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阿里巴巴最新资讯  > 正文

苏宁云商将定增百亿参与者或为阿里

2015-08-10 16:13 · 稿源: 亿邦动力网

8月10日消息,亿邦动力网从资深电商人士和投资界获悉,苏宁云商即将在A股定向增发100亿人民币,而此轮融资的最大参与者极有可能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微博]。

该消息尚无更多证据可循,但在与电商关系密切的投资圈中已经小范围流传。同时,不排除还有其他投资者一起入局的可能。

截至亿邦动力网发稿时,涉及此次交易的双方均尚未对此事作出明确回应。如果该消息属实,这将是中国互联网乃至零售史上最具为震撼的一次联手,而继阿里巴巴、京东上市后,几乎被业界认定已然尘埃落定的B2C(网上零售)格局也将彻底改变。

亿邦动力网注意到一个明显的迹象,苏宁云商于8月4日发布公告,以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为由,申请自8月3日开市起停牌。8月8日,苏宁云商对非公开发行股票停牌进展予以公示,指出其与相关中介机构正在推进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各项工作,且由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尚需进一步论证,存在不确定性,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申请于8月10日开市起继续停牌,直至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阿里入股苏宁并非全无可能,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逍遥子)在接替沈国军,出任银泰商业董事会主席时,就曾将那一次商业实验比作空军与陆军的整合:阿里巴巴继续开垦自己的生态圈,进而成为一艘航空母舰,银泰商业是这个战舰群中的一艘“主力战舰”。

分析人士向亿邦动力网分析称,张勇的这番话有可能是在向市场暗示,阿里巴巴并没有停止组建更多线下站队的步伐,相反,对线下零售业务的整合充满期待。而这种期待则体现在阿里巴巴注入传统零售的“简单、粗暴”以及动静之大。

如果市场传言落实,停盘之前苏宁市值约为1018亿元,如果增发价值100亿的额外发行股份全部由阿里巴巴买下,后者持股比例将接近9%,将超过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位居张近东和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之后的第三大股东。

亿邦动力网注意到,在此笔交易之前,电商向传统零售企的巨额注资行为有3笔。其中一笔是阿里巴巴于2014年3月以53亿元入股银泰商业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今年7月份,沈国军二次减持银泰商业股份后,阿里巴巴约持有其32%股权,成为单一大股东);一笔是BAT三巨头的另外两家腾讯、百度与万达共同出资50亿,联手打造的电商项目“腾百万”;最新一笔则是日前京东对永辉超市的43亿人民币的投资,换得10%股权。

显然,京东加码对线下零售业态的投资,是对其O2O的重要补充。京东CFO黄宣德在Q2分析会上指出,京东与永辉超市的结盟属于集团整体O2O的一部分,这种合作更多属于战略性的,超越了当前O2O合作伙伴的关系。

而京东内部人士向亿邦动力网暗示,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相比之下,从商家反馈的层面来分析,阿里巴巴在O2O商业闭环的打造尚未探索出一条明晰的路径。虽然早年就已经开始以天猫双十一作为营销翘板,攻入商场、购物中心,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一度遭遇了部分特殊品类大卖场的直接对抗。

今年春节过后,阿里巴巴果断将O2O业务剥离,并连同淘点点等业务打包置入如日中天的支付宝团队。

亿邦动力网特约撰稿人“闻道”犀利地指出,阿里巴巴对于传统零售的“人”和“场”缺乏了解。天猫、淘宝所有的经营都基于线上的“二维”世界,与线下实业没有任何关系。传统品牌商将天猫视作清理库存的“下水道”已经成为常理,过去的O2O也只是一场“左右互博”的游戏。

在此情形下,阿里巴巴斥巨资投资苏宁也在情理之中。综观国内零售市场,对O2O探索最深、动作最快、决心最大的非苏宁莫属,与之结合则有助于阿里巴巴商业的落地。

苏宁云商转型O2O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电商价格战不断烧钱的阵痛、A股的起起伏伏,以及线下门店的割肉,苏宁终于得以止血,并在2015年第一财季拿出全渠道商品销售规模(GMV)同比增长将达到30%,线上平台实体商品交易规模同比增长将超过90%的答卷。

尽管如此,在外界看来,苏宁仍然缺乏安全感。在规模上,京东2014年的收入为1150亿元,超过苏宁线上线下总和(1091.16亿元),被媒体喻为中国零售业变天的标志。

