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注资京东伊始,业界对微信变现的“魔力”就翘首以盼。甚至有资本人士称,光是插上微信这一对羽翼,京东的估值就暴增60-80亿美金。在IPO之后,京东微信购物一级入口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而接踵而至的“618”大促,则成为检验微信购物效果的头个“试炼”。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微信购物对京东、商家的实际意义,亿邦动力网进行多方调研,并与诸多参与了“618”微信活动的品牌商沟通。业界普遍反应是,仓促上马的微信购物入口仍然存有诸多无法调和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商家在大促中的表现。同时,这些矛盾也折射出京东与微信的融合上还有待时间检验。
矛盾一:微信流量难均享 广告效应压过实际销售
从调研到的大品牌商家处得知,商家对618期间微信购物入口的销售期待并不大。
“微信购物给我们的流量入口在21号,时间上已经错过了618峰值,而多数品牌如我们一样不在核心时间点。” 某大型服装品牌线上副牌负责人说道。此外,据业内人士透露,某邀请了知名男模爸爸的男装时尚品牌在微信上一期也才做3万。
相比之下,那些能够在618期间通过审核并上架活动的商家则神采奕奕。互联网品牌品立男装CEO称,其6月17日开始上线活动,单日成交额已达17万,预计为期5天的活动可以斩获60万。某不愿具名的女装品牌则透露,在一期品牌特卖中,已销售过百万。
年销售额过亿的某TOP女装品牌移动负责人分析,京东虽然拿到了微信的购物流量入口,但特卖模式反而限制了京东整体向移动端迁移,微信之于京东仅仅是个漏斗,平台上贫富分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据了解,微信购物入口从一开始(早期易迅运营)就放弃了淘宝大而全的商品呈现模式,而是借鉴了唯品会特卖和聚划算特价的形式,在手机客户端有限的展示空间内提供数量更加可控、质量更加精选的商品。
经过对微信购物入口的多日监测发现,“品牌”频道常态状况下有150个专题,分为数码、男装、女装、鞋包、配饰、运动、百货,以瀑布流的形式呈现,轮动周期大约5天一换。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