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隐私泄露最新资讯  > 正文

点过的网页会变色?没错,这玩意把你的浏览记录漏光了

2025-05-06 09:00 · 稿源: 差评X.PIN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差评X.PIN”,作者:小柳,编辑:米罗 & 面线,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提起隐私泄露这事儿,托尼其实早就麻了。。。平时网购、换手机号、注册各种账号之类的都会咔咔泄露,根本就防不住。

图片

但托尼真是没想到,浏览器里会有一个看起来完全人畜无害的功能,也在偷偷泄露我们的个人隐私,而且这一泄露就23年。。。

这个功能我保证大家都用过。不知道各位差友们有没有这种印象,初中上微机课那会儿,当同学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打开4399,一眼就能看出上一波上课的玩了什么游戏 —— 就看游戏的链接有没有变紫,链接变紫了,说明这个页面前不久刚打开过。

不光是4399啊,这个贴心的小功能其实广泛存在于各大网页里,就比方说我在搜索引擎里打开了差评的官网,回退后就能发现链接的颜色变成了紫色,本质上是提醒你:“ 你之前打开过这个网页了哦!” 能让你浏览信息的效率变得更高。

图片

对,别怀疑,泄露隐私的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功能。

在聊这玩意为啥能泄露隐私之前,咱们不妨先来扒一扒这个功能是怎么做到让浏览过的网页链接变色的。

我们知道,一个网页要想好看,排版必须得合理,这就要用到一个叫 “ CSS 语言 ” 的东西了。它能定义网页的字体、颜色、间距、对齐方式这些视觉元素,改善用户的视觉体验。

这个链接变紫的操作,就是这个 “ CSS ” 根据浏览器历史文件,把浏览过的链接标记为 “ :visited ”,然后再把颜色设置为 “ purple ”,代码大概是这样。

图片

这样一来,浏览过的网页链接都会被 CSS 打上标签、变更样式,跟没浏览过的网页区分开来。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这个 “ :visited ” 是一个全局列表,假设你在 “ 差评 ” 网站上访问了 “ 火锅 ” ,那 “ 火锅 ” 的链接会变紫色对吧;但紧接着,如果你访问了一个名叫 “ 好评 ” 的山寨网站,里头也有一个同样的 “ 火锅 ” 链接,这个链接也将会是紫色。

这样一来好评也知道你撸过火锅了。

图片

浏览器只认历史记录里的链接,压根儿不管你是在哪儿看过的这个链接。

那么如果有一个恶意网站,里边内嵌了很多很多链接,那么理论上网站的管理者只需要利用这个漏洞,读取你页面上的 CSS 信息,就能知道你之前浏览过哪些链接。

我知道这会儿肯定有人会说了,不就是个浏览历史吗,泄露了就泄露了呗,对面难不成还能拿这个卖钱?

还。。。真能卖点钱,对于某些领域来说,这种信息还是挺有价值的。

依靠这个漏洞,老板能看到自己的员工有没有偷偷摸鱼刷 Boss 直聘、卖车的销售能看到你都考虑过哪些竞品、甚至哪儿不舒服搜过什么症状,卖保健品的都能给你精准推送一波。

单说这些其实还好,最多就是烦人一点,但这种信息要是收集的多了,就能跟特定的身份联系起来,识别出你是谁。

就比如说最早用来读取用户网页上 CSS 信息的办法,是一个叫做 “ getComputedStyle() ” 的 JavaScript 函数,每分钟可以测试几十万个链接。按照这样的速度,可以快速、大量破解用户的历史记录,这种体量的数据一旦暴露,这就真是实名制上网了。

最令托尼担忧的是托尼在刷相关事例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已经挂了很久的网站,宣称让你的兄弟打开这个页面上的链接,就能看到你兄弟曾经看过什么淘气页面。

还好已经挂了。

图片

不知道屏幕前多少差友捏了一把冷汗,反正我是没有。

而这么危险浅显的一个漏洞,最早在2002年就被一个名叫 David Baron 的开发者发现并上传,迄今已经过去23年之久了。。。

图片

它为啥能活这么久呢?中间就没有人想去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的朋友,有的,但效果都不理想。

