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网络上瘾是网络发展的必须,网络成为生活本身,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需求品,满足人们? |
对绝大多数魔兽游戏迷来说,游戏只是游戏。但是,玩魔兽游戏上瘾,甚至到了难以与真实世界相区分的程度,就是一种病态。8号,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以上是突然被热炒的一则新闻,一开始这个标准的名字是《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后来传来传去,名字似乎有些改动了,不过再看下面有关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标准明确了网络成瘾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其中提到了5种网络成瘾的类型,甚至包括了网络信息和网络交易,虽然具体的标准文件并没有找到,但这也预示了又一场有关互联网的争议即将开始。
网络就是生活
网络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有些人,没有网络,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为什么这么上瘾呢?因为经济来源依靠网络,通信方式依靠网络,买卖生活必需品需要网络,甚至订餐买票都需要依靠网络。这样的所谓病态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可被接受。
互联网之父称网络的出现让整个世界超越了地域限制,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这是多么亲切的说法,似乎你不经意的会发现,你在现实中熟悉的,经常接触的朋友,有一半以上是同一个村子里出来的,有一半以上是跟你收入相当,职业相当,兴趣相同的朋友,而网络正让我们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充满激情,越来越让我们容易上瘾。
因为,网络带给我们的改变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的享受,让人快乐的东西势必会让人上瘾的吧?
不玩网游就没有精神问题了么?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很多人以此为幌子,不愿面对自己其实很喜欢玩游戏这个事实,便用什么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来掩饰自己对游戏的喜好,甚至对游戏的着迷。其实着迷就着迷,又有何不敢承认?谁都有爱好,谁都有自由去决定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既然为某事物,就要理性,健康的去对待你自己的爱好。
我们要明白的是,因为网游的出现,为很多人解决了生活无聊的问题,甚至为大到难以想象的人群解决了工作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就像某些地下行业,虽然他们是被禁止的,但是由于这种行业的存在,也使得社会的某些更坏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和减少。
其实我对网游非常着迷,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每天下班后甚至可以不去吃晚饭而要马上进入网游世界,我觉得我过得挺舒服的。我们只要不反动,不搞破坏,不打家劫舍,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又有谁会在意?你每天说这个万岁那个万岁,到头来,生活还不是自己的?生活怎么活,怎么过也都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记得有空孝敬父母,陪朋友吃个饭聊个天,一天天过日子,潇洒,快活。
不能不说中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要是因为网游上瘾了,这可就不好办了。因为我们要知道,下棋,打牌也是游戏,打篮球,踢足球也是游戏,而网游这种游戏跟上述的又有多大区别?一个优秀的网游作品,包含的内容可以提高个人的反应能力,计算能力,统筹规划能力,投资技巧,人际交往技巧,经营管理技巧,就像我玩的某款游戏中,有些人适合当工会长,有些人适合当军师,有些人适合当奸商,有些人虽然没啥头衔,但是确实一群人的核心人物。我要说的是:网游的世界,是个真实的世界!
但是作为青少年,并不是没有到接受这个世界的年龄,而是应该更好的去规划时间安排,因为有更重要的必须去做的事情等待着各位,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就好像我现在必须去工作赚钱,这是对家庭的责任,而青少年必须以学习为主,这也是对家庭的责任,而且是作为未成年人更应该尽的仅有的社会责任。我并不是说青少年就不该玩游戏,可以这么说,是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嘛!有什么错?不喜欢玩游戏的孩子才有精神病!那叫自闭症,或者其他什么。把握好一个度,一个玩与学的比例,是很重要的。
世界是平衡的,没有完美的网络,也没有完全丑陋的社会。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