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科创教育有几种解法?这场新年大会探索“科学+”的无限可能!

2025-01-01 20:3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2 月 31 日晚,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科技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科学新年大会暨腾讯科技之夜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在活动主会场,演讲、对谈、实验等节目精彩上演,正式发布的“一平米博物馆开放计划”让博物馆资源进社区、进乡村,惠及更多市民群众;在博物馆各处,以趣逛、趣玩、趣购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之夜,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立体式的科普大餐; 120 多位偏远乡村女孩、城市流动儿童和患儿家庭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探秘科学世界……这不仅是上海科技馆与腾讯深度合作的开端,更是对科创教育未来、跨界公益创新的一次探索与展望。

其中,活动将于 1 月 1 日19: 00 起的近 3 个小时里,在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SSTM科际穿越·科创空间站、第 一教育、馆长和他的实验朋友、第  一教育、一校之长、腾讯基金会、腾讯SSV、上海市科艺中心、澎湃新闻视频号等平台全程播放。

专家讲座,让前沿科学流行起来

活动以蓝毯仪式启幕,在动物标本环绕下,来自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两翼”的群星“踏浪而来”,分享他们对科创教育的独到见解。活动现场,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人文艺术家,科创校长空间站联盟校的校长们,以及来自上海各区的教育局长们,共同探讨和分享科创教育的最 新动态和未来趋势。在揭秘环节,来自上海各区的教育局局长们分享他们 2024 年的科技关键词以及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和期待。在讲座环节中,各界大咖跨界分享各自领域中科创的意义与成果,为观众解锁多维科学教育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带来硬核主题《铁马冰河入梦来:量子计算机的晶体管》,从费米子的发现说起,深入浅出地为公众拆解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路径和前景,以前沿主题带领观众触摸未来。

丁洪院士演讲

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介绍了当今体育界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新科技应用,让观众了解当下新技术对体育运动产生的变革。

奥运较高排名杨扬演讲

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科普作家邢立达邀请观众“一起追踪恐龙”,展示古生物学如何应用科技重现过去。

跨界对谈,让科创教育引领未来

新兴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科创教育?应当如何推动多元主体协同进行科创教育?这些问题决定着科创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科学新年大会上,来自场馆、高校、学校、企业等科创教育主体的各界人士共话科创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江澎结合 2024 年的科技界热点“人工智能”谈拔尖人才的培养。在“科创校长空间站”核心环节“馆长有约”跨界对谈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主持,全国政协委员、奥运会女子 10 米气手 枪较高排名陶璐娜,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华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华二附属初级中学校长施洪亮就科创教育的未来发问,共同探讨不同领域如何携手推动科创教育。

“馆长有约”年度对谈

形式突破,让科创教育“活”起来

本次活动积极探索科普传播的多元化形式,引领广大观众走近科学。

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探索与发现的基石。上海科技馆近期推出的线上科创教育品牌项目《来,做实验》引发了青少年的持续关注和热烈回响,此次活动也将实验带到现场,一边是由丁洪院士、倪闽景馆长和“银发知播”吴於人(自媒体名:不刷题的吴姥姥)、唐守平组成的“科普天团”一起呈现既引人入胜又充满教育意义的趣味实验;另一边是上海科技馆展教中心的“科普新秀”吴天任和虞挺在科普集市中带来近距离的互动演示实验,点亮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昭示着科普新生代力量的传承。

院士领衔的“科普天团”现场做实验

微电影是近年科普的创新形式,活动中举办了以介孔材料为主题的科普微电影《造孔的我们》首发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姜道荣,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俞立中共同揭幕。微电影聚焦“功能介孔材料”主题,通过三位主人公各自的人生切片,构建起多维度、多层次的叙事章节,带领观众领略中国科学家在纳米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感受坚持不懈、勇于突破的科研精神。作为微电影的首席科学指导、特别出演嘉宾的赵东元院士带来了《从拉瓦锡到化学能源——“天赐”元素“硅”》的演讲,为微电影进行造势宣传和专业阐释。

赵东元院士演讲

近年来,脱口秀作为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娱乐形式迅速崛起,科普行业亦与时俱进,拉进科普与公众的距离。在活动现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健康促进办公室副主任姚乐和上海市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爱卫健促科科长、主管护师李洁夫妻联袂带来脱口秀《“糖”长老的控糖真经》,“女儿国国王协助‘糖僧’将真经带回‘东土大糖’”“控糖还是只会少吃一点,低GI食物了解一下”等金句频出,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做好医学和观众之间的“翻译者”。

