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长站讯:6月11日下午,康盛创想副总裁李明顺在《2008第四届中国网络社区发展状况调查》之“在社区新媒体中展开新营销”专题研讨会上表示,相对于其他营销方式,社区更能打动用户的心灵,而其他方式更多的吸引用户眼球。
他还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大家在门户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搜索引擎的迅猛发展和对中小网站的重视,更是让广大社区有了更多的营销机会。康盛创想推出的亿声传媒(Insenz)也是在这方便进行积极探索,帖子、专题、甚至图片、视频都是不断尝试,并且提出了“找对人,说对话”的观点。
以下是其在现场发言整理:
李明顺:我们今天想在这个地方聊聊社区营销怎么回事,因为我们做这个调查已经做了4年了,也希望这个调查能一直持续下去,并且希望做得更好。
关于社区营销的话题,我们请到了行业里面的专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首先是奥美世纪副总裁王宏鹏先生;还有易为公关的大龙,他在中国十几年了,他讲的汉语不会比在坐的几位差;我们还请到了星资源的总经理,他们做网络营销这一块的,她叫做范霞;我们还有来自成功营销的副总编郭都;同时我们也请了一些在社区的行业里面做得比较好的网站的代表。首先,我们介绍的是张怡,她是来自爱卡汽车网副总经理,以及我们八通网总经理付长宝,以及大龙的同事董祺,还有我们广告主的代表。
今天大多数过来的都是公关公司、广告营销公司。去年我们也是自己瞎做了一年,为什么叫做“瞎做”呢?说句实话,我们就是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怎么样做好社区营销。其实我们最早不是一家营销公司,也不是广告公司,更不是公关公司,我们就是一家技术公司。包括刚才介绍的爱卡汽车和八通公司他们的公司的技术都是我们在做的,包括中国有60万多家网站在用我们这个平台。
从去年的5月份到今年的5月份,我们大概做了一年,就是在社区里面怎么做营销或者是给广告主提供平台带来一些帮助。去年一年,我们跟奇虎一开始推了一个概念叫做“你的营销”,或者是以人为中心的营销。但是,去年做了一年之后,我们发现我们还是不太了解这个市场怎么回事。因为发现这个市场中间做营销的人确实特别特别多,甚至是我们想了,我现在有一些朋友跟我说的,他们基本上就是是个人就可以开个公司,做社区营销、论坛营销。或者说不管是找一些什么大学生,甚至是有一些公司招了一些残疾人也可以发帖子,因为残疾人便宜,虽然是对社会做了公益了,这也叫做降低成本。反正我们很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是我们想可能是有一些原因的。
大家可能都认为,互联网社区或者是互联网社区代表着中国比较重要的消费者,可能是中国的精英的消费者。因为刚刚不久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2亿了,这中间至少有一半的人在社区里面泡着,他们可能是家庭当中决策的消费者,而且这些消费者的素质比较高。所以,因为这样的原因,大家认为社区营销比较容易去做。
那么,我们在想,首先我们自己因为一直在做社区,跟一些网站的站长打交道比较多。我们第一点认识到,在社区营销里面如果你想做的话,其实他们这种人群,首先你是关注这种消费者,所以我们很重要的一个认识,就是说做社区营销不管怎么做,这些人的第一媒体是互联网而不是电视。所以,这是我们拿到的一些数据,这个数据也是我们跟艾瑞在06、07年做的一些数据,这个数据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社区网民的一些状况,比如说教育程度比较高。
为什么我说第一媒体是互联网呢?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开始做社区营销,因为是06年的时候,当时我们得出了很多的结论,当时在社区里面的这些人,他泡网的时间特别特别长,往往是上网的40%的时间都会放在这个里面来。而且,他们的网龄时间比较长,中国的网民跟美国的网民比,说中国的互联网是一个娱乐网、生活网,美国可能是一个生意网跟一个商务网。其实,我觉得另一方面中国的网民都是以年轻人为主,所以他们对于新兴的应用认识比较高。所以,这对于我们怎么样做社区营销有一定的帮助。
