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说 > 关键词  > 共享充电宝最新资讯  > 正文

盈利靠涨价、广告满屏飞 共享充电宝入局容易做大难

2020-07-31 08:54 · 稿源: TechWeb.com.cn

【TechWeb】前几年,共享单车的火爆引发了一场共享经济热潮,让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趋之若鹜。只是,喧嚣过后,留下一地鸡毛,主力纷纷撤退,要么欠钱找不到人,要么卖身给大厂接盘。相比较下,作为共享经济浪潮中并不是很被看好的充电宝项目,却存活到了现在。头部实现了盈利不说,还引来美团的再次加入,为整个行业添了一把火。

作为曾经被群嘲的对象,共享充电宝已经成为“真香”产品。只是,表面的热闹仍旧掩盖不了共享充电宝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盈利靠涨价,乱收费等。另外,共享单车惨痛的教训依旧在眼前,对于小电、街电等品牌来说,存量市场做精细化运营,下沉市场找增量,才是维系整个行业向上发展的关键。

小电科技率先冲击创业板 腾讯为最大机构股东

从不被看好到逆袭,共享充电宝的例子告诉我们市场才是主裁判。与此同时,在多年的发展过后,共享充电宝行业也形成了“三电一兽”的局面。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市场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5亿人次左右,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占据共享充电行业前四,分别占据28.6%、27%、25.1%、15.6%的市场份额。在这之中,位列次席的小电科技则是率先冲击共享充电宝第一股,向创业板发起冲击。

7月初,浙江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小电科技已同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电科技之前,来电科技也被传通过借壳的方式完成上市。今年1月20日,上市公司中威电子发布公告,实际人向来电科技董事长韩冰协议转让部分股份并与来电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三年前,“娱乐圈纪委”王思聪在朋友圈讽刺街电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街电不但活了下来,还取得了市场第一的份额。而小电科技的上市冲击,更是给了看衰者一记重重的耳光。

可能会有很多人有疑问,为何率先冲击上市的是小电科技?其实翻看公开的上市辅导书不难发现,虽然小电科技的市场份额不是第一,但是资本阵容却十分庞大。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小电科技共获得5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为今年4月份来自苏宁的股权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苏宁之外,在股东列表中,我们还看到了腾讯的身影。腾讯通过旗下控股公司林芝利新信息公司持有小电科技的9.66%股份,是后者的最大机构股东。

有意思的是,小电科技创始人唐永波则是拥有阿里的工作经验。上市辅导资料显示,唐永波曾担任阿里巴巴淘宝本地生活交易负责人、淘点点创始人、淘宝食品和淘宝农业及特色中国业务负责人。在腾讯和阿里的“双加持”下,小电科技能够率先冲击上市似乎也说得通了。

美团再次入局 “三电一兽”格局要被改写?

对比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虽然也有很多企业倒闭,但头部品牌依旧“靠”自己活了下来,保持独立运营发展。当下,我们在KTV、餐馆以及商场中所能看到的共享充电宝品牌,都已经是经过市场初步验证,在三年前那轮洗牌中存活了下来。

依稀记得,成立于2015年的乐电,于2017年10月退出市场;成立于2016年的PP充电于2017年10月因自身原因关停;成立仅仅四个月的放电科技也在当年的10月退出。“2017年那一波倒闭潮更像是市场的一种检验和淘汰,因为没有那么多资金去撒网,资方要做的是集中资金赌未来能成功的那个”,一位业界投资人告诉TechWeb。在他看来,倒下的企业多,并不能代表行业不行,只能说是在进行优胜劣汰,在让整个行业更精细化发展。

就在驱逐了劣币之后,留存下来的良币则是获得了更多资本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16到2017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共获得融资31笔,其中28笔发生在2017年,月融资2.3笔,过半数集中在天使轮及以前。

现在回想起来,2017年就是个尴尬分水岭,淘汰了浑水摸鱼者之外,也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在资本圈走下坡路的开始。2018年,只有小电和怪兽充电获得了上亿元的融资,2019年更是只有怪兽充电一家。归根结底,都是单车坏了共享经济这一锅粥。

有意思的是,也是在2017年,第一次入局市场的美团充电宝项目被取消。对此,王慧文曾解释称,“如果未来市场规模不够大,但是战略协同价值够大,可以考虑扩大经营,否则就应该关闭,比如共享充电宝。”而在今年,美团卷土重来,从投入和布局来看,这一次应该是达到了美团所说的战略协同价值够大的标准。

据悉,在今年的4月份,美团成立了共享充电宝团队,并进行大规模的人员招募。而美团的入局在一开始也是遭受到了很多的非议,比如餐厅排名和充电宝关联、餐饮商家不用美团共享充电宝会遭遇“封杀”等。对于市场的传言,美团后来也做了回应,称“美团共享充电宝业务与美团餐饮业务独立运营,与餐厅排名更是毫无关联”。