科创集市作为“科创校长空间站”的传统亮点,在博物馆内汇聚企业高新科技成果与产品的精彩展示、融入了学校科创教育实践展示以及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象呈现,共同服务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上海科技馆携其创新的“行走的天文馆”亮相,作为“一平米博物馆”项目的崭新面貌,为观众带来了比较罕见的科普体验。此外,上海科技馆研发的多款科学桌游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这种新颖独特的科普形式正逐渐赢得广泛的认可与喜爱,成为科普传播的新风尚。

科普集市

活动现场公布了 2024 年上海科技馆教育数据,总结其一年里作为“三馆合一”的科学博物馆集群在科创教育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丰硕成果。活动还公布了科创校长空间站年度奖项。

科学+公益,让优质科技资源惠及更广人群

这个夜晚,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携手上海科技馆共同支持、恩派公益基金会组织承办,邀请到 120 多位偏远乡村女孩、城市流动儿童和患儿家庭走进自然博物馆,他们在机构伙伴和爱心志愿者的陪伴下,在博物馆中探索生命的奥秘,领略“缤纷生命”的多样与奇妙,亲身体验“非洲”风情、木偶剧的欢乐,与科学亲密接触。自然博物馆的奇妙之夜,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创新思维和科学梦想。

葛燄表示,未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希望连接更多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让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进入公益场景,让热门的展览、剧演、文化项目,以最直接和专业的方式服务到“一老一小”和弱势群体等人群。通过多方努力,探索可持续的公益跨界共建模式,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体验文化、艺术和科技,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

博物馆之夜活动

活动现场,由上海科技馆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的“一平米博物馆开放计划”正式发布,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宋娴表示,该计划旨在打破博物馆的“有限”围墙,让更多博物馆的优质资源“走出去”,实现科学文化的“无限”共享。

除了让更多市民群众“走进去”,还可以让馆院资源“走出来”。此次腾讯基金会和上海科技馆三馆的合作,在公共空间设置 “一平米博物馆”,让科普知识和一些珍贵的藏品走进乡村、社区、医院、学校、企业等博物馆以外的场景,惠及更多老人和孩子们。

社会捐赠人也可以加入开放计划,出资为所在社区、孩子的学校、自己的公司或者医院建立“一平米博物馆”,从而开创一个让捐赠人、受益人、志愿者都可参与的新模式。

“一平米博物馆”开放计划发布

科学+艺术,让科学的梦想触及心灵

此次活动不仅是科技成果、科创教育的集中呈现,也是一场视听盛宴。

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的一曲《但愿人长久》让科学与艺术在追求人类幸福、探索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方面产生共鸣和联系。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深情朗诵了爱因斯坦致女儿的信《爱是仅有的答案》,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于爱的深刻感悟细腻真挚地传递出来。

在活动尾声,一群满怀激情与梦想的青少年登台,用自己的声音讲述新年的科技梦想。他们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以梦为马,向着科创之路勇往直前。

最后,颛小鹤艺术团&future艺术团演绎了“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主题曲《猫眼看科学》,为这场充满跨界融合的大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此次活动是“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第二次成功举办年度大会。自 2023 年 6 月扬帆启航以来,“科创校长空间站”已稳健“着陆”于科技馆、图书馆、学校、科技节、博览会等多元场景,成功举办 24 场精彩纷呈的大型综合性科普活动,邀请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杰出教育家、科创企业家等数十位重量级嘉宾,携手全市 16 个区的教育局及教育管理部门,凝聚科技场馆、中小学校、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社会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探索科创教育的崭新路径与未来愿景。

上海科技馆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也将携手并进,在 2025 年联合推进“一平米博物馆”、科学桌游等合作项目,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英氏受邀参加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

    9月21日至23日,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英氏作为辅食行业代表品牌受邀参会,深度参与核心议程,提出兼具科学性与落地性的观点。大会聚焦婴幼儿辅食营养,英氏首席科学家任国谱在圆桌论坛中分享科学喂养理念,强调辅食营养配比与喂养方式对婴幼儿发育的重要性。英氏凭借“婴幼儿米粉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成果荣获第九届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彰显其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方面的硬核实力。品牌展区吸引众多专家关注,产品与科研理念获行业高度认可。

  • 科学家卡洛琳·卢格接受专访,畅谈如何培养青年科学家

    诺贝尔奖得主卡洛琳·卢格教授在专访中分享科研心得。她强调科学始于好奇心而非天赋,11岁时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激发兴趣。她认为科研不是背诵知识,而是寻找答案的过程,鼓励年轻人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卢格指出,中国年轻科研者近年更积极提问,跨领域交流平台有助于打破壁垒。她建议女性科研者接受不完美、争取权益,并肯定中国在STEM领域的进步。科学的意义在于传承火种,未来将有更多突破来自中国。