最关键的是,其实大家认为社区应该去做,或者是社区的网民应该关注,那么怎么样赢得他们?我感觉这个挑战也是非常非常大的。这也是我们认为挑战比较大的地方。以前我们可能在做电视广告、报纸广告、门户广告的时候,因为这种媒体他的这种人群不管怎么样定义,反正你的投放群体就这么做,主要是做创意。但是,互联网有很大的区别。刚才说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这种网站的话,这边有一个数据,就是CNNIC的报告,在2007年中国的网站已经达到了130多万家。而且,这个增长还在继续。中国的网民为什么在这些社区上面?因为他们的兴趣点比较多,而且社区的网民是一种选择性的消费者,他们是比较讨厌无关的信息。所以,这也是大家争取社区网民信任的比较大的挑战。而且,这一方面可以传播好的口碑,同时,你如果不引导好,或者是有的时候你不能很好地跟他沟通,他也会成为坏消息散布。
我们做社区,大家一直在做UGC,就是用户创建内容的概念。用户创建的内容,一方面他有这样的兴趣,他有这样的意愿。同时,他也希望创建内容的过程中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权利,因为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所以,这也是给我们的挑战,我们经常在论坛里面做帖子的时候会被人骂,你这个帖子是广告,或者是直接删掉了,这是比较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你在社区里面做广告的时候,遇到的挑战也有你的广告内容是不是真实的,你的说法是不是准确的。你的说法不够准确,有可能会遭到他们的攻击,最后导致他认为你把他骗了,这个时候的后果很严重。
我们不久前去奥美做了一个交流,当时我们请了奥美的一些同事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什么呢?分析哪些人经常上哪些网站。我们在坐的调查也会得到一样的效果。大家得到的第一个答案、第二个答案,都是写着新浪、搜狐这样的网站。下面可能会写搜索引擎,然后第四、第五个网站基本上都不一样。
去年我们看到Insenz一个数据也是印证了这个观点,大部分的网民更多的时间会放在门户上面,更多的时间你不知道。其实,我们拿自己的每一天去分析也是这样的。我们可能每天早上8、9点钟,我们会去新浪的网站看一下行业的资讯或者是国家的新闻。另一方面,你可能不但地查一些资料的时候,你可能会用搜索引擎,但是你更多的时间在哪里?我相信各位会做一个专业的网站或者是你喜欢的社区。比如说喜欢汽车的会到爱卡汽车,还有的住在通州可能会到八通网,那么消费者在网站的时间不会很密集,但是时间会非常长,这些时间被我们忽略了。其实我们作为一个营销者,关注的是一个人一天时间的分配,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他在门户之外的时间捕捉过来,其实我们就能够争取到这部分人的关注力。
刚才我们做的调查,其实也是印证了这个道理,就是说大家的时间在哪。如果我们从第三方的服务方来说,假如我给客户做营销,我会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钱放作搜索引擎和中小社区上面。其实我们还知道另外一个数据,就是在中国80%的广告的投放是投放在门户里面,但是所有的数据都证明,只有20%的人把精力放在门户,但是门户却拿了80%的营收。其实,这是不合理的。
而搜索引擎在今天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把门户的权重在降低,而且加速了互联网的非中心化。我相信,这个大家也可以感受到,比如说百度的新闻,如果你访问的话,你会清晰地感觉到一个事实,什么事实呢?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搜索结果,大多数都是来源于第一网站,比如说上海的新闻来自于解放日报,而不是通过新浪。假如说有10个搜索结果,它第一个结果会是这样的结果,而不是新浪或者是搜狐。所以,它已经慢慢地减弱了对于门户的依赖。
当然了,包括我们公司提供的一些工具,其实也是让很多的网站可以降低门槛来做这种社区或者是一些电子商务带来的可能。这是王芳刚才介绍的数据,其实我们也发现,只要是网民,特别是深度的网民,我们的习惯已经改变过来了,不是说电视上面的东西我们就会买,我们更多地是通过搜索引擎搜,大部分的内容不是新闻媒体提供的,而是由消费者提供的。所以,这大多数来自社区。而最后,它又反过来作用于搜索引擎。
