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卫星最新资讯  > 正文

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发射成功

2020-11-06 15:00 · 稿源: 快科技

11月6日11时19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成功将1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在这13颗卫星中,有一颗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号”,它是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

“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又称“天雁05卫星”,由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与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主要用于对地遥感观测,可为智慧城市建设、农林业灾情监测等行业提供服务。同时,在该卫星平台上将开展太赫兹通信载荷的相关试验。

“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重达70公斤,搭载了太赫兹卫星通信载荷,将在卫星平台上建立收发链路并开展太赫兹载荷试验,这也将成为太赫兹通信在空间应用场景下的全球首次技术验证。

太赫兹通信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传输速率高、易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等优势,在地面和空间通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是全球第六代移动通信(6G)的关键技术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扬生教授表示,此次研制发射的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是太赫兹通信在空间应用场景下的首次技术验证,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探索太赫兹空间通信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

据悉,“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在太赫兹频段核心器件、太赫兹通信系统等方面完成了技术攻关,尤其是在空间载荷极其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解决了小型化、低功耗等技术难题

举报

  • 相关推荐
  • 电子科技大学 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揭牌,打造中国算力生态“成电范式”

    6月17日,电子科技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成立"电子科技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华为在软硬件领域的技术优势,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交叉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国内算力生态创新平台。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展开合作,构建"技术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电子科大副校长徐红兵表示,学校将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深度参与中心建设。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张华桦强调,孵化中心将聚焦鲲鹏、昇腾两大计算生态的底层技术体系构建,通过校企共建模式培养基础人才。未来双方将通过常态化交流机制加速创新成果孵化,为计算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 今年再装2300套!华中科技大学为何又选海尔空调?要求很特殊

    今年夏天,东北高校学生因高温在楼道、操场搭帐篷避暑引发关注。与此同时,华中科技大学持续升级校园设施,继2023年为师生宿舍安装6000套海尔空调后,近日计划再增2300套,重点服务学生宿舍区。此前安装采用定制方案:6米超长铜管减少焊接点防漏水,外机加装减震垫降低噪音。校方表示选择海尔基于其可靠品质和完善售后。数据显示海尔空调市场份额27.2%居行业第二。新增空调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与前期6000套共同服务师生,体现头部品牌在大型项目中的领先优势。

  • 直击SNEC丨全球首次开门燃烧试验成功,海辰储能用极限测试定义储能安全新标杆

    2025年6月11日,海辰储能在上海SNEC展会上公布其5MWh储能系统全球首次开门燃烧试验成果。该试验在UL Solutions等国际机构见证下,突破行业常规测试边界,采用"开门燃烧+双15cm极限间距+主动消防关闭+100%满电状态"四大极限条件。测试结果显示,相邻集装箱内电芯温度均低于热失控阈值,箱体结构完好,验证了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安全防护能力。海辰通过电芯、模组、系统多层安全设计,采用高耐热材料及特殊结构,成功抵御1300℃以上火焰高温。此次开创性试验为全球储能安全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彰显了海辰对产品安全性的自信,也为行业技术进步树立新标杆。

  • 声通科技:以可信交互式AI引领行业智能化变革—董事长汤敬华华中科技大学主题演讲

    2025年6月21日,声通科技创始人汤敬华博士在华中科技大学MBA大讲堂发表演讲,分享公司在交互式AI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演讲重点包括:1)声通科技通过多模态融合技术突破AI"幻觉"问题,打造"大模型推理+知识图谱验证"的创新模式;2)构建覆盖政务、汽车等六大行业的AI解决方案,形成完整产业生态链;3)推动产学研协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无人驾驶等领域持续投入;4)计划投资重卡企业,推动新能源转型与智能驾驶技术落地。汤博士强调,AI发展应聚焦算法优化而非算力堆叠,未来将致力于使AI从"工具"转变为"伙伴",推动构建可信、可持续的智能社会生态。

  • 全球首例!无精症男子用AI抓到隐形精子:成功有了孩子

    科技进步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将之前的不可能变成现实。 海外媒体报道,美国一对夫妻因男方患罕见无精症,在世界多地求医问,且多次尝试试管婴儿,但18年来均以失败告终,好在哥伦比亚大学生殖中心开发的STAR系统”带来转机。 据了解,该系统结合AI与高解析摄影技术,一小时内可在男方精液样本中捕捉超800万张显微影像,成功找出几颗隐形”健康精子,据称难度比在十�

  • 电子产业枢纽开启全球邀约:elexcon深圳国际电子展参展观众登记火热进行中

    2025年8月26-28日,ELEXCON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将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作为华南地区覆盖电子全产业链的大型专业展会,本届展会聚焦AI智能与绿色双碳两大主线,规划五大核心展区,预计吸引400余家技术展商与3万专业观众。重点展示嵌入式AI处理器、边缘智能、HBM3高带宽存储等前沿技术,覆盖工业自动化、智能穿戴、车载电子等应用场景。同期将举办第七届中国嵌入式技

  • 碳资产RWA财富论坛吉隆坡站成功举办,全球绿色力量再集结

    2025年7月6日,碳资产RWA财富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成功举办。论坛由亚洲碳中和协会主办,聚焦碳资产RWA、绿色金融创新及碳市场与Web3融合等议题,汇聚政商领袖、专家学者。活动延续了香港站的热烈反响,推动全球碳中和发展。与会者探讨了碳资产认证、Web3绿色金融模式等前沿话题,强调构建可量化、可交易的碳价值体系。论坛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深化了跨国合作共

  • 小鹏G7 Ultra算力全球第一!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 2250Tops

    今晚小鹏G7正式发布,推出Ultra和Max两个版本: 小鹏G7 Max版:搭载2颗Orin-X芯片; 小鹏G7 Ultra版:搭载3颗图灵AI芯片,有效算力2250Tops,全球第一! 据介绍,小鹏G7全系标配图灵AI智能辅助驾驶,号称行业最强!

  • 再这样热下去 全球的早餐都“悬了”:研究称全球变暖或致粮食危机加剧

    6月18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温度上升可能对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六大主粮作物(玉米、大豆、水稻、小麦、木薯和高粱)的产量数据发现,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每人每天可获得的食物量将减少约121千卡。 论文作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Andrew Hultgren警告,若升温幅度达到3℃,这一影响将相当于“全

  • 捐精15年 俄罗斯科技大佬自曝有106个后代:千亿资产将平分

    近日,俄罗斯科技大佬帕维尔杜罗夫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自曝称,会将积累下来的170亿美元(约1222亿人民币)财产平均留给106个子女。 是的,你没听错,他有106个孩子!其中6名是他亲自和另一半所生,剩下的100个是捐精所生,遍布在世界范围内。 杜罗夫外号俄罗斯扎克伯格”,出生于1984年前苏联,由于抓住了21世纪初的互联网风口,创办了社交媒体Telegram,获得了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