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OpenAI最新资讯  > 正文

为什么本周整个人工智能世界都在谈论 OpenAI 的「Q*」项目?

2023-12-03 14:03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2 月 3 日消息:在上周令人震惊的 OpenAI 权力斗争之后,有一个最后的启示充当了这一错综复杂事件的尾声:路透社揭露了这家初创公司一个被认为是惊人的突破。这一突破据称是通过一个鲜为人知的名为「Q-Star」或「Q*」的项目实现的

OpenAI ChatGPT,人工智能,AI

根据该报道,可能引发这家有影响力的 AI 公司内部冲突的一个因素是与 Q 相关的「发现」。在 Altman 被解雇之前,一些 OpenAI 的员工据称写信给公司董事会,关于一项「强大的人工智能发现,他们说这可能威胁到人类。」这封信是「导致 Altman 被解雇的一系列不满因素中的一个」,路透社引用匿名消息来源声称。

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疯狂。这个奇怪的新项目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据称)导致 OpenAI 的所有混乱?路透社声称,Q*项目使 AI 代理能够做「小学级的数学」,如果属实,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技术突破,可能会加速创造人工通用智能(AGI),消息来源说。《The Information》的另一篇报道在很大程度上重申了路透社文章的观点。

然而,关于这个所谓的 Q 项目的细节尚未由公司公开,只留下匿名来源的报道和网络上关于该项目真正性质的猜测。

有人猜测,由于其名称,该项目可能与 Q 学习(一种机器学习形式)有关。那么,Q 学习到底是什么,它又如何应用于 OpenAI 的秘密项目呢?

一般来说,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教授 AI 程序做某事。其中之一被称为「监督学习」,它通过向 AI 代理提供大量的「标记」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来训练程序自行执行功能(通常该功能是更多的数据分类)。大体上,像 ChatGPT 这样的 OpenAI 内容生成机器人是使用某种形式的监督学习创建的。

与此同时,非监督学习是一种 ML 形式,其中 AI 算法被允许筛选大量未标记的数据,以寻找分类的模式。这种人工智能可以部署到许多不同的目的,例如创建 Netflix 和 Spotify 这样的公司使用的推荐系统,根据用户过去的消费选择向用户推荐新内容。

最后,还有强化学习,或 RL,这是一种激励 AI 程序在特定环境中实现目标的 ML 类别。Q 学习是强化学习的一个子类别。在 RL 中,研究人员将 AI 代理视为他们正在试图训练的狗。如果程序采取某些行动来影响某些结果,它们会得到「奖励」,如果采取其他行动,则会受到惩罚。通过这种方式,程序实际上是「训练」的,在给定情况下寻求最优化的结果。在 Q 学习中,代理显然是通过反复试验来找到实现其被编程追求的目标的最佳方式。

这一切与 OpenAI 所谓的「数学」突破有什么关系?可以推测,据称能够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程序可能是通过某种与 Q 相关的 RL 实现的。尽管如此,许多专家对 AI 程序能否真的解决数学问题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其他人似乎认为,即使 AI 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它也不一定会转化为更广泛的 AGI 突破。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报道:

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试图让 AI 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像 ChatGPT 和 GPT-4 这样的语言模型可以做一些数学,但不是很好或可靠。爱丁堡大学的 AI 讲师 Wenda Li 表示,我们目前还没有算法甚至没有合适的架构能够使用 AI 可靠地解决数学问题。深度学习和变换器(一种 transformers)这是语言模型所使用的,非常擅长识别模式,但仅此并不足够,Li 补充说。

简而言之,我们对 Q 了解甚少,尽管专家们相信,围绕它的热潮可能只是炒作

Sam Altman 到底发生了什么?

尽管他已经回到 OpenAI,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上周 Sam Altman 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上周三接受 The Verge 采访时,Altman 对于其公司发生的戏剧性权力斗争的起因几乎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尽管不断受到该媒体记者的追问,Altman 只是摆摆手,说他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谈论这个问题。「我完全明白为什么人们现在想要一个答案。但我也认为现在期望得到它是完全不合理的,」这位恢复首席执行官职位的人说。他最多只能告诉 The Verge,OpenAI 正在进行一项「独立审查」以了解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他说他不想「干扰」的过程。

我们对上周的混乱进行了报道,按照董事会的理论和 Altman 推动将 OpenAI 的技术商业化之间的冲突进行了解读。然而,这个说法只是一个说法。我们不知道导致 Sam 被解雇的细节,尽管我们很想知道。

举报

  • 相关推荐
  • “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发布,“教育普惠+标准共建”助力全球人工智能体系构建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腾讯联合多家机构发起"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包含AI教育普惠和强化学习标准共建两大板块。该计划将面向全球高校开放《人工智能通识课》和《人工智能强化学习专业课》教学资源,助力构建高质量AI教学体系。同时,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颁奖典礼作为"学赛研产"联动的重要环节,吸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高校队伍参赛。2025年赛事将首次联合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围绕AI前沿产业真实场景设置赛题。腾讯还通过"青云计划"为全球顶尖AI人才提供就业机会,推动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等机构牵头制定了强化学习系统系列技术标准,填补了领域内标准空白。

