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专家联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妇科在“拆弹”超强组合面前瑟瑟发抖

2023-05-18 09:4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新华医院手术室内,“身着”钢衣、拥有“三头四臂”的手术机器人,正忙碌的辅助医生完成一场子宫切除手术。它叫达芬奇,当下最厉害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医生”。

新华医院汪希鹏主任带领妇产科团队携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共同完成了近 300 例达芬奇手术,让更多的女性得了妇科重病后避免了开大刀。

哪些妇科疾病适合达芬奇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特别适合应用于妇科恶性治疗疾病的手术治疗,妇科恶性治疗疾病手术范围广,涉及子宫、膀胱、输尿管、直肠以及宫旁组织、血管、淋巴结,解剖关系复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暴露术野上优势明显,能更好的游离输尿管,确切凝切大血管及韧带,同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是最 先进的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手术设备,术中利用荧光剂作为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机器人可以实时追踪示踪剂转运过程,3D立体放大效果极易区分淋巴管及淋巴结组织,从而显示前哨淋巴结使术者进行准确定位切除。

因此子宫恶性治疗疾病、早期宫颈恶性治疗疾病以及早期卵巢恶性治疗疾病的全面分期手术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是一个更优选择。而良性疾病中,包括筋膜外全子宫切除、盆底重建以及子宫肌瘤剥除、输卵管卵巢囊肿剥除、输卵管/卵巢切除也均可以进行达芬奇手术。

“达芬奇”不是一个简单的医生,它的两只手臂代表主刀医生的双手,机器臂具有 7 个自由度,手腕灵活可360°旋转,同时可自动过滤轻度震颤。

还有一只代表了医生的眼睛,具备3D成像 30 度镜的高清图像系统,手术视野放大 10 倍,更加清晰,这是由医师操控台、机械臂手术系统和3D成像系统三部分构成的智能外科手术系统。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病例一

广泛全子宫切除以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病人: 37 岁

37 岁丁女士近来经常有点滴阴道出血,来到汪希鹏主任专家门诊就诊,妇科检查即发现宫颈有个1cm的菜花样赘生物,活检病理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需要进行妇科手术中难度最 大的广泛全子宫切除以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丁女士听闻噩耗如遭晴天霹雳,她平时穿着时尚,热爱健身,为自己拥有的马甲线而自豪,度假去海边经常穿着比基尼,一旦进行普通的开腹手术腹部就会留下长长的疤痕,而普通的微创手术在淋巴结清扫的术野及操作上又有所局限。

汪希鹏主任为其选择了达芬奇手术,对于需要精细操作的淋巴清扫,优势更为明显。

手术耗时 2 小时,丁女士恢复神速,术后 5 天便出院了。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病例二

子宫多发肌瘤

病人: 52 岁,疤痕体质

52 岁的王女士处于围绝经期,激素水平的改变使她的月经淋漓不尽持续了 1 个多月。

不仅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王女士还时常感到疲乏、胸闷,在李佳蕊主任专家门诊中,长期不体检的王女士经过妇科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多发肌瘤:整个子宫增大到了怀孕 5 个月的大小,最 大的肌瘤直径达到了8cm,同时血检提示血色素只有7g,处于中度贫血的状态。

经过宫腔镜评估子宫内膜无恶性病变,MRI检查也提示为子宫肌瘤,王女士对子宫毫无留恋要求切除以以后没有患,但对手术方式提出了疑问。通常临床上这样大小的子宫很难通过微创手术完成,一般会选择开腹的手术方式。但王女士是疤痕体质,小小的一个划伤都会留下明显的丑陋疤痕,李佳蕊迎难而上,对患者进行了细致的查体,并反复阅读MRI,决定携手“达芬奇”为患者进行手术。

手术如期进行,术中毫不意外的看到了整个盆腔被巨大的子宫占据,但“达芬奇”让困难迎刃而解。

术中没有明显出血,术后 3 天王女士就出院了。

达芬奇手术在妇科手术中发挥大作用

对妇科病人的三大优势:

①手术操作更比较准确,与腹腔镜(二维视觉)相比,因三维视觉可放大10- 15 倍,使手术比较准确度大大增加,术后恢复快,愈合好。

②创伤更小,使微创手术指征扩大,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减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的术后粘连,增加美容效果,更快投入工作。

③术中对机体损伤大大减小。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3D腔镜系统及其其特有的高清双目镜头提供立体真实的手术视野,极小的血管也能一目了然,以便完成更为精细的操作,这一点在盆腔手术上优势突出。

它的内手腕技术拥有 7 个自由度,高度灵活,操作灵敏,可以完成旋转、弯曲等动作,在妇科恶性治疗疾病淋巴结清扫时对于重要脏器、血管、神经分离更加比较准确,减少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