我看了最新一期的《商业周刊》,这上面有一个观点,这可能也是微软正在研究的方向。他说Google的搜索引擎这么厉害,他同时也在想搜索引擎的价值也被高估了。为什么说高估了呢?当然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困惑,我们在社区上面等很多的地方做了一些营销,但是我们并不能从社区这个地方得到一个监测的报告或者是结果,这些东西是不是大家购买了。因为别人在社区上看到了一些东西,他还会到搜索引擎上去搜,这并不是说搜索引擎你花钱办到的,而是花钱在社区里面办到的。所以,微软正在跟踪这样一个情况。跟踪一个人一个月里面的搜索情况和到其他地方的一些数据,以及你到其他的一地方然后搜索引擎对于地方的贡献度。
还有一个是正确地对待口碑。怎么样认识这样一个口碑,或者是怎么样正确地对待它,这也是我们长期做社区营销的一个帮助。市场上讲社区营销可能是哪个地方发帖发,或者是怎么样定位它,这是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观点。
第一个是我们认为社区营销的灵魂是一个口碑。因为,这也是互联网展现出来比较明显的特点,但是口碑绝不等于话题炒作。
我们希望区分为市场上正在作的事情,比如说整体上策划公司做的事,可能做的是跨媒体,从电视、广播甚至到报纸,可能做了一个整体的,比如说像芙蓉姐姐这样的策划,可能把芙蓉姐姐炒作起来了。但是,这个不叫社区,如果认为这个是社区营销,这可能是概念性的推换,我想它是一个正在整合营销。
另外一,口碑绝不是眼球效应。口碑最重要的不是进入人的眼睛,而是进入人的心灵,至少给人带来思考。行一个是社区营销到处发帖子这样的无序传播是有很多的风险的。这在企业方面不是特别地关注,但是你长期地做,这个不是一些好的方法。而最高的境界,是真正地建立企业的品牌共鸣的口碑的历程。因为口碑是由消费者和企业共同建立的。
而我们在这个里面,会想跟大家探讨的就是4个比较重要的话题。
首先,我们不管什么人去做、什么企业、什么机构去做社区的营销或者是做口碑的话,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样的背景。就是消费影响和Share的正负面。我们用英文解释就是分享Share.大家首先要基于这样的原则做事情才能做好,就是任何消费都有Share分享。比如说我们今天品尝葡萄酒,可能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分享,也有人认为这个酒不符合我的口味,首先要有认同才可以做社区分享。好的产品宣传好正面Share多,而不好的产品再宣传都是负面的Share.比如说脑白金就是找骂的。同时,好的产品不宣传好,也可能负面的Share.反正一个结果,要么是好的压倒坏的,要么是坏的压倒好的。
王芳刚才给大家看了一下到500人和到50人的传播,那么不管是好事坏事,传播的范围广、传播能力大,那么在市场上可能是好的消息1传到5,但是坏消息可能是1传到50.这个时候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比例是1:10.如果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包括我在内,如果我不是一个领域里面的专家,比如说我不是喝红酒的专家,别人跟我讲这个红酒不好,有10个人跟我讲不好,有1个人跟我讲好,我肯定认为不好。如果有10个人跟我讲这个东西好,有1个人跟我讲不好,我也认为这个东西好。
你要在市场上提供更多地发现你产品好的点,当你把5变成500的时候,增加了100倍,那么5:50,那就是坏和好的比是10:1,那么企业就占了上风。
那么,我们刚才说的社不应该是一个话题炒作。我们经常看到企业做社区营销是炒作,比如说我们看到在猫扑天涯这样的网站里面推荐一个笔记本电脑。经常请一个很漂亮的美女,她捧着这个电脑一站,这个美女穿得衣服不是很多,可能上万个点击、几十个回复都有可能。但是你认为这个笔记本电脑深入到消费者的心灵了吗?或者是你认为大家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呢?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而言,是影响到了他的眼睛了,但是这个眼睛的落点不是笔记本上面,而是希望你把笔记本挪开,可能希望看到的是美女。所以,我们最后感觉到,如果说我们想真正做好社区营销,其实今天所有的企业都在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心灵,他们在思考什么东西。所以,你只有真正地促发思考和消费者产生的共鸣,或者是引起他心灵的振动,哪怕是小小的思考,你才能达到作为社区营销基本的目的。
