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腾讯钟翔平:引领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和应用,突围产业数字化深水区

2023-09-07 16:53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数字化作为一项确定性的命题,正深入改变各行各业。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数字孪生正逐步从“浅层次应用”进入“产业深水区”。从政策推动转变为市场驱动,从前沿探索式的应用到生态体系的广泛落地,从宏观的管理深入到微观的生产体系,从发现问题到实际解决问题,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9月7日,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举行。作为实时数字孪生技术及产业实践的引领者,腾讯升级发布了1+3的数字孪生产品矩阵,其中包含一个数字孪生底座,及可视化、实时仿真、空间实时计算三大平台,以成熟的产品和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帮助合作伙伴、客户去实现产业创新、价值创造。

image.png

腾讯数字孪生产品矩阵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总裁钟翔平表示,“腾讯一直致力于推动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实践。我们基于游戏科技、云计算、AI和高精度地图等能力,已经将数字孪生技术与众多行业深度融合,在城市交通、建筑园区、工业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为产业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字孪生“由表及里”,从可视化到可计算可决策

过去,数字孪生的价值更多被认为是场景重现、展示和描述。随着基础设施数字化提速,企业数字化需求升级,数字孪生从可视化、到可计算、可交互,逐步深入到产业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核心环节。现在,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虚拟仿真、AI等技术,对未来进行精准的计算、模拟和预测,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最终实现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改造和优化。

比如,在交通领域,腾讯正联合深圳市宝安交通局,打造可计算、可推演的交通数字孪生底座,搭建宝安智慧公交线网系统,助力智慧公交、综合治理等业务系统升级,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公众带来更加便利的出行服务。

在自动驾驶方面,腾讯也与众多车企合作,基于游戏科技和真实交通数据,构建了虚实结合的自动驾驶仿真系统,解决道路测试时间长、投入大、风险高的问题。腾讯与广汽集团联合打造的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支持量产智能驾驶的功能验证,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数据闭环,极大提升测试验证效率、场景覆盖度和安全性,助力我国车企的自主创新。

数字孪生“由点到面”,不断拓展应用边界

智慧交通出行是数实融合的最佳实践场景,基于腾讯在云计算、AI和地图领域的长期深耕,将数字孪生与多项技术深度融合,双向加持,不断强化虚实结合的计算模式,辅助产业数字化升级的科学决策。在实际应用中,数字孪生已经从过去的宏观分析,演进到中观微观的分析、预判,解决实际业务问题,创造业务价值。

在民航领域,腾讯与浦东机场在数字孪生仿真平台、物联平台、生产作业数字化等层面深度合作,助力浦东机场打造智慧机场标杆。目前,浦东机场上线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绕机视频分析平台,通过智能化的监测设备、物联网和AI能力,实现智能监测,提升地面安全保障的效率。

在港口领域,腾讯助力招商港口旗下的深圳妈湾港,建成了可以远程操作的装卸搬运系统,具体运用数字孪生、区块链、实时音视频等技术实现实时远程操控。过去,岸桥司机无论风雪烈日,都要在塔吊上进行高强度的作业。如今,妈湾港80%的岸桥司机都通过了岸桥远程操控的培训,坐在操作间中就可以操控岸桥装卸,完成搬运集装箱任务。

行业标杆前沿探索,带动生态体系协同

数字孪生的应用生态当前已经初具规模,进一步的维护和发展既需要行业上下游的协作共建,也需要跨领域的创新合作。此外,标杆企业的数字化升级,也将带动上下游行业的生态。

目前,腾讯联合深汕集团搭建数字孪生的实时计算平台,不仅方便了企业的管理,同时集团上下游的物流和销售环节,都可以通过孪生的技术实时还原,助力其农业生态的发展。

产业链上下游的共生共融,需要技术的基石,也需要互联互通的平台。在提供平台化的能力、降低技术应用门槛的同时,腾讯也在努力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助力整个产业生态的构建,联合大企业、中小企业,共同完成产业链的升级。截至2023年8月,腾讯已获数字孪生领域相关专利授权267族共433件,并参编了多部与数字孪生相关的国际、国家与行业标准,推动行业发展。

截至目前,腾讯已经与超过300家行业伙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落地项目超过500个,覆盖20多个行业、100多个城市。在产业互联网的道路上,腾讯也将继续坚持数字化助手的定位,积极推动互联网和各行业的跨界融合,为客户、伙伴和产业生态创造价值。

