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MindMaster最新资讯  > 正文

思维导图怎么用?MindMaster思维导图模板8大运用场景

2021-04-23 16:3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前言

思维导图是一个舶来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最初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如今被广泛用于个人和组织提升效率和创新思维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思维导图具体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场景,对我们能够起到怎样的影响和改变?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注意:本文以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为例,而非手绘思维导图,因为前者更方便后期搜索、修改及保存。

MindMaster思维导图8大应用场景

1)学习备考

无论是期末的临时抱佛脚,还是考研、司考这类的长线作战,知识点记忆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魔鬼”。

且不说考研这种大boss,单就近代史这门公共必修课的期末考试就很要命。平时不怎么听课,离考试仅剩3天甚至更短时间,这种时候该怎么办?

从今天的文章主题看,答案显然是思维导图。可问题是,为什么是思维导图?

看完下面这张对比图你们就知道了:

左图就是未经整理的考试知识点,我们记忆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但如果用思维导图将这些散乱的知识点整理成右图这种更清晰的结构,记忆就轻松许多了。一张导图就是一个科目,自己大学时候备考近代史、马原、思修,就是用这种方式高分过的。

PS:MindMaster导图社区中就有很多现成的知识导图,关键词搜索即可找到。

2)论文撰写

毕业论文很令人头疼的地方,就是写开题报告以及确定论文大纲。

开题报告主要是弄清楚自己所选题目的可行性,自己所选的方向可借鉴的文章多不多,当然自己纯原创的除外。然后老师会告诉你是否可以开题。

开题之后就是大范围的收集资料了。要交的材料有文献综述(国内外参考文献介绍)、外文翻译(国外的和你所选题目相关的),接着就可以开始撰写论文正文了。

不过正式撰写正文前,建议先用思维导图做好大纲 (目录),清楚自己每部分要写什么主要内容,这样撰写起来效率就会高很多。

PS:论文大纲一般可以分为下面几部分。

3)读书笔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苦恼:读过的书很快就把内容给忘了。

没关系,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了这一现象:仅仅1小时,我们就会忘掉超过1半的内容。

如果我们想改善这种现状,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书后加强记忆。加强记忆的方法很多,其中思维导图法是已经被验证比较有效的,用在工具书、理论书的阅读上,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费老的《乡土中国》,用MindMaster做成思维导图后,我们就可以快速地把握全书结构,并且洞察到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绘制思维导图,其实就是对书籍内容进行提炼整理的过程,可以加深我们对书中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这样一来,看书容易遗忘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4)课堂笔记

大家的学生时代,班上应该有不少这样的同学:在老师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奋笔疾书,恨不得把老师的板书全部记录下来。

事实上,这么做课堂笔记的方式是非常低效的。因为没有主动思考自己所听到的信息。老师的板书只是被你用最低级的记录的方式,写在了纸上,而不是写在脑里。

最佳的笔记形式,是提炼关键词,把你看到和听到的信息,用关键词提炼并记录在案。事后,再用思维导图重新整理。

比如下面这篇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经过整理后,你觉得哪一个更容易记得住呢?

5)头脑风暴

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领域产生新观点,这种情境就叫做头脑风暴。常见于产品功能研讨会、市场策略讨论会上。

我们以前做头脑风暴的时候,就是用在一个板上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记录大家的想法(如下图所示)。但这种方法有个不便之处,受限于工具没法随时随地开启。

后来人们就想出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头脑风暴的过程和结果。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中就提供了「头脑风暴」这一功能选项。

顶部菜单栏点击「高级」→「头脑风暴」,或者使用快捷键F8,进入头脑风暴模式的编辑界面。

在文本框中输入头脑风暴中产生的想法,选择不同的颜色标签,按enter完成想法记录。

全选左侧想法,然后将其拖拽到右侧导图画布中,对所有的想法进行评估和筛选,合并同类项(相同的想法保留一个)并分类汇总。

就这样一场高效的头脑风暴会议圆满完成了(还不浪费纸张,环保hhh)。

6)项目管理

前面的头脑风暴就是为了活动/项目准备的。当我们完成头脑风暴、进入项目执行阶段,就可以借助MindMaster的「甘特图」(一种便于管理者查看项目任务,评估工作进度的图形)功能进行项目管理。

顶部菜单栏点击「高级」→「甘特图」,调出甘特图编辑界面。

你可以为任务指派负责人,设置优先级,确定开始结束时间等。

任务进度变为100%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

7度规划

旧年换新年之际,很多人会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然后给新的一年立各种flag。

但无论是做年终总结,还是做年度规划,我们不可避免会经历“拆解”的过程:先把年度事项分为几个大板块,然后再去每个大板块下进行总结和规划。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没错,这就是思维导图最擅长的领域。

下图这份“年度总结&年度规划”模板就是来自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的免费模板,用户不用重新制作,只需根据自己的总结和规划进行填空即可,非常方便。

PS:我们其实可以把年度规划当成一个大项目,然后借助前面提到的甘特图功能进行年度项目管理,听起来是不是很cool~

8旅游攻略

没想到思维导图还能用来做旅游攻略吧,就是这么神奇。

如果你经常逛小红书、马蜂窝等社区,你一定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驴友用思维导图做攻略,记录自己的行程。比如下面这张“英国十日游旅行攻略”,就是一位驴友发布在MindMaster导图社区上面的。

