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红牛商标争夺最新资讯  > 正文

红牛7年拉锯战正在进行 ,东鹏饮料业绩双增或成赢家

2023-04-28 17:4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4 月 26 日,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发布了《十问泰国天丝》一文,将两家公司关于“红牛”商标的争夺再次推向风口浪尖。纷争多年再有新进展,不仅让红牛再次因商标归属问题进入大众视野,也影响着功能性饮料的竞争格局——功能性饮料还有哪些机遇,谁又将在全新的格局中突出重围。

红牛的商标之争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 1984 年,严彬在泰国创办华彬集团,并于 1995 年与泰国红牛、泰国天丝在中国合资成立了中国红牛,拥有了红牛商标在中国的经营权。此后,红牛饮料的市场体量不断扩大,作为其在中国的运营方,华彬集团借此成长为饮料巨头,其实控人严彬的个人财富也不断增长。

不过,红牛在掀起造富盛宴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品牌争夺战。自 2016 年开始,双方便开始了红牛系列商标纠纷,其争议的焦点在于,合作期限是 20 年还是 50 年。泰国天丝认为授权期只有 20 年,华彬集团却认为授权期有 50 年。双方对这个问题争执不休,于是展开了长达 7 年的诉讼。

而就在中国华彬与泰国天丝陷入商标之争时,国内功能性饮料市场也迎来了众多“后起之秀”。

在商标之争开始之前,红牛在中国从无到有,几乎以一己之力开辟出功能性饮料市场,在 2011 年之前市占率一度高达87%, 2015 年年销售额高达 230 亿元。但随着 2016 年中、泰红牛之争的正式打响,中国红牛销售额始终停留在 190 亿元到 230 亿元之间。

2021 年 5 月,东鹏饮料超车红牛登陆A股,成为中国能量饮料第 一股; 2022 年 4 月,东鹏特饮发布的 2022 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5. 0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89%;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 4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5%。值得注意的是, 2022 年度,公司首 次实现了营收回款过百亿。

根据尼尔森IQ数据显示, 2022 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31.70%上升至36.70%,销售量连续两年排名第 一。而且,今年一季度,东鹏特饮同样涨势显著。据该公司一季报披露,今年1- 3 月,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24. 91 亿元,同比上涨24.14%;归母净利润4. 97 亿元,同比增长44.28%。

除了行业的增长空间之外,东鹏特饮自身的优势也有望在未来逐渐释放。从产品自身看,在东鹏 0 糖、东鹏气泡特饮外相继推出即饮咖啡“东鹏大咖”、电解质水“东鹏补水啦”、东鹏天然水等,也让东鹏饮料产品矩阵不断优化,在终端货架的占领上也在持续走高。

此外,在营销推广方面,东鹏饮料进一步确立了重点人群的客户战略,向“电竞人群”、“白领人群”等扩展,并通过赞助电竞RNG战队、街舞、影视植入等方式,以自然融入方式,加快对消费场景的渗透,进而影响消费者认知和心智。

除了东鹏饮料外,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还有不少巨头跨界而来,如伊利旗下的焕醒源和可口可乐旗下的魔爪。甚至李子园、盼盼等品牌也声称要进军电解质饮。

谁的牛还悬而未决,但功能饮料的江湖却早已乱了。各方势力都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时机,并迅速实现崛起,在红牛商标战这一风暴中,功能饮料市场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看「中国芯」和「国民饮」:小米与东鹏饮料的民族品牌进阶之路

    文章概述了中国民族品牌在科技和消费领域的崛起,重点介绍了小米和东鹏饮料的创新突破。小米通过持续研发,在芯片领域实现质的飞跃,推出玄戒O1芯片,展现高端芯片实力;东鹏饮料凭借"质价比"策略和数字化营销,在功能饮料市场逆袭国际品牌,年销售额超百亿。两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差异化战略和渠道建设,展现了中国制造的活力与实力,为民族品牌全球化竞争树立标杆,彰显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的创新活力与竞争力。

  • 国泰基金李海的深度价值成长之道:国泰金泰的业绩表现与投资理念

    国泰基金李海管理的国泰金泰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表现亮眼,近3年、5年收益率分别达37.92%和64.67%,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李海采用"深度价值成长"投资理念,通过自下而上选股结合中观行业判断,重点关注因阶段性困境被低估的优质企业。其投资风格注重安全边际,不追热点,严控风险。长期看好中国核心资产重估机会,认为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中国优质企业仍有上涨空间。在消费领域,李海采取"新消费为矛、旧消费为盾"策略,既挖掘新兴成长机会,也把握传统消费龙头估值修复机遇。