举报

  • 相关推荐
  • 飞渡科技再度登顶数字孪生平台市场,空间智能引领产业变革新浪潮

    IDC报告显示,飞渡科技以25.1%的市场份额蝉联中国数字孪生平台市场第一。其自主研发的DTS数字孪生平台集成多源数据治理、实时渲染与AI仿真等关键技术,实现全技术链覆盖,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工业制造等领域。公司通过空间智能技术突破,推动数字孪生向“可知、可智、可决”演进,标志着行业进入以空间智能为核心驱动的新阶段。

  • 寒武纪:持续研发投入 聚力技术创新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总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增长295.82%。业绩增长得益于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AI芯片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达4.56亿元,研发团队792人占比77.95%,80.18%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基础系统软件平台持续优化迭代,训练和推理平台功能增强,支撑大模型预训练和强化学习业务。

  • 千匠数字化园区解决方案:以“技术+生态”,构建园区数字化新生态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化升级成为产业园区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构建新型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整合产业图谱、政策资源及企业服务,实现精准招商与客户匹配;引入上下游关键企业形成“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格局,显著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平台促进技术、人才、资本高效流动,基于数据洞察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转型。精细化管理和业务流程数字化使管理效率提升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15%,助力企业拓展市场边界,强化核心竞争力。政府通过平台获取核心数据,构建区域经济“数字画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引领高质量发展。

  • 明基RD系列深度护航CCF创新创业训练营,以专业编程设备赋能未来数字化人才

    2025年8月11日至2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在宁波海曙区举办首届算法能力大赛创新训练营。50名顶尖高校学员参与为期10天的高强度算法学习与创新实践。训练聚焦算法能力提升与创新应用,突破传统学术边界。活动配备专业编程显示器,邀请企业专家授课,学员反馈设备显著提升训练效率。活动旨在搭建赛事与产业需求的桥梁,探索IT人才培养新模式。

  • 飞渡科技以25.1%的市场份额蝉联数字孪生平台榜首 引领空间智能新浪潮

    IDC最新报告显示,飞渡科技凭借25.1%的市场份额蝉联中国数字孪生平台首位。其自主研发的DTS平台融合空间智能技术,突破行业瓶颈,在智慧城市、工业制造、水利水务等领域实现深度应用。报告指出,数字孪生市场正经历技术融合创新,飞渡科技通过垂直深耕战略,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未来将持续加大AI融合研发,助力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海尔智家AI和数字化变革成果显著

    海尔智家2025半年报显示,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两位数增长。公司通过AI与数字化变革,优化SKU组合效率提升13%,大幅提升爆款产品能力。具体产品如三筒懒人洗衣机交付超10万台,麦浪冰箱9个月销量破70万台。数字化方面,采购效率提升28%,研发成本降低5.98%,制造费用降超8%,物流费率降0.5%。未来将持续深化AI与数字化,驱动业绩增长与效率提升。

  • 寒武纪:聚焦技术创新 持续深耕智能芯片领域

    寒武纪在投资者平台声明,网上传播的公司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客户及供应链等信息均为不实,提醒投资者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以官方披露为准。公司专注AI芯片研发,产品覆盖云服务器、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芯片,2024年营收增长65.56%,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230.22%,连续两季度盈利。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优化芯片架构与软件生态,提升产品竞争力,未来将聚焦技术创新,推动芯片向大模型及垂直领域延伸。

  • 海尔智家数字化转型空调率先受益

    海尔智家发布2025半年报,空调业务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上半年线下份额达19.7%,线上份额11.3%,均实现同比增长。数字化覆盖门店、交易、库存和营销等环节,通过数据打通提升运营效率。东北高温期间跨渠道销售增量超3亿元。下半年计划通过渠道变革、新品推广和效率提升,实现收入两位数增长。

  • 叫叫亮相第十五届数字出版博览会 展示少儿数字教育创新成果

    8月28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在郑州举办。成都书声科技(叫叫)作为四川展团主力成员,集中展示了其在少儿阅读、思维训练、写作表达及人工智能启蒙等领域的创新成果。重点推出面向5-12岁儿童的AI启蒙课程《AI启蒙与应用》,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和星际冒险故事,将抽象AI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知识,并配套实体伴学礼盒和启蒙书籍。产品凭借优质内容与创新设计,成为展会焦点,并获权威认证。叫叫深耕少儿数字内容18年,持续以科技推动教育普惠,助力孩子适应未来发展。

  • 从“增量”到“提质”,G7易流以数字化重塑冷链物流价值

    G7易流副总裁曹方在肉类工业展发表演讲,指出中国冷链物流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行业规模超5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技术驱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物联网、AI和大数据成为核心动力。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已达35.8%,通过智能调度与数字化运营实现降本增效。G7易流以技术重构冷链全链路价值,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