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AI发展最新资讯  > 正文

AI新能源融合关键期,易能时代在做什么?

2024-05-16 16:5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随着AI规模迅速扩大,全球用电量都在激增。相关预测显示,保守估计到2030年,仅中国和美国用于AI的耗电体量就将达到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的20%和31%。

这组数字令人震惊,“AI发展即将被卡脖子,电力不足、电力告急、需寻求新出路”等观点纷沓而至。脸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最近就对采访者表示,能源问题将成为制约AI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与姚欣不谋而合。姚欣此前认为AI未来发展的核心瓶颈之一就在于对能源确定性的巨量消耗,未来不仅是某个部件产品的瓶颈,更重要的是能源电力的一系列更根本性的技术创新。这也是姚欣独具慧眼看中易能时代的原因,易能时代正在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完成产业升级,助力传统能源更快向有效清洁新能源转型。

当前的新能源和AI仿佛科技发展的AB面:高速发展的AI大量消耗能源、受能源制约严重,同时也通过在科研创新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快速迭代推动新能源产业本身的飞跃式发展。

A面:AI需求激增,消耗巨量能源

AI领域迎来革命性的技术大爆炸,但所需能源也在指数级上涨,能源紧缺成为掣肘发展的核心问题。国际能源署2024版《全球电力报告》显示,随着ChatGPT的异军突起,预计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三大板块的总用电量将达到1000太瓦时左右,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瑞典或者德国的总用电量,这其中的耗电大户是AI数据中心。

为AI数据中心寻找更多电力已经成为目前各大科技公司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他们进行的不太顺利,绝大多数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紧缺,拒绝引入AI数据中心为其提供所需电力。更重要的是,能耗需求量激增促使科技公司追求更有效的清洁能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一边是巨大的电力消耗,一边是没有着落的有效清洁能源,想要安然度过AI底层能源瓶颈,需要打破常规的颠覆性技术和产品。

B面:AI推动新能源飞跃式发展

AI的火爆,让投资者和企业看到了AI重塑新能源的可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AI或将成为新能源产业变革走向智能化的核心要素,促使传统能源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另一方面,AI导致的缺电潮也将成为部分区域电力重回正增长的重要驱动要素。

AI数据中心需要有效清洁的新能源,这促使新能源企业用更创新的技术、更低的成本实现更有效的能源传输,产业升级和转型应运而生。AI也通过自身的技术发展,利用数据分析来为新能源从材料科学、储能设备、充电设备等领域的技术升级提供参考,推动新能源企业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硬件方面,AI推动新能源传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新,譬如电力传输系统、新能源充电系统等,力求减少能源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提升新能源的使用效率。易能时代基于EN5技术推出的启明充电模块,将被运用在超快充充电桩上,通过更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更高的充电效率,提高电力利用率,在新能源传输使用及AI底层能源领域均有广阔的未来。

易能对新能源行业未来走向有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判断,且不遗余力的投入研发资源,致力于研究出更有效环保的新能源解决方案,而姚欣从中看到的是另一条新赛道:AI新能源融合研发,因此决心投资易能时代,意在借助易能时代创新的技术产品,深入布局新能源领域,共绘新蓝图。

未来属于有想法、有准备的人,易能时代正在尝试通过一个颠覆性的技术,打造一个高度智能化、集成化的新能源生态系统,通过在新能源转型升级方面的技术创新解决AI底层能源问题、进行AI研发融合,此举有望为未来的AI能源市场开辟出新的方向。这条宽广的新能源赛道,不仅是姚欣的新赛道,也是易能时代的新赛道,更是AI底层能源的新赛道。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安吉尔对置平衡泵惊艳亮相IFA,荣膺“年度技术创新大奖”

    安吉尔凭借自主研发的对置平衡泵技术,在2025年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上荣获“年度技术创新成果”大奖。该技术通过对称分布的平衡式传动机构,实现“三平衡”效果,大幅改善净水设备运行噪音,已获多项国际专利及发明奖项。这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彰显“中国创造”的国际影响力。安吉尔37年深耕净水领域,坚持技术创新,构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持续推动行业革新与升级。

