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科学进展》最新资讯  > 正文

科学家用3D打印机“生物打印 ”植物细胞 以研究细胞功能

2022-10-15 09:53 · 稿源: cnbeta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可重复的方法,通过3D打印机“生物打印 ”这些细胞来研究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之间的细胞通讯。学习更多关于植物细胞如何相互“沟通”--以及与环境“沟通”--是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细胞功能的关键。这最终可能导致产生最佳的生长环境和更好的作物品种。

该研究于10月1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科学家们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和大豆的细胞进行了生物打印。他们想研究植物细胞在被生物打印后是否会存活--以及存活多长时间。此外,他们还想研究它们如何获得和改变它们的身份和功能。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Lisa Van den Broeck说:“植物的根部有很多不同的细胞类型,具有专门的功能,”她是描述这项工作的论文的第一作者。“也有不同的基因集被表达;有些是细胞特异性的。我们想知道在你对活细胞进行生物打印并将它们放入你设计的环境中后会发生什么。它们是否还活着,并且在做它们应该做的事情?”

3D生物打印植物细胞的过程在机械上类似于打印墨水或塑料,但有一些必要的调整。

Van den Broeck说:“我们不使用3D打印墨水或塑料,而是使用‘生物墨水’,或活的植物细胞。这两个过程的机械原理是相同的,但植物细胞有几个明显的区别:一个紫外线过滤器用于保持环境无菌,多个打印头--而不是只有一个--同时打印不同的生物墨水。”

没有细胞壁的活体植物细胞,或原生质体,与营养物质、生长激素和一种叫做琼脂糖的增稠剂(一种海藻类化合物)一起进行了生物打印。琼脂糖有助于为细胞提供强度和“脚手架”,类似于支持建筑墙体中砖块的砂浆。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学教授、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Ross Sozzani说:“我们发现,使用适当的支架是至关重要的。当你打印生物墨水时,你需要它是液体,但当它出来时,它需要是固体。模仿自然环境有助于保持细胞信号和线索在土壤中的发生。”

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3D生物打印细胞是可行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裂,形成小的细胞群。

Van den Broeck说:“我们预计在细胞进行生物打印的当天会有很好的存活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在生物打印后保持细胞超过几个小时,所以我们不知道几天后会发生什么。手动移液细胞后显示出类似的活力范围,所以3D打印过程似乎不会对细胞造成任何伤害。”

“这是一个手动的困难过程,而3D生物打印控制了液滴的压力和液滴的打印速度,”Sozzani说。“生物打印为高通量处理和控制生物打印后的细胞结构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如层状或蜂窝状。”

研究人员还对单个细胞进行了生物打印,以测试它们是否能够再生,或进行分裂和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拟南芥的根和芽细胞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和支架组合以获得最佳的生存能力。

同时,超过40%的单个大豆胚胎细胞在生物打印两周后仍保持活力,并且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裂,形成小的细胞群。

Sozzani说:“这表明3D生物打印可以用于研究作物植物的细胞再生。”

最后,研究人员研究了生物打印细胞的细胞特性。拟南芥根细胞和胚胎大豆细胞以高增殖率和缺乏固定身份而闻名。换句话说,像动物或人类干细胞一样,这些细胞可以成为不同的细胞类型。

“我们发现,生物打印的细胞可以拥有干细胞的身份;它们分裂和生长,并表达特定的基因,”Van den Broeck说。“当你进行生物打印时,你打印的是整个细胞类型的群体。我们能够检查3D生物打印后单个细胞所表达的基因,以了解细胞身份的任何变化。”

研究人员计划继续他们的工作,研究3D生物打印后的细胞通讯,包括在单细胞水平。Sozzani说:“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显示了使用3D生物打印的强大潜力,以确定在受控环境中支持植物细胞生存能力和通信所需的最佳化合物。”

举报

  • 相关推荐
  • 一起追更科学浪漫!9月我只蹲这个直播间

    9月1日起,中国科协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科普之光”。活动包含19场主题策划和11场特别节目,覆盖大国重器、科学冷知识、实验室突破等硬核科技内容,通过直播、慢直播等形式,让公众沉浸式体验科学魅力。活动还设有地域特色科普内容,聚焦西藏、新疆等地的科技发展成就。适合全年龄段参与,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 男子10年暴涨100斤半年减30斤 科学减重方法揭晓