而在市值上,虽然苏宁不断打造”互联网 ”、O2O、云平台的概念,但京东2700亿元的市值毫不客气的再度领先前者一倍还多。

市场份额方面,参考易观发布的2015年Q2中国网上零售数据显示,唯品会已3.5%的占比,仅比苏宁易购[微博](苏宁云商线上部分)低0.2个百分点。

“苏宁可以从阿里那里获取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拿到了一张安稳的船票。另一方面,苏宁在全国拥有超过1600家门店,仍然有不可抵挡的优势。”接近苏宁高层的专业人士向亿邦动力网分析。

由此可见,完成上市后的电商们的市场占有能力依然可以让传统零售时时刻刻感到窘迫。分析人士指出,在规模优势带来的加速度下,传统零售业的规模组织能力将会因此变得更差。由于其缺乏将信息资源转换成商品的网络技术平台和规模优势,单体的零售企业无法和电商同层次竞争,这也给了电商巨头将传统零售商纳入麾下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

“未来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军备竞赛,将更多的体现在投资和战略布局上,而非交易规模上。随着双方对传统零售企业的投资频率和规模的加剧,传统零售和互联网将会加速融合,今年将是零售业的O2O迸发的一年。”该人士向亿邦动力网分析,电商的频繁出手,有助于外界对传统零售企业估值的重新审视,特别是在重点行业、区域市场具有垄断地位、卡位特征的、拥有优质线下资产的传统零售商,将成为新的资本宠儿,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宣告进入深层次阶段。(来源:亿邦动力网)

举报

  • 相关推荐
  • 硅基流动入驻阿里云云市场,核心API服务将全面接入阿里云百炼平台

    6月18日,AI基础设施企业硅基流动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加入阿里云"繁花计划"并入驻云市场。其大模型推理平台SiliconCloud的核心API服务将全面接入阿里云百炼平台,借助阿里云灵骏智能计算集群的算力支持,为客户提供开箱即用的大模型服务。作为国内增长最快的第三方MaaS平台,SiliconCloud已集成通义千问Qwen3、DeepSeek等百余款主流开源大模型,累计服务600万用户与数千家企业客户。此次合作将增强平台在推理场景下的弹性扩展能力,未来双方还将在算力协同、行业解决方案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

  • 智能座舱AI测试服务商盘点 ——Testin 云测

    文章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及测试挑战。智能座舱正从传统人机交互向全域智能化生态演进,其软件系统的稳定性、交互精准度和迭代敏捷性成为车企竞争关键。行业面临三大测试痛点:异构设备协同测试的资源调度困境、复杂场景的全链路测试覆盖难题,以及敏捷开发模式下的质量保障矛盾。Testin云测通过AI测试系统XAgent提供解决方案,采用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化部署,实现测试资源弹性调度,并融合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升测试效率。实践案例显示,该系统帮助车企提升测试效率35%,自动化覆盖80%功能点,缺陷检测率提升55%,全年节省测试成本超千万元。未来,随着智能座舱向舱驾融合、多模态交互发展,测试技术将呈现AI深度赋能、虚实结合仿真等趋势。

  • 数字“潮”市点燃AI火花,Yoosee携手阿里云解锁未来安防新模样

    2025年6月27-28日,Yoosee在阿里云"AI花火市集"展示其智能安防产品,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重构安防思考力"理念,通过AI技术实现从被动监控到主动守护的转变。Yoosee展示了搭载AI芯片的智能摄像机,具备毫秒级精准识别、智能图文解析等能力,可自动生成事件摘要并精准推送告警信息。合作将结合阿里云的云计算与Yoosee的硬件优势,提升80%以上的检索效率,打造更智能、高效的安防体系,为用户提供无缝的安全守护体验。

  • 阿里云瓴羊连续6年入选 Gartner®ABI 魔力象限报告,中国唯一!

