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关键词  > 库巴裁员最新资讯  > 正文

从库巴员工的“抱怨”看双品牌战略

2013-02-07 10:20 · 稿源:站长之家

库巴和国美网上商城,从各自挥大旗代表国美电器(以下简称“国美”)杀进电商大局的那一刻起,似乎就注定了会有“争宠”的这一天。又或者,双品牌共存的战略格局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最好的结局,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宿命”吧。

2010年11月,国美斥资4800万元收购库巴网80%股权,当时还是陈晓主政;时隔不久,第二年4月,国美即宣布推出旗下电子商务网站——国美网上商城。自此,有关库巴与“嫡系”网上商城争宠的“流言蜚语”日渐浮出水面,随着陈晓败北与黄氏家族大权的争夺,虽有着一定品牌地位和用户基础,但库巴的命运已实难被揣测……它是又一个政权争夺背后的牺牲品?

两架马车并驾齐驱 从“左右互搏”到“互相帮衬”?

“2012年年度销售业绩调至100亿元。”库巴于去年5月宣布这一“橙色革命”的战略挺近计划,壮志豪言犹如在耳,但当时收获的是更多质疑的目光。

这一年,库巴网亏损状况凸显。有知情人士透露,其9月份亏损规模达几千万;与此同时,国美网上商城虽也没实现盈利,但成立一年半的它月度销售额已是拥有约6年历史的库巴网的一倍。

未来的胜负取决于电商。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饱受线上威胁的国美视库巴和在线商城为“左膀右臂”,本想借其打压对手以巩固江山,哪知,不仅被苏宁远远地抛在脑后,却迎来了左右手互博的局面,而线上电商的高调进攻也让以国美为首的线下大规模家电企业渐失话语权。

黄光裕缺位、人事斗争……过去的一年来,国美业绩大幅下滑,“先数量后质量”的经营模式也广受质疑。去年6月,其股价更是在三个月时间里大幅下跌56.9%,业内对此给出“危险倒车”的论断。

自此,“目标不明确、战略不清晰、资源不集中……”业务、模式均重合的国美电商双线作战战略频遭各界人士所病诟。

“尽管双方矢口否认,但国美剥离库巴是注定之局,国美网上商城和库巴网这两个几无差异的电商品牌其实没有并存的需要,定位雷同的品牌不仅分散了组织的资源和管理投入,而且令投资者摸不着头脑而消费者也觉得多此一举,其实当年并购应采国美库巴联合品牌而非独立的双品牌,不然今天不会被苏宁易购远抛身后。”品牌战略管理资深专家刘威此前评价道。

“库巴将被出售”,饱受双双亏损的国美试图整合双品牌战略的消息不断被传出。

终于,2012年12月3日,国美宣布整合旗下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和库巴网两大电商平台,实现后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整合后,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将正式更名为“国美在线”,主做自营;而库巴将以独立运作模式转型综合类电商开放平台。

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看上去,此次整合解决了国美一直含糊的双品牌定位问题,然而,国美在线与库巴的共存即刻演化成了“互相帮衬”?

“转型之后到底能不能做成,不知道。但是,不转型,一定不行。两个网站重复建设,有再多钱也不够烧。”国美方面负责人彭亮此前曾表示。为了能够实现盈利,理顺公司治理结构,这样的阵痛似乎在所难免。

违法裁员、血洗库巴……日前,整合战略后的问题“效应”初显。面对近400余名员工的被裁,国美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原库巴阵营也成了本次人事调整的重灾区。

“以前库巴和国美商城都是B2C商城,所以有很多模块是相同的,有相同的模块就有一部分人是重合的,那肯定会有优胜劣汰,这是很正常的。”彭亮如此解释着。

然而,双品牌战略的本质是否只是一个幌子?是否也存在着传闻中重用嫡系的有失公平的现象?