  • 如新新启航教育计划:以职业教育与心理关爱,共筑乡村振兴梦

    2025年9月18-19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举办“静伴花开”心理成长营,这是新启航教育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由上海如新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自2019年启动以来,聚焦困境学生,通过“奖助学金+职业技能培训+素养教育+就业平台”的完整帮扶体系,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心理成长营采用“社工老师+志愿者”模式,已覆盖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累计受益千余人次。项目注重“授人以渔”,打破传统帮扶局限,从技能赋能到心理关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实现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 2025多邻国教育峰会聚焦赋能全球考生,携手行业共探教育未来

    2025年9月23日,多邻国英语测试(DET)第三届中国峰会成功举办,主题为“教育无界,梦想共生”。峰会汇聚国内外教育界代表,探讨语言测试未来趋势与教育国际化创新。DET凭借便捷性、高认可度及安全性,已服务全球超300万考生,在中国覆盖1300多个市县。考试持续升级安全措施与题型互动性,并获全球超6000所院校认可。报告显示,中国留学家庭日益青睐灵活、高性价比的英语测试,DET正成为广受欢迎的选择。

  • 70岁大爷“辟谷”7天险丧命 专家警示养生需科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近日抢救了一名因盲目“辟谷”险丧命的七旬老人。该老人连续七天仅饮用少量果汁和水进行“辟谷”,导致高烧、呕血等严重症状。专家指出,完全禁食会引发身体代谢紊乱,长期缺乏营养摄入可能导致低血糖、电解质失衡,严重时危及生命。类似因盲目断食养生的悲剧时有发生,提醒公众养生需遵循科学原则,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方法,避免跟风尝试未经证实的养生方式。社会各界应加强科学养生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 三登MIT“50家聪明公司”榜单,科大讯飞给出AI的“中国式解法”

    科大讯飞第三次入选MIT“50家聪明公司”榜单,其星火X1大模型以更少参数实现顶尖效果,显著领先行业同行。讯飞不仅技术实力过硬,更注重AI落地应用,赋能教育、医疗、办公等领域,服务超5万所学校、7.5万家基层机构。其全栈自主可控技术打通“任督二脉”,产品出海日韩市场受青睐,推动中文学习覆盖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讯飞证明,真正的“聪明”在于让技术解决具体问题,而不仅是追求参数竞赛。

  • GEO排名查询工具深度解析:如何科学监测AI应用的搜索优化效果

    在AI应用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生成引擎优化(GEO)已成为产品增长的关键策略。与传统SEO不同,GEO专注于优化AI平台和生成式搜索引擎中的内容可见度。文章介绍了AIBase推出的GEO排名查询工具,支持实时监测豆包、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主流平台,具备多平台监控、智能检测和关键词追踪功能。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帮助用户制定差异化优化策略,提升应用在各大平台的搜索表�

  • 独臂猴欺负香客被师太教育 背后温情故事引关注

    ​9 月 21 日,浙江宁波宁海县羊祜殿寺庙内,一只名为“星星”的独臂藏酋猴因“调皮”行为引发关注。视频显示,星星在寺院内对路过香客做出抢夺物品、恐吓等举动, 84 岁的叶师太见状立即上前温和训斥。面对师太的教导,星星一改顽劣神情,眼神从张牙舞爪转为委屈,甚至流露出悔意,被网友戏称“虽听不懂但认真挨训”。最终,在师太的劝诫下,星星收敛行为退至一�

  • 以科技美学重塑生活方式:三星电视与小红书“夜人节”一起打开夜晚的无限可能

    9月19日至25日,小红书“夜人节”在上海中国船舶馆举办,三星携Neo QLED 8K/4K系列、The Frame画壁艺术电视及绚幕激光投影仪Premiere5亮相,通过卓越显示技术与艺术美学提供全方位视觉解决方案。活动以“夜务大厅”和“夜校”为核心体验区,展现夜间娱乐与学习的多元场景。三星产品凭借量子点矩阵技术、AI芯片算力及纤薄设计,打造沉浸式观感,突破时空限制,助力年轻人探索昼夜平衡的生活方式,实现工作与生活的无缝衔接。

  • 锻造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三大创新背后的海尔探索

    9月19日,“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质生产力”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海尔集团联合主办。会议聚焦激发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海尔集团代表周云杰强调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主体,需通过科技创新、激发人才活力和构建开放生态实现突破。2024年海尔业绩创新高,全球收入达4016亿元,增长8%,利润总额302亿元,增长13%。会议呼吁企业从有限博弈转向无限共创,以科技引领产业升级,服务国家战略。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