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宠物证婚人、预算5万、无煽情催泪:这届年轻人的婚礼主打一个“情价比”

2025-03-18 14:15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社交平台Soul App发布《 2025 年Z世代婚礼态度洞察报告》。报告基于 4524 份问卷以及站内用户分享内容分析撰写,揭示了Z世代的婚礼新观念。新一代把婚礼作为爱情见证的一种仪式,也反应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本次回收的 4524 份问卷中,有超过56%的用户为 00 后,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综合分析结果来看,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这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减法中有加法,叛逆中有传承。他们看起来叛逆,但实际是在走自己的路。这看似矛盾的取舍实为新生代的价值观宣言:他们以产品经理思维解构传统,在"三破三立"中重塑仪式——

破形式枷锁,立情感本真;

破套路化表达,立文化传承;

破规模崇拜,立个性符号。

年轻人正重新掌控婚礼定义权,成为自己婚礼的主理人、产品经理,项目执行、传播规划,节奏掌控知名。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新一代年轻人的婚姻价值观。

当婚礼成为“个人品牌秀场”:Z世代如何用主理人思维解构传统

《 2025 年Z世代婚礼态度洞察报告》显示,78%的单身青年已提前规划理想婚礼, 00 后更以“产品经理”思维重构婚典。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流程的复刻,而是将婚礼视为一场“自我表达”的盛宴。

报告显示,超四成受访者倡导“三无婚礼”——无天价彩礼、无接亲堵门、无煽情催泪,主张以去繁就简的方式保留情感本真。一位 00 后受访者直言:“婚礼是爱情的见证,但不需要用眼泪和排场证明。”

这种“减法中有加法”的态度,体现在他们对文化传承的巧妙融合中。71.68%的受访者支持保留彩礼或嫁妆形式,但强调金额有商有量。

同时,68.17%的 00 后支持将非遗元素融入婚礼,例如汉服迎亲、传统剪纸等。更有趣的是,30%的18- 22 岁年轻人愿意让宠物担任证婚人,单身群体中这一比例高达24.39%。

在Soul等社交媒体上,“猫咪非遗迎亲”“哥特风黑色婚纱”等创意内容频登热搜,既颠覆传统,又赋予婚礼文化厚度。这些新奇的点子既满足了年轻人 “毛孩子必须拥有姓名” 的情感需求,又为婚礼增添了萌趣和文化厚度。宠物不再仅仅是动物,而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在婚礼这个特殊时刻,它们也成为了见证爱情的独特存在。

“情价比”至上:小预算如何撑起年轻人的“高光时刻”

Z世代对婚礼的务实态度令人惊叹。33.35%的受访者将理想预算定为5- 10 万元,17.19%选择 5 万以下,女性更倾向小规模婚礼以提升亲友参与感。

这是年轻一代对婚礼策划的“性价比”,或者说是他们“情价比”的体现,主打一个悦己情绪。这种“思维”也体现在细节把控中。

报告指出,年轻一代更注重“体验价值”而非形式主义。例如,尽管仍有相当大比例的人认为婚礼的规模要在 50 人以上,但 50 人以内的私密婚礼支持率依然达到30%,甚至5%的人认为 10 人足矣。一位受访者表示:“与其花几十万请不熟的人,不如把钱用在和挚友的旅行结婚上。”

这表明 Z 世代正在根据自己的社交需求和喜好,重新定义婚礼的社交规则,追求一种更加轻松、自在、真实的婚礼氛围。

社交媒体成为婚礼灵感与传播的核心阵地,近八成年轻人通过社交平台获取信息,63.18%的女性承认其影响婚礼规划。

婚礼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配乐、婚纱设计、美甲颜色还是伴手礼的巧思,都成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 “高光” 时刻。社交媒体不仅是获取灵感的来源,更是他们展示婚礼创意、分享幸福瞬间的重要渠道,让婚礼的影响力超越了现场的宾客,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交圈子。

从朋友圈文案、抖音到Soul,年轻人要求“传播爆款化”:照片不超过 4 张、视频需分平台剪辑、伴手礼要有巧思。一位备婚中的 95 后Soul用户分享:“婚礼还没办,我已经想好用什么BGM配这个画面了——毕竟流量和仪式感我要。”

婚礼不再是一场“规定动作”,而是一次价值观宣言

综合《 2025 年Z世代婚礼态度洞察报告》内容,可以看出,Z世代正在用叛逆与传承并行的方式,重新定义婚姻的意义。他们打破形式枷锁,却坚守文化内核;拒绝铺张浪费,却愿为个性买单。

无论是让宠物证婚人“萌力全开”,还是用非遗剪纸赋予婚礼历史感,这群年轻人证明:婚礼的本质从未改变——它始终是关于爱与自我的表达,只是这一代选择用更自由的方式书写。

正如报告所言:“他们看似矛盾,实则在走自己的路。”而这条路,正通往一个更包容、多元的婚恋未来。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年轻人的第一款棋牌游戏?

    10月30日,B站三国题材竞技卡牌游戏《三国:百将牌》开启了「牌一把」测试。这也是第二次测试,在9月首曝之前的7月份就有过一次小规模内测,那时还叫《代号:三国Ncard》。

  • 1人开发2个月,8000元成本拿到破万DAU:年轻人的机会来了?

