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持续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招联消费金融精准助力“新市民”

2023-08-11 11:1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创新城市,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这离不开持续涌入的新鲜血液——人才。作为一个建市只有 40 多年的城市,深圳以超过千万的净流入人口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入第 一城。有不少新市民群体,他们与深圳一起奋斗和成长,并成为深圳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和建设者。

一直以来,深圳都把关心和关爱新市民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课题,以招联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消费金融机构更将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作为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在深圳迎来建市 44 周年纪念日之际,招联消费金融举办了新一期的新市民家庭团聚日活动,这次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并得到搜狐、网易等媒体的持续报道,引起了全市范围内的广泛共鸣。

招联负责人表示,新市民家庭大多是双职工家庭,他们在子女教育和陪伴方面面临诸多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招联此前通过举办儿童节和父亲节的主题活动,以亲子互动的方式丰富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更密切的情感联系。在团聚日活动上,招联组织新市民家庭免费参观长隆野生动物园,并开展了亲子互动绘画创作等一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交流,也让大家对招联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新市民在互动交流中纷纷提及近年来招联为他们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选择扎根深圳的新市民来自大江南北,他们从事不同的职业,但都将深圳视为他们事业奋斗的舞台和第二故乡。由于深圳的新市民数量庞大、成长性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大,为了更好地满足他们在创业就业、安居、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招联金融近年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实现了对新市民用户更准确的画像和风险匹配,为他们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为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借一点纾困、少还一点减压、晚还一点周转”的消费借贷需求,招联金融创新推出了基于人机自助交互的好商量服务,通过“价格‘惠’商量、额度‘慧’商量、还款‘会 ’商量”,以线上化、智能化的方式,智能识别客户困难和诉求,准确缓解新市民的燃眉之急。

为更准确的服务好新市民群体,招联金融在 2022 年推出了“新市民筑梦行动”,从方方面面持续增强消费场景的升级迭代,为新市民提供个性化消费金融服务。近期,招联金融还上线了新市民金融服务专区,创新推出“新市民新民贷”个性化金融服务,为新市民提供安居大礼包、消费券、分期购机享优惠、话费自动充等诸多福利。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如招联一样的优 秀消金企业,积极利用科技能力和创新服务意识,将普惠金融的范围不断拓展。招联也会继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持续为新市民提供准确有效的金融服务。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全民钱包,破局数字经济:从普惠金融到生态服务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2.8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41.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7%。全民钱包APP以"技术驱动普惠金融"为核心战略,通过智能风控系统实现45分钟内完成贷款审核,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的60%以下。平台构建"场景+技术+生态"三维体系,覆盖3C产品、家居装修、教育等多元消费场景,2023年47%交易量来自生态合作场景。在县域市场,通过智能终端下沉建立服务网络,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平台还推出绿色消费金融计划,为新能源车等环保消费提供专项优惠,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覆盖超3000万人次。未来将推进"技术中台+生态开放"战略升级,探索生成式AI在智能客服等场景的应用。

  • 马上金融:AI心理学专利领先,打造贴心金融服务

    普华永道发布《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趋势》报告指出,金融科技正进入"智能"与"安全"并重的新阶段。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迅猛,12家中国机构跻身全球专利Top20,在AI心理学、智能客服、数字人等领域优势显著。其中工商银行、平安集团等5家企业在AI心理学专利Top10中占据8席。报告预测未来金融科技将聚焦六大智能方向(情感智能、决策智能等)和两大安全领域(深度防伪、算法合规)。以马上消费为例,其多模态防伪大模型将拦截周期从90天缩短至1天,拦截率提升至99.9%。中国企业在深度防伪专利Top10中占8席,蚂蚁集团、平安集团等表现突出。报告强调需建立全流程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应对AI伦理挑战。

  • 小赢科技:汇聚守信微光,照亮普惠金融新图景

    文章通过广西柳州陈女士的餐车和长沙杨女士的绘本馆两个案例,展现了小赢科技如何通过信用赋能普通人实现梦想。陈女士借助小赢卡贷建立"信用与生活良性循环",杨女士则通过信用积累获得金融支持。文章强调守信不仅是个体立身之本,更是连接社会温暖的纽带。小赢科技通过智能风控、便捷还款服务和信用教育三大举措,让守约变得更简单。每个用户的守信行为都在为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添砖加瓦,汇聚成照亮未来的光芒。