  • 销售易营销Agent重磅上线!智能拓客、精准触达,让业绩增长更简单

    文章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智能营销Agent实现精准获客。在流量红利消退、降本增效的背景下,企业转向存量客户价值挖掘。营销Agent能:1)分析客户画像,精准推荐潜在客户;2)识别老客户复购机会;3)智能匹配营销策略,实现一键触达。通过三个典型场景展示了如何"以存量博增量",包括复制成功客户案例、挖掘交叉销售机会、个性化营销触达。该方案打破了数据壁垒,解决了客户识别难、拓客难、触达难等问题,为企业提供持续增长动能。

  • 雷军:小米汽车计划2027年出海

    在今晚的直播中,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后年(2027年)才会有出海的计划。 雷军表示,当前小米汽车在国内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优先服务好国内车主是现阶段核心任务。 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目标已经从30万台上调至35万台,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此前,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小米2024年业绩会上也谈到了小米汽车出海。他表示,汽车出海的复杂度要比�

  • 英氏专注辅食17年,打造更契合中国宝宝的科学辅食体系

    英氏作为本土辅食品牌,17年来专注中国宝宝营养需求,首创科学5阶精准喂养体系,填补行业空白。该体系根据6-36月龄宝宝"坐、咬、爬、站、走"五大成长阶段,从生理、营养与感知力三维度精准匹配需求。2023年实现全线产品婴标化,成为首个完成全品类婴标认证的辅食品牌,并参与国家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标准GB10769修订。英氏构建"院士站+博士后团队+质检实验室"的科研铁三角,与单杨院士团队共建研究院,联合江南大学成立实验室,近期又与湖南省质检院共建联合研发实验室,推动行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树立中国婴童食品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 雷军:没有出红米汽车的打算 小米汽车计划2027年出海

    雷军解释称,当前小米汽车在国内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火热态势,优先服务好国内车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是小米汽车现阶段的核心任务。而且,基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小米汽车已将2025年的交付目标从30万台上调至35万台,这一调整也从侧面反映出小米汽车在国内市场的超高热度。 综合多方面因素,小米汽车决定将首要任务聚焦于在中国市场取得显著成绩,以此�

  • 真全面屏iPhone来了!曝苹果2027年将推屏下摄像头

    今日,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发文透露,苹果基本确定将在2027年引入屏下摄像头技术。与此同时,安卓阵营的TOP5品牌也有意在同期跟进,目前已经开启了超前瞻预研工作。

  • 2025过半,“爱优腾”没有赢家?

    2025年过半,上半年,“爱优腾”三家在有效播剧上各有千秋,都有不同出圈程度的爆款剧集,《无忧渡》《折腰》《藏海传》先后成为流量收割机。更早之前,还有《宴回时》《难哄》《漂白》等剧集刷屏。 不过,如果从数据维度进行排名的话,还是能分出伯仲。从播放量、市占率、集均播放等关键指标来看,上半年剧王应该毫无争议当属优酷的男频权谋剧《藏海传》。市�

  • NBA总决赛时隔九年再迎抢七大战 步行者和雷霆你看好谁?

    NBA2024-2025赛季总决赛持续激烈进行,在系列赛第六场较量中,坐镇主场的印第安纳步行者以108比91的比分大胜俄克拉荷马雷霆,成功将系列赛大比分扳成3比3平,双方即将迎来“抢七大战”。 这是自2015-2016赛季总决赛“骑勇大战”后,联盟时隔九年再度出现总决赛“抢七”的历史盛况。 ​系列赛第六战,哈利伯顿决定带伤出战。最终,步行者主场108比91大胜雷霆,将大比分改�

  • 20周年纪念版iPhone曝光:全玻璃机身 预计27年9月发布

    近日,知名苹果记者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Power On》节目中披露了苹果为iPhone问世20周年筹备的特别计划。 据其透露,苹果正在打造一款代号为Glasswing的特别版iPhone机型,该机型设计灵感源于拥有透明翅膀的蝴蝶,整体采用极简主义全玻璃机身,预计将于2027年9月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