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点评 > 关键词  > 空姐深夜打车遇害最新资讯  > 正文

在保护乘客安全上,为什么硅谷公司做得更好?

2018-05-17 09:07 · 稿源:硅星人

七天前,北京时间 5 月 5 日深夜十一时许,开着滴滴顺风车的刘某华,将自己的乘客李某某(女性,21 岁,祥鹏航空乘务员)杀害,并抛尸在空港区的一处荒地。行凶后,刘某华退出并注销了滴滴司机账户,然后跳河自杀。

5 月 12 日,警方打捞起了刘某华的尸体,至此,“5.7”故意杀人案正式告破。

刘某华的支付宝资料截图

每一桩命案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凶手、行凶条件,和动机等等诸多因素。命案的发生,究竟是凶手、家庭抑或社会的责任,不能一概而论。

但在本案的全过程中,无疑滴滴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广告和产品功能设定不断向司机用户暗示,开顺风车能够约到异性。而刘某华就是这种暗示作用的对象。

身处一个现代的社会,我们不必在道德上指责别人轻浮。但对于一个亿级用户的大型互联网产品,平台方,具有一个较高的道德标准——我们是否应该对它有这样的期待?

在这件事上,大部分来自硅谷的打车软件都比滴滴做得好。

广告

人性有许多弱点,情欲其一。

在顺风车(拼车)业务上,滴滴利用了这一人性弱点,玩了一记情色擦边球。

在顺风车某版的几套广告中,带有约会甚至约炮性质的“约”字,成为了主要元素:

在另外一套两版广告中,有着“巧遇”、“成为你的”、“小秘密”、“第一次见面就免单”等具有明显暗示的文案:

而在下面这这版广告中,滴滴干脆褪去了伪装,将“命中注定”、“喜欢”和“暗恋”等关键词抛了出来:

谁都不想诛心。或许通过这些广告,滴滴想要做到的是让司机和乘客对于拼车这件事放下心里的芥蒂,向着第一次拼车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然而实际上这些广告有着比滴滴想象更危险的效果:证实了一个曾经的都市传说,让某些男性无处安放的情欲,终于有了发泄的出口。

相比之下,硅谷打车软件公司的广告是什么样的呢?

在美国的费城,Uber 的普通快车业务 (UberX) 广告是这样的:

更好、更快、更便宜,是这则广告突出的信息。下面这则应用内广告来自 Lyft,推广的是拼车服务 Lyft Line,核心信息是“价格便宜”和“智能规划路线”:

这些硅谷公司也不是没动过“坏心眼”,它们也做过一些夸张到有些过分的广告和营销。比如在墨西哥的高峰时段,Uber 的当地办公室用无人机拖着广告牌,在拥堵的路段上空飞来飞去。

虽然这种游击式的营销手段铤而走险,不得不说它确实挺有效。更重要的在于,它利用的是司机对拥堵的反感,而不是旁门左道敲打司机的人性弱点。

乘客个人信息公开

人性弱点,窥私欲其一。

我们总是想要了解对方更多,尽管彼此只应该是过客。

作为乘客的你,或许会因为在高峰期间能坐上车而感激,同时可能也因司机对你的了解而感觉到惊讶。

你所不知道的是,在你上车前,司机早已对你了如指掌了。

下面这个截图,是顺风车业务刚进入杭州时,滴滴给到媒体和公众的司机端画面:

而接下来的截图,来自于司机端之前看到的画面。注意到,比之前版本多了用户的“信任值”,以及一段用户的身份描述,比如职业“互联网软件”,或者年龄“ 90 后”:

而最后的这个截图,来自于刘某华杀害乘客案发之后,司机端看到的画面:

和原始版本相比,在滴滴暂停顺风车业务之前的司机端版本上,能够看到有关于拼车用户的大量资料。

讲真,这些资料中,只有信任值才是车主对乘客接单与否做出决定的参考依据。其他的性别、年龄、工作行业和单位等等都属于多余资料。

这些多余的身份信息尽管和业务无关,很大程度上还是成为了司机决定接单与否的决策依据:都想接跟自己同行业有相同话题的、跟自己年龄相仿的、跟自己异性的、住得近的。

这些心思很正常,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有问题的是在另一方还未同意的前提下,就将更多的信息告知给司机。有问题的是通过产品功能的设定,去迎合一部分人的窥私欲。

乘客并不知晓,他/她们的个人信息,在司机的眼里一览无遗。这一现状,是否违反了乘客的隐私权?为了拼上车,乘客真的有必要出让这么多隐私吗?

美国的打车软件并不这样认为。

Facebook 工程师陈涵在他的公号“涵的硅谷成长笔记”(HanGrowth) 里整理了 Uber、Lyft 是怎样处理用户特别是乘客隐私的:

有一次,我跟司机闲聊,才知道原来美国的 Uber 司机对乘客信息,知道的这么少……

比如,你叫了一辆 Uber,然后系统就会给 Uber 司机派单。

重点来了,在接单之前,Uber司机对你“一无所知”。

你的姓名:未知。

你的头像:未知。

你的性别:未知。

你的目的地:竟然还是未知!

