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版权保护最新资讯  > 正文

影院看电影录视频是典型侵权行为 专家:未经授权AI换脸也涉嫌侵权

2024-11-13 09:27 · 稿源:站长之家

近日,国家版权局联合国家电影局对院线电影版权保护采取了新的行动。今年内,两局已发布8批版权保护预警,覆盖63部院线电影,要求网络服务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侵权盗版行为。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对影视作品的版权保护,打击非法录制和传播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强调,长期录制视频,包括电影,是违反包括电影促进法在内的法律规定的侵权违法行为,影院工作人员有责任及时阻止此类行为。此外,未经授权的二次创作或AI换脸技术也涉嫌侵权。

专家还提出,对用户进行正向引导至关重要。购买盗版资源不仅是错误行为,如果通过销售盗版产品盈利,则可能构成犯罪。专家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版权意识将逐渐增强,通过正向引导,可以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因此,打击盗版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社会教育和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举报

  • 相关推荐
  • 麦德通「AI外观检索」工具:轻松三步,告别外观侵权

    在企业全球化布局进程中,除持续强化产品创新研发外,更需应对外观专利等知识产权布局及侵权风险的挑战,为了助力企业更好的防范风险,麦德通继「AI商标起名」工具后再次领先行业正式推出行业首创「AI外观检索」工具!基于全球171个受理局近2亿外观数据库和前沿AI智能技术,为品牌安全构筑有力保障!我们将持续引领行业变革,成为企业应对国际知识产权风险的的强�

  • 用ChatGPT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侵权吗?争论开始……

    X、Instagram等各种SNS平台上,吉卜力、迪斯尼等风格的AI图片泛滥成灾,上传这样的照片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只需把照片输入ChatGPT、并向其发出命令,便可简单迅速地生成吉卜力风格的照片——宫崎骏一派的温暖、抒情的艺术风格再次引发了令人惊讶的反响。不过是些没有自己的思考,盲目被潮流裹挟的愚蠢大众罢了;……你怎么看呢?

  • ChatGPT 4o“吉卜力风”霸屏朋友圈!大批网友疑惑:会侵权

    近期,OpenAI对其GPT-4o进行了更新,新增了文生图功能。这一功能使得付费用户能够直接在ChatGPT中调用GPT-4来生成和修改图片,无需再依赖OpenAI的另一款文生图模型DALL-E。吉卜力工作室及其母公司日本电视台尚未对OpenAI生成吉卜力风”图片的现象做出回应。

  • 全国首例保护AI模型结构判决!抖音诉B612害著作 获赔160万

    快科技4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的抖音公司诉亿睿科公司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案正式生效。该院在二审判决中认定亿睿科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赔偿抖音公司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60万元。该案作为全国首例保护AI模型结构和参数的生效判决,明确了人工智能模型结构和参数的可保护性,为未来AI模型的保护提供了指引。据案件披露,抖音公司发现,亿睿科公司运营的B612咔叽APP上线了与抖音公司一款变身漫画特效具有相同功能的少女漫画特效,二者在对同一张图片进行风格转换时生成高度近似的结果,且在结构、参数等?

  • 你有耐心吗!越来越多年轻人看电影再也坐不住了:坚持两小时难 2倍速更爽

    4月17日消息,你现在还会去电影院观影吗,动辄2小时 的影片时长,年轻人是真的坐不住。近日,一份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没有耐心,看电影坐不住了。走进电影院,两个小时的电影都坐不住了,总想长按屏幕、开二倍速,长剧情反而成了挑战。有网友直言,不是没耐心,是生活节奏太快,连两小时的沉浸都成了奢侈....相关专家表示,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这让越�

  • 好莱坞“罢工潮”的失败?AI电影也可以角逐奥斯卡奖项了

    AI 能让我们做到以前无法做到的事,尤其是在低预算的情况下,但将其用作工具和让其取代创造力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 专访中国时空AI领域技术创新专家路新江

    当数字浪潮席卷产业变革,时空AI便成为了指引方向的关键力量。 2024 年某公司智能云在"中国MaaS市场"与"中国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成绩突出,分别以32.4%和17%的市场份额划展现出在AI领域的显著优势。基于城市大数据的时空AI技术建成的AI原生地图,用户规模已突破一亿大关,日均对话量超千万次,成功跻身国内破亿大模型产品行列;与山东省港口携手打造的“智慧运营助手”

  • 全球首部AI电影登陆院线:70分钟的长片,AI怎么做?|对话主创

    全球首部AI长片《海上女王郑一嫂》在新加坡上映,标志着AI影视制作进入新阶段。该片由FizzDragon团队耗时两年完成,通过AI技术生成70分钟完整剧情和流畅画面,突破了AI内容时长限制。制作过程中面临剧本复杂度、人物一致性、镜头调度等挑战,团队采用分镜训练AI、后期人工修正等方式解决技术瓶颈。影片原型为传奇女海盗郑一嫂,展现了女性在男性主导领域的奋斗历程。 文章指出AI影视制作已从短片扩展到长片领域,但技术仍存在局限:长镜头和复杂对白处理困难,人物形象难以保持完全一致。Netflix、芒果TV等平台已尝试AI动画和综艺制作,而《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等商业大片也运用AI技术提升特效效率。 业内态度从抵触转向接纳,AI可降低60%重复性工作成本,成为创作效率的"双轮驱动"。快手、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加速开发AI工具,推动影视工业基建完善。专家认为AI不会完全取代人类创作,而是成为提升质量与效率的新工具,为行业带来新的解题思路。

  • 时空AI专家路新江:用创新时间序列编织智慧未来

    文章介绍了时空AI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AI能提前15分钟预测主干道拥堵节点,并与智能信号灯协同优化通行效率;在地质监测站,毫米级土壤位移数据被转化为时间序列,AI模型能提前40分钟预警滑坡灾害;在城市规划方面,AI结合人口迁徙和卫星数据,可模拟20年后城区扩展形态。中国学者路新江提出创新性D3VAE框架,结合能量模型和变分自编码器,首创"生成式时序预测"模式,显著提升预测性能。他还开发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Table-to-Text方法,推动结构化数据处理。这些技术已应用于雄安新区规划、风力发电预测等多个领域,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 谷歌AI误将愚人节玩笑当新闻传播:专家呼吁警惕假消息

    据报道,新闻网站《CwmbranLife》每年都会发布愚人节恶搞新闻,但今年这些虚构内容却被谷歌AI工具当成了真实信息。他创作这些故事纯粹是为了娱乐,通常由妻子提供创意灵感。目前谷歌已对此事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