而我们认为影响心灵的大多数都是分众化的媒体。比如说八通网我是在通州,我想关心我身边的东西。我是带着非常强的意愿和思考去的。比如说我去爱卡,我想看汽车的东西,哪怕一个汽车的广告在里面,对于我不是障碍,而是信息的补充和帮助,而不是说一种广告。比如说去猫扑或者是天涯,影响的是眼球而不是心灵,这往往是大众化的媒体。
在这样的媒体上我们完全可以做,但是你只要选择热闹的话题和足够过瘾的影像视频,它足够热,但是不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灵。同时,我们认为Share是消费者的还是生产者的?这也是我们过去一年我们思考比较长的也是比较困惑的东西。去年我们做了一年的口碑,我们也是跟自己的内心战斗。为什么呢?我们想口碑的东西不是消费者的嘴里面出来的吗?这个时候你作为一个服务方,你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口碑,是不是说明你在这个市场里面弄虚作假,我们想了想,找到一条路径,我们可以跟各位分享一下。我们认为,大多数的分享都是消费者产生的,消费者是分享的主因,而生产者是诱因。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联想的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在行业里面做得最好,非常地耐用。所以,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口碑出来是比较好的信息,而很少有人说不好。所以,消费者这个主因会说这个产品好,而且他是可以主导和塑造这个方向的。比如说IBM的笔记本耐用,这是可以产生共鸣,这是可以成为一种非常好的口碑来源的。
消费者往往愿意传播负面的口碑,但是往往生产者可以创造好的口碑。而最根本的原则是什么呢?你必须不管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促使Share有影响力的首要原则是真实,除去更好是真诚。口碑是可以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同时去做的,比如说IBM的笔记本是黑色的,不是白色的,这是一个真实的事实。你就可以告诉消费者,这种口碑即使由生产者创造的,我认为也可以。只要你不告诉他IBM的笔记本是白色的,而不是黑色的。如果你告诉他不真实的,就是一个不正确的口碑。
同时,消费者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他把这个东西说反了,他是不真实的,所以也不具备影响力。你做得更好,你就通过真诚。通过跟消费者对话,通过在社区里面做比较深度的活动。这样的话,你可能才可以建立真正的好的口碑。我们认为Share的分享是可复制的,它也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想市场上很多的公司认为发帖,比如说他会有很夸张地说,我们来1万个论坛或者是5千个论坛发进去。
我上周六也见了一个朋友,他是上海的一家公司,他一个月花了6、7万,找了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在5、6百个论坛上发帖子,平均下来一个帖子只有5块钱左右。同时,他还认为论坛营销公司还是挺挣钱的。他说,他只要招4个大学生就OK了,4个大学生1万元。这4个人在几百个论坛上发,发完了之后,好像认为这个效果已经非常不错了。其实,我觉得他讲得挺有道理的,他确实成本很低。但是,他有没有想到,这5百个论坛,这种批量的复制,你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到达你目标的消费群。这个帖子是不是在他目标的板块和网站,其实这些他无法跟踪和关注到。
所以说,批量的传播,不等于四散传播,也不代表能够影响消费者的心灵,而可能是影响了眼球。而且,不在于你创造价值的大小,而可能对于这个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灵当中产生了负面的感觉。
比如说付长宝今天在这个地方,你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在论坛里面干什么?
付长宝:类似广告的帖子比较多。
李明顺:你看到了这些广告干嘛?
付长宝:在第一时间处理掉。
李明顺:处理掉了再干嘛?