  • AI战略深化落地!海尔空调启动全球创新大赛

    海尔空调于9月16日启动“AI无界+冷暖新境”全球创新大赛,面向高校师生、用户及生态伙伴征集创意,聚焦智慧空气体验创新。参赛者可通过官网、社交媒体及高校渠道提交方案,围绕产品平台创新、功能体验突破、外观设计革新及用户体验优化四大方向展开。优秀方案将依托海尔全球研发资源实现技术转化,应用于后续产品开发。大赛旨在推动空调行业向更智能、健康、人性化方向发展,加速AI技术在家电领域的应用普及。

  • 寒武纪:持续研发投入 聚力技术创新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总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增长295.82%。业绩增长得益于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AI芯片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达4.56亿元,研发团队792人占比77.95%,80.18%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基础系统软件平台持续优化迭代,训练和推理平台功能增强,支撑大模型预训练和强化学习业务。

  • 海信变频S架构:引领全球变频技术,开启舒适省电新时代

    海信空调在IFA2025展会上凭借变频S架构新品荣获多项创新大奖。该架构采用全栈自研技术,实现15秒速冷、30秒速暖,控温精度达±0.1℃,节能模式下电费可省50%。同时升级“金刚舱”与“信芯冰脉”技术,提升耐用性与极端环境适应性。产品承诺“10年不生锈”,满足用户对舒适与节能的双重需求。

  • 2025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隆重举行 AI焕新驱动产业质变跃迁

    9月11日,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2025在北京开幕,以“屏之物联+AI焕新”为主题。大会发布“屏之物联”战略发展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出AI工厂及多款行业首发新品,并联合生态伙伴发布可持续发展联合倡议。京东方强调以AI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变革,打造开放创新、绿色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引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海尔冰箱获评全球首座“人才灯塔工厂”

    9月16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第14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海尔重庆冰箱互联工厂获评全球首座“人才灯塔工厂”。这是海尔继拥有2座“智造灯塔工厂”后的又一突破,标志着海尔率先构建了智能制造与人才发展“双引擎”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新模式。该工厂通过AI赋能员工成长,实现员工流失率降低40%、创新参与度提升61%,为全球制造业提供了“以人才驱动智造升级”的可复制范本。

  • 不只是智造引领!海尔冰箱再获全球首座“人才灯塔工厂”

    9月16日,海尔重庆冰箱互联工厂获评世界经济论坛第14批全球“灯塔工厂”,成为全球首座“人才灯塔工厂”。海尔冰箱累计拥有三座灯塔工厂,行业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其智能制造实力体现在研发周期缩短30%、生产效率提升35%、订单响应周期缩短35%等方面。同时,通过智慧化管理实现“人机协同”,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大幅提升,设备维修效率提高75%。海尔实践表明中国智造已具备全球领跑实力,为行业树立智能制造新范式。

  • 全球首个!海尔智家入选“人才灯塔”工厂

    在全球家电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海尔智家依托“人单合一”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打破传统组织壁垒,释放个体价值。其重庆冰箱互联工厂凭借可持续的制造人才生态,成为世界经济论坛首个“人才灯塔”工厂。该工厂通过AI人才发展平台、创新激励平台和智能培训系统三大创新,实现关键岗位缺口率降低50%、员工流失率下降40%、创新参与度提升61%,为全球制造业人才发展树立典范。

  • 海尔再添两座灯塔工厂,入选全球首个“人才灯塔”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第14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海尔上海洗衣机互联工厂和重庆冰箱互联工厂凭借AI赋能智能制造与人才创新成果入选。至此,海尔累计拥有12座灯塔工厂,成为全球拥有灯塔工厂数量最多的中国企业。此次入选彰显了海尔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也代表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智能制造竞赛中的领先地位。

  • 大开想象!海信可卷曲激光影院将于919全球首发

    9月19日,海信将在青岛激光显示技术大会上首发全球首款可卷曲激光影院江山画卷R1。该产品采用独创升降卷曲系统,实现屏幕形态突破,升起时化身巨幕私人影院,收起后融入家居成为艺术装置。产品融合IMAX级画质与沉浸声场,重新定义家居美学,开启家电家居一体化新可能,展现中国显示技术的全球引领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