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中和农信:以可持续商业模式服务农村发展的“最后一百米”

2024-01-26 17:0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对话嘉宾 白雪梅

经济学硕士,高 级经济师,曾在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工作,现任中和农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20 年,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过程中,以农信农商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今,在中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高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多元化的金融发展需求对相关企业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金钥匙较高排名企业,综合助农机构中和农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雪梅,请她分享以可持续、负责任的商业模式助力中国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实践经验。

与时俱进,公益项目的商业化转型

CST:作为一家以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服务为使命的公司,中和农信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农村发展历程关系紧密。请您介绍一下中和农信都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这其中都经历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白雪梅:中和农信的起源始于 1996 年,最初是在中国扶贫的大背景下开展业务,我们以原国务院扶贫办和世界银行在秦巴山区扶贫项目中创设的一个小额信贷项目试点为切入点,借鉴格莱珉银行模式等国际经验,帮助传统金融服务不充分地区的农民发展生产、脱离贫困。

2008 年 5 月 4 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允许成立商业小贷公司,而且自从扩大了融资渠道之后,小额信贷项目运营稳定,服务区域不断扩大,为了实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组决定从公益项目改为公司化运营,于是,在这一年转制为公司,开始探索市场化运营之路。

此后十余年中,中和农信和中国农村地区一同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一方面,在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促进下,中国农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各方面的改善,我们的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能力随之增强。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技术化、网络化发展不断加速,为我们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便利。这两方面的发展机遇促使中和农信的业务类型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2020 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中和农信的使命与业务发展背景始终契合国家对现阶段农村发展情况的定位与判断,因此也随国家战略方针一起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

基于我们的观察,中国农村地区的当前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方面,虽然三农资金供给总量迅速增长、金融普及率大大提高,但农村金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尤其对于小微农户来说,融资难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另一方面,很多农户缺少金融、市场、先进技术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存在抗风险能力低、经营能力较弱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返贫”。因此,中和农信在当前阶段的主要着眼点是五大振兴中的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即对农村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与对农民的赋能。我们希望通过继续填补农村贷款缺口,以及提高农户综合能力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以人为本,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

CST:中和农信目前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其核心特征是什么?

白雪梅:中和农信的服务重点是中国农村地区的小微客户群体,业务覆盖全国 20 个省、 500 多个县、十万多个村庄。整体而言,中和农信最 大的商业模式特征就是“重视人的作用”,我们相信,乡村振兴是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

在团队建设方面,我们当前的 7000 余名员工共同构成了一个“总部-省-县”三层结构。其中,总部起到“超 级大脑”的作用,人员大多具有较好的全国和国际视野,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促进各项业务的优化升级。省级一层类似“神经网络”,负责人需要在当地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县级层面则如人的“四肢”,这一层级的员工占比达近90%,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有自己的人际影响力。我们通常不对他们做严格的学历要求,但会对他们进行培训,因此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吃苦耐劳、为人诚信。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特性,我们的业务比较重视熟人风控、熟人营销,客户经理们的个人能力会在中和农信的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

在产品服务方面,中和农信的核心思路,就是围绕同一个群体提供综合化、多元化支持,在促进农户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营收。其中,作为基础的小额贷款产品是针对农村小微客户特点定制而来。中和农信95%的贷款在 10 万元以下,99%以上的贷款都是无抵押、无公职人员担保贷款。我们会在贷前综合考察农户经营、家庭和个人情况,综合判断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在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同时,提升了风险管理能力。整个贷款流程中,当地客户经理会实时上门,帮助农户足不出户获得便利的金融服务。

此外,结合在服务过程中发现的更多农户需求,我们还开拓了诸如小额保险、农业生产服务等更多产品,提高农户的生产质量。同时,我们还会对农户进行金融教育、职业培训、农技支持、创业指导等多方面的赋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多维度的自我提升,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CST:我们了解到,中和农信开发了一个农村数字综合服务应用“乡助”,数字技术在中和农信的商业模式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白雪梅:“乡助”的定位是一个集合了中和农信所有业务的线上平台,农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使用包括信贷在内的各项服务。对我们而言,数字技术的引入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农户而言,线上AP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农户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户获得服务的难度;其二是对我们自身而言,在线平台可以优化流程并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同时减少在营销、风控、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成本。现在,我们已经搭建了团队,研发了“专家+数字技术”联合风控模型、大数据经营分析系统等一系列数字化工具。

不过,当前农村整体信息化程度和部分农户个人的数字能力仍然有限,因此,虽然有数字技术做辅助,我们现阶段仍然是以线下业务为主体进行服务,避免将数字能力较弱的群体排斥在外。在开展日常业务时,我们会有意识地对农户进行数字化教育,尽可能缩小数字鸿沟。

义利并举,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CST:中和农信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

