和风电项目,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搭建桥梁。未来将持续深化国际合作生态,助力更多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实现价值跃升。

  • 弈衡国际(全球)投资有限公司与台湾企业家郭台铭共商两岸产业合作新机遇

    2025年5月26日,衡逸国际行政总裁邹恩与台湾企业家郭台铭在香港会面,探讨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双方聚焦科技、绿色经济与跨境投资领域,计划设立产业基金与技术孵化平台。邹恩强调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优势,推动两岸技术、资本与市场融合。郭台铭表示期待与衡逸国际合作,共同开拓东南亚新能源市场。会议还达成ESG合作共识,计划发起"两岸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加速氢能存储等绿色技术商业化应用。此次会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的跨区域合作提供了示范案例。

  • 2025MWC | 途鸽科技发布全球eSIM IoT解决方案,助力中国IoT企业扬帆全球

    途鸽科技在2025 MWC大会上发布全球一站式eSIM IoT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该方案无需实体SIM卡,支持全球350+运营商资源覆盖200+国家,实现智能选网、远程管理和统一平台运维。CEO张衡表示,eSIM技术将重构物联网连接生态,预计2026年60%物联网设备将采用eSIM。方案已应用于智能穿戴、车载通信等领域,推动中国制造企业出海。途鸽将持续深化eSIM技术投入,构建全球�

  • 直击企业痛点 全球制造链+科技巨头聚焦GPTBots.ai

    在2025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上,极光旗下企业级AI Agent平台GPTBots成为焦点。该平台展示了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中的解决方案,包括构建企业知识搜索引擎、自动化办公流程及跨境商务沟通等应用场景。展会期间,平台吸引了苹果等科技巨头及多国企业代表关注,探讨了AI在供应链管理、项目监控等领域的落地实践。GPTBots凭借模块化架构和安全部署能力,已服务金融、制造等十余个行业客户,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