  • A档评级背后的标杆力量:宁波银行综合金融服务模式解析

    宁波银行在交易商协会首次发布的"主承销商综合评价"中跻身A档,成为城商行标杆案例。该行通过"规模筑基-创新驱动-风控护航"三位一体发展模式,2024年总资产突破3.12万亿元,增速15.25%显著高于行业水平。债券承销连续五年保持区域性银行首位,全年承销规模达2596亿元,绿色债券承销规模位居城商行首位。创新推出全国首批"两新"债券等产品,为实体�

  • 上国会-凯瑞金融财务EMBA:免统考,成就全球金融领袖的黄金跳板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打造的金融财务EMBA项目,在2024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名中位列全球第7、中国第3。该项目融合中国实践与国际视野,60.3%学员为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32.9%为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覆盖金融、科技、制造等核心领域。学员毕业后可获得美国硕士学位、教育部认证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总监资格证书,实现"国际+本土"双认证体系。项目采用国际通行的申请制入学机制,免统考,注重职业成就与管理潜力。

  • “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发布,“教育普惠+标准共建”助力全球人工智能体系构建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腾讯联合多家机构发起"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包含AI教育普惠和强化学习标准共建两大板块。该计划将面向全球高校开放《人工智能通识课》和《人工智能强化学习专业课》教学资源,助力构建高质量AI教学体系。同时,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颁奖典礼作为"学赛研产"联动的重要环节,吸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高校队伍参赛。2025年赛事将首次联合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围绕AI前沿产业真实场景设置赛题。腾讯还通过"青云计划"为全球顶尖AI人才提供就业机会,推动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等机构牵头制定了强化学习系统系列技术标准,填补了领域内标准空白。

  • 从数禾科技来看,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但伴随金融黑灰产问题日益突出。数禾科技等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出"还呗反诈有话说"等系列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用户识别风险。文章指出,金融黑灰产治理需要监管立法与用户教育双管齐下,数禾科技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用户金融素养,覆盖1.5亿用户并提供2000万次金融服务。企业运用AI技术优化智能风控、信贷等全流程服务,并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累计为150万小微主体提供超900亿元贷款撮合服务。作为行业标杆,数禾科技正践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方向,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水滴信用科创企业洞察平台:识别企业科创属性助力金融银行业务发展

    水滴信用科创企业洞察平台通过整合全国企业数据资产,构建了覆盖企业主体、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八大维度的科创企业评估体系。该平台采用六层级架构,从底层数据到商业应用形成完整闭环,帮助金融机构精准识别科创企业属性,建立专属风控模型。实践案例显示,某大型银行引入该平台后,科创企业识别效率提升21%,不良率控制在优良水平。未来随着数据积累和AI技术应用,平台将在更广领域释放价值,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 科技与温度并存,小花钱包践行金融健康理念

    2021年中国普惠金融报告首次将金融健康纳入监管体系,指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小花科技积极优化金融服务,提供标准化产品"小花金融云"和定制化服务,包括导流、助贷和金融科技服务。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筛选客户,为金融机构提供获客、风控等全流程服务。未来将继续秉持"普惠为民"初心,连接更多消费场景,助力用户消费,与合作伙伴共享发展机遇,共同促进经济复苏增长。

  • 从张家川看教育普惠:未来教室助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

    2025年6月6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与腾讯共同主办的"未来教室"项目在北京启动。该项目已在甘肃张家川县新建小学等全国16个省市落地54间教室,覆盖135万人次学生。通过智能化空间设计、VR设备等科技手段,项目为偏远地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腾讯高级总监郑磊表示,该项目旨在用科技点燃孩子探索热情,让教育更普惠。张家川学生代表在日记中描述了对未来教室的喜爱,称其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目前项目已产出705份作品,帮助师生跨越地域限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