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时期内,流行的东西有着相似的基因。网游防沉迷系统、普洱茶——两个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流行事物,却折射出同样的愚蠢。我相信,2007年7月16日的天空是灰色的——因为那一天网游防沉迷系统将强制上线。
或许在同一时期内,流行的东西会有相似的基因。在网游防沉迷系统和普洱茶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流行事物上,我看到了同样的愚蠢,感受到了同样的悲哀。
难道任何东西都是越旧越好,历久弥新吗?
普洱茶的炒家们显然认同这一说法。他们相信普洱茶越陈越值钱,在有些普洱茶的保质期一栏上甚至标注着“越久越好”的字样。让人遗憾的是,网游防沉迷系统的推广者似乎也被这一说法蒙蔽了。诚然,网游防沉迷系统从提出伊始至今已然两年有余,但是它真的完善了吗?现实告诉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从技术上讲,破解实名认证方案的成本非常低:在互联网上,身份证号码生成器的存在不是秘密;境外“私服”防不胜防,能让国内玩家不受时限影响;不少玩家做好了多玩几种游戏的准备,成为两三种游戏的专家。专家表态说,每款游戏都有自己的防沉迷系统,即使玩家同时玩两款网游也很难上瘾。但是不知道专家们有没有想过,网虫们其实不止可以沉迷网游,还可以沉迷QQ聊天、沉迷BBS灌水、沉迷网络小说——这些又怎么防范呢?
从伦理上讲,网游防沉迷系统只治了社会顽疾的“表”,却根本没有触及“本”。国外的游戏产业比国内发达多了,为什么却鲜有听见国外孩子沉迷游戏的报道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让中国孩子沉迷游戏的主要原因在游戏之外,而非游戏之内。而网络防沉迷系统显然解决不了这些社会问题。此外,防沉迷系统对成年人网开一面的做法貌似合理,实则也是一大败笔。谁说成年人不会沉迷了?溺网的大学生们又有几个不是成年人?
当然,认为东西越旧越好的人自然有自己的理由。不过,难道能因为一点一滴的优点还否认整体的失败吗?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