付长宝:每天有一些企业做这样的事,但是在网友的口碑当中会产生很负面的影响,会比正面地影响多。
李明顺:我以前自己当过版主,你每天需要删很多的广告,你每天删很多的帖子,你咬着牙删,你会想我永远不买这个品牌。
所以,消费者的心灵当中,你会想消费者有没有感觉,到底有没有到达这个地方。比如说你看到一篇报道,你认为这个报道到这个报纸上了,其实报纸很多的时候当了垃圾的包装袋,因为没有人看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会影响他心灵的信息是不会看的。所以,这种传播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在我们看来把对应的Share传播给对应的人,才会有对应的价值。而在网站当中随意传播,你伤害了消费者,所以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这就是我们过去一年里面在社区当中的感受。最后,我们自己也来定位,定位我们这样的技术提供商,我们最大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其实,我们最后总结出来6个字“找对人,说对话”,这是社区营销里面的精确化。你只有找对人之后,你才能够影响人的心灵,或者是影响他的思考和共鸣,你才能够把你的这种精准性能够做到位。同时,你如果说在找到人群的情况下,你能够找到消费者的心理,能够发现他的一些共鸣点,你才能够跟他说对话,你才能够把他的感触跟你的品牌形成共鸣。
我们自己更擅长于找对人,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因为他们更了解自己的消费者,所以他们在说对话方面更有自己的价值和优势。我们希望在这一点上,能够产生一种合作的关系。
而我们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在找对人方面,大家了解我们的同事知道,我们大概有60万个网站在用我们的平台。如果大家去百度或者是Google搜索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20大互联网社区生活圈分类当中有超过5000个主题兴趣点。我们会通过一些关键字,定位到每一个谈的具体的板块内,同时这些板块有1千万个。目前来讲,可以覆盖到这样的人群里面。
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安装了我们Discuz软件的论坛,在网站里面有一个公司,有一个广告功能,他可以通过广告功能加入到我们这个Discuz平台里面。他装这个软件一开始,它希望这个网站接受这个广告,他只要打开这个开关就可以了。
最近,我们做了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也是我们做了一个活动,是一个社区营销活动的演示。你怎么样很深入地跟社区做一些对话呢?比如说在一个论坛,大家都知道常见的论坛游十几个板块,我们可以在这个上面,我们想帮助一个企业,或者是我们做一个营销的事件,我们可以在这个论坛里面增加一个板块。这个板块可能里面是这个网站新建的,它跟以前任何的板块都可以独立开来。而大家在这个板块里面可以讨论相关的话题,这个话题主要是讲跟地震有关的。我们可以把50个不同的论坛加到这个板块,比如说刚才是一个笑傲江湖的板块,像这个是一个围棋的板块,这是一个教程的论坛,这是一个摄影网。这些网站都加入了我们这个板块,而且这个板块之间是互通的。假如我找了50个论坛,50个论坛的会员可以在一个板块里面进行沟通。
而且,他沟通的效果是这样的效果,比如说有这样帖子的板块,大家可以策划不同的,比如说来自于哪些论坛,比如说哪些论坛的哪些网民在上面活跃。比如说中关村、315、和平社区都可以在上面对话,这样可以达到深入地沟通。
我们已经有300多个论坛,这是一个公益的活动,当时在这个里面自住有300多篇讨论。总的回复数达到了3万多次,这些IP和PV都可以看出来。
去年我们还做了一些定向的人群和定向的客户的推广,比如说这个是马自达汽车的推广。还有在特有的社区里面做的推广。我们可以定制让社区的管理员发这样的帖子,而且这些的帖子在号召性和权威性方面有一个更好的保障。当时,我们的客户了25个这样定向的社区,可能这个定向的社区看上去都是很小的,但是加起来影响力是很大的,而且是定向的。当时像这种推广,有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用户的疑问。比如说他说海南马自达是不是小日本的车,不考虑了。但是,如果我们帮助客户引导,只要基于事实去引导,其实还是可以带来一些效果的。比如说我说这个是国产自有品牌的,变着办法支持海南,可能这样的话,效果会更好。然后,会有人说一些购买意向。我们这个营销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在山西有十几个会员,他看了这个活动,集体团购了十几辆车,他们的4S店是专门为这个项目得到服务的,他们得到了很意外的效果,这是当时的数据。可能在7万多个点击里面,我们在当前的情况下,有十几辆车卖掉了。可能大家想了,7万多个点击是不是对于门户来说太少了。门户一天上百万、上千万都有可能,但是如果你不是传达到真正的人群里面不会带来这样的效果。
