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中式面馆最新资讯  > 正文

30元一碗面卖不动,遇见小面抢跑上市

2025-05-07 08:57 · 稿源: Tech星球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作者:翟元元,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两年前,中式面馆集体陷入增长困境。“高端面卖不动了”“网红面被年轻人抛弃”“月薪两万吃不起一碗面”等话题频上热搜。之后,面馆亏损、关店、裁员、降价等新闻此起彼伏。

然而,行业在被唱衰两年后,中式面馆却以“遇见小面冲刺港股IPO”的高调姿态重回大众视野。

遇见小面4月15日递交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4月5日,遇见小面共有380家门店。2022-2024年,遇见小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11.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97.3万元、4591.4万元、6070万元。

2022年亏损,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同比增长32.2%至6070万元。看起来,遇见小面盈利能力一路走高。如果IPO顺利,遇见小面有望超越中式面馆行业第一“和府捞面”,率先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和府捞面已两次折戟上市,三年亏损7亿元。

不过,也并非毫无隐忧。从同店销售额的维度看,遇见小面2023年相比2022年的同店销售额增幅超过28%,但2024年同店销售额则同比下降4.2%。单店营收能力下降。

而且,即便上市,遇见小面等2021年被资本捧红的中式面馆,依然要直面“30-40元一碗面如何长久卖下去”的问题,特别是在消费降级的当下。

中式面馆急上市

遇见小面抢跑上市背后,留给中式面馆增长的时间不多了。

2021年,资本市场疯狂下注小面赛道,腾讯先后押注和府捞面、马记永,高瓴资本加码五爷拌面,红杉资本领投马记永。顶级投资机构纷纷躬身入局一碗面的战事,市场成就了和府捞面、五爷拌面、陈香贵、遇见小面、马记永、张拉拉等一众中式面馆新贵。其中,和府捞面7轮融资20亿元左右,估值高达70亿元,五爷拌面2年融资3轮,遇见小面5轮融资后估值30亿元,马记永、陈香贵估值超过10亿元。

面食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容易形成规模效益。按照资本们的野望,面食赛道有望诞生新一个万店规模的品牌。

然而,几年过去了,资本重注的面食赛道,各个面馆品牌门店数量都未超过1000家。单从门店数量来看,遇见小面不及和府捞面与五爷拌面。窄门餐饮数据显示,和府捞面与五爷拌面目前门店数量分别为580家、812家。马记永门店数量与遇见小面相差不太大,为344家。和府捞面一位负责加盟的招商人员向Tech星球透露,目前和府捞面全国范围门店为627家。

五爷拌面门店收缩最严重,2023年,五爷拌面总门店数一度高达到1500家,系国内首个门店数量过千的中式连锁面馆品牌,但现在已经缩减到800多家。新开门店数量腰斩。窄门餐饮数据显示,五爷拌面2021-2023年每年新开店数量分别为:653、494、228家。

尽管各家先后开放了品牌加盟,但门店扩张速度都不如奶茶、咖啡赛道迅猛。

遇见小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遇见小面的门店数分别为170家、252家、360家。期内新开业餐厅分别为43家、92家、120家,关闭餐厅数分别为6家、10家、12家。

这些面馆新贵融资,几乎都停留在了新消费投资爆火的2021-2022年。2022年之后,面食赛道再无融资故事。

失去资本输血至今,4年时间,中式面馆整体市场占有率都不高。遇见小面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称,从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来看,遇见小面为中国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总商品交易额13.48亿元,市场份额仅为0.5%。中国中式面馆前五名市场份额总和不到3%。

未来,中式面馆市场增长率较过去或有所放缓。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中式面馆的总商品交易额由2020年的183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7%。该机构测算,2029年中国中式面馆的总商品交易额将达到5100亿元,2025年至202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0.9%,增长率有所放缓。

降价加盟缓慢

在餐饮人士王毅看来,遇见小面递交上市有蹭一波流量的考量,进而有利于扩大品牌加盟吸引力。王毅称,按照港股连锁餐饮市盈率,海底捞19倍,小菜园18倍,遇见小面假如按20倍上限计算,去年6070万元净利润,市值不过12亿元,上市很可能会破发。此外,从中式面馆市场占有率来看,前5名不到3%的市场占有率,说明消费者不认品牌,品牌忠诚度不高。

高端小面早已跌落神坛。

曾经,一碗普通的面,从街边小店搬进核心商业圈,经过“书房里的养生面”的环境+概念包装,便能溢价到40-50元,蟹黄面可以卖到100多元。但消费降级大环境下,网红面光环消失,面食生意重回到一碗面该有的价格。