严格意义上来说,今年是美团第三次入局共享充电宝市场,虽说这一次入局较晚,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巨头,美团在地推上的能力想必没人会怀疑。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在一二线城市的大部分商场和餐厅等地,基本都能看到摆在前台的美团共享充电宝。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知春路附近,对比“三电一兽”,美团充电宝的覆盖密度已经是数一数二。

(从左到右依次是美团、小电、街电 、怪兽充电)

据TechWeb了解,目前美团充电宝更多的是看重数量,可以允许和其它品牌共存。只是,在一些人流量更多的场所,由于其它品牌签约了独家,导致晚一步的美团失去了机会。一位三里屯的商家告诉TechWeb,之前和某家共享充电宝品牌签了独家协议,也收了较高的入场费,选择美团既不能提升排名,也不能换来足够多的回报来填补违约金,因此还是不折腾了。

从当初的团购到后来的外卖,大部分美团想做的事情都做成了。因此,在看到美团入局之后,很多人都发出疑问,“三电一兽”格局要被改写了?TechWeb认为,单从目前美团充电宝发展的势头来看,一年时间挤进头部位置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要想实现真正的颠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毕竟,对于“三电一兽”来说,很多都是和商家签了协议的,美团更多的是冲击一些中小共享充电宝品牌。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美团入局共享充电宝市场,更多还是为了完善其一站式生活服务的链条,获取更多的流量。对于“三电一兽”来说,美团的入局是进一步将整个市场做大,换句话说,有美团来给共享充电宝市场背书,无论是单个品牌方还是整个市场,未来的想象空间都会更大。

“有利可图”的背后乱象丛生 共享充电宝入局容易做大难

上文说到,这两年共享充电宝企业都没怎么融到钱,不过亏损却在减少,并逐步实现了盈利。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经过前期的跑马圈地后,包括小电科技在内的多家运营商均已宣布实现整体盈利,足以可见共享充电宝存在市场发展空间。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共有3564家,2019年新注册企业720家,同比增长46.3%。2020年1月至6月,我国充电宝相关企业注册量为 281家,其中第二季度注册量为174家,环比上涨62.6%。

营收来源方面,从艾瑞咨询的报告来看,2019年共享充电宝的收入来自于租赁、广告和其他,其中租赁收入占比97.2%,广告收入占比0.5%,其他收入占比2.3%。从收入占比来看,要想盈利的最快方法就是提高租赁收入,而共享充电宝企业也做到了,秘籍就是涨价。

当初,在共享充电宝刚刚兴起的时候,一小时的租赁费用大部分是1元,有的为了吸引用户,价格更低。不过,现在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一小时的价格已经涨到了3元。根据官方的解释,充电宝的费用会根据地段而有所不同,但综合来看,价格相比较当初也是上涨了2-3倍。

同时,广告虽然只占0.5%的收入,但是却影响了整个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体验,引来用户的吐槽。打开大部分共享充电宝的小程序,都会看见满屏的弹出广告,好多底部也是广告栏。根据黑猫投诉网站显示的数据,共享充电宝相关的投诉超过了3000条,包括使用体验差、乱扣费以及客服不作为等。

其实,共享充电宝营收结构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行业的盈利模式都比较单一,并且点位竞争激烈,对商户渠道的依赖性较强,而这些都将成为未来品牌发展的绊脚石。

对于小电等品牌来说,守住一线城市的同时,还要到“五环外”下沉市场寻找生意。当下,下沉区域仍是处于蓝海市场,还有待开发,而那部分人群更多,就像现如今的阿里和京东一样,大力拓展下沉市场,挖掘新用户,以弥补一二线人口红利饱和的缺口。

除了寻找新的市场之外,在“城市中心”的存量市场也要进一步精细化运营,不要单一的强调覆盖所有场景,而是要通过数据分析点位及其资产收益率并获得优质点位。并且,要对BD人员进行细化管理,节流增效,这样才能提升整个品牌的运营效率。

资源、产品、运营以及规模,这是共享充电宝的核心竞争力。短期内资本是一切,长期来看产品和运营才是核心壁垒。相比较外卖、出行,共享充电宝只是一个小市场,平庸容易,想要做出彩很难。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洞察2020》报告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经历了全民战疫阶段的冰点时期,于5月开始进入加速恢复期,目前已基本恢复疫情前发展水平。而今年,或许又是共享充电宝的转折之年,小电如若能够成功上市,必定将成为其它品牌的催化剂,而美团的进一步加持,也将加速行业的又一轮洗牌。