    ​近日,一名男子的体重管理经历引发社会关注。据公开信息显示,该男子因长期工作压力导致体重在十年间激增100斤,最高体重达223斤,后通过半年坚持跑步与节食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减重30斤,目前体重降至193斤,并自述精力较减重前显著提升。 医学专家指出,成年男性体重短期内大幅增长可能引发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而科学减重能有效改善身体机能。该�

  • 护肝片十大品牌盘点,Swisse护肝片科学护肝更高效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加班、频繁应酬等不良习惯给肝脏带来沉重负担。肝脏作为人体“解毒器官”,负责代谢毒素、分解脂肪等重要功能。文章强调护肝需从日常做起,保持良好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必要时可借助科学护肝产品。肝脏健康与身体状态息息相关,建议每年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了解肝脏状况。科学合理地呵护肝脏健康,内外兼顾才能让肝脏持续高效运转。

  • 英氏配方米粉:6个月-1岁宝宝的科学喂养方案

    6个月宝宝进入发育黄金期,能量与营养需求剧增。配方奶无法满足每日2500kJ能量和10mg铁需求,存在808kJ能量缺口。英氏分阶段配方米粉精准匹配各阶段需求:1阶(约6月龄)帮助肠道适应,2阶(7-9月龄)锻炼咀嚼能力,3阶(10-12月龄)侧重味觉开发。每阶段搭配不同营养成分,从30g逐步增至50g,实现"吃饱吃好"与能力成长的双重目标。

  • 《黑神话:钟馗》先导预告公布 游戏科学宣布《黑神话:钟馗》官网上线

    在科隆游戏展开幕活动上,游戏科学团队压轴登场,为全球玩家带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惊喜——并非《黑神话:悟空》的DLC,而是全新力作《黑神话:钟馗》的正式公布。这一消息瞬间引爆了现场气氛,标志着黑神话系列第二部作品正式拉开序幕,其官网也同步上线,供玩家们一探究竟。

  • 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黑神话:悟空》DLC有惊喜 会以更完整更扎实的方式回来

    就在无数粉丝对黑猴DLC翘首以盼的时候,游科深夜放了一枚重磅炸弹新作《黑神话:钟馗》正式官宣。 与此同时,《黑神话:悟空》官微改名《黑神话》。这也意味着,黑神话将变成一个游戏系列,一个全系游戏宇宙。除了悟空、钟馗,后续还会有很多新故事。 但《黑神话:悟空》DLC呢?放心,它没有流产,只是会迟一些。 游戏科学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

  • 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昇腾突破知识增强大模型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骞团队基于昇腾平台开发了工业知识图谱构建框架和大模型增强推理技术。该研究通过融合领域小模型与大语言模型,构建了"初始识别-知识抽取-知识引导反思"三阶段框架,显著提升了知识抽取准确性。在智能运维系统应用中,团队采用ETL架构处理多模态数据,结合RDF语义网技术构建知识图谱,并研发故障智能预测诊断模块。同时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增强与过滤框架,利用PLM嵌入空间降低计算负担,有效提升知识增强的灵活性。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工业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适配,为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女子让螳螂吃掉颈后肉瘊子 医生:此举不科学

    8月10日,四川成都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一只螳螂意外闯入一家店铺,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特殊治疗”。 当时,店内一名女子发现了这只螳螂,她没有将其赶走,而是突发奇想,抓住螳螂让它去啃食自己颈后的肉瘊子。事后,该女子在评论区回复他人询问时表示,螳螂啃食时有点疼,那种感觉就像针扎一样。 这一奇特行为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医生�

  • “十四五”硬核成果丨突破1000万片!我国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文章概述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重点介绍了国产飞腾CPU的发展成就。截至2024年12月,飞腾系列CPU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实现了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科研团队攻克了片上并行处理器体系结构、超大规模高速缓存一致性协议等关键技术,并首创国内CPU层面的安全架构规范,为信息系统提供了"疫苗"级安全防护。目前飞腾已研制出10余款高性能通用CPU,广泛应用于政务办公、金融电信、电力能源等重要领域。

  • “碳水”选对了吃得饱还不长胖 科学选择助健康控体重

    ​在追求健康与理想体重的当下,不少控制体重者将碳水化合物视为导致长胖和血糖波动的“罪魁祸首”,对其避之不及。然而,最新研究却带来了全新观点:碳水化合物并非“一概而论”的敌人,而是存在“好”“坏”之分,选对碳水,既能吃得饱又能避免长胖。 “好碳水”食物种类丰富。全谷物类,像糙米、燕麦、藜麦、全麦粉等,完整保留了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