    Gartner发布2025年商业智能平台魔力象限报告,阿里云Quick BI凭借其数据分析能力连续第六年入选"挑战者"象限。报告指出,生成式AI正推动商业智能平台变革,供应商聚焦AI代理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创新。Quick BI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可视化、报表和自然语言查询功能,通过AI助手"智能小Q"提升用户体验,支持企业级数据分析全链路。该产品已服务多个行业头部客户,如圣迪乐优化鸡蛋生产全流程、跨越速运降低人力成本等。阿里云表示将持续深化AI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巩固其在全球商业智能市场的地位。

  • AI火花集 | 阿里云携手天使智汇,AI赋能让护理“降负荷、提效能、保安全”

    文章探讨了护理工作在医疗康复中的重要性,指出护士工作量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患者死亡率。研究显示,护士工作量每增加1名患者,30天内死亡风险上升7%;而学士学位护士比例每提高10%,死亡率可降低7%。中国虽规定病床与护士配比不低于1:0.4,但多数医院未达标。天使智慧公司自2018年起专注中医护理数字化,通过"悠小护"等产品服务超2000家医疗机构,并借助阿里云通义大模型技术实现培训、考评等全场景AI升级。未来计划3-5年内构建AI驱动的智能护理体系,从工具升级为决策伙伴,改变传统护理模式。

  • 企业如何安全应用DeepSeek?Gartner®推荐采用云厂商模型即服务(MaaS),腾讯作为云服务提供商之一被报告提及

    Gartner最新报告《如何安全使用DeepSeek》指出,企业在部署和应用DeepSeek大模型时需注意潜在安全风险,包括未授权访问、数据泄露等六大风险领域。报告建议预算有限的企业优先选择主流云服务商提供的MaaS(模型即服务)方案,腾讯云等具备完善安全机制的云厂商被重点推荐。对于私有化部署的企业,必须具备专业安全团队和长期运营能力。报告强调,随着生成式AI应用普及,企业需借助AI安全态势管理工具(AI-SPM)持续监测模型和数据安全状态。腾讯云依托成熟的安全架构,可提供企业级安全功能整合和合规保障,帮助客户应对AI应用带来的安全挑战。

  • 阿里云全栈AI技术引擎驱动SaaS企业全球化升级 构建出海新范式

    全球SaaS市场正以16.4%的年复合增长率迈向万亿规模,中国企业引领的智能化升级正在改写行业全球化叙事。阿里云发布"全栈AI+全球化"技术体系,通过端到端技术栈重构打造可扩展、低门槛的全球化智能基座,释放技术红利。通义千问大模型通过参数效率优化突破AI规模化应用的经济性瓶颈,支持119种语言适配不同市场。e签宝推出行业首个智能合同Agent,实现合同全生命

  • 海尔空调参与5G项目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6月27日,海尔空调参与的"工业物联网5G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山东省科技大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G核心设备,构建了支持大规模工业设备高效互联的通信网络系统,已在工业物联网领域落地应用。应用该技术后,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0%,空调生产实现设备精准配合,品质稳定性提高15%。海尔采用"企业主导、高校协同"模式,目前拥有5300项发明专利。该项目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技术路径。

  • 如何选择绿标认证服务商?有什么注意事项?

    6月20日,亚马逊与绿舟联合举办"2025亚马逊绿标新规全解读"直播活动,重点解析气候友好认证计划(CPF)最新政策与实操难点。直播中解答了卖家关于产品准入、认证复用、站点覆盖等十大高频问题:1)多数产品可加入CPF,但欧盟能效标签D-F级产品除外;2)C级以下产品无法加入,C级以上可通过卖家后台申请;3)后台已上线数据端口但追踪板块暂未更新;4)CPF已覆盖14个主流站点;5)工厂认证需区分FSC宣传授权与OEKO成品认证;6)主体不一致时需证明供应链关系才可复用证书;7)选择服务商需核实资质与方案匹配度;8)亚马逊两种自有认证可免费获取;9)认证产品应突出环保信息、目标受众和CPF标识;10)绿舟提供双认证方案对比和全程护航服务。数据显示,加入CPF首年产品销售额平均增长12%,欧盟五国达15%。随着全球碳中和趋势深化,绿标认证正从可选项变为竞争刚需。

  • 阿里云”618创新加速季“开启:先进、领先的大模型限免 超7000万 token,加速多场景 AI 应用落地

    阿里云启动"618创新加速季"活动,聚焦AI创新与云端智能,推出多项优惠:1)提供7000万+免费大模型token体验及最高1728元优惠券;2)通义大模型限免超7000万token,推出10-100元多档资源包,GPU服务0.9折起;3)PAI平台推出通用节省计划,最低3折;4)针对中小企业推出AI火花会主题活动,提供场景化定制服务;5)基础云产品全线优惠,包括轻量服务器38元/年、RDS MySQL 88元/年等。活动还包含5亿算力补贴计划、10万元出海满减券等专项支持,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