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新春采购节,云服务器多种机型限时抢购,2核2G首年40元,4核8G首年211元,专业技术7*24小时在线服务,腾讯云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快捷,安全,稳定的云服务!
正如毛不易担任焕新大使的海报文案所言,海信L5G凭借 75 英寸 7999 元, 80 英寸 10999 元的价格,正在掀起一场“激光电视普及风暴”,成为最近大屏市场的焦点...2018 年 5 月上市的海信激光电视L5 系,凭借卓越性能及价格优势,登顶 2019 年度畅销榜TOP1,成为推动激光电视普及的先锋...75 吋零售量同比增长52.9%、 85 吋同比增长了61.1%,是大屏市场上增长最快的尺寸段...“基于中产家庭渗透率与彩电总保有量的交叉测算表明,激光电视长期空间或在 600 万台左右......
随着工艺制程的不断缩进,芯片制造商想要延续“摩尔定律”正变得愈加困难...UCIe 联盟成员包括了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以及芯片设计商 AMD、ARM、Google、Meta、微软、以及高通...多年来,处理器一直由单独的矩形、带有电路的完整芯片组成...UCIe 的工作,旨在标准化不同小芯片之间的通信链接...
最近十多年有业界厂商认为摩尔定律已经失效,半导体工艺演进面临困难,不过台积电南京厂总经理罗镇球日前表示摩尔定律仍在前进,明年台积电会量产3nm工艺,再下一代的2nm工艺进展顺利。罗镇球22日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1年会上指出,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半导体技术发展依然是没有减缓,仍按原来步调持续前进。他表示,虽然有很多人说摩尔定律(Moores Law)在减速或者是在逐渐消失,但台积电正在用制程证明摩尔定律仍持续往前推
近年来,摩尔定律正在逐渐消失的说法不绝于耳。但台积电用工艺证明,摩尔定律不死,仍在持续往前推进。工艺越先进,晶体管微缩越困难。此前,联电、格芯相继放弃10nm以下的先进制程的研发,Intel也在工艺制程上持续放缓。据芯智讯消息,12月22日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1年会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镇球表示,台积电正在用新工艺证明了摩尔定律仍在持续往前推进。
在对摩尔定律的不懈追求过程中,英特尔持续向着关键封装、晶体管、量子物理等领域发力,以推动并加速下一个十年的计算发展。在 2021 年度的 IEEE 国际电子设备会议(IEDM)上,这家芯片巨头概述了最新的成绩。包括实现 10 倍的混合键合封装互连密度提升、30~50% 的晶体管规模增长、新型功率与存储器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有望在某天彻底颠覆传统计算方法的全新物理学概念。英特尔高级研究员兼组件研究部总经理 Robert Chau 表示:“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英特尔CEO表示,公司将努力超越摩尔定律,创造新的处理器,然后争取在2024年赶上竞争对手,2025年超越他们。
英特尔CEO近日表示,该公司将努力超越摩尔定律,并创造新的处理器,在2024年首先赶上其竞争对手,然后在2025年超越竞争对手。
7月15日,阿里云宣布推出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与上一代相比,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的综合性能提升高达160%,比目前全球最顶级云服务器还要快30%以上,整体算力全球最强。配置上,第三代神龙云服
日前,中国国际半导体技术大会(CSTIC)在上海开幕,为期19天,本次会议重点是探讨先进制造和封装。其中,光刻机一哥ASML(阿斯麦)的研发副总裁Anthony Yen表示,EUV光刻工具是目前唯一能够处
1月2日消息,AMD首席技术官马克·佩珀马斯特日前接受专访时称,CPU升级周期为 12 至 18 个月,“我们相信这是可持续的,这也是业界对我们的要求。”此外,谈及与三星的合作,其称,与三星的合作是一家知识产权合资企业。“我们正在与他们合作,通过我们的图形IP来实现这一点。AMD不是智能手机企业,因此合资企业将产生三星随后将部署到他们产品中的技术。”
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正在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数据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累积增长,今后的智能设备数量会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相应的,通过物联网,这些设备会把各式各样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后端的数据中心,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格式的复杂性和语义的不确定性,都将导致后端的计算量越来越大,对计算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摩尔定律逐渐失效 过去的半个世纪,得益于半导体芯片产业飞速发展,在摩尔定?
