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在经历着重要的变革,尤其是企业办公现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特定的地点和设备上完成,而是越来越趋向于移动化。
在国外,很多上班族认为如果有一款合适的软件,工作也会变得轻松许多。这些软件可以是应用程序、扩展插件、功能、项目甚至是服务,总之,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有那么多难以置信的软件产品来帮助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将员工从传统的PC端的OA转移到智能手机上的轻办公软件上。需求的产生,催生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对办公软件的尝试。
小米应用商店 发布的2014年度报告表示,2014年,增速最快的 APP 类别则是效率办公类、摄影摄像类和时尚购物类。
每一个软件都想拥有一个好记难忘的名字。品牌名称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此名字成为各个软件抢占先机的首先仗。笔者曾访问过一款办公APP的创始人,他给自己软件起名叫“盯盯工作”,因为“盯”这个字会让人工作有一种紧迫感,有利于提高上班族的工作效率。
这位创始人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其产品的名称确定之后首先时间进行注册商标。他认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三个月后的一天,市场上突然窜起的一款软件打破了办公APP领域的平静。很多人都再传阿里集团大手笔推出的可以免费打电话的软件——“钉钉”。
BAT的介入给这个行业的稍小规模的创业公司来的比较罕见的压力。尤其上面提到的创业者,同音的软件名称给他带来流量的同时也缩小了其软件的生存空间。
为留住用户,“盯盯工作”团队回访了很多团队用户,有的用户因为下载错我使用了这款软件。在试用之后,85%的企业团队选择留下来继续使用。原因是,虽然“盯盯工作”没有免费电话,但确实能在人力资源越来越贵的今天解决企业效率低的问题。
对于目前办公软件行业的前景,很多人都很疑惑,是不是巨头的进入就代表市场的瓜分已成定局。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企业服务市场很大,阿里的钉钉从不同方向切入进来,将来行业的走势将是开放的、构建生态。就像美团和大众点评,市场足够大,他做他的,你做你的。
总之,BAT 进来后, 一方面快速教育用户,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催化很多企业,定位更加明确。B 端的产品是看你能否解决问题,好用不好用。假如你的企业软件不好用,解决不了问题,用户就是不用。所以开放平台,上面长的东西一定要是较好的,而不是说长的次品用户也会用。你的产品质量决定你是都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资金。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