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数据驱动决策最新资讯  > 正文

神策数据:银行行业如何化数据价值?

2024-08-01 13:4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当前阶段,银行业正在经历数据的“革命”,数据驱动决策不仅是银行优化运营、提升客户体验、促进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更是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各大银行已经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包括:

1. 业务数据

银行业务数据涵盖客户的账户信息、交易记录以及信用评估等多个维度,是银行了解客户需求、识别潜在风险的关键。通过对业务数据的深度挖掘,银行能够更准确地圈定目标客群,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同时,银行对业务数据的洞察也能够进一步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无效的市场投放。

例如,在推广信用卡或贷款产品时,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历史和消费习惯等相关数据,筛选出最有可能转化的潜在客户,提高营销转化效果。

2. 行为数据

银行行为数据聚焦客户的线上互动和操作习惯,包括网站/App 访问、功能使用、客户服务咨询等,代表着客户的偏好和需求。基于对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银行能够判断出哪些渠道对特定类型的客户较具吸引力,从而决定资源分配。

例如,在客户更倾向使用的银行 App 上加大资源投入,提升客户体验;或者优化网站设计,增强客户在线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3. 营销数据

通常情况下,营销数据用于和行为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帮助银行及时了解营销活动的效果和客户反馈,确定有效的营销触点,进而为银行优化营销素材、迭代流量入口、拓展市场覆盖范围等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当运营人员从数据中发现,某社交媒体上的广告点击率相较于其他渠道更高,那么针对此,银行可以增加在该平台的营销投入,并优化广告内容,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但是,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实际价值,成了银行面临的一道难题。

在此背景下,神策数据基于其在银行行业的多年实践积累,已帮助多家银行实现数据赋能、推动业务创新与优化,具体覆盖四大基础场景,包括用户运营、渠道平台运营、业务产品运营和活动运营。

接下来以活动运营的活动前用户画像分析为例,详细讲述神策数据如何帮助银行基于多来源数据,辅助业务更好地决策。

在活动运营前,用户画像分析是关键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目标受众,并据此制定有效的运营策略。

1. 基于业务数据圈选客群

首先,银行需要收集并整合来自各个系统的相关数据,如交易数据、信用数据、客户服务数据等;然后,基于地理位置、基础特征(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生命周期阶段、风险等级等多个维度,进行客户细分;接着,利用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细分后的客户群体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圈选目标客群。

2. 基于行为数据,明确核心经营渠道

通过分析用户在网站、App 的浏览行为,了解哪些页面和功能更受欢迎,从而确定哪些渠道的推广效果最 佳;通过分析电子邮件打开率与点击率,评估电子邮件营销的效果,确定电子邮件这一渠道是否与该阶段的营销活动相匹配……

银行可以从渠道效率(客户获取成本、维护成本等)、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市场趋势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与洞察,评估不同渠道的数据表现,并确定哪些渠道应作为主要经营渠道,然后针对渠道特点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 大化营销效果。

3. 结合营销数据与行为数据确定触点

触点是指客户与品牌之间发生互动的任何接触点,例如线上网站、移动应用、实体网点、社交媒体等。

银行可以通过查看分析营销活动的数据反馈(如活动参与度、优惠券兑换率、广告点击率、客户反馈等)以及客户的行为数据(网站浏览数据、App 使用数据、互动数据、网点访问数据等),综合评估每一个触点的客户满意度和转化率,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分配资源,重点投资客户偏好的、数据表现更佳的触点。

数据的融合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对银行战略思维和组织能力的考验。为了最 大化数据价值,银行需要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业务、技术、营销团队之间的协作,形成以数据为中心的决策流程。此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银行必须确保在合规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地使用客户数据,维护客户的信任。

当前,银行业正站在数据驱动的风口浪尖,如何将海量数据转化为洞察力,进而转化为行动力,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神策数据可以帮助银行构建数据驱动的运营体系,实现降本增效,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的金融服务。我们期待未来能助力更多金融企业探索数据价值的新边界!

关注神策数据公众号,了解神策数据银行数字化解决方案,并免费体验 demo。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解锁时空数据价值!及刻开放平台重磅上线,精选API服务在线体验!