就比如说针对上面提到的那个 “ getComputedStyle() ” 函数,有些浏览器就进化了,会对网站 “ 撒谎 ” ,将所有链接都看作是未访问过的。

图片

后来也有一些对网站可用样式做限制的方案,直接把紫色链接的显示禁止掉了。

但这些要么影响性能和兼容性,要么总是被黑客找办法绕了过去。。。大家就这样缝缝补补了好多年,也只能对这个漏洞起一些缓解的作用,没法彻底解决。

最后 Chrome 团队都摆烂了,直接把用户反馈上来的相关问题标为 “ 无法解决 ” 。

图片

不过这场闹剧也许终于要结束了。根据 Google 软件工程师 Kyra Seevers 的说法,这个漏洞已经在今年4月份 Chrome136版本中得到解决了。

图片

那这回 Google 是怎么解决掉这个陈年积案的呢?托尼研究了一下 Kyra Seevers 发的这篇博客文章,发现他们给浏览记录整了个分区。

这个分区分为三个部分:链接网址,顶级网站和框架源,浏览器在记录浏览历史的时候会同时记录下这三个部分的信息。我们先不讨论这个 “ 框架源 ” ,还是用之前差评和火锅的例子给大家捋捋。

大家在 “ 差评 ” ( 顶级网站 ) 上打开 “ 火锅 ” ( 连接网址 ),火锅的链接会变紫;而这回山寨 “ 好评 ” 上的 “ 火锅 ” 链接就不会跟着变紫了,因为它们有不一样的顶级网站。

图片图片

而这个 “ 框架源 ” 则是为了兼顾更多的场景,因为有的时候网站会内嵌一个其他网站的页面,里边也可能会有链接,这就也得做一个区分。

比如我们在 “ 差评 ” 内嵌的 “ 高德地图 ” 页面( 框架源 )里点击了 “ 火锅 ” 链接,它会变紫;但 “ 差评 ” 内嵌的 “ 百度地图 ” 页面上同一个 “ 火锅 ” 链接就不会变紫,因为它们的框架源不同。

图片

当这个分区启用了之后,这个 “ :visited ” 历史记录就不再是所有网站都能查询的全局列表了,而会根据这三个分区去判断你到底是不是头一回儿访问这个链接,中间只要有一个分区对不上,CSS 就不会给链接标记 “ :visited ”,颜色样式也不会有变化。

图片

好兄弟再不会知道你看了什么淘气页面了!如果一切顺利,等到月底 Chrome 浏览器更新136版本,这个长达23年,通过链接变色泄露隐私的抓马漏洞终于要落下帷幕了。

所以托尼的朋友们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吗?还不行,相关隐私泄露的风险依旧存在,而且岁数这么大的漏洞也屡见不鲜。。。

这次托尼在查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篇2000年的论文,论文中讨论了一种针对网络隐私的时序攻击方式,大概的原理是网站通过你页面加载的时间,判断你之前有没有对页面内容进行缓存,进而推测你之前是否访问过这个页面。

图片

不得不说,人类为了达成某种目的,真的是什么歪门邪道都能想得出来。。。。

而现如今,这个25岁高龄的漏洞也没有被彻底解决,时序攻击的依据也从缓存加载时间进化到渲染矢量图的时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事儿去年还被拿出来讨论过

图片

除了这些攻击, Google 在这次还在 Github 关于浏览器历史分区技术的解释页面,贴心为我们总结了一批专门攻击浏览器历史记录的漏洞,看着长长这一条,托尼说不焦虑是假的。

图片

聊了这么多,托尼知道很多人仍然对于 “ 浏览器历史记录 ” 这种程度的隐私泄露不以为然。

可托尼想说,现在的情况跟20几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互联网已经成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上的信息也承载着越来越重的意义,而且任何隐私都本不该被泄露。

见微知著,都2025年了,如果连一个浏览器历史记录都管不好的话,怎么能让大家放心在网上冲浪呢?

举报

  • 相关推荐
  • AI网页版扎堆上线,华为、理想、OPPO们打的什么算盘?

    一切为了「多终端一致体验」和「用户数据闭环」。过去三年,大模型带来了对话式 AI 的全新体验,也带来了一股 Web 产品的复古潮,就连诞生于移动 APP 时代的字节跳动,都给「豆包」开发了网页版。事实上,目前几乎所有主流大模型,都开发了自己的网页版来提供大模型的对话服务。但手机厂商甚至汽车厂商,为什么也要「不务正业」开发 AI 助手的网页版?这几天,有网友�

  • 爸爸用胶带把孩子“绑”在沙发上 友:孩子脸上没光了

    视频中一位来自河南的父亲回忆幼年儿子时,采用独特方式防止孩子乱跑——用黄色胶带将孩子牢牢固定在沙发边。画面中,孩子安静地坐在沙发下,胶带与专注工作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网友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应重视互动与陪伴,有人从画面对未来家庭育孩过程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表达担忧。这一事件折射出当代家庭育儿观念的碰撞与反思。

  • 苹果AI广告具有误导性:苹果官网页面紧急调整

    苹果官网近日移除了Apple Intelligence页面的"Available Now"标识。此前广告监管部门NAD认定苹果AI广告具有误导性,因未说明部分AI功能仅限iPhone16系列使用。苹果证实将推迟发布新一代AI语音助手Siri,预计明年推出。新版Siri可访问用户邮件、消息等数据,但开发进度慢于预期。据悉苹果内部对AI进展不满,CEO库克已调整管理层,由Vision Pro负责人Mike Rockwell接管Siri业务。

