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最新资讯  > 正文

良久团购践行公益行为,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2024-10-28 14:3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当前,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社会各界也纷纷响应,加入到探索多样化乡村振兴模式的行列中来。在这其中,既有公益基金组织、社会责任人士,也不乏良久团购这般企业身影。近年来,私域零售企业良久团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理念,用公益行为推动乡村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有效浸润,教育更是推动乡村久续振兴的力量源泉。良久团购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参与艺术公益活动,将城市的文化资源引入乡村,为乡村儿童提供了接触艺术、感受美的机会。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下称“关爱基金会”)、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主办,关爱基金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承办的“美好乡村艺术共创营”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一活动走进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开展了“艺术大师课+童诗赏析课+美术观摩课”等系列活动,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期间,关爱基金会·良久公益基金捐赠爱心善款 5 万元,用于开展乡村儿童艺术素养提升计划,为留守儿童提供艺术关爱。据悉,关爱基金会·良久公益基金长期关注乡村儿童艺术素养提升计划,从儿童教育层面出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良久团购通过公益行为,助力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示范。这种将文化资源引入乡村,提升乡村儿童的艺术素养的行为,无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产学研协同赋能乡村振兴:众趣科技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共启空间智能新篇章

    众趣科技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合作,通过捐赠SPACCOM X3 Pro 3D激光扫描仪,探索"技术赋能教育、数据驱动研究、实践反哺社会"的创新模式。该合作聚焦四大应用场景:1)构建乡村三维数字底座,为科学规划提供精准空间数据;2)可视化研究助力规划设计;3)赋能闲置农房改造;4)建立物联网监测评估体系。项目将前沿三维扫描技术与建筑学科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标准探索,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光伏铺满村庄屋檐 阳光新能源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河南鹤壁三家村在"97后"女村长张桂芳带领下实现乡村振兴转型。通过艺术彩绘打造"彩虹村"吸引游客,并引入光伏发电项目,让村民从观望者变为参与者和建设者。目前全村已有几十户安装光伏电站,成为"光伏示范村"。阳光家庭光伏项目不仅带来稳定收益,更推动村民参与绿色产业,实现从"受益者"到"建设者"的身份转变。张桂芳用新能源思维为乡村探索出可持续发展路径,这场由光开启的振兴故事正在更多乡村落地生根。

  • 宜信公益春风行动:情系窑上小学,用爱铺就乡村教育

    宜信公益基金会组织志愿者走进北京房山区窑上中心小学开展公益活动,为学校建设300平米篮球场和儿童友好空间,并设立田园课程专项基金。活动中,志愿者与师生共同搭建篮球场,开展友谊赛,围绕乡村教育展开深度探讨。该校虽资源有限,却坚持特色办学理念。此次公益行不仅为孩子们带来新设施和知识启迪,更播撒了梦想的种子。宜信相信每份善意都能汇聚成改变的力量,用行动点亮乡村教育未来。(139字)

  • 聚善汇力,善行无疆:如新中国“善的力量月”公益行动再创佳绩

    6月是如新中国的"善的力量月",企业围绕儿童成长发展开展多项公益活动:1)"童心绘梦"志愿者活动在全国多地开展,为儿童送去关爱物资;2)延续23年的"如新小学"项目回访15所学校,捐赠11万元书籍和文体用品;3)"新启航教育计划"在贵州、湖南为困境学生提供心理成长支持;4)发布公益宣传片传递善念;5)启动"蜜儿餐·爱心盛夏"配捐活动改善儿童营养。如新23年来累计资助32所学校、超5万学生,将持续践行公益承诺,汇聚点滴善意。

  • 富邦华一银行践行ESG:爱心助学筑梦未来,赋能社会可持续发展

    5月28日,上海富邦华一公益基金会向苏州市东冉学校捐赠价值54,780元的教学投影仪等设备,改善教学条件。该活动获苏州市台办、姑苏区教体文旅委支持。基金会自2018年起通过苏州分行在当地开展公益,累计投入59万元,包括为老人提供意外骨折保险、重阳节慰问,与东冉学校、苏州技师学院建立长期帮扶关系,提供助学金等。基金会成立7年来在全国开展助学、扶贫等公益行动,累计投入超1800万元,帮扶贫困学生515万元。未来将继续关注弱势群体,践行社会责任。

  • 科技与温度并存,小花钱包践行金融健康理念

    2021年中国普惠金融报告首次将金融健康纳入监管体系,指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小花科技积极优化金融服务,提供标准化产品"小花金融云"和定制化服务,包括导流、助贷和金融科技服务。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筛选客户,为金融机构提供获客、风控等全流程服务。未来将继续秉持"普惠为民"初心,连接更多消费场景,助力用户消费,与合作伙伴共享发展机遇,共同促进经济复苏增长。

  • 一场从短视频开始的艺术科普运动

    更有趣、更通俗的「美育视频」,是传统知识区拥抱广义用户市场的新尝试。美育创作者们用朴素的演绎和原理阐释,搭建起生活与艺术的桥梁。 聊及艺术二字,天然给人以一种难以企及的距离感。特别是相比小说、电影等大众消费内容,绘画、建筑、历史图像等圈层更小众更垂直,其相对复杂、抽象的表现方式和学术名词,也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失去了欣赏和朝圣的权利。

  • 多款AI公益工具集体亮相 腾讯探索公益数字化创新路径

    腾讯公益在"开放日2025"活动上发布15款数字化工具,包括资金拨付、物资执行和服务执行三大类,覆盖公益项目全流程。通过AI技术提升公益效率,如"AI问项目"帮助捐赠人筛选优质项目,数字化资金拨付工具将拨款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最快10分钟。目前已有800多个公益项目使用这些工具,累计拨付善款5000万元。腾讯公益还推出行业资助计划,投入1.35亿元支持公益机构数字化转型,并计划通过"久久公益节"连接更多公众参与。这些创新让公益执行更高效透明,同时保护受助者尊严,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 育杰奖学金以公益创新推动社会良性造血

    "育杰奖学金"项目通过新媒体传播和造血式培育模式,实现了公益理念创新。项目突破传统输血式资助,转向培养受助者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资助-培育-反哺"的良性循环。新媒体传播提升了项目透明度,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可视化呈现评选过程,增强公众参与感。团队秉持"用心做公益"理念,注重情感共鸣和精准帮扶,建立受助者成长数据库。未来将深化技术赋能,拓展直播等传播形式,构建可持续公益生态,为教育公益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 青年艺术新势力|2024-2025保时捷中国双年评选三位艺术家夺冠

    2024-2025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揭晓最终获奖名单,胡佳艺、黎佳仪、徐戈三位青年艺术家从13组提名者中脱颖而出。他们通过多元媒介探索社会关系,赋予作品时间性、偶然性与情感深度。保时捷中国副总裁唐凤靓表示,该评选旨在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鼓励创新表达。ART021创始人应青蓝称赞获奖者敏锐自由的艺术表达。三位艺术家创作风格各异: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