    2025年6月5日,中国深圳线下场景数字化服务商及刻宣布推出"及刻开放平台"(data.isjike.com),该平台依托智能场景识别、线下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整合多维度高价值时空数据资源,通过标准化API接口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的数据接入服务。平台覆盖全国300余座城市的海量线下POI点位、基站、移动终端及WiFi节点等动态场景感知网络,首批开放API涵盖场景识别、客流分析、区域热力等核心功能,可应用于数字金融、智慧城市、商业零售等多个领域。平台采用先进匿名化、去标识化等技术确保数据合规性,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未来将持续扩展数据维度,共建开放共赢的数据生态圈。

  • 银行业迎战数字化变革新周期 亿信华辰全栈方案破解数据治理困局

    中国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挑战,毕马威报告显示行业已进入长期低利率周期,传统扩张模式难以为继。亿信华辰推出"全栈式"数智服务,通过数据治理、智能决策和监管增效三大模块,助力银行构建数字化底座。其解决方案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合规管理到智能决策的跃迁。随着监管政策落地,数据能力成为银行转型关键,预计2025年45%银行将因数据质量问题受罚。亿信华辰依托双引擎平台,已形成采集、治理、分析、应用一体化方案,助力金融机构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B端制胜:商业大数据行业的未来战场

    中国商业大数据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31.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06.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04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7%。当前行业面临关键转折:虽然C端服务因用户基数庞大成为流量入口,但未来决胜点在于B端企业级市场。企业需从工具提供转向解决方案交付,深入垂直行业痛点场景,如供应链安全数字化管理等刚需领域。唯有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方案解决企业核心业务痛点,服务商才能在这片蓝海中赢得未来。行业终局将属于那些真正赋能企业、让数据创造价值的深耕者。

  • 亿信华辰:领航金融数据治理,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

    本文探讨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与挑战。随着数据成为金融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金融机构在精准营销、智能风控等方面都依赖高质量数据支撑。然而数据爆炸式增长、监管趋严等问题给金融数据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亿信华辰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治理服务商,推出"睿治"智能数据治理平台,提供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构建科学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该方案通过AI技术提升数据治理自动化水平,确保数据合规性、准确性,助力金融机构释放数据价值,实现降本增效。健全的数据治理体系已成为金融机构应对市场变化、满足监管要求、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石。

  • 每日互动:进一步开发数据要素价值 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数据局于2025年6月4日公告,浙江云通达数达科技成为省内首批省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单位,将开展"数智绿波"场景应用。该公司自2022年进入智慧交通领域,已在34个地区落地645条数智绿波带,使道路通行效率提升超20%。此次授权将推动其在规划建设、优化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并通过数据API与科研单位等开展二次创新,赋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建设。该授权是对公司在数据安全、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认可,未来将继续深化数据融合与场景探索,助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140字)

  • 技术选型别盲目:为什么很多企业用错了分布式数据库?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数据库的适用场景与选择误区。文章指出,分布式数据库并非万能解决方案,其最大优势在于横向扩展能力,适合互联网业务的海量用户、高并发等场景。但在传统企业级应用中,集中式数据库可能更优。文中列举了三种常见的"伪分布式"需求场景:分布式应用、多租户需求和跟风采购,强调技术选择应回归业务本质。最后以金仓数据库为例,介绍了�

  • 给AI打工的人,迷失在数据标注里

    北京798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内,AI数据标注师廖仔在交谈中一再提到店里的咖啡机器人。 在这家占地近3000平米的咖啡馆内,不少咖啡师围绕着中央圆形岛台工作,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台人型机械臂的咖啡机器人。据说,该机器人的脸还是依据咖啡店主理人建模而成。 如果时间回到三四年前,廖仔想不到机器人可以冲咖啡,也想不到自己会进入AI赛道。 99年出生的他,专科�

  • 商业大数据B端市场崛起,启信慧眼成企业数智化“加速器”

    本文探讨了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随着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已成为企业决策和运营的核心资源。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商业大数据应用,包括推广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平台服务。2022年中国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元。在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商业大数据能整合多渠道客户数据,构建360度客户画像,帮助企业精准营销、降低�

  • 戴尔科技:构筑数据基础设施“坚实底座”,筑牢数据安全保护“最后防线”

    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对传统生产要素的革新,指出数据存储基础设施面临容量、速度、安全性等更高要求。报告显示,中国存储规模已达1200EB,预计2025年将超1800EB。戴尔科技通过PowerScale、PowerMax等四大存储产品组合,构建高效灵活的数据存储底座,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面对勒索软件等安全威胁,戴尔提出"三位一体"数据保护方案,通过"双�

  • 水滴信用开放平台开放支持企业大数据MCP企业信息查询场景

    水滴信用企业大数据平台拥有覆盖全国3.7亿市场主体的企业信用图谱,提供1000+维度的企业数据查询服务。其核心功能包括:工商注册、股东出资、司法诉讼、经营异常等基础信息实时更新;深度风险扫描涵盖行政处罚、股权冻结等全面监控;商业能力洞察包含知识产权、招投标等实力评估;关系网络透视可穿透至最终自然人。平台已上线火山引擎COZE插件,调用量超8000万次,支持金融风控、供应链管理、政府监管等多场景应用,通过MCP技术实现数据智能融合与深度挖掘,推动企业信息查询从静态检索升级为动态智能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