白雪梅:中和农信的前身是公益组织,在成立之初,我们就给当时的小额信贷业务提出三个目标,第 一是基于当时的扶贫背景,明确要把钱借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第二是基于国际理念,明确要提高农户们的个人能力,第三是基于机构自身发展,明确要实现商业可持续。可以说,在实现营收的同时创造更多社会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就是中和农信的业务基因。对于所有事情,我们都会去考虑能不能做、做了有没有双向的意义和价值、能不能实现多赢。

整体而言,中和农信在社会绩效方面的成绩是最受到公认的。例如,在女性赋能方面,我们非常重视在业务发展中将更多妇女、低学历人群等相对弱势群体纳入服务范围。我们的贷款中女性参与率约70%,我们会通过优先向妇女提供贷款、将夫妻家庭的妻子列为“共借人”等方式,鼓励女性更多参与家庭经济决策和经营活动,帮助她们提高家庭与社会地位。我们也为农村妇女提供大量金融、创业、健康等方面的赋能公益服务,提升她们各方面的能力素养。

在气候保护方面,中和农信也一直投入关注。例如,我们在早期投资人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支持下引入了相应标准,会排除涉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贷款项目,在已贷款项目发展到小微企业级别时,我们会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环境风险评估。再如,在为农户提供各类消费品时,我们大力推广提供绿色耐用品。现在,我们还在探索分布式光伏业务,希望借助我们积累的农信服务网络来为促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增添助力。

在业务之外,中和农信也延续了公益传统,开展了许多聚焦农村的社会公益活动,包括设立“中和基金”来救助因大病、意外伤亡、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低收入群体、为基层农村女性提供免费健康义诊的“她计划”、为农村高考学子送考、义务植树等等。我们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益,相对简单的活动会由各层级分公司直接组织。考虑到一些公益项目需要更加专业的管理和研究, 2020 年,中和农信成立了面向全国、专注农村发展领域实践和研究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和乡村发展促进中心,目前“中和基金”以及其他一些农户创业赋能、农村发展研究方面的项目是由乡村发展促进中心来专业运作。

持续创新,服务农村最后一百米

CST:作为农信农商机构中的优秀实践者,您对其他同类机构的未来发展有哪些建议?

白雪梅: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和农信与同类机构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我们的服务对象虽已脱贫,但经济水平与发达地区人口相比仍有差距,存在“小而散”、农户生产高风险等客观问题,加上国内企业受到的法律监管、社会监督都在逐年增强,同类企业应该重视在运营成本、合规成本方面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和应对。

其二,我们所面对的竞争局面和刚起步时相比已不太一样,早期我们只需要填补传统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空白,如今很多具有成本优势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始向农村地区下沉,这会带来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相关企业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市场的需求和特点,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能力。

其三,农村地区的多维度、多层次需求促使我们加快多元化发展,服务种类的增加需要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人才,这也会给企业的内部人才培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相关企业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持续引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技能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CST:最后请您谈一谈,您对中和农信的未来发展有哪些展望?

白雪梅:中和农信的使命是“服务农村最后一百米”。这句话首先强调的是中和农信会专注服务农村。其次,“最后一百米”在具象上指的是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分散、处于服务末端,意象上则指的是农户因能力条件受限,离服务较远。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和农信未来会继续深入末梢地区、不断填补市场空白,把最不容易得到服务的人也服务到。同时不断缩小城乡、贫富、性别和数字化发展差距,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让更多农村小微客户群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富邦华一银行践行ESG:爱心助学筑梦未来,赋能社会可持续发展

    5月28日,上海富邦华一公益基金会向苏州市东冉学校捐赠价值54,780元的教学投影仪等设备,改善教学条件。该活动获苏州市台办、姑苏区教体文旅委支持。基金会自2018年起通过苏州分行在当地开展公益,累计投入59万元,包括为老人提供意外骨折保险、重阳节慰问,与东冉学校、苏州技师学院建立长期帮扶关系,提供助学金等。基金会成立7年来在全国开展助学、扶贫等公益行动,累计投入超1800万元,帮扶贫困学生515万元。未来将继续关注弱势群体,践行社会责任。

  • “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发布,“教育普惠+标准共建”助力全球人工智能体系构建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腾讯联合多家机构发起"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包含AI教育普惠和强化学习标准共建两大板块。该计划将面向全球高校开放《人工智能通识课》和《人工智能强化学习专业课》教学资源,助力构建高质量AI教学体系。同时,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颁奖典礼作为"学赛研产"联动的重要环节,吸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高校队伍参赛。2025年赛事将首次联合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围绕AI前沿产业真实场景设置赛题。腾讯还通过"青云计划"为全球顶尖AI人才提供就业机会,推动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等机构牵头制定了强化学习系统系列技术标准,填补了领域内标准空白。

