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抢先SpaceX!全球首个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发射成功:拿下8个

2023-07-13 20:01 · 稿源: 快科技

快科技7月13日消息,日前,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蓝箭航天官方介绍,这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也是国内民商航天首款基于自主研制的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运载火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早些时候,另外两枚液氧甲烷火箭美国Relativity Space公司的Terran 1号和马斯克的SpaceX星舰,在进入轨道的首次尝试中失败。

也就是说,我们的朱雀二号”发射任务实现了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

作为全球首款成功发射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从立项、研制到发射的历程中,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拿下八个首次:

1、全球首款液氧甲烷推进剂中型液体运载火箭。

国内首次突破液氧甲烷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填补国内液氧甲烷火箭型谱空白,成为全球首款发射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

2、国内首创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转级控制技术实现重力牵制释放和故障诊断。

采用国内首创的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转级控制技术,利用发动机推力调节能力和火箭自重对火箭进行牵制,对发动机系统的起动工作状态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控制发动机推力转级至100%工况,火箭起飞离台,提升火箭发动机点火安全性。

3、国内首创液体火箭发动机大型喷管激光焊接技术。

国内首次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大型喷管上应用激光焊接技术,相比传统的再生冷却内外壁焊接工艺技术,大幅度缩短喷管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喷管焊接的自动化程度、工艺稳定性及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国内首创液体运载火箭甲烷自生增压技术。

国内首次在液体火箭上创新采用了甲烷自生增压技术,突破了甲烷自生增压超临界节流相变设计技术难题,攻克了甲烷自生增压设计仿真难题,并通过了一级动力系统试车试验验证。

5、国内首次实现低温液体火箭无人值守测控发射能力。

在国内首次具备低温加注远距离无人值守测控发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安全性。创新性的采用低温连接器零秒脱落及防护技术,极大提高了故障状态和点火异常时低温液体火箭的后处理安全性。

6、国内首次实现发动机变推力工况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

在国内首次采用轴向、侧向双通道实时变加载技术,模拟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过程负载变化,建成了可重复使用火箭推力矢量控制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解决火箭变推力工况姿态控制系统仿真验证中天地不一致”的问题。

7、国内液体火箭发动机首次应用高精度高压低温调节器及低温弹簧蓄能动密封技术。

实现流量无级连续调节、调节精度0.2%;减轻低温阀门动密封结构质量约80%,阀门结构尺寸减小约15%,生产周期缩短到1/10,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8、国内首次采用大推力双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泵后摇摆技术。

发动机摇摆力矩较国内同等发动机减小50%以上,单台伺服机构重量减轻约30千克,填补了国内大推力泵后摇摆发动机技术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举报

  • 相关推荐
  • 一个月发射10次!SpaceX创下前无古人之记录

    北京时间9月30日10点整,SpaceX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一枚10手的猎鹰9号火箭,编号B1069.10,又将22颗星链V2mini卫星送入太空,并成功回收火箭。星链卫星发射总数已达5200颗。按照马斯克的规划,明年平均每月发射次数将达12次,全年至少完成144次。

  • SpaceX创纪录17手猎鹰9号火箭两连发!星链卫星已发射5178

    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复用记录还在不断刷新,已经达到了17次复用连续两枚达成。首先是北京时间9月20日11点38分,编号B1058.17的猎鹰9火箭发射了22颗星链V2mini。SpaceX已经累计发射了5178颗星链卫星。

  • 21岁SpaceX实习生用AI干出重大考古事件,斩获40000美元!

    2000年前的古卷轴,终于被一个21岁计算机少年给破译了。这个古卷轴可以说是极其的特殊——在公元79年被一场火山爆发掩埋碳化,直到1752年才被挖掘出土。专家们正在做进一步的调研,很快将会有新的结果。

  • 扫地机能有多薄?看看海尔Space扫拖机器人就知道了

    在如今人人追求轻薄的时代,扫地机器人越做越薄,但到底能做到多薄?以基站款扫地机器人为例,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机身厚度大都在100mm左右,据网上信息显示,最低可达95mm。海尔全能Space扫拖机器人已线上全渠道开启预售,如果你想摆脱清洁烦恼,不妨考虑一下这款轻薄与性能完美结合的产品,一定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清洁体验。

  • 中科航天星链实业与SpaceZ项目深度合作战略报告

    随着卫星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交叉融合,全球正在迎来低轨道卫星通信的新时代。本报告旨在深度分析中科航天星链实业与SpaceZ项目的战略合作及其潜在红利。预计双方合作将推动整个卫星通信产业向更高的标准迈进,实现多方共赢。

  • Rackspace推生成式AI系统ICE 可快速完成重复性任务

    RackspaceTechnologyInc.推出了一个名为ICE的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根据《圣安东尼奥快报》的报道,ICE旨在帮助企业快速完成重复性任务并快速分析私有数据。该公司押注自动化的需求将随着多个行业探索生成式AI的最佳使用方式的同时也注意数据问题继续增长。

  • 找钢集团以De-SPAC模式再次闯关港交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且拥有最大的粗钢消费市场,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2775亿元增至2022年的9958亿元。其中找钢集团的数字化平台录得三方钢铁交易量约占中国三方线上钢铁交易市场总额的38%,成为全球最大的三方钢铁数字化交易平台。找钢集团一旦顺利上市,有了资本市场的赋能,找钢集团未来有望在钢铁在线交易的赛道上延续狂飙突进的发展态势,成为全球知名产业互联网公司。

  • 波兰一公司聘请全球首个人工智能CEO

    今年8月,波兰饮品公司Dictador任命了一名名为Mika的AI动力机器人作为其实验性首席执行官。Mika是HansonRobotics开发的SophiaAI机器人的升级版本。她相信随着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类似她这样的机器人CEO会越来越多。

  • 我国“羲和二号”探日卫星论证中:人类首次发射至日地L5点!

    太阳是人类目前唯一可实现高时空分辨率观测的恒星,与人类活动和地球安全息息相关,观测和研究太阳爆发及其影响,不仅是重大的前沿科学课题,更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并已取得首批探测成果,累计下传原始观测数据50Tbit,生成科学数据约300Tbit。结合近地观测,可实现太阳活动现象的三维重构,为揭示太阳爆发的物理机制提供关键信息;能够提前4-5天观测到即将面向地球的太阳活动,实时追踪面向地球的太阳爆发,给空间天气预报带来革命性突破。

  • 电竞行业迎来“代际革命”,雷神成星闪技术全球首个电竞合作品牌

    2023年9月25日,万众瞩目的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如期至。由两片绿叶交织在一起组成的星闪NearLink图标格外抢眼,多款搭载星闪技术的终端设备集体亮相,成为发布会的一大亮点。雷神科技将持续构建开放的生态体系,与生态方紧密合作,发挥生态合力,推动电竞产业创新变革,共赴中国电竞新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