近两年,高端小面品牌们主动降低身价。一碗动辄40元的小面,纷纷降到了30元左右价格带。

“中式面馆第一品牌”和府捞面半年内两次主动降价。去年其在官方微信发文称,公司通过集采优势,成功下调价格,其中,草本骨汤软面降价约27%,草本酸辣肥牛面降价约32%,草本番茄肥牛面降价约32%。降价后,主流产品价格区间下调至16元—29元之间。降价同时,和府捞面还对外承诺:“只降价不降质。”

遇见小面同样跟进了行业降价策略。主动降价甚至导致同店销售额下滑,其招股书里提到,同店销售额下滑的原因为,“主动降低菜品的价格,以吸引更多顾客及增加整体销售额。”数据显示,遇见小面餐厅的订单平均消费额由2022年的36.1元降至2023年的34元,2024年进一步降至32元。

咖啡奶茶价格战下,面食赛道甚至也卷了9.9元大战。陈香贵推出了9.9元产品,和府捞面在部分地区和部分门店推出了“10元吃面活动”。

降低身价不止包括降价,品牌们还将坚持了多年的直营放开了加盟,陈香贵2023年开放加盟,和府捞面负责加盟的员工称,公司去年开放加盟。

但开放加盟并没有让面食生意呈指数级增长。和府捞面一年多的时间,加盟门店数量只有60家左右。率先开放加盟的陈香贵,近几年整体开店速度反而在腰斩。窄门餐饮数据显示,2021年-2025年,陈香贵新开门店数量分别为:169、63、76、53、15家。陈香贵员工李洋透露,目前公司直营门店240多家,加盟门店60多家。

降价、加盟之余,中式面馆新贵们甚至主动在小面之外,增加商品品类。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和府捞面不少门店新增砂锅饭系列,宣传使用超过50%的有机米。陈香贵则主动增加了锅仔、甜品、精酿啤酒等饮品品类。

抢夺加盟商之战,“预制面”能走多远?

虽然“生意做遍、不如卖面”,面食生意尤其是网红中式面馆生意,毛利可高达65%左右,但中式面馆生意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遇见小面招股书显示,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3年的1.39万元降至2024年的1.24万元。

陈香贵员工李洋表示,从去年9月份开始,面食赛道营业额一直在下滑,陈香贵大概下滑10-15%,单店月营业额在35万元,和府捞面最高下滑30%左右。今年4月份开始,行业有所回暖,渠道收入也有所变化,大家开始注重线上的外卖业务。

高端网红面馆业绩滑坡的一大关键原因,也是消费者现在诟病最多的地方,那便是产品预制化。最近,和府捞面深陷“同城同面不同价”风波,有网友发现,同一个城市,和府捞面不同门店价格却不一样,高端装修的门店,一碗面差价高达20%。除了价格,一同被吐槽的还有它的质量,该网友表示,品牌用“草本慢熬汤底”“有机食材”包装高价,但真相是“养生汤底”不过是中央厨房的预制料包加水。

不止和府捞面,社交媒体上,公开吐槽其他网红面馆使用预制菜的网友不在少数。

遇见小面一位离职员工称,菜单上大多数产品都是半成品,预制,这在餐饮行业很普遍。

李洋表示,从消费习惯来讲,消费者对预制菜一般比较抵触,但预制菜解决的是过去餐饮行业长期不标准的难题。为了实现标准化规模经营,行业都在讲去厨师化,建立自己的工厂,所有产品预制,预制到极致。到店后几乎是成品,设备比较精简,门店人效因此更高。

李洋称,面馆门店所有的面粉、牛肉、汤料等食材,都统一从工厂到库房订购。两天订购一次。国内做得好的头部厂家,一般就是同时给多个品牌供货,只是供货的标准和供货生产工艺不一样。

产品预制、同质化严重,品牌们竞争到现在沦为抢夺加盟商之战。

李洋表示,现在面食赛道很卷,过去加盟和府捞面大概需要200万元,现在不再需要像过去那种搞高端装修,加盟费69.8万,加盟一家店大概需要110万元左右。陈香贵以前加盟费是15万元,现在则直接取消了加盟费,前期只收取一个服务费用,一共1.85万元。

只是,降低加盟门槛、降价,一套组合拳下来,中式面馆们可能依然无法挽救业绩下滑的颓势。一碗30元左右的网红预制面能走多远,上市是否等于上岸?一切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举报

  • 相关推荐
  • 周鸿祎“一碗水端平”:反感不招35岁以上的人 也不建议变相躺平

    今日上午,360创始人周鸿祎在其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一则《我非常反感35岁以上的人就不招了》视频。周鸿祎表示,很多公司35岁以上的人就不招了,好像35岁以上的人就没用了,我是非常反感这个观点。我觉得如果真的有,不如抓住这种机会,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丰富多彩一点,没有做成也就认了,但是一生永远不去尝试去做一些事情,总是最大的遗憾!

