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程 > 关键词  > CSS最新资讯  > 正文

网页设计CSS类及id的规范化命名

2008-10-31 17:56 · 稿源:Builder.com.cn 

Web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创建CSS类及id名称并使用这些名称来对divs以及其他的格式页面元素进行标识。对开发人员来说,在命名重新定义XHTML标记(tags)的CSS selectors时,必须保证其与预定义的标记准确匹配,但就类以及id选择器名称而言,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随心所欲的为这些类以及id命名则并不是个好的习惯。

在阅读了由Andy Clarke(of Stuff and Nonsense and All That Malarkey)以及Eric Meyer所撰写的关于CSS类以及id命名规范的系列文章之后,我开始思考在自己的Web站点设计过程中对类以及ids的命名方式。

直观命名

当在设计Web页面以及需要对一个div进行标识的时候,最自然的想法就是使用可以描述元素所在页面位置的词汇来对其命名。这种方法使得类以及id的名称如下面所示:

以下为引用的内容:

top-panel

horizontal-nav

left-side

center-column

right-col

这些是CSS以及XHTML类和id的有效命名方式。这些词汇简单并且能够使人顾名思义,因此满足了标识页面元素以及相应的CSS样式的需要。

但问题是这样的名称同页面内容的特定表达方式相关联。这些命名参考了某种特定页面布局中的页面元素位置,因此在这样的布局之外使用就会显得不合适甚至造成理解混乱。同时,这些命名没有涉及文档内容的结构。因此,下面给出了对CSS类以及ID命名更好的方法。

结构化命名

结构化的标记意味着表达方式/位置信息同内容的完全分离——这其中包括出现在标记(markup)中的类和id名称。

有标记的相关信息都是用来描述文档的结构而不是外观。这样的特点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改变CSS的方式来对不同外观格式下的内容(content)以及标记(markup)进行重用。当你理解这种方式时,很容易就可以发现采用页面位置来为类以及id命名的方式在处理如音频(audio)等外观格式上显得非常不合适。因此,应当根据在文档中的使用目的而非出现位置来对类以及id进行结构化命名。

可以按照如下所示的结构化方式来对类以及id名称命名:

以下为引用的内容:

branding

main-nav

subnav

main-content

sidebar

这些名字同直观命名方式一样非常易懂,但他们描述了页面元素的作用而非位置。这使得代码更加符合使用纯粹的结构化标记(structural markup)的初衷,即开发人员可以在不改变标记的情况下对各种各样媒体下的显示格式进行处理。

即使你不打算在其他的媒体上对Web页面进行格式修改,使用结构化命名方式还可以帮助你在日后的站点升级或重新设计中更为轻松。例如,结构化命名避免了当一个div同id right-column移动到页面左边后所带来的混乱。对div sidebar的采用这样的命名方式就显得更加适当,因为无论它出现在页面的哪一边,这个名字仍然对开发人员来说直观易懂。

惯例

Andy Clarke分析了40份由推崇标准化Web设计理念的开发人员所设计的Web站点的源代码。尽管类以及id名称很不统一,但是还是发现了一些频繁出现的常用名称。这里给出了最常用类/id名称的示例列表:

以下为引用的内容:

header

content

nav

sidebar

footer

如果要查看完整的列表,可以看看最常见命名惯例表

这些常见的类以及id名称是否标志着一种标准的诞生或是普遍接受惯例的形成呢?尽管这是我所希望的,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的确希望能够看见一整套对于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的常用页面元素的命名标准。同时,使用标准化的命名方式可以使得寻找页面元素以及对Web站点升级带来方便,尤其当需要在由不同开发人员在不同时间所开发站点中换来换去工作的时候。

举报

  • 相关推荐
  • AI日报:阿里通义推Qwen-TTS模型;Cursor已支持网页和手机端;字节发布图像合成技术XVerse

    【AI日报】今日AI领域7大突破:1)阿里通义Qwen-TTS实现方言语音合成重大突破;2)Cursor发布Web版AI编程工具;3)字节XVerse技术实现多对象精准图像生成;4)NoteGen跨平台AI笔记工具革新知识管理;5)ManimML动画库可视化Transformer架构;6)TEN+Agent开源语音交互技术降低延迟;7)Chai-2抗体设计模型将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两周。淘宝同时上线RecGPT推荐模型提升购物体验。

  • 微软嘲讽苹果新 Liquid Glass 设计:“这不是 Windows Vista 吗?”