“摩尔定律过去是每 5 年增长 10 倍,每 10 年增长 100 倍。而如今,摩尔定律每年只能增长几个百分点,每 10 年可能只有 2 倍。因此,摩尔定律结束了。”今年一月份,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在CES2019 展会上,如此预测了摩尔定律的未来。
据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台积电研发负责人、技术研究副总经理黄汉森表示,毋庸置疑的,摩尔定律依然有效且状况良好,它没有死掉、没有减缓、也没有带病,并透露晶体管将能做到 0.1 纳米。
在CES的媒体专访环节,NVIDIA CEO黄仁勋分享了不少观点,包括与AMD、Intel之间的敏感话题,比如他吐槽AMD新发布的7nm Radeon VII游戏显卡“平平无奇”。
近日,AMD公司CTO Mark Papermaste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表示:“摩尔定律正在放缓,而且半导体工艺正在变得更加昂贵,我们没法得到过去那样的频率提升”。他还提到7nm工艺升级也会带来更多的光罩、更多的阻抗及寄生问题。
近年来,随着芯片工艺越来越接近极限,摩尔定律似乎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AMD 首席技术官 Mark Papermaster 最近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表示:“我们看到摩尔定律正在放缓,芯片密度仍在增加,但成本更高、耗时更长,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为此,代工厂正在争取采用新的方法,来延长这个周期、并继续为市场带来更强大的处理器”。
据The Verge北京时间7月20日报道,英特尔今天迎来知天命之年,对于它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与其他公司相比,英特尔更是芯片的同义语。了解英特尔的人,都应当知道摩尔定律——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推动着英特尔不断向前发展。
学者们念叨“摩尔定律已死”这句话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过如今这句话从Nvidia CEO黄仁勋口中说出,却带有别样的意味。
(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事业部首席技术官 张宇)500亿智能互联设备,2120亿个联网传感器,每年产生超过44ZB的数据……这是2020年的物联网图景。即使放眼当下,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逐一展现,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都在发生变革,物联网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联接、智能、自治,我们认为这是物联网发展的趋势,也可以说这就是物联网领域的摩尔定律,物联网涵盖多个行业,但都将遵循这一进程。作为计算创新的引领者,英特尔致力于
编者按: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16日-18日在乌镇举行。CCTV财经频道在大会期间做了特别节目,邀请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王恩东、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包冉等嘉宾进行大会点评,讨论今年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与特点。王恩东认为,今年火热的云计算、大数据、VR/AR等各个方面,支撑的核心都是计算,而计算可分为科学计算、关键计算、智慧计算三大类,以上提到的领域就是主要依靠智慧计算。各个行业,都在围绕着互联网+,围绕着
(原标题: 7 Surprising Innov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网易科技讯 9月13日消息,福布斯发布文章称,即便摩尔定律失效,硅芯片逼近物理和经济成本上的极限,也还有其它的创新方法和技术继续驱动计算性能的指数级增长,比如内存中运算、量子计算、分子电子学、神经形态计算等等。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摩尔定律假定,微处理器的晶体管将每两年翻一倍,它们的计算性能也随之翻倍。自戈登?摩尔(Gordon Moore)1965年提
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2015年半导体国际技术路线图显示,经过50多年的小型化,晶体管可能将在短短五年间停止缩减。该报告的预测,到2021年之后,继续缩微处理器当中小晶体管的尺寸,对公司来说不再经济。相反,芯片制造商将使用其它手段提升晶体管密度,即从水平专到垂直,建立多层电路。
摩尔定律支配了计算领域 44 年的时间,今年终于宣告终结。在这之后计算领域会发生什么事?
随着摩尔定律走向终结,计算机硬件的进步可预测的时代将会走到尽头。那计算技术的未来是什么呢?《经济学人》杂志近日撰文指出,决定计算未来的将不再是单纯的硬件性能,而是三个其它的领域:软件、“云”和新计算架构。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当工程师戈登·摩尔提出摩尔定律的时候,电脑还像冰箱那样笨重。然而,这条定律最终成为了整个硅谷的基石。50年后的今天,摩尔定律究竟还能撑多久呢? 以新CPU的发明年份为横轴,CPU可容纳晶体管数目的对数为纵轴作图,所有的点近...
有关摩尔定律是否面临终结的说法也是不绝于耳。其实任何一个定律都有它的适用性和生命周期,基于此,我们认为对于摩尔定律是否终结的讨论严格意义讲是个伪命题,所以我们在此想讨论或者说业内忽略的是,摩尔定律为何会在过去和未来加速终结。
“八叛逆”之摩尔:摩尔定律提出者 本系列科技英雄传主题为硅谷“八叛逆”,他们八人将硅谷的火种变成了熊熊大火。
英特尔(Intel)创办人GordonMoore提出的摩尔定律意指:在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集成电路(IC)能容纳的晶体管每隔18个月会增加1倍。Thiel和Hoffman都认为,摩尔定律在过去47年大致准确,短期内也将继续存在。
库米定律(Koomey‘s Law)指出——是效率(Efficiency)而非性能(Power)每隔一年半能够提高一倍。
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周三表示,摩尔定律与Android的结合在未来几年内将战胜腐败和独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