    如今用AI做游戏不稀奇,用AI做AI游戏也不稀奇,在B站上你可以搜到一大堆相关的内容。 但最近葡萄君发现了一款有点特别的游戏:《妹居物语》。 这款游戏的卖相属实不算好:简陋的UI、朴素的立绘、单调的场景......与其他同类产品利用AI低成本地创造刺激视觉效果的做法完全不一致。

  • 从理光到大疆,年轻人在追逐什么样的新相机

    曾被消费者冷落的相机,正迎来一波回暖潮。 今年的前9个月,胶片摄影在小红书上的搜索量增长了1350%。今年一季度,中国相机市场增速整体出货量增长24.1%,微单出货量增长21.8%,约为全球出货量增幅的2倍。2024年富士的营业利润12.1亿元,提升1.9倍;佳能销售额同比增长8.8%。 干巴巴的百分比背后,出片,或者说出某一型号相机、某一种滤镜的片,已经成了当下年轻人在聚会�

  • 排队5小时,互动3分钟,年轻人流行“调戏”景区NPC

    当被NPC“李世民”现场封为大唐郡主、骠骑大将军时,游客们大概就知道,这景区来对了。 最近,因为在全国各大景区还原李世民等经典角色,演员郑国霖翻红,成了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景区NPC顶流。有媒体报道,不久前的十一假期,他七天内去了七个城市,最忙的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NPC原指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 (Non-Player Character) ,但在近几年,一些景区会安排

  • 65元一个的「卡通煎饼」为何被年轻人抢疯了?

    一份卡通煎饼竟然卖到65元? 更离谱的是要排队4-5个小时才能买到,还是限量的。 海绵宝宝、玲娜贝儿、Labubu等可爱的卡通煎饼出现在成都抚琴的夜市上,这个普通的煎饼摊前被年轻人围得水泄不通,成了“网红打卡地”。 当煎饼到手后,许多年轻人却舍不得吃,像捧着珍宝一样的小心翼翼拍照。 社交平台上,卡通煎饼从传统的街头小吃爆火变身成“顶流”,引发了网友们

  • 年轻人迷上在线下交换自制周边

    「我觉得无料文化可以抵抗世界坍缩」,在社交网站上,网友@何来一条小金鱼 写到。作为一名设计师,在seapower乐队的演出现场,她见识了无料交换的奇妙生态——现场都是陌生人,但是只要递上无料就会100%触发友好反应。 在演唱会、音乐节、电影节、音乐剧等场所,你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互相交换关于某个IP的自制免费物料——也就是无料。这个最早来自于二次元的�

  • 在线许愿,“听劝”的Leader统帅成了年轻人最想@的家电品牌

    海尔旗下Leader品牌通过“听劝”模式,收集用户评论、论坛建议等零散需求,转化为创新产品。如“懒人洗衣机”基于网友分类洗涤提议开发,48分钟销量破万;随后推出“小音浪”热水器,内置语音系统与音乐资源,解决沐浴娱乐痛点。该模式覆盖全屋家电,构建“懒人生态”,用户总量突破8000万,推荐率高于行业水平,体现以用户为中心、高效响应需求的产品开发理念。

  • 年轻人双11电视首选:林高远同款统帅懒人电视,动口不动手

    双11购物节来临,面对琳琅满目的电视品牌,Leader统帅懒人电视带来高效便捷体验。它搭载AI模糊搜索,用户只需描述剧情即可精准找片;内置六大AI智能体,可语音控制全屋家电,实现“躺平”智慧生活。与世界冠军林高远合作,传递“懒有引力”的生活主张,减少繁琐操作,提升效率。整机质保一年,核心部件保三年,让用户省心选购,把时间留给热爱的事物。

  • 九号亮相《王者荣耀》10周年嘉年华,始终与年轻人同行

    《王者荣耀》十周年嘉年华于10月25日至26日在成都举办,全球玩家齐聚庆祝。九号电动车携合作款电摩强势入驻主题派对,通过“游戏+出行”沉浸体验深化年轻群体品牌认同。活动兼具多重属性,既是十周年庆典,也是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重要环节。同时,九号杯王者争霸赛同步开启,无门槛全民参与,线上线下覆盖50城,吸引超41万玩家,曝光量过亿。明星选手参与进一步放大全民电竞赛事热潮,微博话题阅读量超2.1亿。合作款电摩精准契合玩家情感,强化“电竞赛事+智能出行”品牌认知,构建与年轻人深度对话的桥梁。

  • 35元1个面包被年轻人疯抢:反映消费者心理需求与观念变化

    近日,一款单价高达 35 元的面包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网红面包店引发抢购热潮,消费者不惜排队数小时,甚至催生出黄牛加价转卖的现象。这一高价面包的疯狂消费现象,背后交织着复杂的消费心理、营销策略与社会情绪,引发广泛讨论。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年轻人对这款高价面包趋之若鹜呢?首先,网红面包袋已成为写字楼中的“精致通行证”,消费者拍照发朋友圈可�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