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斯坦福大学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研究光孤子频率梳的量子特性

2021-12-22 09:30 · 稿源: cnbeta

频率微梳是专门的光源,可以作为光基时钟、标尺和传感器,高精度地测量时间、距离和分子组成。斯坦福大学的新研究为调查这些光源的量子特性提供了一个新工具。

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周围的光所产生的杂乱无章的频率不同,被称为“孤子”频率梳的专门光源中的每个频率都在统一振荡,产生具有一致时间的单独脉冲。

这种频率梳的每个“齿”是不同颜色的光,间隔如此精确,以至于这个系统被用来测量各种现象和特性。目前正在开发的这些频率梳的微型版本(称为微梳)有可能提高无数技术,包括GPS系统、电信、自主车辆、温室气体追踪、航天器自主性和超精确计时。

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师Jelena Vučković的实验室最近才加入微梳研究领域。“许多小组已经展示了各种材料的片上频率梳,包括最近我们的团队在碳化硅中的频率梳。然而,直到现在,频率梳的量子光学特性一直是难以捉摸的,”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Jensen Huang全球领导力教授和电气工程教授Vučković说。“我们想利用我们小组的量子光学背景来研究孤子微梳的量子特性。”

虽然其他实验室已经制造了“孤子”微梳,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批研究该系统的量子光学特性的人,他们在2021年12月16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的一篇论文中概述了这一过程。当成对创建时,“孤子”微梳被认为表现出纠缠--这是一种粒子之间的关系,即使在不可思议的距离内也能相互影响,这支撑着我们对量子物理的理解,也是所有拟议的量子技术的基础。

Vučković的纳米和量子光子学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该论文的共同作者Kiyoul Yang说:“这是首次证明这种小型化频率梳可以在芯片上产生有趣的量子光--非经典光。这可以为利用频率梳和光子集成电路进行大规模实验的量子光的更广泛探索开辟一条新途径。”

为了证明他们的工具的实用性,研究人员还提供了“孤子”微梳内的量子纠缠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已经被理论化和假设了,但还没有被任何现有的研究证明。

纳米级和量子光子学实验室的研究生、该论文的共同作者Melissa Guidry说:“我真的希望看到孤子对量子计算变得有用,因为它是一个高度研究的系统。我们目前有很多技术可以在芯片上以低功率产生孤子,所以如果能够利用这一点并显示你有纠缠,那将是令人兴奋的。”

前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Theodor W. Hänsch因其开发第一个频率梳的工作而在2005年获得诺贝尔奖。要创造Hänsch研究的东西,需要复杂的、桌面大小的设备。相反,这些研究人员选择专注于较新的"微型"版本,即系统的所有部分都集成到一个单一的设备中,并设计成适合在一个微芯片上。这种设计节省了成本、尺寸和能源。

为了创造他们的微梳,研究人员将激光穿过一个碳化硅的微环(这是利用斯坦福纳米共享设施和斯坦福纳米加工设施的资源精心设计和制造的)。绕着环走,激光建立起强度,如果一切顺利,一个孤子就诞生了。

纳米级和量子光子学实验室的研究生、该论文的共同作者Daniil Lukin说:“令人着迷的是,你不需要有这种花哨、复杂的机器,而只需要一个激光泵和一个非常小的环,就可以产生同样的专门的光。”他补充说,在芯片上生成的微梳使得齿间的间距很宽,这是朝着能够观察到梳子更精细的细节迈出的一步。

接下来的步骤涉及到能够检测到光的单一粒子的设备,并将微环与几个孤子“打包”,形成一个孤子晶体。“有了孤子晶体,你可以看到在齿间实际上有更小的光脉冲,这就是我们测量推断纠缠结构的东西,”Guidry解释说。“如果你把探测器停在那里,你可以很好地观察有趣的量子行为,而不会被构成齿的相干光所淹没。”

看到他们正在对这个系统的量子方面进行一些首次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决定尝试确认一个理论模型,称为线性化模型,它通常被用作描述复杂量子系统的捷径。当他们进行对比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实验与理论非常吻合。因此,虽然他们还没有直接测量出他们的微梳子具有量子纠缠,但他们已经证明其性能与暗示纠缠的理论相匹配。

Lukin表示:“得到的信息是,这为理论家做更多的理论打开了大门,因为现在,有了这个系统,就有可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这项工作。”

证明和使用量子纠缠

数据中心的微梳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在卫星上,它们可以提供更精确的GPS或分析遥远物体的化学成分。Vučković团队对孤子在某些类型的量子计算中的潜力特别感兴趣,因为据预测,孤子一经产生就会产生高度纠缠。

有了他们的平台,以及从量子角度研究它的能力,纳米和量子光子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他们下一步可以做什么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在他们的想法中,最重要的是对他们的系统进行测量,以明确证明量子纠缠的可能性。

举报

  • 相关推荐
  • 近50万字硬核干货!嘉立创携手电子工业出版社,打造PCB工程师进阶秘籍

    嘉立创推出《从设计到量产:电子工程师PCB智造实战指南》,凝聚20年PCB制造经验,为工程师提供系统化知识体系。全书50万字涵盖PCB全流程:从基材选择、钻孔工艺到线路设计、阻焊处理等关键环节,特别包含柔性电路板等特殊工艺。特色内容包括:100个真实案例分析、30+工艺实拍视频、近百道练习题,并独家配备"PCB智造助手"AI工具。该书不仅适合个人技能提升,更是企业培训、高校教学的优质参考,帮助解决"设计方案难投产"、"试错成本高"等痛点,加速产品市场化进程。目前已在主流电商平台上架。