  • 电脑微信会惩罚每一个分手的人:友打开电脑微信 看到聊天记录后破防了

    快科技4月8日消息,微博话题电脑微信会惩罚每一个分手的人”冲上热搜榜,引发热议。一位网友发帖表示,他分手后,很久没有打开过电脑微信,今天登录后发现,电脑版微信还停留在原来的聊天界面,又被创翻”,感叹电脑微信会惩罚每一个分手的人”。对此,有网友表示,为了防止被重创,分手后特意把电脑版微信卸载重装。据了解,因为手机和电脑上的数据存储是独立的,删除手机端的聊天信息不会影响到电脑上已经存储的数据。只有当手机微信和PC微信同时在线时,消息双边能够同步,如果手机微信在线,手机端聊天消息不会离线发送给PC微信。另外

  • 突发!OpenAI将收购谷歌浏览器Chrome

    OpenAI高管在谷歌反垄断案庭审中作证透露,若谷歌败诉将收购其Chrome浏览器。美国司法部要求拆分Chrome以打破谷歌搜索垄断。ChatGPT产品负责人Turley作证称,OpenAI曾试图与谷歌合作使用其搜索技术但遭拒。邮件显示OpenAI去年7月提出合作请求,8月被谷歌以涉及竞争对手为由拒绝。Turley认为,若法院强制谷歌共享搜索数据将加速ChatGPT改进。目前ChatGPT距离实现80%查询使用自有搜索技

  • 用了两天最近很火的Dia,我们看到了AI浏览器的新范式

    AI浏览器界又冒出一位新贵:Dia。Dia受到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产品本身,更因为其背后的明星操盘手——TheBrowserCompany,也就是那个曾打造出Arc浏览器的团队。对话式交互固然高效,但或许并不是一刀切的未来解法。

  • 微信警告不要使用第三方工具管理聊天记录 有三大风险

    快科技5月1日消息,微信安全中心发布针对违规获取及利用微信终端用户数据行为的打击公告”。近期,微信发现有部分第三方工具以AI管理用户微信聊天记录”等名义,绕过微信安全技术措施,违法违规获取或利用微信终端用户数据。为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微信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对相关行为进行打击。《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规定,用户在使用微信软件的过程中不得实施影响用户体验、侵犯腾讯知识产权、危及平台安全、损害他人权益等行为。微信安全中心提醒广大用户,使用第三方工具管理微信聊天记录,可能带来如下风险:1、未经?

  • 昔日搜索引擎霸主加入战局!雅虎也欲竞购Chrome浏览

    雅虎高层表示,若法院判定谷歌需剥离Chrome浏览器业务,雅虎将参与竞标。雅虎搜索总经理在谷歌反垄断案庭审作证时透露,预计该浏览器售价将达数百亿美元。雅虎2000年代曾是搜索领域领导者,后被谷歌取代,2021年被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收购。目前雅虎正重振搜索业务并研发自有浏览器,同时考虑收购其他浏览器产品。美国司法部主张谷歌应出售Chrome以打破其在搜索领域的垄断地位。除雅虎外,OpenAI等机构也对收购Chrome表示兴趣,预计将面临激烈竞争。

  • “摸鱼神器”比Manus快4倍 全球首个“行动浏览器”Fellou来了!

    Fellou AI推出全球首款行动型浏览器Fellou,主打智能代理技术,能自动分解用户任务并跨网站执行。其搜索性能号称比OpenAI快4倍,单次任务成本仅0.03-3元。产品特点包括:1)支持登录式网站访问;2)通过沙箱环境实现多网页并行操作;3)内置智能模块自动规划任务流程;4)集成数据分析报告功能。目前提供Mac/PC版,Windows和移动版计划下半年推出。测试显示其综合评分优于Deep Research等竞品,开发者还可使用其开源框架Eko Framework进行扩展开发。

  • 《英勇之地》手游再创新记录 今日全平台预约突破300万

    《英勇之地》手游由"钢之直男工作室"研发,作为Steam端游移植作品,凭借"爆装+刷宝"核心玩法引发市场热潮。游戏预约量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三级跳:首周突破100万(3月13日),破晓测试后达200万(3月20-28日),公测前夕突破300万大关。创新性体现在:1)差异化PVP爆装机制;2)沙盒副本融合玩法;3)社交减负系统优化。运营方面通过"百万集结"预约活动和高价值奖品(含iPhone16 Pro Max)持续造势,TapTap预约榜登顶。公测定档5月22日,有望成为国产"端转手"赛道标杆之作,展现硬核玩法与休闲体验的完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