  •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关键评审阶段,前沿AI项目角逐决赛席位

    "智汇运河·智算未来"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关键阶段。经过全球征集筛选,50个代表AI前沿创新的项目脱颖而出,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智慧物流四大"AI+"赛道。赛事聚焦技术突破性、模式创新性和产业落地潜力,旨在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杭州拱墅区通过大赛汇聚全球智慧,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7月6日决赛将展现顶尖项�

  • 极光GPTBots成功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极光旗下AI开发平台GPTBots.ai近日在广东省网信部门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成为合规经营的AI服务提供商。该平台严格遵循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标志着其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获得关键合规认可。此次登记体现了极光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和对安全责任的高度重视,为区域AI生态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极光将继续优化技术与服务,保障用户权益,推动生成式AI技术的健康规范发展。

  • 寒武纪荣获2025人工智能领域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

    2025科创金牛奖获奖名单揭晓,寒武纪凭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荣获人工智能领域金牛奖。该奖项由中国证券报打造,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寒武纪专注AI芯片研发,提供云边端一体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其通用型智能芯片产品技术壁垒高、应用场景广。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0.72亿元,新增专利授权314项。此次获奖既是对其科技创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其推动AI技术产业化应用的认可。未来寒武纪将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 专业AI工具导航与人工智能学习平台AIbase.cn 连接现在与AI未来的智能桥梁

    AI技术正重塑各行各业,从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分析,已从科幻变为现实。面对AI快速发展,许多人感到迷茫:如何跟上技术前沿?如何在AI浪潮中找到机遇?AIbase.cn应运而生,致力于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智能桥梁。平台汇聚全球最新AI资讯、实用技术资源和前沿行业洞察,为新手、开发者和企业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核心服务体系包括:前沿资讯精选、精品AI工具库、系统化教程、商业化指南和开发者生态支持。通过专业内容与活跃社区,帮助用户在快速变化的AI领域保持敏锐洞察力,实现从概念到应用的跨越。AIbase.cn已成为数万AI从业者的首选平台,期待与您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将人工智能驱动的任务调度策略与边缘计算区块链集成,增强物联网系统稳定性

    物联网(IoT)技术快速发展,边缘计算成为解决海量数据处理的关键方案。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创新性地将AI驱动的CO-ETS任务调度策略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构建了智能、安全、高效的物联网任务调度系统。该系统通过模拟棕熊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动态调整任务分配,最小化能耗并最大化执行效率;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任务调度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该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和安全性,为物联网发展带来革命性突破。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基于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技术XAI,增强区块链网络威胁检测的决策能力

    微算科技(NASDAQ:MLGO)创新性地将可解释人工智能(XAI)技术应用于区块链网络安全领域,开发出智能威胁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识别攻击模式,并利用可解释性模块清晰展示决策依据,显著提升了检测准确率和可信度。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异常交易识别、恶意节点检测和智能合约审计等多个场景,帮助区块链网络实现更高效、透明的安全防护。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威胁检测能力,也为后续模型优化提供了依据,未来将在更广泛领域推动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空间。

  • 当年轻人谈论AI ,是在谈论什么?

    不久前,最新版本的ChatGPT面世,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更像人”了,不仅能做到对话基本无延迟,也更会聊天了。另一边,豆包升级图生图模型SeedEdit3.0并上线“豆包P图”入口和“添加特征词”功能。 当AI大模型不断进化,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相关软件都一度蹿红,从最初的质疑和不安,到利用AI辅助工作和学习,再到用AI赛博算命和高效修图,甚至到为大模型创造角色、调�

  • 国内有哪些AI新闻网站?2025年最全人工智能资讯平台推荐

    本文介绍了国内优质AI新闻网站,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重点推荐了AIbase.cn、机器之心、量子位和AI工具集四个平台,分别从资讯全面性、技术深度、行业洞察和工具导航等角度分析其特色。文章指出,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专业AI新闻网站能提供更及时、深入的行业资讯,建议读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平台,建立日常阅读习惯,多元化获取信息,并积极参与社区讨论,以保持对行业趋势的敏锐度。

  • GAITC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 | 每日互动方毅:开源大模型+闭源小数据是AI时代的重要路径

    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更应称为"人造智能",对应"神造智能"的概念。作者指出AI模拟了神造智慧过程中的规律,人类可从AI身上重新学习"神"的智慧。通过三种棋类游戏分析AI发展:五子棋代表专注规则,深蓝代表深度思考,AlphaGo代表强化学习。数据是AI的重要命脉,需通过可信数据空间转化使用。AI已在交通安全、医疗健康、反诈宣传等领域带来改变,如高速视觉AI检测、脑卒中早筛模型等。未来最重要的是个人知识库和提问能力,人类需学会驾驭AI而非被其取代,2%的人将成为定义问题的深度思考者,98%则是幸福生活者。技术应成为托举大众的方舟而非割裂世界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