  • 百年奢品家电ASKO闪耀“设计上海”2025 探寻可持续奢居未来

    6月4-7日,"设计上海"2025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汇聚全球顶尖设计师与品牌。北欧百年奢侈家电品牌ASKO以"自然生息"沉浸式主题展惊艳亮相,通过跨界艺术装置展现自然灵感与工业设计的完美融合。展览呈现全新ASKO Pro Home™洗衣房系列,并特邀国际设计师陈旻创作震撼艺术装置ASKO TORNADO。期间还举办"感质时序,细筑经典"设计论坛,探讨时间价值与可持续设计理念。ASKO传承北欧百年设计理念,所有产品设计以20年使用寿命为标准,彰显品牌对环保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 突破“交易即终结”模式、重构行业标准,慕思金管家服务升级焕新

    慕思金管家在"618世界除螨日"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最多人同时线上线下床垫除螨"纪录。这标志着慕思"体验式"服务理念再升级,通过打造全链路服务体系,突破传统家居行业"交易即终结"模式。慕思金管家服务已覆盖全国500多个城市,累计提供除螨服务超470万次,客户满意度达99.6%。此次4.0模式升级以"全场景专业+全周期呵护"为核心,构建数字化服务生态,提供十大权益体系。慕思通过20年深耕睡眠赛道,持续迭代服务模式,从产品交付迈向体验交付,重构"高端=产品+服务"的行业认知,推动寝具行业服务升级。

  • 年度攻防演练专题 | 构建暴露面管理安全防御“综合体”,提升应对攻击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云计算平台及其各类应用全面接入互联网,然而,从底层网络架构,到上层业务应用,再到敏感数据存储,每一个环节都像是未上锁的门,成为黑客觊觎的潜在入侵点。面对复杂且变化不断的网络环境与新型攻击手段,为确保企业业务稳定运行并精准识别、缩小潜在攻击面,暴露面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重保期间,企业需要一种更加主动、更�

  • B端制胜:商业大数据行业的未来战场

    中国商业大数据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31.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06.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04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7%。当前行业面临关键转折:虽然C端服务因用户基数庞大成为流量入口,但未来决胜点在于B端企业级市场。企业需从工具提供转向解决方案交付,深入垂直行业痛点场景,如供应链安全数字化管理等刚需领域。唯有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方案解决企业核心业务痛点,服务商才能在这片蓝海中赢得未来。行业终局将属于那些真正赋能企业、让数据创造价值的深耕者。

  • 发发奇平台怎么样?堪称奢侈品平台商业传奇

    FARFETCH(发发奇)从2023年濒临破产到2024年实现3000万美元盈利,完成华丽转身。其核心优势在于创新的"数字连接者"商业模式,通过轻资产技术平台串联全球3500个奢侈品牌和1300家买手店,既规避库存压力又保证商品稀缺性。平台拥有两大护城河:自主研发的库存同步系统和AI推荐算法确保全球商品实时更新与精准匹配;与1300家顶级买手店的长期合作保障稀缺单品供应。严格的商品三重认证体系带来99.7%的正品满意度。2023年被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收购后,通过物流优化、关闭亏损业务等改革实现扭亏为盈。未来将借力Coupang深耕亚洲市场,从激进创新者转型为务实运营者。

  • 韦东奕形象疑被用作牙科商业引流 抖音客服:平台禁止!

    近日,北大韦神韦东奕”注册抖音账号引发关注,4秒露脸视频中,韦东奕半排牙齿脱落,让不少网友关心其健康问题。 而在抖音平台上搜索发现,韦东奕形象疑似已经被用作牙科商业引流。 目前,已有牙医博主使用韦东奕视频形象,分析其牙齿状况,并科普何为牙周炎。 值得注意的是,科普视频附有在线咨询链接,点击链接会跳转到该医生门诊预约,或花费19.9元在线图文

  • A档评级背后的标杆力量:宁波银行综合金融服务模式解析

    宁波银行在交易商协会首次发布的"主承销商综合评价"中跻身A档,成为城商行标杆案例。该行通过"规模筑基-创新驱动-风控护航"三位一体发展模式,2024年总资产突破3.12万亿元,增速15.25%显著高于行业水平。债券承销连续五年保持区域性银行首位,全年承销规模达2596亿元,绿色债券承销规模位居城商行首位。创新推出全国首批"两新"债券等产品,为实体�

  • 量子之歌:潮玩品牌WAKUKU崛起,开启新商业增长极

    量子之歌旗下潮玩品牌WAKUKU凭借独特战略眼光和精准市场定位迅速崛起。该品牌以糖胶毛绒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快速打开市场。线上入驻抖音、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线下在核心商圈设立主题专区。借助虞书欣、章若楠等明星自然佩戴的社交传播效应,形成"明星同款-粉丝追捧-稀缺特质"的营销闭环。同时积极拓展全球化布局,在泰国曼谷通过当地明星合作推广引发抢购热潮。WAKUKU的成功不仅丰富了量子之歌的业务结构,更为其构建了面向未来的新商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