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回应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据国新网消息, 10 月 22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受到广泛的关注的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当前工信部里已经完成了国内主流应用商店 32 万款APP的技术检测工作,督促 1100 多家企业进行整改。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缺的一个工具,同时在手机上安装大量的App软件,如金融支付、购物消费、聊天软件等,这些软件都可能存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
据国内媒体报道,10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闻库表示,去年,工信部重点整治
在今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闻库表示,已完成国内主流应用商店32万款APP的技术检测工作,督促1100多家企业进行整改,公开通报了246款未在期限内完成整改的App。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于 9 月启动 2020 年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检查专项行动,督促各相关单位切实提升网络及数据安全保护意识和治理能力。
7 月 22 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在京召开会议,启动 2020 年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会议总结了 2019 年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
从工信部官微获悉,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7月22日在京召开会议,启动2020年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会议指出,当前App数量已超500万款,
今日,工信部通报了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三批),共计58款,一起来看有哪些违规应用。工信部表示,依据《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
今日,工信部发文宣布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时间为通知印发之日至2020年12月10日。具体整治目标包括了:督促相关企业强化APP个人信息保护,及时整改消除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和骚扰用户、欺骗误导用户、应用分发平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净化APP应用空间。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今天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二批)”,通报了16款侵害用户权益但仍未完成整改的App。通报表示,依据《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
今日,工信部宣布启动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从现在开始针对当前用户反映强烈的一些侵害用户权益问题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整治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八类问题:1.私自收集个人信息;2.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3.私自共享给第三方用户信息;4.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5.不给权限不让用;6.频繁申请权限;7.过度索取权限;8.为用户账号注销设置障碍。
近日,工信部通过对47家手机应用商店的软件APP进行了技术检测,其中发现数量高达43款的软件APP涉及违规,其中有诸如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消耗用户相关账户积分、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问题,这些软件目前已经被勒令下架整改,并且官方也通知用户尽快的卸载。
近日,工信部发布通告显示, 2018 年第四季度对 47 家手机应用商店的应用进行了技术检测,发现违规软件 43 款,涉及违规手机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消耗用户相关账户积分、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问题,目前均已责令下架。
据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报消息,工信部从电信服务基本情况、电信用户申诉举报情况、电信服务监管情况、经营及消费提示等四个方面,通报了 2018 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
11 月 6 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 2018 年第 4 号)》,对 2018 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内容包括电信服务基本情况、电信用户申诉举报情况、电信服务监管情况等。
该规定将重点针对和解决「麦克风权限滥用」、「未经用户同意擅自读写相册」、「过度索取通讯录」、「隐藏个性化推荐关闭选项」 等问题,并推进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的建设,形成全年检测180万款的覆盖能力。
针对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现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即将出台,共计22条。《暂行规定》要求从事App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当以清晰易懂的语言告知用户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由用户在充分支持的前提下做出自愿
2月5日,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互联网法院、中国消费者协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字节跳动、京东、滴滴、新浪微博、快手、小米、OPPO、360、捷兴信源、梆梆等14家企业负责人参会研讨。
1月22日,工信部公布了2021年第1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当时,工信部称,有157款APP未完成整改,上述APP应在1月29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
今日下午,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其中,APP方面,截至2020年底,我国移动应用程序(APP)数量持续小幅减少,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45万款,比11月减少1万款,环比下降0.3%。
在今日的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针对此前157款APP因未完成整改被通报一事,工信部表示,这批APP主要涉及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违规使用个人信息,还有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22日晚,工信部通报今年首批157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截至目前,尚有157款APP未完成整改,其中包括芒果TV、永辉生活、嘀嗒出行等。按工信部要求,上述APP应在1月29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工信部表示后续将依法对上述问题突出、有令不行、整改不彻底的相关企业予以处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
今日,工信部公布了2021年第1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工信部称,依据《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按照《关于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工作部署
据工信部官网消息,2020年1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社会通报了63家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企业的名单。截至目前,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核查复检,尚有12款APP未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完成整改。
今日,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称,为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推动充分兼顾老年人、残疾人需求的信息化社会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在今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针对App侵权整治行动,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闻库表示,截止到目前,工信部已经对52万款App进行了技术检测工作,责令1571款违规App进行整改,公开通报了500款,对整改不到位的及拒不整改的直接下架,涉及120款。
今日,工信部通报了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工信部称,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上述APP应在12月28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
今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称,2020年12月3日,工信部通报了60家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企业的名单。截至目前,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核查复检,尚有19款APP未按照我部要求完成整改。
202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提出四方面十项要求。此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TAF),有针对性地制定了《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10项标准;对于广大用户特别关心的
今日,工信部通报了60家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工信部称,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60款APP未完成整改,上述APP应在12月10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