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浙一带的出口型加工企业还在为欧美订单减少而一筹莫展的时候,义乌服装加工厂老板楼金和一家网络销售公司联合,把积压在工厂多年的尾货销售一空,并获得了很好的利润。这个消息在当地很快便被传播开来,不少加工厂老板开始被同行在电子商务上的转型业绩所吸引。笔者了解到,近期在江浙以及深圳、广东一带的传统加工型工厂已经开始向电子商务领域延伸。
挖掘网络渠道
义乌商人楼金是2009年下半年才开始把工厂和网络销售联系在一起的。
此前,楼金的工厂给众多欧美女装品牌做代加工,在工厂的库房中存放了大量的尾货。金融危机时期,欧美需求不振,订单减少,楼金不得不遣散部分工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楼金看到某知名网站的网店中,每天的服装销售额近20万元。楼金开始试着和网络公司联系,建立网点,并让网络公司为其代销产品。“一般情况下,积压尾货总是赔本出售的,但最后销售的结果让我意外,我不仅没有赔本,还赚到了利润。”楼金说。
并不是只有楼金发现了电子商务的好处。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珠三角地区的加工产品盈利模式的改变更加明显。
深圳商人薛声勇不久前实现了事业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从传统珠宝加工商转型为电子商务网站CEO。像许多传统加工商一样,十几年前,薛声勇把珠宝加工厂开在了制造业密集的深圳市罗湖区,罗湖区是中国珠宝加工业最集中的地区。入行十几年来,薛声勇的工厂已经发展成为深圳市前5名的珠宝加工厂。对薛声勇而言,电子商务改变了工厂的盈利模式,让他告别了低利润的发展模式。
在中国工商联合会发布的《2010年零售业发展关注的新趋势》中指出:“网店”将成为零售渠道之争的新战场,零售渠道的“跑马圈地”由陆地转为空中,将呈现“网店跑马圈地”热。
告别低价竞争
“你在市面上看到的绝大多数珠宝品牌,我的工厂都为他们做过代加工。但做加工业,利润非常低,甚至低到你难以想象,工厂怎么可能盈利?”这是让薛声勇既自豪也让他感慨的经历。
薛声勇告诉笔者,深圳的珠宝加工业极其发达,彼此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加工利润只能维持在6%左右,有时候甚至连这些小小的利润都很难保证,“做珠宝加工,只有从减少损耗着手,才能实现盈利。”
薛声勇告诉笔者一个细节,在珠宝加工厂,员工的工作服是要被回收的,因为,工作服上粘有的贵金属的碎屑通过焚烧衣物等方式可以被回收。加工车间的窗帘同样可以被回收,甚至连日常垃圾也有专门的公司进行回收,就是为了从这些废物中提取珠宝加工时损耗的贵金属。“但背后的问题是,加工行业利润越来越低,变成了从减少损耗中要利润的局面。”薛声勇说,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让以外销为主导的深圳珠宝加工业遭受了重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