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人工树叶”:可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转化

2024-02-27 20:33 · 稿源: 快科技

### 突破性仿生光合成膜问世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岗团队携手多国研究团队,通过液态金属技术,发明了一种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

### 人工树叶的诞生

这种人工光合成膜模仿树叶的光合作用过程,被形象地称为“人工树叶”。它具有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力。

### 灵感来自自然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光系统II和I呈镶嵌分布。研究团队由此受到启发,利用低温熔融的液态金属作为导体和粘结剂,在基体上大规模成膜。

### 高效光催化剂

在可见光照射下,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比传统非嵌入式光催化剂效率提高近三倍。且在持续工作百小时后,性能无衰减。

### 普适性强

液态金属成膜技术具有普适性,可用于氧化锌、三氧化钨等商业化半导体颗粒的规模化制备,所获得的颗粒嵌入式薄膜活性均高于非嵌入式样品。

举报

  • 相关推荐
  •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智能科学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暨颁奖典礼10月25日在上海临港举行。智能科学大会作为分论坛,以"工程智能:面向未来工业体系的智能变革"为主题,汇聚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得主及全球学者,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工业体系,推动技术突破迈向产业变革。多位顶尖科学家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指出AI发展需注重透明度、安全性,并与多领域专业知识结合,确保技术服务社会福祉。大会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及案例分享,展现AI在制造、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赋能成果,勾勒智能工业新图景。

  • 蝉联江西首富!陈天石1800亿财富背后的“科学家情怀”

    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以1800亿财富蝉联江西首富,展现科学家创业者的独特路径。他秉持"坐冷板凳"精神突破技术封锁,坚持科技报国初心,与兄长陈云霁组成"天才兄弟"创业典范。其企业不仅专注AI芯片研发,更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前沿科技普及。陈天石融合科学家严谨与企业家务实,重新诠释新时代赣商精神——既是财富创造者,更是科技创新引领者与文化推动者。

  • 央视网《超级工厂》对话英氏首席科学家 以科学健康喂养为指南 做好中国婴幼儿辅食

    10月21日,央视《超级工厂》栏目走进英氏超级工厂,通过实地考察与首席科学家任国谱教授对话,系统呈现英氏以科学健康喂养为指南、扎实做好中国婴幼儿辅食的品质初心。节目揭示辅食喂养背后的科学逻辑,展现以“科学5阶喂养体系”为核心的完整解决方案,体现英氏在婴幼儿营养领域的科研实力与责任担当。任教授强调辅食是婴儿从纯乳类喂养过渡到成人饮食的桥梁,提出“分阶喂养”概念,将6-36个月宝宝划分为五个阶段,针对性设计产品形态与营养组成。英氏引入高端实验设备精准模拟宝宝口腔触感,确保每阶段产品与发育节奏紧密契合,让家长轻松实现科学喂养。

  • 神秘天体闯入太阳系 哈佛天文学家:可能是外星文明母舰

    近日,太阳系迎来一位外太空的神秘访客3I/ATLAS”,该彗星预计将于10月29日到达近日点。 本周早些时候,它达到了合日点,这意味着它相对于地球,位于太阳的背后,我们无法从地球上观测到它。 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利用驻扎在火星附近的航天器对它进行观测,它将于11月底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虽然有大量证据证明,该颗彗星主要由二氧化

  • 外星人为啥还没来 NASA科学家:可能已停止尝试接触人类

    美国科学家提出新假说解释费米悖论:外星文明可能因认为人类太无趣而停止接触。NASA专家科尔贝指出,外星技术可能仅略高于地球,尚未达到可探测水平。但英国学者加勒特持不同观点,认为其他文明可能发展过快,超出人类感知范围。两种理论均试图解释为何在观测能力提升的今天,仍未发现外星文明存在的确凿证据。

  •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确认出席全球创始人IP+AI万人高峰论坛

    知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将出席2025年11月22-25日在厦门举办的全球创始人IP+AI万人高峰论坛。作为国学传播者,她以通俗解读经典著作推动传统文化普及,作品销量超千万册。本次论坛以"IP+AI"为主题,于丹将分享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见解,为创业者、企业家提供人文视角的思考启发,促进科技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 AI强攻翻译行业,人工译员面临“生存大战”

    在会被AI轻易取代的行业中,翻译长期被列为高风险领域之一。 眼下,这一观点不再是人们对于未来的臆测,而是有数据和案例印证的事实:“翻译界哈佛”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学院宣布关停,带来的震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翻译界炸开,这所久负盛名的学院走向衰败与AI浪潮的冲击密切相关;网易有道词典“AI同传”用户量突破2000万,引发外界对AI翻译商业化落地的广泛关注,�

  • 太阳雨空气能:南北双基地战略升级完成 全球竞争力再进阶

    10月16日,太阳雨空气能顺德基地“四新”工厂正式启用,标志着其“南北双基地”战略升级完成。该基地通过新厂房、产线、实验室和产品升级,显著提升产能效率与核心部件自研能力。同时,连云港总部基地的“热泵零碳实验楼”投入使用,构建48座先进实验室支撑技术研发。太阳雨以系统性突破强化“研发-制造”闭环,推出采用环保冷媒的高温热水一体机等国际化产品,并通过GAIA智慧能源系统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南北基地协同将推动热泵在工农领域应用,助力全球碳中和发展。

  • 寒武纪:构建大模型开发到部署的全流程开放服务能力

    华鑫证券研报显示,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增长295.82%。公司募资39.85亿元,重点投向大模型芯片及软件平台建设,以增强AI算力芯片综合实力。凭借云边端一体、软硬协同等技术优势,其产品已获多领域客户认可,覆盖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生态完善,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 保暖舒适兼得,蕉内“体感科学”撬动冬季温暖

    今年的寒意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10月15日起,东北、华北北部等地区陆续出现10℃以上大幅降温,北京已在18日提前入冬。一年一度的保暖内衣大战如约打响,消费者却很烦恼——市面上仍很难找到兼顾保暖和舒适的产品。 传统面料在透气和保暖性上的矛盾、设计细节的不足和不同气候环境下的体感差异,都在放大上述问题。不过痛点亦是机会。随着消费者对保暖内衣的要求�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