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中国将次防御小行星:几千万公里外撞击

2023-10-22 21:21 · 稿源: 快科技

10月22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介绍了中国深空探测未来15年的计划。

吴院士透露,未来15年,中国深空探测将在月球探测、行星探测、运载技术等三个领域论证实施十大工程任务。

具体包括:嫦娥六/七/八号探月工程四期、国际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天问二号小行星采样探测、近地小行星防御、天问三号火星采样、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

在运载领域,我国将论证实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突破10米级箭体直径、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由25吨级提升至150吨级,为未来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

其中近地小行星方防御方面,将针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一极小概率、极大危害事件,对一颗数千万公里的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使其改变运行轨道,并在轨开展撞击效果评估,实现撞得准,推得动,测得出,说得清”。

在此之前,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琦曾披露了我国近地小行星防御的发展蓝图,计划在2030年实现一次对小行星的动能撞击,2030-2035年间实现推离偏转,2045年前初步具备小行星轨道控制能力。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我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有望实现三大科学目标:

一是揭示撞击目标动力学演化规律,探测目标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二是揭示撞击目标固有特性,探测目标小行星的形状、大小、成分和结构。

三是揭示撞击动量传递规律,开展地形变化、溅射物分布等墙击效应研究。

2022年9月2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曾执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小行星防御演习,使用一颗名为DART”的卫星,撞击了1100万公里的一颗直径160米的小行星,并改变了其轨道。

举报

  • 相关推荐
  • 史上第一次!REDMI K90 Pro用上潜望长焦:10月发布

    REDMI K90系列将在10月发布,也算赶上了第一批的骁龙8 Elite 2旗舰。 该系列全系标配2K直屏,预计支持超声波屏幕指纹。

  • 老人第一次坐高铁招手喊停走红 高铁是如何准确无误停下的

    近日,一段老人第一次坐高铁招手喊停”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引发网友对高铁精准停靠的好奇。 贴地飞行的动车组列车能平稳减速并准确停在旅客面前,背后既有科技支撑,也离不开司机的精湛技艺。 中国铁路科普,站台上的神秘坐标”是精准停靠的基础。高铁站台两端设有蓝底白字的停车位置标,列车停稳时,驾驶室参考点必须与标识精准对齐。技术娴熟的司机能将�

  • 男子从北京跑步抵达郑州 22天跑700公里 跑费两双鞋 当事人:每天跑30多公里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分享了自己用 22 天从北京跑步前往郑州的经历,引发网友们的广泛热议。 随后,这位当事人接受了媒体访谈,道出了跑步行程的初衷:他渴望以自己最热爱的方式,去不同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 据悉,此次总行程长达 700 多公里,他每日坚持跑 30 多公里,耗时约 4 个多小时,整个旅程总花费约 4000 元。 男子介绍,自己来自河北衡水�

  • 谁是中国第一台光子CT的创造者,水落石出

    8月26日,东软医疗与联影医疗同日宣布,光子计数CT产品正式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东软医疗产品注册证编号靠前,成为国内首个正式获批上市的光子计数CT系统。该技术被视为CT成像领域近年最显著突破之一,可实现超低剂量下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显著提升早期微小病变检出能力。两家企业共同推动这一革命性技术在国内落地,标志着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厂商已进入核心技术“深水区”,逐步具备与国际巨头同代竞争能力。

  • 新疆小伙骑摩托3500公里去郑州上学 展现不凡的勇气和毅力

    近日,一位23岁的新疆小伙郭旭以其非凡的求学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他选择骑摩托车穿越3500公里,从新疆克拉玛依前往郑州科技学院报到,一路上车头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了他最醒目的标志。 在这次旅行中,郭旭的摩托车成为了他的忠实伙伴,而车头飘扬的五星红旗则彰显了他的爱国情怀。他表示,每次骑行都会在车身悬挂国旗,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

  • 从中国工厂到中东豪宅!海信RGB-Mini LED电视引千万粉丝博主探厂打call

    中国高端电视在中东市场表现强劲,海信电视凭借RGB-Mini LED等创新技术成为当地热门科技产品。中东博主实地探访海信研发中心,深入了解ULED、AI画质芯片等核心技术。海信UX系列电视采用三原色独立背光,突破传统显示限制,实现精准色彩控制,色域覆盖率达97% BT.2020。该产品搭载自研芯片,支持高精度色彩管理,推动全球电视行业进入RGB多基色显示新时代。海信计划在2025年德国IFA展发布重磅消息,加速RGB-Mini LED技术市场化进程。

  • 进口射频无源器件断供?成都恒利泰救回千万订单!

    成都恒利泰科技成立10年来,始终以“射频无源器件全国产化”为理念,聚焦产品、客户、品牌三大核心。旗下拥有20多条产品线,涵盖LTCC/LC滤波器、功分器、巴伦变压器等2000多个型号,广泛应用于5G、Wi-Fi、车联网、测试测量等领域。公司凭借专利技术、高品质产品和快速响应能力,赢得客户信赖,助力国产射频器件发展。

  • 功能不“性感”,也能月入千万,工具App重新迎来窗口期?

    随着直播、短视频、AI 等新潮应用陆续爆发,工具类的热度似乎在逐渐降温。但社媒平台和榜单情况来看,却显示出另一番样貌。在 TikTok 上,以“iPhone storage”为标签的短视频达到了1.3万个,与之对应的是美国 iOS 工具畅销榜长期被一款清理工具占据榜单 Top1,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它工具品类,海外用户为“找不到遥控器”买单、为识别花草长期订阅。它们看似“不性感”,

  • 推客崛起之谜:从商标到千万生态,谁是推客平台幕后推手?

    2025年“推客”模式席卷社交电商圈,其爆发源于多方力量协同。新浪2009年率先注册“推客”商标,奠定概念基础;苏宁2018年首创“自购省钱、推广赚钱”模式,探索商业雏形。2025年初,微信平台战略整合与沸点会行业推动形成双引擎:微信将推客深度接入小店体系,沸点会通过系列大会推动生态扩张,目标年底培育1000万推客、上线2000个小程序。发展历程显示,推客崛起是技术基建、平台开放与行业落地的共同结果,印证了数字时代生态协同的力量。

  • 推客崛起之谜:什么是推客?谁在幕后点燃千万人分销革命?

    2025年“推客”模式爆发式增长,其发展是多方协同的生态进化史。新浪2009年率先注册“推客”商标埋下火种;苏宁2018年实践“自购省钱、推广赚钱”的社群裂变模式,验证社交分销可行性;2025年微信与沸点会深度协同:微信提供亿级用户入口与底层交易基建设施,沸点会加速行业落地,通过三届大会推动“一键推客”小程序和短视频直播分销。核心启示:生态协同大于单点突破,开放共建才能点燃千万参与者参与的新商业模式革命。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