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页模板化
网页设计有先天的制约因素,硬件制造商只给我们生产了前后滚轮的鼠标,很少见过横向滚动的鼠标,所以我们的页面一般是长条状的,然后在浏览器右侧给我们按了个滚动条就算吧我们忽悠过去了,而我们却还用得不亦悦乎。而页面的大小又要跟着主流显示器的分辨率而确定。难怪有人称我们是戴着脚镣的舞蹈家,我更原意称我们是顶着饭碗的舞蹈家,伺候不好这饭碗,摔了可就没饭吃。所以,舞要跳,饭要吃。后来我学聪明了,从来都只做1280px以内的页面,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定好页面的大小后是不是迫不及待要爆发小宇宙了?爆发前,最好先确定好交互原型,因为设计师跟战士一个德性,打仗的时候不是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嘛,一但设计出一个“页面”(暂且称页面)发现脱离了交互原型,那返工可是既累又打击自尊的行为。
在设计页面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设计圣经”里的几句话“我们精心准备的页面在用户看来更像是‘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驶过的广告牌’所以我们需要建立清楚的视觉层次,把页面划分为明确定义的区域”,把一些可以固定的模块都做模板化处理,对于有延续性的设计(如:绿钻有礼、绿钻音乐会)这样只要进行一次模块设计,后期可以不用经过设计环节,节约了大量的设计、制作、开发资源,也使得页面整洁,条理清晰。这样让我能在非模板区花更多的时间让页面变得更加精彩,多争取 “几秒”用户的时间。
看来我对偷懒所做的工作初见成效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