    苹果是不是“抄了” Vista,或许只能说一句:时代是个圈,UI 也是。

  • 被吐槽“网红化” 歌手张靓颖回应:十几年前就有类似的穿着打扮

    近日,张靓颖在深圳演唱会上演唱歌曲《九万字》时的穿着打扮引发网友热议。 当时,她以欧美风紧身流苏装、金丝眼镜造型搭配扭胯、甩头等编舞动作,与此前在《天赐的声音》中知性长裙的优雅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这导致部分观众吐槽她这次的风格类似直播间网红风格,与实力歌手身份不符。 针对此事,张靓颖本人进行了回应: 一觉醒来我网红化”了十几年前开始我�

  • 致态荣膺京东618大促SSD品类交易总额、总销量“双冠王”!

    京东618大促期间,致态SSD斩获GMV及销量双冠,明星产品TiPlus7100和TiPro9000《黑神话:悟空》联名版表现亮眼。TiPlus7100采用Xtacking®3.0架构,实现7000MB/s读取速度,兼顾高性能与低功耗;TiPro9000联名款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14000MB/s满血性能搭配国风设计。两款产品分别获得"SSD销量冠军"和"最受欢迎新品"称号,印证了致态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上的深耕。未来品牌将持续发力存储领域,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解决方案。

  • 慧通差旅联合IDC行业首发《央国企数智化差旅管理白皮书》,解码央国企转型新动能

    6月21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期间,慧通差旅联合IDC及百余位央国企客户、开发者、生态伙伴在东莞松山湖举办"数智化转型+差旅同行"专题论坛,发布行业首份《央国企数智化差旅管理白皮书》,提出基于GREAT理念构建面向未来的数智化差旅管理体系。白皮书提出"一二三四"整体规划框架和"五步三阶"实施路径,助力企业实现差旅管理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造中心"跃迁。论坛同步展示了全新升级的差旅Agent等6大AI创新成果,通过智能行程规划、酒店推荐等功能,可提升预订效率300%,AI资源推荐采纳率超50%。中国石油、国投集团等企业代表分享了数智化差旅转型实践,强调差旅管理正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手段。IDC数据显示,83%企业已将差旅管理纳入数字化战略,未来三年央国企数智化差旅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

  • 用心良苦不提降价!苹果发布81页幻灯片帮孩子说服父母买 Mac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最新推出了一份长达81页的《家长推介》演示文稿,以帮助孩子说服父母将Mac作为学习设备收入囊中。 这份演示文稿目标受众明确指向学生群体,且十分贴心,提供了PowerPoint、Google Slides和Keynote等多种格式,方便不同使用习惯的学生使用。

  • 芯朋苏州办公室设计|Chipown20周年之礼|时象设计

    芯朋微电子(Chipown)在苏州设立新办公区,将古典园林美学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这家专注功率半导体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创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无锡。新办公空间以"传统赋能创新"为理念,通过开放式设计、绿色生态与现代工艺的共生,打造出兼具人文性与自然性的工作环境。电梯间采用材质碰撞设计,会议室以苏州园林元素点缀,培训室配备灵活隔断,处处体现江南风�

  • IDC 报告:艺赛旗蝉联中国 RPA+AI 产品市占率第一

    IDC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RPA+AI市场迎来技术革新与需求升级双重变革。艺赛旗凭借"企业级流程智能体平台"以12.3%市占率蝉联榜首,其AI助手"旗旗"支持自然语言生成流程,显著提升开发效率。该平台融合RPA、流程挖掘与大模型技术,在金融风控、供应链管理等场景落地成效显著,如工银亚洲实现近50%业务痛点智能闭环处理。报告指出,随着AI Agent技术爆发,艺赛旗通过持续创新保持领先优势,22.1%的增速领跑行业,单月为客户节省超1300人天成本,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

  • Technics推出EAH-AZ100真无线耳机香槟金版 纪念品牌60周年

    Technics为庆祝品牌成立60周年,推出旗舰真无线耳机EAH-AZ100香槟金新色。该耳机采用全新开发的磁性流体驱动单元,带来高解析度、低失真的音质表现,支持Dolby Atmos空间音效和自适应降噪技术。新增Voice Focus AI通话增强功能,通过AI算法提升通话质量。配备五种尺寸耳塞,优化佩戴舒适度。续航达10小时,搭配充电盒可达28小时。支持三设备多点连接和LE Audio标准。沿袭品牌标志性设计,提供银、黑、香槟金三色可选。

  • AI设计工具是设计师的梦魇还是福音?家居AIGC平台「暗壳科技」希望引发效率革命

    暗壳科技推出的家居AIGC平台引发行业热议。该平台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在几分钟内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多套高质量设计方案,支持3D效果图实时渲染,将传统设计流程从数周缩短至几分钟。平台提供"AI辅助协作"功能,设计师可快速调整机器生成的草图,将方案修改时间从几小时压缩至几分钟。有工作室反馈使用后客户提案通过率提升40%。争议焦点在于:AI会取代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