显示在司机端屏幕上的只有乘客的评分,以及他/她的当前位置。大概长下面这样:

相反,倒是乘客能够看到司机的注册姓名和头像。

这和滴滴恨不得把乘客祖宗十八代都告诉司机的设定,截然不同。

举报

  • 相关推荐
  • 公交司机要求乘客抱起婴儿才能开车:对乘客安全负责

    ​6月30日,在广州76路公交车上发生了一起引发争议的事件。当天,胡婆婆带着婴儿乘坐公交车时,遭到了公交司机的要求:必须从婴儿车上抱起婴儿,否则司机将无法启动车辆。这一要求让胡婆婆感到十分困惑和不满。 事后,公交车所属的一汽公司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公司方面表示,胡婆婆可能对乘车安全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对驾驶员的行

  • 洛阳讯罗:安全与便民并行,隐私保护成核心网证服务

    文章介绍了网络身份认证(网证)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性,以及洛阳讯罗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在该领域的创新成果。随着《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网证服务迎来新发展阶段,需兼顾安全性、便民性和隐私保护。讯罗公司凭借在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安全及eID技术的研究,推出多因素身份认证、零知识证明等创新方案,并与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动eID与eSIM技术融合应用。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认证服务,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未来将继续以技术创新驱动网证发展。

  • 领创政企工作台保护涉密场景数据安全,助力机关单位数字化建设

    文章主要介绍了党政军机关单位在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时面临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等挑战。领创科技为涉密单位定制军用平板解决方案,采用华为C7平板,通过专属桌面、应用白名单、网络隔离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该方案已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部队单位成功应用,实现专机专用、精准管控应用安装与卸载,筑牢信息安全防线。此外,领创的定制化方案还服务于

  • 杭州地铁一男子爬进车厢吓跑乘客 疑为炒作起号

    7月14日,浙江杭州发生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7月13日下午1点左右,在杭州地铁9号线客运中心站,一名男子身着黑丝上衣与黑斗篷,行为举止十分诡异,竟爬进了地铁车厢。 在此过程中,该男子上车前还与拍摄者进行了互动,而当他爬进地铁车厢后,这一异常举动致使部分乘客受到惊吓,惊叫着跑开。

  • 罗永浩谈商务舱跪式服务:航司观念停留在古代 什么样的变态乘客会喜欢

    今日,罗永浩转发南方日报微博的《去高跟鞋化”的空姐,告别没苦硬吃”》文章。 罗永浩表示,商务舱的跪式服务是不是也可以制度性地彻底取消啊? 每次看到空姐在那儿单膝跪地跟乘客说话时,就觉得航空公司的观念还停留在古代。而且究竟是什么样的变态乘客会喜欢这种跪式服务呢?”罗永浩说。 据了解,近日,春秋航空自7月7日起推行女乘务员在执行航班期间穿平

  • 政企携手打造安全出行环境 九号公司联合常州交管开展“交通安全公开课”

    7月13日,九号公司在江苏常州举办"从九出发,安全到家"交通安全公开课。活动通过知识科普、角色扮演、实战模拟等形式,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电动车驾驶规范和安全手势。现场交警化身"安全导师"指导实操,萌娃们变身"小交警"指挥家长骑行。活动还设置创意涂鸦环节,将安全知识融入亲子互动。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交通安全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帮助安全文明出行意识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 长红30多年,全球第一的冰淇淋公司要IPO

    当各家冰淇淋品牌“争奇斗艳”的时候,国际冰淇淋巨头“梦龙冰淇淋”也在这个热浪滚滚的七月迎来关键进展。 7月1日,梦龙冰淇淋公司正式完成了从联合利华集团的剥离。一直以来,联合利华的冰淇淋业务拥有和路雪、梦龙、可爱多等多个知名品牌,占据全球20%的市场份额,是名副其实的冰淇淋巨头。 若用2024年份额绝对值来计算,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的体量约等于2个雀

  • 12306回应乘客高铁上用小型电煮锅:可携带但禁用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在高铁车厢内发现有乘客使用小型电煮锅煮东西,该行为迅速引发网络关注。针对这一现象,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明确回应:高铁车厢插座仅限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充电,严禁使用电煮锅等大功率电器。 据铁路部门介绍,虽然电煮锅等小型电器属于可携带物品,但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及动车组运行安全要求,

  • 乘客在高铁上用电煮锅 12306回应:可携带但禁用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发视频表示,在高铁上发现有乘客使用小型电煮锅。 对此,12306工作人员表示,高铁插座仅限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提供充电服务。 虽然电煮锅等电器允许携带乘车,但严格禁止使用。 工作人员表示,在电饭锅工作时会产生蒸汽,这可能触发列车烟雾报警系统,导致列车紧急制动,不仅会扰乱正常运输秩序,更将危及行车安全。

  • 九号公司联动武汉交警举办安全科普活动 政企协同迈向“大安全”生态

    九号公司在武汉举办交通安全科普活动,通过互动游戏、知识问答等形式提升市民安全意识。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现场提供免费车辆检测服务,排查电池老化等隐患。过去一年,九号公司已联合各地交管部门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展20余场电动车安全科普活动,发放安全手册万余份。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技术-服务-科普"全链条安全保障体系,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提供20多项保护措施。政企联动模式有效推动安全理念从口号转变为习惯,助力构建更安全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