  • 思看科技联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5年6月6日,思看科技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第二届"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与三维视觉技术产教融合研讨会"。会议汇聚学界和产业界专家,围绕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策略与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应用展开深入探讨。浙大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振宇强调智能测量是智能制造基础,思看科技董事长江峰回顾校企合作成果。会议通过"上午实践展示+下午理论探讨"的创新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会专家就三维视觉技术在工业设计、质量检测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进行交流,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活动搭建了"产学研用"高端对话平台,为产业变革注入创新动能。

  • 绽放精彩!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第二届“思看杯”本科毕业设计展圆满举办

    6月6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第二届"思看杯"本科毕业设计展在紫金港校区图书馆成功举办。展览通过实物、视频、海报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成果。思看科技作为支持单位,通过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赋能工科教育,构建了"技术赋能+创新实践"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活动吸引了近千人参与,现场评选出跨学科特别奖、校企联合特别奖等多个奖项。本次展览既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示,也是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为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范式。

  • “光”耀未来:复旦张江助力国际光动力大会点亮医疗未来

    2025国际光动力大会(IPA2025)将于6月10-16日在沪举办,主题为"光动力基础与临床融合、造福人类健康"。复旦张江将展示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艾拉、复美达及全球领先技术平台,与各国专家共探精准光疗新方向。未来将持续投入研发,推动治疗方案智能化升级,加速技术迭代,实现更精准的靶向导航、更智能的剂量控制和更普惠的治疗方案。大会将促进产学研医深度对话,孕育新生力量,共绘人类健康新图景。

  • 299元!小米推出新款米家无线直发梳:满电用3-4次 能上飞机

    小米去年发布了一款米家无线直发梳,当时只有一款配色,现在推出了全新的云瑾紫”配色,将于明天正式开售,定价299元。 配置上与此前保持同步,最大的特点是无线,使用更方便。 内置两节3200mAh电池,充满电可使用3-4次,并且还设计了飞行模式,可以一键锁定放置误触开启,出差、旅游等都能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做造型。 支持160/180/200℃三挡调温,发热体采用MCH陶瓷�

  • 马上金融:AI心理学专利领先,打造贴心金融服务

    普华永道发布《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趋势》报告指出,金融科技正进入"智能"与"安全"并重的新阶段。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迅猛,12家中国机构跻身全球专利Top20,在AI心理学、智能客服、数字人等领域优势显著。其中工商银行、平安集团等5家企业在AI心理学专利Top10中占据8席。报告预测未来金融科技将聚焦六大智能方向(情感智能、决策智能等)和两大安全领域(深度防伪、算法合规)。以马上消费为例,其多模态防伪大模型将拦截周期从90天缩短至1天,拦截率提升至99.9%。中国企业在深度防伪专利Top10中占8席,蚂蚁集团、平安集团等表现突出。报告强调需建立全流程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应对AI伦理挑战。

  • 张朝阳认为高考物理不该太难 呼吁降低难度

    近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一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直播中,详细解析了2025年高考湖南卷和新课标II卷(黑吉辽内蒙古卷)的两道物理压轴题。直播过程中,张朝阳就高考物理题的难度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高考物理不应设置过高的难度门槛,此观点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

  • 专访视源股份陈才博士:让触控突破物理边界,“读懂”人心

    视源股份展示了激光雷达触控技术,通过手势即可操控大屏,实现"提笔即写"功能。该技术源自对巡检机器人避障激光的灵感转化,结合AI算法实现精准手势识别。研发团队历时4年攻克硬件材料与软件协同难题:触控笔采用特殊材质提升书写体验,系统能智能区分笔记与图标操作。公司通过"硬核实验室"确保技术稳定性,并实现工业量产。未来将深化AI融合,探索多模态交互,让科技回归服务本质。这体现了视源"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技术不是炫技工具,而是连接灵感与现实的桥梁。

  • AI与量子科技融合浪潮来袭,英伟达/微美全息竞速抢抓量子计算战略机遇期

    湖南湘江新区正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量子产业初具规模。湖南长期深耕量子技术研发,推动量子科技实现从技术到产业的跨越。量子计算作为前沿技术,已在金融、医药等领域进入应用探索阶段。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量子计算将迎来拐点,未来几年可解决现实问题。微美全息等企业正构建量子计算生态,开发基于FPGA的数字量子协处理器,突破现有硬件局限。量子计算商用仍需10-20年发展,但已成为大国核心技术竞争领域,各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量子科技发展将增强技术自主能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 央媒首次正面支持!水光终迎「国标答案」,国内首款合规三类械水光“润百颜·玻玻”上市,水光进入“持证上岗”时代

    6月18日,华熙生物旗下首款合规三类械水光产品"润百颜·玻玻"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医美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该产品是国内首个明确获批"面部肤质改善适应症"的三类械水光产品,通过权威媒体平台实现公众层面的权威亮相。活动同期举办了"健康中国健康美"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为首批68家合规示范机构授牌,构建"安全产品+规范服务"闭环。与会专家指出,当前水光市场存在认知混乱、产品不合规等问题,呼吁行业加强标准制定、科学传播和消费者教育,共同推动医美行业从"野蛮生长"向"持证规范"转型。华熙生物表示将持续以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助力中国水光疗法迈入安全、规范、可持续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