  • 300元一学期,谁在教县城老人写AI“prompt”

    我回了一趟湖北老家。只见妈妈急匆匆地出了门,丢下一句:“老年大学的AI课要赶不及了!”啥?老年大学已经这么紧跟时代了?连我们这个三线城市都开上了AI课?我的妈妈是一名非常善于使用智能手机的退休人士,很多APP甚至用得比我都顺溜。在AI时代,老年人也会面临跟年轻人一样,甚至更复杂的技术衍生问题。

  • 儿媳每月给婆婆3000元感谢其帮带娃:是双胞胎女儿 非常辛苦

    近日,山东某地一则家庭温情故事引发社会关注。一位90后年轻母亲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了与婆婆相处的暖心日常:因双胞胎女儿日常照料任务繁重,其婆婆主动承担起主要看护责任,从喂养到早教全程悉心照料。为表达感激之情,这位年轻母亲在综合考量当地家政市场行情及婆婆实际付出后,决定每月向老人转账3000元。该女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考虑到婆婆传统观念中不愿接受�

  • 女儿去世后妈妈遇见了帮过她的叔叔 知道真相后泣不成声

    江苏南通一位女店主在顾客无意问起女儿近况时,强忍悲痛告知女儿已去世。原来一年前女儿不幸离世,这位顾客曾是常来店里辅导女儿作业的"叔叔"。听到女儿生前录下的声音,店主泪如雨下。平日她将思念深埋心底,努力经营小店维持生活。这次偶遇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记忆,让她既感受到失女之痛,也回忆起女儿曾经的温暖快乐。故事展现了丧子母亲隐忍的悲痛与珍贵的回忆。

  • 带上油箱硬钢BBA!享界S9增程版上市30.98万元起

    快科技4月16日消息,鸿蒙智行今日举办新品发布会,享界S9增程版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0.98-36.98万元,三款车型的主要价格和配置区别如下:享界S9增程Max:30.98万元,标配4激光雷达、ADS3.3高阶智驾、空气悬架 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37kWh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256km;享界S9增程Max :33.98万元,升级零重力座椅套装、53.4kWh大电池,CLTC纯电续航365km。享界S9增程Ultra:36.98

  • 当AI遇见好空气:海信X3Pro新风空调体验报告——智慧家居的呼吸革命

    如今,空调作为家居必备电器,已经踏上了智能化升级的快车道。空气净化、节能、智能操控……功能需求愈发强烈。在这场 AI 空调的激烈角逐中,海信新风空调 X3Pro 系列宛如一匹黑马,凭借独特优势迅速蹿红,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心头好,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 “过人之处” 呢?智能场景定制,打造个性化健康空气体验海信新风空调X3Pro系列不仅是一台传统意义上的温控设�

  • AI带动存储需求扩大:希捷Q3营收猛增30%!

    快科技4月30日消息,随着AI应用的快速普及,数据存储需求也在快速增长,Windows 10停止更新也推动了PC换机潮,使得知名存储大厂希捷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希捷最新发布的财报,2025会计年度第三季度(截至2025年3月28日),希捷营收强劲增长30.5%,达到21.6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1.2亿美元。净利润为3.4亿美元,即每股盈余1.57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500万美元(每股盈余0.12美元),调整后每股盈余1.90美元。希捷首席执行官Dave Mosley表示,第三季度的优异表现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的成功,以及市场对?

  • 贝昂空气循环扇·SF3Lite清凉上市

    贝昂科技推出新款智能空气循环扇云宝SF3 Lite,搭载AI智能调速技术,能自动调节风速,配备智能声控功能,支持语音指令操作。采用三档高度可调设计(49/75/101cm),满足多场景使用需求。产品兼具负离子净化功能,可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运行噪音低至30分贝,一夏仅耗1度电,兼具环保节能特性。简约时尚外观设计,能完美融入各种家居环境。该产品以创新技术和卓越性能,为消费者带来全新清凉体验。

  • 周鸿祎吃渝味360碗 现场推介重庆荣昌铺盖

    4月27日,360创始人周鸿祎在重庆荣昌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引发关注。他高度评价重庆美食,特别称赞铺盖面是"渝味360碗"中的一碗,表示要多次来渝才能尝遍所有特色。据悉,"渝味360碗"是重庆推出的特色美食品牌,旨在展示当地丰富饮食文化。周鸿祎此行不仅品尝了铺盖面,还计划体验更多当地美食。作为互联网行业知名人士,他对重庆美食的推介让更多人关注到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魅力。

  • 微软CEO:公司多达 30% 的代码是由 AI 生成的!

    微软首席技术官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曾表示,预计到 2030 年,将有 95% 的代码是由 AI 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