举报

  • 相关推荐
  • 安克修改召回方案 充电宝泡盐水处理后可获赔

    安克近期调整了召回执行方案。据社交媒体用户反馈及品牌方确认,针对物流运输受限问题,现允许用户通过盐水浸泡法处理召回产品:将充电宝完全浸入盐水24小时后,上传设备浸泡照片及清晰SN码图片即可完成申报。安克客服解释称,此调整源于部分快递企业暂停接收召回物品,新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处理途径。

  • 充电宝无“3C标”禁登机!iWALK全系带标,安心随行

    民航局新规要求6月28日起乘机严禁携带无3C认证的充电宝。近期充电宝行业频发安全事故,多款产品被召回。3C认证是国家对电子产品的安全认证,iWalk品牌全系产品均通过认证,外壳清晰标注防伪标识。该品牌采用优质电芯和多重防护电路设计,生产过程严格把关。建议消费者认准带"CCC"标志的正品,避免因安检不合格耽误行程。安全始终应是充电宝产品的底线。

  • 倍思灵动充67W:伸缩线充电宝耐用新标杆

    倍思灵动67W伸缩线充电宝是一款集安全性与便携性于一体的创新产品。采用70cm伸缩线设计,经3万次拉伸测试,配备SilentGlide静音转轴技术。20000mAh大容量支持67W快充,兼容多种快充协议,可为手机、平板等设备快速充电。产品通过TÜV安全认证,采用三重温控系统确保充电安全。独特Pocket+IN折叠架构设计,体积仅131×57mm,便于携带。另有45W/10000mAh版本可选,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 12306回应“充电宝上高铁”要求:不查3C标识或品牌 只要不超过100Wh

    自6月28日起,民航局航班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同时,要求各航司及其代理人应加强对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的警示宣传,让更多旅客了解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和管控政策,积极引导旅客不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 而正值暑假来临,充电宝事件”让不少旅客产生了顾虑。 航班严查充电宝也持续掀起舆论热议,许多�

  • 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小米耳机APP功能将并入蓝牙设置

    同时他还公布了近期整改计划,其中小米耳机使用割裂的问题终于将得到解决。 据介绍,小米及REDMI手机用户未来将统一使用蓝牙设置页管理小米耳机各类设置功能,其他品牌手机用户依然可使用小米耳机App管理耳机。 预计6月底开始,小米手机用户将会陆续收到蓝牙插件页及系统rom升级推送,升级后用户即可在系统蓝牙设置页中管理耳机各类功能。 推送批次将从小米15、14�

  • 拼多多入局,四巨头混战即时零售

    那个总能看准风口、且战无不胜的拼多多,又有了新目标。在传统电商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它将目光投向了当下最火热、也最拥挤的战场——即时零售。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多多买菜将上线即时配送服务。拼多多相关人员透露,该尝试旨在提升平台履约时效,让消费者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拼多多叩关之前,这片万亿级的赛道早已烽烟四起。京东、美团、阿里三大巨头正上

  • 破解六大难题 智慧记升级五金行业数字化方案

    五金建材行业小微企业面临库存管理低效、开单差错频发、成本核算不清等六大经营痛点。金蝶智慧记推出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实现:1)扫码秒查库存;2)自动开单打印;3)智能配件组合;4)精准报价系统;5)微信自动对账;6)24小时小程序商城。该方案已服务超300万商户,助力企业从"粗放管理"向"数智经营"转型,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升级。

  • 中航未来华东无人机飞训中心正式成立

    中航未来华东无人机飞训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中航未来在低空飞行教育领域的重要布局。该中心获得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资质,拥有独立空域和民航局运营许可,配备先进设备和专业师资团队。中心致力于培养低空领域专业人才,课程涵盖无人机驾驶、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多个应用领域。未来将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无人机技术研发和产业生态构建,助力华东地区低空经济发展。这是响应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打造行业标杆培训基地,为无人机产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 淘天是阿里动物园的“共享食槽”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吴泳铭称,合并之后,饿了么、飞猪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这是我们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未来,我们将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为用户创造更丰富优质的消费体验。

  • 专业团队入局、主流平台背书,团播能否成为娱乐产业新主场?

    当中老年主播天团在直播间跳舞、300岁TVB老人下场团播打PK;当偶像选秀艺人娄滋博转战团播赛道,央视文艺节目中心也给团播选手登上央视舞台的机会,甚至还有专业综艺制作人也纷纷布局团播赛道……这些看似违和的场景,正在重构我们对团播行业的认知。 从早期被贴上 “低俗” 标签的草根玩法,到如今吸引专业综艺团队与主流媒体竞相入局,团播为何能在短短两年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