这个是我们去年做了贵州益佰止咳糖浆。还有我们根据一些总结的经验和热点发布的话题,大家进行了讨论。而最后,我们关注这个品牌在推广前后,在社区里面的关注度的变化,包括我们在最初的时候也会定向地了解,比如说这个品牌从来没有听说过、讲过,我们定位为各个推广营销的冷漠期,推广之后有些人关注它了,这可能叫做响应。还包括润洁在游戏社区推广,这也是在一个社区里面推广它,因为润洁是一个眼药水,他认为在游戏社区里面推广,每天玩家面对电脑的时间比较长,可能在这个社区推广会达到效果。
其实我们不管在哪推广,都要找对人,不管是做品牌营销、口碑传播、企业营销都要找对人。而我们过去一年,做了社区营销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这个理解我们现在认为也没有做得很成熟,这只是一个方向,今天我们不管讲任何的品牌,其实品牌都不是由厂商、生产者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它需要消费者和生产者形成共鸣,才能够对一个品牌进行定义。比如说联想的电脑,我是市场上最好的就是最好的,说最坏的就是最坏的。
我们认为消费者的共鸣的程度的高与低,是决定他的营销成功与否。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关注程度是决定你这个定向营销成功和不成功的依据。比如说刚才我们做的贵州益佰,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推广之后是响应,推广之前是冷漠。冷漠是比不响应还低的程度。比如说我不喜欢看这个电影,我不喜欢看李连杰的电影,这个叫做冷漠,如果我不关心李连杰的电影叫做不响应。如果最后可以达到消费者认为参与这个活动和品牌,跟这个品牌共同地去有一种共融的感觉,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好的。
比如说苹果为什么今天做得很成功,它达到了让消费者成为一个传教士,能够有奉献的感觉。还有一些比较有名的明星,比如说韩国的明星东方神起,我有一个朋友愿意把两个月的工资买一个电影票,他可能真的可以达到这一点。如果这个人改变了一个发型,他可能会跟着改变一个发型。他是真正地达到了这个奉献的程度了,他愿意牺牲自己全心全意地跟品牌融合,还有的品牌可以达到很小的响应,我认为做得很好。
所以,我们也总结了自己的定位之后,我们对于营销市场做了7个建议,这也是我们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
第一点,不管谁去做社区营销,一定要深刻地理解,你对于这个品牌是不是很大的了解、对于消费者很大地了解。而谁了解呢?我们说品牌或者是生产者自己亲自去参与,而且到今天为止,做得非常成功的社区营销,都是小企业。比如说八通网我非常清楚,因为我去付长宝家玩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在网站上面做营销是附近的小饭店、附近的美容院,他们每天发帖子,跟大家互动,他就亲自参与。并不是说营销机构不能做,但是你要跟品牌绑定非常紧密,当然了这也增加了你服务的投入。如果你可以跟客户讲清楚这一点,你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服务收入。
第二点到第四点,我们认为对于品牌和产品的描述,必须要简单、诚实和中肯。如果你做一个策划的时候,你用大量的形容词试图说服一个网民,有的时候你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网民第一媒体是互联网而不是电视,如果你试图左右他的意念,这个时候他反而会拒绝这个品牌。所以,你必须让他接受,让他自由地选择,而品牌创意你必须有一个诱因。
我们自己内部总结了三个性,一个是相关性、知识性、趣味性。这是什么呢?相关性你找对人就可以解决了。什么叫做知识性?你做一个营销、创意的时候,你仅仅讲这个东西怎么怎么好,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把这个东西说得很专业,知识性很强,哪怕是广告别人也愿意听。你光有知识性也不够,还要做到有趣味性。比如说你写程序你写得这么枯燥,其实没有人愿意看。如果你写得通俗易懂,这个才有价值,消费者才愿意看。
如果你是一个二类的社区,你要知道营销活动的走向,同时意见领袖对局面的扭转决定不了全部。我认为社区营销有一个很大的价值,对于我们未来的商业形态和生活形态,社区是由消费者产生的,所以他可能也会在整个的市场里面起到一种优胜劣汰的作用。坏的品牌会随着社区的发达,不好的产品和不好的企业会在这个里面消亡。
然后,我非常感谢大家非常愿意听这么多罗嗦的话,再次感谢大家!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