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趣AI | 这个机器人厨师也有了“味觉”,用机械臂品尝菜的咸度

2022-05-12 16:48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5月12日 消息:机器人可以看到人眼以外的波长,可以听到人类耳朵以外的波长,甚至也能感觉到接近人类皮肤的触觉。

但在味觉方面,机器人却是远远落后的。为此机器人制造商和食品科学家来也正致力于改进这项技术。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一个想法是:在机器人可以操纵的机械臂上安装“电子舌头”。他们测试了机器人手臂品尝鸡蛋菜肴的能力,并于5月4日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前沿》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1]。

image.png

注:图片来自剑桥大学YouTube视频[2]截图

剑桥大学研究小组对这个想法并不陌生,他们此前曾创造过一个可以制作鸡蛋饼的机器人,并利用人类的反馈提高了它的“厨艺”。该机器人已经应用于一些餐厅种,一般是做一些比较机械化的厨房工作。

以波士顿地区的Spyce餐厅为例,顾客可以在那里观看自动机器烹饪特定的菜。创立Spyce的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们梦想着将其扩展到美国东海岸的连锁店。但人们对这些的想法褒贬不一,Spyce在今年早些时候关闭了大门。

对于机器人来说,即使是最基本的烹饪任务也可能艰难的任务。一家英国初创公司提供了一套机器人烹饪手臂,成本超过30万美元,可以制作数千份食谱——但它仍然需要人工帮助切菜。

剑桥工程师和该研究的作者Grzegorz Sochacki表示,机器人不能做的另一件事,就是通过味觉检验烹饪技术进步程度。如果想要把机器人应用于食物准备场景,,那么让它们能够“品尝”自己所做的菜品的味道是很重要的。

虽然很难,但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味觉是一个化学过程。人类品尝的味道是大脑对舌头接触到不同分子的感受。。例如,酸尝起来是酸的,某些氨基酸给人一种鲜味的感受,而像氯化钠这样的盐尝起来是咸的。一种叫做辣椒素的化学物质是辣椒的辣的原因。

几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所谓的“电子舌头”,这种设备通过感知这些分子来模拟这一过程。其中一些工具甚至看起来像人类的舌头。在过去的研究中,它们被用来品尝橙汁。

但电子舌头也只能“品尝”出非常简单分子的味道。要想尝出任何固体类食物的味道,就需要把食物和水混合在一起,而水必须是纯净的,以防止多余的分子进入。也就是,电子舌头可以评价奶酪或红烧鸡的味道,但人类需要先把食物液体化,这无疑使得效率非常低。

另外,这一过程的结果也仅仅只是对成分简单的测量,不能对食物进行公正的评价。任何美食家都知道味道远比提取液体食物的化学样本复杂得多。每一口都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调味料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希望正面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将“味觉器”——具体地说,是一个测试盐咸度的传感器转移到一个可移动的机械臂上。研究人员希望给机器人一个工具,可以在准备过程中的多个点对一道菜进行取样,并绘制出食物的“味道图”。

剑桥研究小组之前的机器人专家乔西·休斯(JosieHughes)表示:“机器人能够控制运动以及采样的位置和方式”,这与之前电子舌头不同。

为了测试这只机械臂,研究人员制作了9道简单的鸡蛋菜肴,每道菜肴的盐和番茄含量都不同。机械臂标出了每个板块的咸度。随后,研究人员将每道菜放入搅拌器中,研究当鸡蛋和西红柿一起搅拌成橙红色的糊状时,机械手臂是否能分辨出咸度的差异,相当于在人嘴里咀嚼一样。

image.png

注:图片来自剑桥大学YouTube视频截图

image.png

机械臂开始工作,自动将西红柿炒蛋搅烂

有了这项新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创造出超过电子舌头之前所做的事情。当然,咸度只是烹饪的一个方面。在未来,研究人员希望扩展到其他口味,如甜味或油量。把食物放进搅拌机和放进嘴里是不一样的。

休斯表示:“也许在短期内,我们可能会在厨房看到机器人‘助手’,但我们需要像这项工作这样更令人兴奋,开发出像人类一样的机器人厨师,能够品尝、切碎、混合、烹饪和学习。”

[1]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robt.2022.886074/full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0xviqzUJg&feature=emb_imp_woyt

举报

  • 相关推荐
  •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做对什么才能抢占先机?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金蝶集团作为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以“AI优先”为战略,将AI技术深度融入SaaS产品与服务,推出金蝶云·星空EMA平台及多款智能产品,覆盖财务、供应链、差旅等场景,助力企业构建“AI+业务”新能力,实现高效管理与创新发展。

  • 腾讯云安全发布人工智能风险评估框架,助企业构建可信智能体

    9月17日,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风险控制框架及多款安全产品。该框架涵盖六大风险模块、七层级、130余项措施,系统性应对AI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挑战,包括数据泄露、供应链隐患及权限滥用等核心问题。同时推出LLM-WAF防火墙、AI-SPM态势管理等产品,构建覆盖研发、部署、运维的全链路防护体系,助力企业建立可信、稳定的AI服务生态。

  • 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元,阿里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 空调新物种诞生!追觅双机械臂空调定义健康人居新标准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后疫情时代健康意识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础功能,转向追求健康价值与生活品质提升。传统空调产业长期陷于同质化竞争,而追觅科技推出的全球首创双机械臂自然风空调X-Wind系列,以全新架构实现126°广角送风和8米超远距离覆盖,舒适送风面积达传统空调6.6倍,全屋温差精准控制在±0.5℃内。其左右机械臂可独立调控,实现"一屋两风"的个性化体验,并通过AI智能感知系统主动避人送风,结合H13级HEPA滤网净化,重新定义健康空调标准,推动行业从"制冷效率"向"健康价值"竞争维度升级。

  • 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特赞升级五大内容+AI解决方案

    2025年9月25日至28日,上海将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主题为“设计无界,生生不息”。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新,探讨设计如何驱动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赞科技作为内容与AI领域代表企业,将展示“计算×创意”如何拓展设计生命力,包括跨行业赋能、产教融合及人机协作三大板块,呈现AI在打破学科边界、推动产业创新中的实践。WDCC2025旨在为全球设计领域注入新动能,构建“设计×科技×可持续”的新想象空间。

  • 每日互动参与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 守护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风感天花板!追觅双机械臂自然风空调X-Wind京东预售开启!

    追览双机械臂自然风空调X-Wind于2025年9月24日在京东平台开启预售。作为全球首创双机械臂空调,其凭借126°超广角送风、8米超远距离送风及左右分区独立控制技术,精准解决传统空调送风不均、温差大等痛点。通过AI人感算法与毫米波雷达融合,实现智能避人送风、无人节能,并搭载柔风系统消除直吹不适。产品支持定制化风感,满足家庭多样化需求,提升舒适度同时兼顾节能,重新定义自然风体验。

  • 马斯克: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 十方融海:以开源生态为基,绘就“人工智能 +”产业融合新蓝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 首驱科技重磅发布智能座舱系统,两轮车驶入“智能出行机器人”时代

    9月25日,首驱科技发布无界·妙享1.0技术,推出Skymotor中央智慧大脑、超级雷达、SkyKey1.0 AI无感解锁及零阈OS全域操作系统。通过汽车级电子架构与AI融合,实现两轮车全面智能化升级,打破传统分散式ECU局限,支持整车OTA升级。超级雷达提供全场景安全守护,AI技术提升驾驶辅助体验。零阈OS构建智能出行生态,开放接口支持硬件快速适配。此次发布标志着首驱科技“智能出行机器人”战略的深化,推动行业向智慧出行新时代转型。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