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电化学还原技术实现可持续能源生产

2021-04-13 20:41 · 稿源: cnbeta

在对未来可持续燃料和化学品生产的设想中,污水、厨余和木屑等少量生物质的储存往往被忽视。其原因是将这些材料运送到大规模的集中式生物精炼厂所需要的能源比它们生产的能源还要多。然而,这些材料中有足够的碳滞留,理论上可以提供美国运输燃料需求的25%。

由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的评论提供了一个捕获这些未使用材料的解决方案:位于废物源附近的迷你炼油厂,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处理这些看似难以被利用的物质。

在最近发表在《化学评论》上的论文中,研究人员从100多年的化学理论中收集了迷你炼油厂加工工业物质的高效部分所需的理论、材料和反应器设计的信息。在过去的四年里,该计划一直在研究功能性迷你炼油厂所需的基础电化学、催化剂设计和反应器设计。

将污水、厨余和植物废弃物转化为燃料的挑战在于必要的分子转化。这种转化的第一步是在高温下分解生物质,以产生粗制的生物油。这种油含有醛、酮、酯、酸和酚等分子,其中含有许多氧原子。然而,燃料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分子组成的,这些碳氢化合物分子含有的氢比氧多。向富含氧的分子中添加氢气需要进行化学转化,称为还原反应。为了在生物油上进行这些反应,现有的工业工艺在高温高压下用氢气轰击生物原油。

在大范围内,这些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收集并重新用于其他精炼步骤。这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该工艺的总体能源效率。然而,在小规模的情况下,这些热量就会流失,无法再利用。这意味着需要采用其他的还原反应方法来对小规模的废物进行局部处理。

众所周知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是实现节能小型精炼厂所需的温和条件的一条途径。在这些反应中,电力和金属催化剂,而不是氢气和热量推动了分子转化。混合物中的其他分子也可以同时被清除,在反应过程中提供氢原子。

与使用氢气的热化学还原相比,生物油中特定分子的电化学还原可以在不提高反应温度的情况下更快地进行,并产生较少的副产品。这意味着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少的净化步骤,从而提高了整个过程的能源效率。

电化学转化所需的基本电化学已为人所知数百年。然而,大多数工作都涉及到实验室对代表来自生物质的分子的模型化合物的研究。在这篇综述中,研究人员概述了现有的信息--仍然需要将这些反应搬出实验室。这些信息包括研究开发能够处理生物油中发现的复杂分子混合物的新催化剂,以及电化学分析以开发节能工艺。

PNNL的 "化学转化计划 "为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因为它将具有催化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与擅长电化学的研究人员结合在一起。这些不同的视角共同带来了有关指导电催化反应每一步的基本原理的知识。然后,研究人员可以在这个广泛的基础上推动现有科学向应用发展,并将特定反应与特定的生产步骤相匹配。

举报

  • 相关推荐
  • 香港蜂巢聚优合规发展,打造可持续新零售生态

    香港蜂巢聚优依托强大供应链整合与技术创新,构建以“合规、安全、可持续”为核心的新零售生态,推动传统零售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平台采用OMO模式打通线上线下消费链路,覆盖中国30多个城市,通过绿色积分机制实现消费即参与、使用即收益的生态闭环。创新采用非股权、非债权投资模式扶持初创企业,已支持300+上下游企业,孵化2000+消费品牌。未来将持续深耕大中华市场,并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复制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消费驱动创业的数字经济新模式。

  • 寒武纪:持续研发投入 聚力技术创新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总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增长295.82%。业绩增长得益于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AI芯片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达4.56亿元,研发团队792人占比77.95%,80.18%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基础系统软件平台持续优化迭代,训练和推理平台功能增强,支撑大模型预训练和强化学习业务。

  • 最新AI资讯哪里看?AI技术人员如何从论文到产业应用全覆盖?

    文章指出,ArXiv、ACL和NeurIPS等论文库是AI开发者获取前沿技术的重要来源,但仅依赖论文库已不足以构建完整竞争力。作者强调需要超越论文本身,关注技术落地、产业应用及生态动态。推荐利用AIbase等技术资讯平台作为补充,提供筛选整合、趋势解读和产业视角,帮助开发者高效把握技术动态,避免闭门造车,构建复合型信息摄入体系。

  • 寒武纪:聚焦技术创新 持续深耕智能芯片领域

    寒武纪在投资者平台声明,网上传播的公司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客户及供应链等信息均为不实,提醒投资者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以官方披露为准。公司专注AI芯片研发,产品覆盖云服务器、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芯片,2024年营收增长65.56%,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230.22%,连续两季度盈利。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优化芯片架构与软件生态,提升产品竞争力,未来将聚焦技术创新,推动芯片向大模型及垂直领域延伸。

  • 远东电缆石墨烯材料技术赋能新能源转型

    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核心,被誉为能源革命的“梦幻材料”。凭借超强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直击新能源效率与寿命痛点。国内企业远东电缆率先突破分子级焊接技术,开发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大幅提升导电与散热性能。该材料已通过权威认证,未来将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车电控系统等高功率场景,重塑能源存储与传输规则。

  • 浙江一厕所高度还原玉虚宫引惊叹 动漫风引打卡热潮

    近日,一段拍摄于浙江湖州某景区内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而走红的焦点竟是景区内的一座厕所。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厕所不过是满足排泄需求的场所,很难与特别的设计或创意关联起来,但此次网友拍到的这座厕所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堪称“别开生面”。 这座厕所的设计灵感源自热门动漫电影《哪吒2》里的玉虚宫。从外观上看,建筑整体呈现出如同瓷器般温润的�

  • 走进骆驼锂电新能源厂区:探寻一块锂电池的诞生

    骆驼电池工厂通过参观团展示其锂电芯制造全流程:从A级电芯在无尘车间精密生产,到PACK车间全自动组装,再到BMS智能管理系统开发。采用全封闭自动化产线,实现电芯一致性控制,并通过极限安全测试验证产品可靠性。依托全球研发中心的技术积累,骆驼正推动锂电池向更高安全性和智能化发展,成为新能源交通的关键支撑。

  • 都是做AI应用,为什么「美图」能持续让用户付费

    这是《窄播Weekly》的第65期,本期我们关注的商业动态是:美图抓住AI带来的战略机遇,让付费订阅收入实现了连续增长,超过广告业务成为主要营收支柱。 美团在8月18日发布的最新一份财报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8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增长71.3%。其中,以付费订阅为主的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收入达到13.5亿元,同比增长45.2%,占总收入的74%。 这背后是

  • vivo 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以“科技向善”点亮基业长青蓝图

    vivo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围绕"科技共享、绿色共生、价值共创、社会公益"四大方向,系统呈现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成果。报告显示,vivo在AI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出自研蓝心大模型矩阵,并开发"vivo听说"等无障碍功能服务视障群体。同时,公司持续投入公益事业,发起"科技助残"等项目支持特殊教育,通过"vivo童画未来"美育计划惠及4万余名乡村儿童。在环保方面,vivo提出2035年减碳50%、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报告彰显了vivo"科技向善"的品牌理念,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 阳光新能源“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北京收官,以科普赋能双碳未来

    8月26日,阳光新能源联合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在北京举办“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活动。通过馆企联动创新模式,展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站技术,以模型、实验等方式普及绿电知识,打破产业与科普壁垒。活动促进公众认知提升,推动新能源技术普及与产业协同发展,为双碳目标注入持久动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