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百万保障最新资讯  > 正文

马上消费在此提醒大家,警惕“百万保障”新骗局

2024-09-26 19:1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你了解“百万保障”吗?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无意中开通了微信、支付宝或是抖音的百万保障、百万保险,免费期结束后如不取消就会每月自动扣除几百至几千元的费用,你会相信吗?

前不久,陕西网警就发布了这样一起新型诈骗的案例。辖区内的陈女士收到了一个陌生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自称微信百万医疗保障客服,并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紧接着向陈女士表示她的微信“百万医疗保障”已到期,如果没有办理取消手续的话,就会从次日开始每个月在陈女士的微信账户扣 800 元。

起初陈女士并没有完全相信,因为她确认自己并没有买过什么“百万保障”。但紧接着对方发来了一份“保险单”,其中的个人信息与陈女士完全一致,并且对方还教她如何查看自己手机里的微信支付“百万保障”服务,陈女士自行操作后竟然发现自己的微信里面确实开通了微信支付“百万保障”,这让她顿时紧张了起来。

担心逾期扣费的陈女士很快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了一系列操作,诈骗分子以检测银行账户为由,窥探到了陈女士银行账户内存款情况。选定了她存款较多的银行账户,引导陈女士发送手机短信办理所谓的微信支付“百万保障”取消手续。所幸陈女士在进行第 一笔 10 万元的转账操作时被反诈骗中心及时发现,经过警方的耐心劝阻讲解后及时止损。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百万保障”都是一个略显陌生的词,一些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利用信息差蒙骗受害者。事实上,“百万保障”是指微信支付账户、支付宝账户因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按损失金额承诺不限次赔付,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 高 100 万元的一种安全保障。当用户注册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抖音时,将自动免费开启“百万保障”,此保障不仅完全免费,不会“到期”或者“过期”,也不会要求用户“缴费续保”,更不会影响征信。

了解过“百万保障”的实情之后便不难发现,凡是以不关闭“百万保障”业务会影响个人征信、按月扣费、影响理赔等为由要求转账的,都是不折不扣的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信息后,通常会冒充抖音、微信、保险公司或银行客服人员,谎称受害者开通的百万保障、百万保险等项目免费期已结束,引起事主恐慌后,再语音指导或屏幕共享引导事主下载特定APP或点击其发送的网站链接,联系“专业客服”线上关闭或取消服务,在此期间借各种名目诱骗受害者进行转账。

面对这种较为新颖的诈骗手段,马上消费也在此提醒大家:

第 一、任何涉及“续保”“退保”的操作应当通过官方网站、APP等渠道进行,无故要求下载陌生APP,或往陌生账号转账汇款的“客服”都不可轻信。

第二、警惕各种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在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屏幕”的操作,避免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信息、短信验证码等敏感内容。

第三、利用所了解的知识仔细辨别关闭微信支付宝“百万保障”设置的诈骗陷阱,一旦发现被骗保留证据,第 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一教师遇“百万保险”骗局:保卫处紧急提醒

    清华大学保卫处近日发布提醒,称近日接到公安机关通报,有多起冒充客服实施的网络诈骗案件,目标直指高校师生群体。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常采用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假冒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客服,以退款、账户安全等事由为幌子,诱使受害者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者引导其进行转账操作。6.强化账户安全:定期更新账户密码,且尽量使用复杂密码,以此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 维信金科豆豆钱:求职需警惕!这些骗局让你“钱”途尽失

    又到了求职旺季,怀揣梦想踏入职场的你,是不是既期待又有点小忐忑呢?然而,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季节里,也隐藏着不少骗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求职诈骗手段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今天,维信金科豆豆钱就来盘点几种常见的求职诈骗类型,并为大家提供实用的防范建议。一、境外高薪诱惑:别让“发财梦”变成噩梦你是否收到过这样的招聘信息?“�

