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我国科学家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发现了火星古风场改变的沉积层序证据,表明这片区域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这项研究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与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共同完成,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据中国探月工程”公众号消息,今天是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一周年的日子。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迄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56个火星日,行驶总里程1921米。环绕器自发射以来已飞行661天,自进入环火轨道以来,持续开展遥感探测。目前,两器状态良好,累计获取并传回原始科学数据约940GB。科学家团队正在开展数据分析、解译和研究。据悉,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首次实现地外行星?
根据我国月球与行星地名库(LPND)发布的公告,国际天文联合会 IAU 于2022年3月9日正式批准了位于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以及可能的巡视区域内的16个环形坑、3个穹丘、2条沟和1座方山的正式地名...公告称,这些地理实体是有原则选取的,它们的名称是依据了 IAU WGPSN 的命名惯例:所有环形坑都是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都城存在关联性的、人口小于10万的镇或村一级地名,或是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中按地区覆盖多样性的原则进行命名的,其他类型的地理实体名称均继承自附近的环形坑名称......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11月8日,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在此之前,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目标,各项状态良好,正继续开展探测任务。 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近火点约265千米、远火点约1.07万千米、周期约7.08小时的遥感轨道方案,在保证开展环绕科学探测的同时,为火星车提供?
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消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已经进入日凌阶段,与地球暂时失去联系。9月下旬开始,地球、火星逐渐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上,太阳电磁辐射干扰逐渐增强,器地通信受到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这种现象称作日凌”。日凌期间,探测器与地面失联”是预期的正常状态,是失联”,而不是失踪”。为安全度过日凌期,火星车和环绕器已经先后完成相关状态设置,停止科学探测工作,并持续?
央视新闻援引国家航天局消息,截至今天20时,祝融号”火星车已累计行驶410.025米,工况正常。同时,正在为祝融号”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服务的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353天, 地火距离3.707亿千米,工况正常。7月9日,国家航天局公布最新火星表面地貌影像,图片中,火星岩石纹理特征和火星车车辙清晰可见。据中国的航天”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7月8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54个火星日,行驶里程超过300米。火星车驶上火星?
6月12日消息,今日上午,国家航天局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情况。会上,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介绍,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标志性成就。许洪亮表示,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
火星怼脸照”来了。今天,天问一号拍到的特殊合影登上热搜。6月7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区域高分影像图。图像中天问一号着陆平台、祝融号”火星车及周边区域情况清晰可见。照片曝光后,网友纷纷表示:不明觉厉”。据了解,影像图由天问一号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于6月2日18时拍摄。图像右上角有两处明显亮斑,靠上的亮斑由两个亮点组成,较大亮点为天问一号着陆平台,较小亮点为祝融号”火星车。以着陆平
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新奇迹。着陆成功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爆发了热烈的欢呼声、掌声。但此时,一位女调度依然十分淡定,始终保持稳定的语速,准确地发出一条条指令,直到确认成功、任务结束后才露出灿烂的笑容。视频她就是鲍硕,1992年出生的一个90后,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组建40年来的第一位女调度。去年9月21日,天问一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也成为全球第三个登陆火星的国家。这也掀起了大家对火星的好奇,尤其是此前马斯克曾多次宣称将在2030年之前送首批人类前往火星,并持续探索火星移民工程。那么火星移民究竟能不能实现呢?日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做客《白问》,白岩松询问了关于火星移民的问题,并希望能了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