当然,如果你觉得电子版的思维导图旅游攻略不方便查看的话,还可以将它打印为纸质版,顶部菜单栏点击「文件」→「打印」,然后选择打印样式即可。

写在最后

当然,思维导图可以应用的场景不只以上8个。在我看来,只要思维导图对我们的某个日常有帮助,都可以大胆去尝试。

另外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的重点不是最后的图,而是我们在制图过程中运用到的思维,提炼、发散、结构化。前者好得,后者难求。共勉之~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谷歌A2A协议的应用场景有哪些?A2A协议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本文比较了谷歌A2A协议与Anthropic MCP协议在智能体交互方面的差异。MCP协议采用Client-Server架构,专注于标准化AI与外部资源的交互,包含资源、提示、工具和采样四大核心机制,适合处理结构化任务。A2A协议则侧重智能体间的动态协作,支持跨平台任务分配与通信,具有能力发现、协作、用户体验协商和任务管理等功能。两者虽各有优势但存在互补性:MCP在技术实现上更复杂耦合度高,A2A则因开放性设计更吸引开发者。随着AI技术进步,这两种协议都将推动行业向更智能高效的生态系统发展。

  • 142页长文揭秘DeepSeek-R1「思维大脑」,开启全新「思维链学」研究

    DeepSeek-R1是一款开创性的大型推理模型(LRM),其研究揭示了AI推理能力的质变。该模型通过多阶段训练流程,将推理过程内嵌于模型本身,实现了从"提示驱动"到"内生推理"的模式转变。研究团队通过142页报告详细分析了R1的思维链,发现其推理过程具有高度结构化特征,包含问题定义、绽放周期、重构周期和最终决策四个阶段。模型展现出类人推理能力,能通过分

  • 谷歌A2A协议是什么?A2A协议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AI智能体之间的协作变得愈发重要。谷歌于2025年4月10日发布的A2A(Agent-to-Agent Protocol)协议,为解决AI智能体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A2A协议旨在打破不同公司、不同技术框架之间的壁垒,让AI智能体能够无缝对话与协作,实现真正的跨平台、跨厂商智能体协作。

  • 智能锁行业首个AI大模型发布,TCL旗舰新品K7G Max首发 二十大使用场景行业领先

    TCL在2025年AWE展会上推出全球首款搭载AI大模型的智能锁旗舰产品K7G Max。该产品整合伏羲AI大模型,具备生物识别、哨兵猫眼、亲情服务和智能助手等功能,通过3D结构光人脸识别和双摄分布式猫眼技术,实现2倍于行业平均的识别通过率。产品配备160°超广角外摄像头和120°内摄像头,支持24小时AI监控和异常事件自动标记。同时获得BCTC活体检测、C级锁芯等多项安全认证,安全性提升13.25倍。作为智能锁行业领导者,TCL连续四年蝉联销量冠军,其AI掌静脉门锁登陆亚马逊新品榜TOP3,树立了高端智能锁行业标杆。

  • 解码Z世代AI使用场景:Soul发布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Soul App旗下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5Z世代AI使用报告》显示:Z世代已成为"AI原住民",95%年轻人习惯用AI辅助工作学习,05后高频使用占比达62.5%。AI显著提升效率,近八成年轻人认为工作效率提升超50%。在情感领域,超四成年轻人每天使用AI获得情感陪伴,71.1%愿与虚拟人做朋友,平均每人拥有1.8个AI伙伴。尽管存在隐私安全等"AI焦虑",但年轻人积极应对:59.2%看到AI催生新职业的潜力,19.9%已通过AI创收。报告展现了Z世代与AI的深度共生关系,AI正重塑其工作、情感与经济价值创造方式。

  • OpenAI发布o3、o4 mini模型,实现“看说话”,糊也行!

    从 GPT-5 开始,推理模型和非推理模型很有可能会整合在一起……

  • 港仔机器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布局多个应用场景

    4月21日,港仔机器人公司与国华达闼战略合作签约暨公司成立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该公司将专注定制化机器人开发制造,瞄准教育、医疗健康、长者照护、物业管理等多元场景需求,打造一站式MaaS解决方案。同时成立研究院推动跨学科研究及商业化应用,并在香港建立人形机器人生产线。目前已在康养、智能医疗等领域取得进展,其养老机器人已获市场认可。公司计划到2035年生产2亿台家庭保姆机器人,服务4亿老人。与南通市政府合作的康养示范区项目将服务3000名用户,预计带来可观订单。据行业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3亿元,2029年或突破750亿元。公司将持续发力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抢占行业先机。

  • 开源即支持!基于昇腾MindSpeed MM玩转InternVL3多模态理解最新模型

    多模态理解领域当前已成了各家AI大模型公司“军备竞赛”的关键点之一,国内外知名AI大模型公司都争相通过发布最先进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展现其在多模态理解领域的前沿能力。近期,上海AI实验室推出了其最新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InternVL3 系列,相比上一代InternVL2. 5 模型,该模型展现出卓越的多模态感知和推理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展了其工具使用、GUI代理、工业图像分析等

  • 微美全息(WIMI.US)探索量子像压缩算法,引领像处理领域颠覆性创新

    量子计算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力量,其在量子图像处理和图像压缩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技术潜力。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演进,传统图像处理算法,本质上依赖于并行计算,然,随着图像数量和分辨率的快速增长,这些经典算法在计算资源和时间消耗上存在局限性。量子图像压缩技术的深入研究也将促进量子算法和量子信息处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量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迈向新的高度,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图像处理和压缩。

  • ChatGPT上线库功能:可管理AI生成

    快科技4月16日消息,据报道,OpenAI近日宣布将为ChatGPT推出全新的Image Library图库功能,该功能将帮助用户更高效地管理和查看AI生成的图像。这项创新功能将逐步向所有用户开放,包括移动端和网页端的免费版、Plus版及Pro版用户。新功能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的便捷性。用户只需点击ChatGPT侧边栏的Library入口,就能进入一个直观的图像网格界面。在这个界面中,用户可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