  • 获赞百万、轻松变现?AI短视频是“风口”还是“骗局

    用AI做短视频获赞百万、涨粉几十万,门槛低还轻松变现?AI热潮之下,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许多用AI制作的账号:用Deepseek写文案,用即梦做图、生成视频,再用剪辑软件进行编辑。尤其是今年以来、利用AI生成古人形象、配上养生内容的“AI养生”十分火热。然而,这类账号真的那么容易上手吗?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赚到钱?或许,比起“挖矿”的,行动更快的是“卖铲子”的人。AI�

  • 官方提醒警惕假冒“菜鸟驿站”短信:收到此类短信要小心了

    快科技4月29日消息,今日,12321受理中心发布提醒,近期,陆续接到网友投诉,称收到假冒菜鸟驿站的涉诈短信,此类涉诈信息隐蔽性强,不少人因缺乏警惕而中招。常见涉诈短信话术及套路1、冒充菜鸟驿站扣费陷阱涉诈短信多以菜鸟驿站”的名义发出,内容为:您的账户已签订缴费协议立即生效并自动缴费9600元,取消请致电:189XXXXXXXX或184XXXXXXXX。诈骗分子利用大家对菜鸟驿站的熟悉和信任,以自动缴费”制造恐慌,诱使用户在慌乱中拨打短信中的陌生号码。一旦拨通,他们会冒充注销专员,以取消会员扣费”为幌子,诱导用户转账操作,实施诈?

  • 微信提醒警惕仿冒腾讯客服电话:带+86的千万别信

    微信安全中心4月28日发布提醒,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微信客服实施诈骗。诈骗电话显示为"864006700700",谎称用户账号存在违规行为需处理。微信官方声明:1.官方客服400热线仅限国内业务,从未开通国际业务;2.绝不会以账号违规为由索要密码、验证码或要求转账。如遇此类情况应立即挂断,切勿泄露银行卡、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微信提醒用户提高警惕,谨防电信诈�

  • 博主称存款达30万时要警惕:极易冲动消费

    4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有博主称,当存款达到30万元时,人很容易冲动,智商最低,经济学上管这叫30万手欠定律。据了解,30万手欠定律”是指,当个人存款达到30万元时,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会导致冲动消费或非理性投资行为。DeepSeek指出,存款达到一定数额,比如50万或100万后,人们往往更注重财务安全和长期目标;超过100万后,财富积累和投资增值成为主要目标。�

  • 2025全球金融科技八大趋势解读--马上消费金融引领创新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发布《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创新:独特视角》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浪潮下,金融科技已成为全球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向“智能”与“安全”新时代迈进。中国在金融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多家中国金融机构成功跻身全球前20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生物识别等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企业表现出显著优势。此外,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AI心理学”相关专利数量上全球领先,占8席,工商银行、平安集团、中国银行等位居前列。在服务领域,中国企业在“情感智能”专利量全球前十中占据6席,工商银行、中国商银行等上榜单前五。总体来看,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不仅技术储备雄厚,且在应用场景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

  • 北京鸣医智造丁阳谈医美安全:黑医美骗局,都栽在“信息盲区”

    在社交平台滤镜与 “颜值经济” 的裹挟下,医疗美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然而,黑医美市场的乱象却如影随形:1.“美容院秒变医美诊所”:小区里的生活美容院挂起“微整中心”招牌,无证医师用牙签比划着设计双眼皮,玻尿酸针剂从三无包装盒里拆出,这类未经审批的“黑机构”占比超30%,消毒不规范、操作失误等常导致感染、毁容甚至失明。2.“朋友圈微整大师”�

  • 如何让大家更爱换车等消费!专家:建议发消费券 长期现金与消费券互补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接受采访时表示,拉动消费短期建议发消费券,长期现金与消费券互补。拉动消费短期发放消费券更合适长期则应考虑现金与消费券互补的形式。

  • 小龙虾近期将大量上市 医生提醒有些部位最好不要吃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据报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吃虾季”,小龙虾正悄然爬上各大餐桌,有研究人员针对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展开了细致检测,结果显示,小龙虾各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检测数据揭示,小龙虾腹部肌肉的重金属含量远低于虾头。原来,小龙虾的肝、肾、胰等关键解毒和排泄器官都集中在头部,这些器官能够大量合成金属硫蛋白,这种蛋白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