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键词 > 天问一号最新资讯
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7月14日,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悉,“天问一号”已经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7月22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正式对外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和火星车”。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天问一号到火星要多久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有什么目标

“天问一号”的科学目标包括:(1)绘制火星形态和地质结构图;(2)调查火星表面的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3)分析火星表面的物质组成;(4)测量电离层和火星地表气候及环境特征;(5)探索火星的物理场(电磁场、引力场)和内部结构。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时间表

整个计划共分四个阶段: 

阶段1:(~2009年)会对第一次任务进行充足准备,包括定立探测目标、技术研发和寻求国际合作。

阶段2:(2009年2020)探测火星环境,所得的数据用作火星软着陆之用。

阶段3:2020年发射火星着陆器并携带一辆火星车,在火星上软着陆。

阶段4:成立火星表面观察站、发展飞行器穿梭地球与火星、并且建立火星基地供机械探测器进入。此阶段的最终目标是为将来人类登陆火星提供基础,令人类可在火星观察站中观察火星。

中国载人登月时间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曾经表示,对于中国载人登月工程计划的时间,国内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一些专家说中国可以在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工程。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发表演说时也曾说 “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2020年他们是可以实现载人登月工程的”。第二种说法,航天科技集团的叶培建院士公开发表过自己的观点,认为2025年比较合适。第三种说法,中国科学院编制的50年长远规划中提了一个时间表,认为中国要实现载人登月工程是2030年。

网络媒体对“天问一号”描述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目前我国发射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测器

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屈原长诗

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我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

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务

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

火星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中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技术和科学”双轮驱动的探测任务

世界领先探测器之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火星探测器

中国国产第一艘火星探测器

中国深空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中国火星探测任务

中国火星探测器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

中国的火星探测器

中国研制、发射的首个火星探测器

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

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磅出击

中国航天第369次发射

中国航天者向太空发问的第一步

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又一里程碑工程

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里程碑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系列”的首次任务

搜索引擎对“天问一号”的分析

  • 组成:
    环绕器
  • 源于:
    天问
  • 发射: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 总质量:
    约5吨
  • 首席科学家:
    万卫星
  • 重量:
    接近5吨
  • 发射升空:
    文昌航天发射场
  • 任务目标:
    通过一次发射
  • 登陆点:
    1号地点
  • 总重量:
    5吨
  • 总研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 速度:
    4.8公里/秒
  • 首席科学家助理:
    魏勇
  • 目标:
    通过一次发射任务
  • 科学目标:
    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
  • 择机实施:
    7月下旬到8月上旬
  • 最远距离:
    4亿公里

网友给“天问一号”贴的标签

  • 探测器
  • 探测任务
  • 火星探测任务
  • 国家
  • 任务
  • 火星探测器
  • 公司
  • 深空探测器
  • 火箭
  • 卫星
  • 火星车
  • 航天器
  • 行星探测任务
  • 项目
  • 中心
  • 火星探测项目
  • 探测工程
  • 太空任务
  • 运载火箭
  • 设备
  • 行星探测器
  • 探索任务
  • 测控任务
  • 工程
  • 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 火星探测
  • 仪器
  • 探测项目

网络媒体对“天问一号探测器”描述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火星探测任务

目前中国发射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测器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搜索引擎对“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分析

  • 组成:
    环绕器
  • 发射:
    7月23日
  • 发射升空: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 升空:
    文昌航天发射场

网友给“天问一号探测器”贴的标签

与“天问一号”的相关热搜词:

相关“天问一号” 的资讯62篇

  • 天问一号、祝融号在火星有重要发现!发生在40万年前

    我国科学家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发现了火星古风场改变的沉积层序证据,表明这片区域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这项研究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与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共同完成,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一周年:成功实现我国航天史六个首次

    据中国探月工程”公众号消息,今天是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一周年的日子。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迄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56个火星日,行驶总里程1921米。环绕器自发射以来已飞行661天,自进入环火轨道以来,持续开展遥感探测。目前,两器状态良好,累计获取并传回原始科学数据约940GB。科学家团队正在开展数据分析、解译和研究。据悉,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首次实现地外行星?

  • 中国拿下火星22个地理实体名:获IAU批准 在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

    根据我国月球与行星地名库(LPND)发布的公告,国际天文联合会 IAU 于2022年3月9日正式批准了位于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以及可能的巡视区域内的16个环形坑、3个穹丘、2条沟和1座方山的正式地名...公告称,这些地理实体是有原则选取的,它们的名称是依据了 IAU WGPSN 的命名惯例:所有环形坑都是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都城存在关联性的、人口小于10万的镇或村一级地名,或是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中按地区覆盖多样性的原则进行命名的,其他类型的地理实体名称均继承自附近的环形坑名称......

  • “天问一号”环绕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探测火星全球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11月8日,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在此之前,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目标,各项状态良好,正继续开展探测任务。 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近火点约265千米、远火点约1.07万千米、周期约7.08小时的遥感轨道方案,在保证开展环绕科学探测的同时,为火星车提供?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日凌:正常“失联”

    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消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已经进入日凌阶段,与地球暂时失去联系。9月下旬开始,地球、火星逐渐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上,太阳电磁辐射干扰逐渐增强,器地通信受到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这种现象称作日凌”。日凌期间,探测器与地面失联”是预期的正常状态,是失联”,而不是失踪”。为安全度过日凌期,火星车和环绕器已经先后完成相关状态设置,停止科学探测工作,并持续?

  • “祝融号”火星车行驶超400米 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已353天

    央视新闻援引国家航天局消息,截至今天20时,祝融号”火星车已累计行驶410.025米,工况正常。同时,正在为祝融号”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服务的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353天, 地火距离3.707亿千米,工况正常。7月9日,国家航天局公布最新火星表面地貌影像,图片中,火星岩石纹理特征和火星车车辙清晰可见。据中国的航天”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7月8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54个火星日,行驶里程超过300米。火星车驶上火星?

  • 国家航天局: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中国航天史“6个首次”

    6月12日消息,今日上午,国家航天局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情况。会上,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介绍,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标志性成就。许洪亮表示,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

  • 天问一号拍到的特殊合影上热搜 网友:不明觉厉!

    火星怼脸照”来了。今天,天问一号拍到的特殊合影登上热搜。6月7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区域高分影像图。图像中天问一号着陆平台、祝融号”火星车及周边区域情况清晰可见。照片曝光后,网友纷纷表示:不明觉厉”。据了解,影像图由天问一号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于6月2日18时拍摄。图像右上角有两处明显亮斑,靠上的亮斑由两个亮点组成,较大亮点为天问一号着陆平台,较小亮点为祝融号”火星车。以着陆平

  •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淡定发指令的90后女调度火了 曾43小时不睡觉

    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新奇迹。着陆成功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爆发了热烈的欢呼声、掌声。但此时,一位女调度依然十分淡定,始终保持稳定的语速,准确地发出一条条指令,直到确认成功、任务结束后才露出灿烂的笑容。视频她就是鲍硕,1992年出生的一个90后,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组建40年来的第一位女调度。去年9月21日,天问一

  • 天问一号总设计师谈火星移民:不科学!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也成为全球第三个登陆火星的国家。这也掀起了大家对火星的好奇,尤其是此前马斯克曾多次宣称将在2030年之前送首批人类前往火星,并持续探索火星移民工程。那么火星移民究竟能不能实现呢?日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做客《白问》,白岩松询问了关于火星移民的问题,并希望能了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