前派代网分析师李成东表示,在迷茫中,国美收购了库巴网。现在又要从库巴收兵,重新大力发展国美在线。也许是觉得苏宁电器的路子是对的,然后看到国外沃尔玛、百思买都是这么干的,还是线上线下统一品牌吧!其实我要说的是,它们可都不算是成功的案例,线上的量不过总收入的10%左右。个人以为,用库巴的牌子比国美在线好!瞎折腾。

业内分析认为,国美此次战略整合在意料之中,但并非彻底革命。除了人事整合外,资源恐怕并不能彻底整合,内部矛盾依旧存在。虽是必须走的一步,但要呈现破冰之势却依然渺茫。

对双品牌或多品牌战略的一点思考

“库巴要比国美在线好很多,因为国美网上商城好多人都是从线下上来的,这些人在门店工作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他们没有库巴的人懂电商。但是实际上是他们在领导库巴。因为国美网上商城是亲生的,而我们是后妈养的。”库巴一名被裁员工如此抱怨道。

一语惊破梦中人,这声“呐喊”的背后是否让你有所遐想?至少库巴的“名存实亡”论应该引发我们对双品牌或多品牌战略的一点思考。

优酷和土豆、苏宁易购和红孩子、沃尔玛和1号店、腾讯和易讯、百度视频和爱奇艺……双品牌战略似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兄弟”齐心固然是好事,只是,它们果真能完美搭配、互相帮衬吗?换句话说,双品牌或多品牌战略是成功之道吗?

对于这个问题,恐怕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毕竟,适合自己企业情况的模式才是最好的,一味地效仿只能陷入更大的误区。

刘威认为,互联网并购一大怪现象是双品牌的流行,似乎是出自对创业文化的过度尊重,业务版块和商业模式几乎毫无区别的品牌仍会被保留,从早期的sohu/chinaren,到现在的优酷/土豆、百度视频/爱奇艺,F团/高朋,当然还包括国美在线/库巴,这种重复自己的双品牌完全缺乏战略意义,除了对外制造混乱就是对内产生内耗。

“整合并不是一定要革命,两品牌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有利于国美集团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不用革掉谁的命,但整合之后的路该怎么走也确实是一个考验,这种双品牌经营的考验其实也是对所有企业的,毕竟外界的质疑声还很多。”业内人士陈瑞培表示。

他曾以沃尔玛为例撰文称,沃尔玛曾经收购一些线下超市,收购后即改名为沃尔玛,但对于1号店,沃尔玛并没有采取相同方式,1号店还叫1号店。做零售多年,沃尔玛很聪明,它意识到了1号店原有的用户资源,一旦改名可能要从零做起,这种资源共享让沃尔玛实现了双品牌经营,虽然前途未明,但其依旧获得原有客户的稳定支持。

无论如何,两条腿同步走,大大节省重合资源和减少内耗的同时,形成清晰地、差异化地定位才是关键,双品牌战略管理背后需要领导者审时度势,把握整体大局,同时也受到企业管理决策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双品牌还是多品牌?依然是那句话,比肩类似成功案例不要紧,但认清自己,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似乎走的更加从容和自在些。

举报

  • 相关推荐
  • 品牌战略咨询:奇正沐古与后谷咖啡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亚洲规模最大的咖啡深加工企业“后谷咖啡”与上海奇正沐古品牌战略咨询公司签约启动“后谷咖啡品牌营销战略升级”战略合作。

  • 华扬联众与MediaPlus达成战略合作:开启中欧品牌文明对话新范式

    华扬联众与欧洲领先独立媒体代理公司MediaPlus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以数字技术为桥梁、文化共识为纽带,共同推动中欧市场双向商业资源对接。合作重点包括:1)通过数字营销实现文化价值的双向转化,构建跨文化消费共鸣;2)激活亿万级市场潜力,借助社交媒体向欧洲立体展现中国消费文化;3)突破传统代理模式,共建全球化营销新生态。此次合作将建立跨文化消费者洞察数据库,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人才。华扬联众在全球多国设有分支机构,专注跨文化品牌传播;MediaPlus隶属Serviceplan集团,业务覆盖34国,服务宝马、奥迪等国际品牌。双方合作将重塑全球化营销底层逻辑,推动商业文明深度交融。

  • 罗永浩灵魂发问:大家都抱怨App偷听推广告 但为何厂商手机都不能物理关闭麦克风

    今天下午,罗永浩微博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在抱怨被各种App偷听和推送广告,但没有厂商做物理关闭麦克风的手机,是因为厂商跟软件行业的利益捆绑太深吗?这条微博引发热议,网友都希望罗永浩的锤子手机来解决这一行业顽疾。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朋友聊什么App就推什么,比如和朋友聊到想吃火锅,结果打开App立马看到附近火锅店的推荐,提到某品牌,打开手机后到处都是该品牌的广告。下载应用软件时,应优先选择官方应用商店的合规APP,安装过程中,务必仔细查看麦克风、摄像头等敏感权限申请,非必要坚决不授权。

