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研究:人工智能缩短中风治疗时间,死亡率降低60%

2023-09-22 11:34 · 稿源:站长之家

文章概要:

- 人工智能软件显著提高中风患者大血管梗塞的检测速度,减少治疗时间,可能改善治疗结果。

- 在四家综合性中风中心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该自动化系统与60%的死亡率下降相关。

- 与未使用该系统的对照组相比,门诊到体内血管成形术时间缩短11分钟。

近日,发表在JAMA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自动化软件在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中检测大血管梗塞(LVO)以改善内血管中风治疗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站长之家(ChinaZ.com)9月22日 消息: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及时实施内血管血栓切除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患者抵达医院和进行内血管血栓切除术的时间已成为医院获得中风中心认证的重要指标。

人工智能在使用CT图像诊断各种医疗状况方面的应用正在广泛探索。因此,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方法来筛查可能患有AIS的患者的CT血管造影,可以减少评估和内血管血栓切除术之间的时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随机分配的阶梯状临床试验,以确定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系统在检测可能患有AIS的患者中的LVO以及改善抵达医院和内血管血栓切除术开始之间的评估和工作流程时间的效率。实施随机分配分析在个体患者水平进行可能会引发问题,而保留随机评估的稳健性。

AI 医疗 (2)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该试验在休斯顿地区的四家综合性中风中心中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末进行。在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于将该AI平台用于临床护理的许可以及获得用于实施该软件的重要财务支持后,进行了医院级别的分阶段推出。

试验参与者包括在这四家综合性中风中心的急诊科就诊,出现AIS伴有LVO症状并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所有接受AIS伴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前脑动脉、后脑动脉、基底动脉或颅内椎动脉LVO的患者都被纳入研究。

因为这些患者在医院内已经进行了内血管血栓切除术的决定,所以在住院病例的初始CT扫描和内血管血栓切除术之间的时间明显不同,所以被排除在分析之外。对于从其他医疗中心转诊而来的患者,内血管血栓切除术的决定已经做出,他们将直接进行该过程而无需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这将改变工作流程时间。

干预措施包括从CT血管造影中激活基于人工智能的LVO检测,该检测与安全的消息传递系统相结合。这个系统在四家综合性中风中心中以随机的方式激活。激活的系统在CT成像完成后的几分钟内会通过移动电话向放射科医生和临床医生发出可能存在LVO的警报。

研究结果

主要研究结果包括基于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LVO检测系统对门到腹部时间的影响,这是使用线性回归模型确定的。次要结果包括抵达医院和静脉组织激酶原激活剂注射之间的时间、开始CT扫描和开始内血管血栓切除术之间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实施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LVO检测系统,结合使用移动电话进行通信的安全应用程序,显著提高了住院AIS的工作流程时间。在试验期间,有约250名患者在这四家医院的急诊科就诊,实施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系统将门到腹部时间缩短了11分钟。此外,死亡率下降了60%,而初始CT扫描和开始内血管血栓切除术之间的时间也减少了。

结论

实施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系统来检测可能的 AIS 患者中的 LVO,再加上安全的通信应用程序,显着减少了院内工作流程,并导致临床上显着减少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时间。

举报

  • 相关推荐
  • 研究称:欧洲68%的人呼吁政府对人工智能进行限制

    根据西班牙IE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大多数欧洲人呼吁政府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减轻该技术对就业安全的影响。这项研究显示,在对3,000名欧洲人的样本调查中,有超过68%的人希望他们的政府出台规定,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水平上升所带来的影响。欧洲的年长公民对于确定AI生成和真实内容的能力表示更多怀疑,有52%的人表示他们无法自信辨别。

  • 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正在崛起,但「安全」并不是监管人工智能的最佳标准

    微软于上周发布了其BingImageCreator的新版本,这是一个由OpenAI的新模型DALL-E3提供支持的AI图像生成工具。它旨在提供比之前的图像生成AI模型更强大的功能,包括比以前更丰富地理解复杂用户请求的能力。倘若幸运的话,也许它还能提升我们讨论的基调。

  • 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检测痴呆症方面的有效性

    最近宾夕法尼亚州盖辛格健康系统进行的一项研究证明了人工智能工具在检测未确诊痴呆症方面的潜在有效性,为改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这一研究的结果在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望改善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AI诊断工具还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提高痴呆症的诊断速度和准确性。

  • 德勤最新研究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回报率达12%

    德勤数字公司最新的研究揭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在市场营销内容制作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26%的受访市场营销人员已经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另外45%计划在2024年底之前采用这一技术。早期的生成式AI采用者观察,生成式AI投资的回报率为12%。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采用为企业提供了机会,使其能够创造高质量的个性化内容,从在激烈的数字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 研究:人工智能对英国就业产生积极影响,但可能加剧地区不平等

    一项由未来工作研究所、伦敦帝国学院和沃里克商学院进行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采用对英国的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超过1000家英国公司在过去三年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约860家公司确认使用了AI和其他自动化技术,其中78%的公司表示这直接导致了新的工作岗位的产生。”为了防止这些负面影响,报告敦促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关注人力资源实践,通过自动化来增强员工的能力不是取代他们。

  • 谷歌增加生成人工智能赔偿 但部分情况例外

    谷歌最近宣布已经在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服务条款中,增加了明确的赔偿语言,为付费用户提供了广泛的法律保护。这一举措获得了许多积极的报道。用户需要谨慎阅读条款细则,不能掉以轻心。

  • NASA将运用人工智能搜寻外星生命和UFO存在

    NASA已经揭示了他们在寻找外星生命和UFO存在方面的最新“武器”这个武器就是人工智能。根据NASA的研究,要找到科学上可证实的外星生命和UFO存在,人工智能将是关键。人工智能的使用仍然备受争议,需要制定合适的监管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和道德使用。

  • 波兰一公司聘请全球首个人工智能CEO

    今年8月,波兰饮品公司Dictador任命了一名名为Mika的AI动力机器人作为其实验性首席执行官。Mika是HansonRobotics开发的SophiaAI机器人的升级版本。她相信随着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类似她这样的机器人CEO会越来越多。

  • Kyndi发布Kyndi 6.0:提升知识管理和人工智能透明度

    答案引擎公司Kyndi宣布推出Kyndi6.0,这是其生成式人工智能答案引擎的最新版本。这一发布引入了多项新功能和增强功能,旨在加速知识创建并改善最终用户体验。其功能包括Topics、Citation、最终用户反馈和查询导出,使组织能够克服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挑战,并为用户提供更准确和相关的信息。

  •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Morpheme 致力于以对人才友好的方式将人工智能应用到电影和视频游戏配音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orpheme正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革新配音。著名配音演员CissyJones和Morpheme的联合创始人旨在改变媒体中的声音表现。未经授权的AI使用正在增加,引发有关版权和创作者权利的担忧,例如CissyJones的场景被未经同意地重新混音,突显了数字孪生和AI驱动的配音领域需要道德考虑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