且具有先进的震颤滤过系统装置,在体内可有效缩减主刀医生手部震动,不仅能提高操作的准确度,还能增加转动、分离、抓持等操作的稳定性,减少因人为因素发生意外的风险。

而“达芬奇”可以使手术医生坐着进行操作,减少了手术者的疲劳感,可更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完成复杂手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目前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恶性治疗疾病全面分期手术、早期宫颈恶性治疗疾病根治术等恶性治疗疾病的治疗中,亦在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剥除、输卵管卵巢囊肿剥除、盆底重建等)中承担重要角色。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小鹏机器人会走猫步太像人了!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其拟人化程度领先,拥有仿生脊柱、肌肉及柔性皮肤,配备3D曲面显示与灵巧双手,实现22个自由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对话、行走等智能交互,并采用全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集成自研物理世界模型与VLT/VLA/VLM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反馈。IRON将优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并与宝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小鹏宣布开放SDK,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何小鹏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现场展示内部结构

    小鹏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秀后引发“真人操控”质疑。为回应舆论,董事长何小鹏不仅发布机器人脱衣视频,更在科技日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直接展示内部仿生结构。该机器人搭载自研物理世界模型,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馈。目前IRON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量产,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 何小鹏回应机器人IRON里是真人质疑:感谢认可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其逼真步态引发网友惊叹“100%真人在里面”。面对质疑,董事长何小鹏以“感谢认可”巧妙回应,展现技术自信。IRON采用类人“骨骼-肌肉-皮肤”结构,搭载仿生肌肉驱动系统和22自由度拟态双手,能精准感知环境变化。团队历时7年研发,计划明年4月进入量产阶段。该机器人还融合物理世界模型体系,集成VLT/VLA/VLM三大核心能力,实现实时环境交互。此次展示既体现小鹏技术积累,也引发对科技真实性的思考。

  • 机器人“全能导航大脑”来了!银河通用发布NavFoM大模型

    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跨本体全域环视导航基座大模型NavFoM,实现机器人从“学会完成导航任务”到“真正理解移动”的跨越。该模型支持全场景、多任务、跨本体应用,通过统一“视频流+文本指令→动作轨迹”范式,融合800万条跨任务导航数据,在真实机器人上实现零样本自主避障、路径规划等复杂任务。其技术突破将推动具身智能从单一功能进化为基础设施,为规模化商业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 马斯克称未来人类意识能上传至机器人 可用于月球和火星基地建设

    在2025年11月7日举行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系统阐述了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研发与生产扩张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并更新了企业使命,展现出将技术愿景转化为现实应用的清晰路径。 马斯克指出,随着Neuralink等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人类有望在20年内实现将意识快照”上传至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使其具备类人意识。 人形机器人将被部署于月球与火�

  •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不划算 做家务不安全

    今日,小鹏汽车发布旗下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作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据何小鹏介绍,它的猫步走得像人一样轻柔,还拥有像人一样思考的大脑”,它不光是世界上最高算力的人形机器人,明年更会是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 现场,何小鹏还

  • “超脑+机器人”重构物流新生态!京东物流“狼族”机器人全阵容亮相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10月31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开幕,京东物流"狼族"智能机器人军团成为焦点。展会首次完整呈现"超脑+狼族"智能系统,展示天狼四向车、智狼扩展版、自动分播墙等新产品及成熟产品矩阵。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作业,分拣准确率超99.99%,存储坪效提升240%,作业人员减少58%。通过仓-站-人高效协同,昆山亚一智能物流园已实现近半数订单由机器人处理。京东物流计划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持续强化智能供应链技术底座,推动行业向科技驱动转型。

  • 女性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回应:并亲自证清白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视频,回应网友对Iron机器人流畅步态真实性的质疑。视频中,团队通过一镜到底展示机器人行走,并解开上衣拉链展示内部机械结构,证明无人操控。何小鹏解释机器人模拟肌肉结构,头部为麦克风阵列,行走时伴有电机声。他透露团队七年研发成果,目前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实现软硬件量产。

  • 触觉增强世界模型引关注,一目科技IROS首秀定义机器人感知新维度

    在2025年IROS大会上,中国AI企业一目科技凭借触觉感知与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成为焦点。公司展示了全球最薄仿生视觉触觉传感器,厚度大幅缩减,实现0.005N三维力分辨率和120fps输出帧率。CEO李智强提出"视觉-触觉-语言-行动"新范式,指出触觉能捕捉物理世界的隐秘维度。通过创新仿真平台和生成式AI技术,突破传统数据收集限制,显著提升机器人操作技能训练效率。现场机械臂成功演示易碎品抓取等复杂任务,验证了触觉感知在精细操控中的核心价值,为"操控即服务"产业愿景提供技术支撑。

  • 新时达人形机器人新达“入职”海尔工厂,机器人真的开始进厂打工了?

    人形机器人新达在重庆海尔冰箱互联工厂成功落地,标志着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阶段迈向场景实训。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新达具备更高场景适应性和工序协同能力,能完成涂润滑油、物料搬运、智能巡检等复杂任务。其核心技术“大脑-小脑-本体”深度协同,通过视觉语言模型实现自主决策,全栈自研运动控制系统确保精准操作。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验证了工业制造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