  • 员工上班冲奶粉烫伤被认定工伤:公司上诉被驳回

    2017年12月26日,上海某公司员工刘某上班时冲泡奶粉,因玻璃杯突然爆裂导致左下肢烫伤。2018年刘某申请工伤认定获浦东人社局批准,但公司不服,认为其违反公司规定在上班时间吃早餐,且玻璃杯质量问题导致烫伤与工作无关。法院审理认为,冲泡奶粉属正常生理需求,未超出工作范畴,应视为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受伤情形,维持工伤认定决定,驳回公司上诉。

  • 霸王茶姬市值540亿,背后的战略咨询公司“撬动”3年前凭何预言战略成真

    当霸王茶姬以 295 亿的GMV、6440 家全球门店的成绩惊艳行业,当它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茶饮赴美第一股”,所有人都在惊叹这家企业的飞速崛起。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炸裂业绩的背后,有一个关键的幕后推手——撬动企业战略咨询。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家神秘的咨询公司,看看它是如何“撬动”霸王茶姬,乃至撼动了整个战略咨询圈的。平凡的会面 转折的开始2023 �

  • 推荐一个激光投影品牌!坚果品牌还不错

    文章介绍了坚果投影仪作为传统电视替代品的优势。主要亮点包括:1)1080P高清画质,色彩表现力强;2)内置Hi-Fi级音响系统,音效震撼;3)搭载安卓系统,操作便捷,支持无线投屏;4)小巧精致设计,适应多种场景;5)超高性价比,价格亲民;6)完善的售后保障服务。坚果投影仪凭借出色的画质音效、智能系统和实惠价格,成为家庭影院的高性价比选择。

  • 京东:过去10年 已帮上万名一线员工买房

    京东发布员工住房保障报告,20年来累计投入220亿元改善员工居住条件。2023年住房保障基金加码投入100亿元,其中一线员工申请占比达77%。过去10年已有上万名一线员工在政策支持下购房。以福建员工昌仔为例,他通过公积金和公司住房基金支持在厦门购房,减轻了一半还款压力。京东还为员工提供福利房节省租房开支,部分宿舍实现"拎包入住"免费住房。

  • 刘强东母亲现身京东食堂煮饺子:与员工亲切交流 没有架子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母亲王绍侠近日被拍到在京东食堂为员工煮饺子,这一暖心举动引发热议。70多岁的老人动作麻利,与员工亲切交流毫无架子。这并非她首次参与公司事务,此前在京东智慧城建设期间就曾参与工地监工。王绍侠早年与丈夫以行船为生,将刘强东培养成才。刘强东出身江苏宿迁农村,大学入学时曾接受乡亲们凑的500元和76个鸡蛋的资助。今年1月,王绍侠还在老家向邻里展示儿媳章泽天购置的新衣,并亲自下厨制作家乡小吃答谢工作人员。

  • 小红书取消竞业限制:尊重员工 分享公司成长价值

    小红书4月24日发布全员信,宣布自5月1日起取消现金和期权竞业限制,释放现有竞业协议。公司强调基于信任机制,希望与员工建立长期关系,不再通过竞业限制个体流动,仅要求履行信息保密义务。同时开启2025年员工置换期权及期权回购项目,取消隔周周六工作安排。这些调整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理念,鼓励员工选择最适合的工作方式,在业务挑战中实现突破。变化均于5月1日生效。

  • 员工骑摩托上下班被开除 法院判了:用人单位越界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公众号发布2024年度民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件,其中一个案例与员工出行有关。郎某是某水泥公司员工,这家公司规定,禁止员工上下班驾驶或搭乘摩托车、电动车等安全性能相对较差的交通工具,否则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审理法院认定用人单位制定的限制员工出行自由的规章制度无效,进对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进行否定性评价,回应了劳动者朴素的出行需求,规范了用人单位任性越界”的过度管理行为,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